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膜相关型淋巴瘤的CT诊断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2560678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黏膜相关型淋巴瘤的CT诊断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黏膜相关型淋巴瘤的CT诊断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黏膜相关型淋巴瘤的CT诊断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黏膜相关型淋巴瘤的CT诊断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黏膜相关型淋巴瘤的CT诊断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黏膜相关型淋巴瘤的CT诊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黏膜相关型淋巴瘤的CT诊断(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黏膜相关型淋巴瘤的CT诊断(作者:_单位: _邮编: _)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T findings of MALT lymphoma so as to promote the diagnosistic accuracy. Materials and Methods CT findings of 15 cases with MALT Lymphoma verified by pathology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 Study the 15 ca

2、ses on the The MALT lymphoma ,The lesions occurred in small intestine in 8 cases,5cases in the nasal cavity and in the paranasal sinus and (or) surrounding structures,The other 2 cases in the lungs.CT display: In the small intestine:The boiler of the small intestine was thicker and the appearance wa

3、s broadened;In the sinonasal cavity:The appearance of the middle and inferior turbinates were enlarged and the infiltrateive bone destruction,the affected paranasal sinuses were filled with soft tissues and sinus walls demonstrated bone infiltration; In the lungs:The repeatedly pneumonia happened in

4、 the same part for a long time and had a slowly speeding and it had normal bronchorrhagia. Conclusion MALT lymphomas image foundings had no peculiar sign,but some imaging foundings can suggest the diagnosis of lymphoma so as to receive timely diagnosis and timely treatment for the patient. 【Key word

5、s】Lymphoma membranes mucosa Tomogaphy X-ray computer 【摘要】目的 分析粘膜相关淋巴瘤的CT表现,探讨影像学对其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手术、病理证实的粘膜相关淋巴瘤病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术前均行CT检查。结果 15例粘膜相关淋巴瘤病例,其中小肠黏膜相关淋巴瘤8例,鼻腔鼻窦黏膜相关淋巴瘤5例,肺黏膜相关淋巴瘤2例。小肠黏膜相关淋巴瘤表现为肠壁增厚、肠腔扩大;鼻腔黏膜相关淋巴瘤表现为鼻甲增大、鼻甲骨质虫蚀状破坏,鼻窦骨质破坏以及窦腔内软组织肿块;肺黏膜相关淋巴瘤表现为同一部位不易消散的、缓慢进展的节段性炎症,炎症区

6、域支气管气像正常。结论 粘膜相关淋巴瘤影像表现特异性不强,但有一些影像表现可提示诊断,有利于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关键词】 淋巴瘤 黏膜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淋巴瘤在临床是十分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自然环境的局部逐渐恶化和人类社会环境的不断改变,该病的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以及发病年龄年轻化的趋势。黏膜相关淋巴瘤(即MALT淋巴瘤)属于结外型淋巴瘤,有形态多样的小B细胞组成。对放疗和化疗非常敏感,预后比相应脏器的原发恶性肿瘤好1。但临床工作中,无原发淋巴瘤病史的结外淋巴瘤术前诊断很难2,多因误诊而行手术1。本文回顾性分析15例黏膜相关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供大家参考,以提高大家对本病的

7、认识。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黏膜相关型淋巴瘤15例,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15-67岁。小肠黏膜相关淋巴瘤8例,鼻腔黏膜相关淋巴瘤5例,肺黏膜相关淋巴瘤2例。临床分别表现为腹部胀满、疼痛,鲜血便,黑便,大便规律改变、大便形状改变等症状;鼻背以及上颌区域皮肤肿胀、鼻塞、鼻胀、鼻腔肿物、鼻涕带血、嗅觉减退等;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 检查设备和技术:使用GE PROCESPEED F-II螺旋CT扫描机,胸、腹部层厚10mm;鼻腔扫描层厚2mm,骨算法扫描。增强扫描采用静脉内非离子造影剂团注100ml,流速3ml/秒。 结果 15例病例中,肺黏膜相关淋巴瘤2例,本组2例的影像

