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8矿体深部钻孔设计说明书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2559633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66.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KT8矿体深部钻孔设计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KT8矿体深部钻孔设计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KT8矿体深部钻孔设计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KT8矿体深部钻孔设计说明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KT8矿体深部钻孔设计说明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KT8矿体深部钻孔设计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T8矿体深部钻孔设计说明书(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KT8矿体深部普查钻孔设计说明书地质资源部二0一一年三月项 目 单 位: 陕西太白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总 经 理: 李宏斌副总经理(主管) : 曹瑞荣技术 负 责:程建军设 计 编 写: 程建军 高 创 赵新江日期:二0一一年三月一、 前言根据公司 2011 年探矿工作计划安排, 以及矿山未来开采对资源的迫切需求,我们通过认真分析总结KT8 、 KT9 矿体地质特征、成矿赋存规律,并结合以往科研工作预测成果,拟安排在 KT8 、 KT9 矿体深部实施千米普查钻孔,旨在探索了解 KT8 、 KT9 矿体超深部( 0-800 米标高)矿体成矿富集情况,寻求资源新的突破,为公司未来发展和科学决策提供

2、远景资源依据。此次进行的 KT8 、 KT9 矿体深部普查找矿项目,重点选定 KT8 、 KT9 矿体矿化集中、厚大部位布设千米超深钻孔,共设计钻孔三个, 工程量 3000 米, 预计投入资金240 万元。二、目的任务1 、了解 KT8 、 KT9 矿体 1100 米标高以下矿体的富集和成矿情况,提取超深部矿化信息。2 、初步了解矿体深部开采技术条件,进行矿床概略研究和初步经济技术评价。3 、进行综合研究,为进一步勘查探矿和未来生产开采指明方向和提供依据。三、以往工作情况1 、勘查工作情况八九十年代,勘查单位对双王金矿床KT8 、 KT9 矿体进行了系统的勘查工作, 基本查明 KT8 矿体 1

3、150 米标高以上、KT9 矿体 1290 米标高以上矿体规模、 赋存状态、 赋存规律、资源储量等情况。 矿体具有上富下贫, 东富西贫、 上宽下窄,东宽西窄的特点。 KT8 矿体长 633 米,平均厚度28.76 米,最厚103米,平均品位2.54 X10-6,矿体空间形态呈陡立似 板状体,倾角78 85 ;KT9矿体长525米,平均厚度16.86 米,最厚53米,平均品位1.91 X10-6o近年来,矿山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在以前勘查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在矿体深部进行地质探矿工作,通过工作及勘查工程延伸, KT8 矿体已达 800 米标高, KT9 矿体已达 1000米标高,矿体在下部上富下贫、

4、上宽下窄的规律表现的更加明显,大部分区域矿体出现了尖灭趋势,但局部地段矿体亦表现出尖灭再现现象。总体来讲,通过以往勘查工作,矿体总体向深部逐渐呈现尖灭的趋势。双王含金角砾岩带规模宏大,延长达到 11公里以上,仅KT8 、 KT9 矿体(实质可称为一个矿体)长度就达到 1200 米,如此巨大规模的成矿带和矿体,深部是否还存在第二成矿富集带,应值得进一步分析和考虑。2、科研工作情况自矿床发现以来,对双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因研究就没有停止过。近年来,矿山为了指导地质找矿,又联合多家科研院所对矿床实施了成矿规律,成矿预测方面的科研项目,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首先,与北京科技大学联合,进行了陕西太白金矿

5、主矿段深部及东部成矿预测研究科研项目,科研成果从矿床成因、成矿物质来源、 EPMA , SEM/EDS 分析流体包裹体研究、黄铁矿的热电性研究、成矿构造研究、区域成矿规律等方面研究总结了 KT8 矿体成矿机理和深部矿体预测。其次,在1999 年与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进行了陕西太白金矿深部矿体预测与外围靶区优选科研项目。再次,在2001 年和2006 年分别进行了陕西太白金矿深边部地质地球物理找矿研究 、 陕西双王金矿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模型研究及深部预测等科研项目。第四,20102011年度进行了陕西省太白县双王金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及找矿靶区再研究科研项目。科研项目采用各种科研测试手段从矿

6、床成因、矿体预测方面均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尤其是对 KT8 矿体深部成矿预测取得了良好的预测成果,为深部找矿提供了科学依据。四、设计依据本次设计实施KT8 矿体深部千米超深钻孔的依据如下 :1 、 KT8 矿体深部探矿已达到 800 米标高,含矿角砾岩体还稳定存在,角砾岩体的性质和规模没有发生太大变化。2 、多项科研成果预测,在KT8 矿体深部有存在第二富集段的可能,或者存在蚀变岩型金矿的可能。成矿流体的热场特征研究根据石准立等人的研究,KT8矿体成矿热液来源于深部 地幔或上地壳,热液活动运移上升存在两个通道,分别位于 30和40勘探线附近,有向东南方向倾伏的趋势,显示矿体 有向南东侧伏的

