《瑶族舞曲》音乐教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2563943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3.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瑶族舞曲》音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瑶族舞曲》音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瑶族舞曲》音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瑶族舞曲》音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瑶族舞曲》音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瑶族舞曲》音乐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瑶族舞曲教案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初中生2、学科:音乐3、课时:1二、教学课题(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对民族音乐感兴趣,愿意了解民族音乐的相关风土人情与文化背景。2、能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创编与表现活动,从中体验瑶族边寨的欢乐场境。(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使学生置身于瑶族山寨,在欢快、热情的瑶族乐曲声中,充分展开想象,了解瑶族的风俗人情,初探瑶族民歌的音乐元素。2、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各项学习活动并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三、知识与技能目标:1、引导学生结合音乐基本表现要素

2、的作用,如力度、速度、音色等听赏音乐进一步培养其音乐感受及欣赏能力。2、会唱舞曲的主旋律并随之乐曲自编舞蹈。教学重点及难点1.了解瑶族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音乐风格的主要特征。2.音乐旋律中变化的力度、速度、音色、情绪与塑造音乐想象的关系。三、教材分析这首民乐合奏瑶族舞曲,是在五年级全面学习了解中国民族乐器的基础上进行的。它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瑶族人民载歌载舞欢庆节日的动人场面,表达了人民的幸福生活和无比欢乐的心情。全曲分为三大部分,开始由轻柔的拨奏模仿瑶族特有的长鼓敲击声,在长鼓的敲击声中奏出幽静委婉的第一主题,第二部分为抒情的中板,音乐描绘抒情而温馨的意境,旋律富于歌唱性,第三大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

3、现。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设计理念:欣赏围绕:看-听想说四、教学方法情景导入、多媒体教学、听赏、创造性活动等。一、教师点拨、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想象力和观察分析力,让学生联想瑶族人民在表演歌舞时的情境,动手创作,动脑分析,动口说想象的思路,学生亲身参与乐曲的分析,创作,充分体现出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原则。二、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找出瑶族音乐的特点,并为舞曲创作伴奏,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三、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的先进手段,创设情境,以较多的信息量,丰富课堂内容,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加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图形、图象、音频、视频等媒体,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

4、去感知音乐,更加了解音乐作品及音乐形象。四、注意从实际出发,创设情境,面向全体学生,启发学生动脑思维,采用尝试教学法,指导学生自学,让学生动手进行音乐创作,观察分析,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创造能力都得到提高。2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1)播放音乐,完整感受。(2)了解作者。教师简介:刘铁山,1951年到中南少数民族地区采风后写成合唱曲瑶族长鼓舞曲,1955年茅沅根据此曲改编成管弦组曲。乐曲生动地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旋律优美动听。教师介绍:瑶族舞曲描写在节日之夜,瑶族人民载歌载舞尽情狂欢的情景。乐曲分为三个部分,课本中列出的是第一部分中的两个主题,主

5、题A非常优美动听,主题B矫健活跃。现在我们先来学唱主题A。学生随教师琴声轻声歌唱,反复多次,要求边学唱边记忆。(3)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大屏幕显示第一部分旋律)A、播放音乐,想象描绘了怎样的场面。(生答)师:这一部分先有一个简短的引子,随即主题A多次出现,描写身着盛装的瑶族姑娘们翩翩起舞,气氛逐渐热烈。主题B进入后,速度加快,刚强矫健,描写小伙子们也加入到歌舞的队伍中。B、随琴唱。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请学生静静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提示两个不同主题的进入。(4)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A、播放音乐,想象描绘了怎样的场面。(生答)这一部分乐曲调性发生了转变,拍子也变成四三拍子,旋律安宁,深情委婉,与瑶族特有

6、的柔美舞姿结合起来,很有诗情画意,仿佛是人们在亲切地交谈。B、随录音哼唱。)(学生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教师可用微小的指挥动作提示这是三拍子的轻柔舞曲。(5)欣赏乐曲的第三部分A、播放音乐,想象描绘了怎样的场面。(生交流,简短回答)这一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重现,但气氛越来越热闹,并加了一个结尾,结尾的音乐速度更快,力度更强,表现歌舞达到高潮,全曲在热烈欢畅的情绪中结束。B、随琴唱。(5)完整地听赏一遍瑶族舞曲教师可用指挥提示音乐情绪的转换,也允许学生在欣赏时身体有所反应,甚至轻声哼唱。3用主题A作声势练习()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图示:跺脚、捻指、拍手、摇手。(2)先随音乐练前8小节,只用跺脚(左

7、脚)和拍手两个动作。(3)再练后8小节。前4小节,学生在手腕上套上自制的手铃套(需在课前准备好)摇手,使手铃发出清脆的响声。最后一小节是最难的,摇手、捻指与跺脚三个动作同时出现,其中摇手要持续两拍的时间,但只要稍加练习,也就不难做到了。(4)将整个练习连起来做几遍,其中也可穿插小组或个人做。4用课堂乐器演奏主题A(1)再将主题A背唱几遍,在此基础上,学习演奏,注意调高要改成l=C。如用口琴演奏可使用手震音的技法。(2)在多次练习的基础上,由教师指挥,全体学生齐奏,力求节奏整齐、音色优美,使学生陶醉在自己演奏的音乐声中。(3)加入课堂打击乐器。学习必备欢迎下载(4)部分学生演奏,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部分学生做声势,气氛一定很热闹。5小结这节课我们不但欣赏了优美动听的瑶族舞曲,还亲自演奏了乐曲的主题,相信这一优美的主题将永远留在同学们的脑海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