8、学表现就是肺内实变影,病变范围不占据整个某一肺叶,呈肺段性分布,内可见支气管以及小泡征或肺大泡。与一般炎症边缘模糊相比较,肺黏膜相关淋巴瘤边缘往往较清晰、锐利,合并感染时往往边缘毛糙,经抗感染治疗无效或病变持续无改变。病变内支气管气像往往存在扩张改变,较相应部位正常支气管管径增粗、稍显僵硬。增强扫描病变区域均一弱强化,强化方式以及表现没有特异性。 本组病例中小肠黏膜相关淋巴瘤8例,表现为小肠局部肠腔扩张、肠壁增厚5例,位于第六组小肠。表现为小肠肠壁增厚、肠腔扩张的3例,位于十二指肠降段。增强扫描增厚的肠壁呈均匀中等强度强化、肠壁厚度均一。 本组中鼻腔鼻窦非霍奇金淋巴瘤5例,病理为弥漫小B细胞淋

9、巴瘤,影像表现为鼻背区域软组织肿胀,一侧或双侧中、下鼻甲外形增大,特异性表现为相应部位鼻甲骨质虫蚀状骨质破坏。相邻区域上颌窦内侧壁或前壁可见骨质破坏,上颌窦腔内可见斑片状高密度影以及不均一增厚的黏膜影像。病变可向前浸润鼻前庭、鼻背、鼻翼以及邻近上颌区域皮肤,病变向上方可见浸润双侧筛窦,于双侧筛窦内可见斑片状高密度影;增强扫描病变区域均一斑片状中度强化。 图表 :鼻腔鼻窦弥漫小B细胞淋巴瘤:双侧下鼻甲肿胀、鼻甲骨质虫蚀状缺损破坏;病变浸润鼻翼、鼻背、左侧上颌区皮下软组织,显示相应区域软组织肿胀。 图表 :与图表 同一病例:冠状位扫描可见上颌窦内壁、左侧上壁骨质破坏,并浸润中鼻甲,双侧上颌窦内、双

10、侧筛窦内可见软组织影填充。 图表 3:回肠弥漫小B细胞淋巴瘤:回肠肠壁增厚、肠腔动脉瘤样扩张。 图表 回肠弥漫小B细胞淋巴瘤:肠壁增厚、肠腔动脉瘤样扩张。 图表 左侧肺上叶斑片状高密度影一年余,抗炎治疗无效,内可见支气管气像,穿刺活检小B细胞黏膜相关型淋巴瘤。 讨论 淋巴瘤是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病因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基因缺陷等有关7。仲伟霞等13认为该病病因90%来自环境,10%与机制和遗传因素有关。淋巴瘤分为淋巴结结内病变、结外病变、结外伴结内病变。霍奇金淋巴瘤(HL)主要侵犯淋巴结,结外病变发生率低于1%,原发于结外者罕见。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可见侵犯淋巴结、结外淋巴组织、结外非淋巴组

11、织,或同时都有,单纯淋巴结病变占1/3,因此,绝大多数结外淋巴瘤为NHL。结外淋巴瘤的发生率占所有淋巴瘤的5.0%30%,其中,胃肠道和呼吸道各占25%,肝脏占12%,其他依次为生殖系统、肾上腺、颅脑区域、骨骼肌肉以及乳腺3,4。黏膜相关型淋巴瘤主要是来源于胃肠道及其他黏膜组织的低度恶性的B细胞淋巴瘤5。 1983年Isaacson和Wright DH6首先提出了“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恶性淋巴瘤”的概念。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为低度恶性,组织学上呈相对良性7。属于弥漫B细胞淋巴瘤,黏膜相关型淋巴瘤(即MALT淋巴瘤)长期局限在原发部位,呈惰性发展过程。本病临床症状轻微,病变进程缓慢,半年甚

12、至1年间病变改变不大或缓慢增大,抗炎治疗无效,病变可单侧发病也可双侧发病,影像表现和肺炎、肺结核、肺炎性假瘤以及肺癌表现类似,另外纤维组织增生可导致牵拉性支气管扩张,本组未见胸腔积液改变,CT增强扫描无特异性改变。总之,本病影像学缺乏特异性7,临床诊断十分困难,但治疗效果和预后较好。本病确诊的方法是肺活检,经病理确诊。因此,当影像学对肺内类似炎性病变、而影像表现又和临床症状及体征不能够完全相符,即以前临床常形容的“四不像”一类的病变,应当考虑到是否为肺黏膜相关型淋巴瘤,应当建议临床医师采取经皮肺穿刺活检、经病理的诊断手段来明确疾病的性质。 黏膜相关型淋巴瘤(即MALT淋巴瘤)长期局限在原发部位

13、,呈惰性发展过程。可见回归现象,即肿瘤细胞经抗原刺激离开淋巴小结进入淋巴管,经淋巴结、在经胸导管进入血液循环,最后又回归定位到具有MALT的脏器。但是,胃肠道内的黏膜相关型淋巴瘤不同,发展快,常发生播散1。肠道黏膜相关型淋巴瘤胃占50%,小肠约占20%54%,结肠约占4%6%8,9。胃肠道黏膜相关型淋巴瘤起自胃肠道黏膜固有层和黏膜下层的淋巴组织,其中绝大多数为NHL,HL极为罕见;一般起源于B细胞,肠道的淋巴瘤也可起源于T细胞,胃肠道黏膜相关型淋巴瘤为起源于黏膜相关结外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黏膜相关胃肠道淋巴瘤一般症状轻微。胃部的影像表现为:胃黏膜弥漫性增粗、胃壁增厚、局部肿块形成。本组病变均位

14、于小肠,十二指肠部位的淋巴瘤表现为肠腔变细、肠壁均匀环状增厚,增强扫描均一强化。靳勇10等小肠淋巴瘤多数累及回肠。末端回肠淋巴瘤表现为肠腔局限性扩张,有人称之为动脉瘤样扩张,扩张的肠壁均一或不均一增厚,增强扫描均一强化,此影像表现往往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小肠淋巴瘤往往被误诊为小肠间质瘤并巨大溃疡形成而手术治疗,因此临床医师应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程度。 鼻腔鼻窦淋巴瘤大多数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根据免疫组织化学分为B、T和T/NK细胞三种类型。在鼻腔鼻窦淋巴瘤中,B细胞淋巴瘤属于粘膜相关型淋巴瘤,B细胞淋巴瘤多见于鼻窦,也可见于鼻腔,预后较好,本组鼻腔鼻窦非霍奇金淋巴瘤均属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但是在鼻

15、腔鼻窦淋巴瘤中,还是T/NK型细胞淋巴瘤最常见,T/NK型细胞淋巴瘤常发生于鼻腔,常见于亚洲、南中美洲和墨西哥,与EB病毒感染有关,易浸润并破坏血管壁,常引起坏死和骨质侵蚀,预后最差11。鼻腔鼻窦淋巴瘤占全部淋巴瘤的2.6%6.7%,约占结外淋巴瘤44%11。本病高发年龄4050岁,男性多于女性,其病程较长,中位病程为5个月12。影像表现为鼻区皮肤形态肿胀、皮下脂肪层密度增高;鼻甲肿胀、鼻甲骨质破坏,影像上鼻甲的骨质破坏应该是相对有特异性的影像表现。上颌窦窦壁骨质破坏、窦腔粘膜不均一增厚、腔内形成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均一中度强化, CT增强扫描对于病变定性诊断诊断价值不大,但可以区分肿瘤和阻塞性炎症14。对本病而言,影像学可以确定病变的起源部位,也可以提示诊断,但最终要靠组织病理学证实。 参考文献 1. 周建军,丁建国,周康荣,等结外淋巴瘤:影像学共性特征与病理关系临床放射学杂志,2007,6:618 2.伍建荣,郑玲,王晓毓,等原发性结外淋巴瘤42例临床及误诊分析临床肿瘤学杂志,204,9:608 3. Scutellair PN,Borgati L,Spanedda RNon-hodgkins lymphomas of extranodal localizationSt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