7、可能。图86 KT8纵投影面成矿温度场及热液流动方向图矿体厚度、品位、黄铁矿热电系数变化规律研究据徐九华、何知礼等人研究,34-38线为KT8矿体成矿 中心,其深部是找矿的重点区域。KT8矿体等厚线图(纵投影,等厚线单位:米)KT8矿体金品位等值线图(纵投影,等值线单位:克/吨)矿体构造叠加晕研究据李惠等人矿体构造叠加晕研究,认为双王金矿床深部950-850m 标高上下可能有一个弱矿化带,在880m之下预 测可能有成矿第二富集带,建议采取深孔钻验证。m.0时体构建要加晕及进一步停制配位隼直纵投也图叼由才曰殳里HWxiit i:L.hifiDD(4)陕西省太白县双王金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及找矿

8、靶区再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王建平教授、刘家军教授等人所做的陕西双王金矿黄铁矿热电性测试结果初步分析、黄铁矿微量元素及成因矿物学特征初步分析、铁白云石微量元素测定及特征结果显示:KT8矿体的28-40线深部、22线-28线深部,KT9矿体的14线-20线为成矿有利区域,被确定为 A类靶 区。五、工程布置及工程量本次工作为KT8矿体深部普查找矿,暂不划分勘探类型,为了达到既快又好的找矿效果,结合科研预测成果和施工能力,确定在矿体最下部的1100中段,角砾岩体中心部位,结合矿体地质特征,沿角砾岩体总体产状布设三个深孔 钻孔。1、钻探工程首先,在1100中段40线穿脉,布置ZK40-5钻孔,钻 孔

9、倾角88 ,方位224 ,设计工程量1000米;其次,在1100中段30线穿脉,布置ZK30-1钻孔,钻孔倾角88 ,方位229 ,设计工程量1000米;再次,在1100中段18线穿脉,布置ZK18-5钻孔,钻 孔倾角89 ,方位64 ,设计工程量1000米。(见表1)钻探工程量统计表工程位置工程编号规格设计方位设计倾角工程量 (米)KT8矿体 1100中段ZK40-5 75mm2248801000ZK30-1 75mm2298801000KT9矿体1100中段ZK18-5 75mm64089010002、钻机碉室共设计钻机碉室三个,分别位于1100中段40、30线穿脉、18线穿脉回车碉室以东

10、,碉室规格见表2钻探碉室工程量统计表工程位置工程编号规格(米)工程量 (米3)顶板底板高KT8矿体 1100中段DS402X26X610173DS302X26X610173KT9矿体 1100中段DS182X26X610173六、执行标准及技术要求1、执行标准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机械岩心钻探规程岩矿芯管理规定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机械岩芯钻探技术规范岩芯钻探施工质量控制规定2、技术要求钻探工程测量主要为钻孔位置(工程点)测量,采用J6型经纬仪按设 计要求进行测设,采用闭合线测量,方位偏差不超过 30,长 度闭合差在土 0.50米内,高程闭合差在

11、 0.30米内。钻孔孔位布设钻孔孔位应在已形成的 1:1000勘探线地质剖面图的基 础上,根据矿体产生特征,结合矿化规律实地布置。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地质编录人员必须熟悉钻孔所在位置的坑道及深部地质情况,明确施工目的,编制预想钻孔柱状图,给施工单位介绍地质情况以及钻进过程中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开钻前检查钻孔方位、孔位、钻机立轴倾角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岩芯箱、岩芯票、油漆、各类表格及简易水文观测的准备是否齐全,符合要求时方可下达开孔通知书。钻孔质量要求岩矿芯采取率,矿化层(角砾岩)应大于 85% ,矿化围岩(钠化板岩)不低于 70% ,构造破碎带不低于 60% ,岩芯平均采取率要大于 80% ,

12、若连续两回次采取率低于 80% ,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从钻孔中取出的岩矿芯, 须冲洗干净,并自上而下按次序排列,不得颠倒或任意拉长,要及时整理装箱,不得丢失。钻进过程每 50 米测量一次天顶角及方位角,各孔天顶角弯曲每 100 米应小于 1 ,斜孔方位角与原设计误差每百米不得超过3 ,偏剖距小于 10 米。钻进过程中必须做好简易水文观测,其内容为测量钻孔涌水量、水头高度及冲洗液漏失量。钻进时遇有涌水、漏水、溶洞等现象应及时记录其孔深。 每钻进 100 米、 进出标志层和终孔后均要进行一次孔深测量,误差小于千分之一者可不修正孔深,测量要使用经过校正的钢尺。 “钻孔原始记录班报表”应指定专人用钢

13、笔填写和保管,机长、地质编录员负责检查与校对各班原始记录,并签名,终孔后汇定成册,移交地质编录员归档存查。所有钻孔均需用 425 号以上水泥封孔, 封孔后由机台埋设高出地面 20 厘米的水泥桩,并标注孔号、孔深、施工单位、日期等。完工后钻孔孔位均要重新定测。钻探工程编录编录人员每次编录前,应首先检查“钻孔原始记录班报表” ,整理校正岩矿芯长度、进尺,检查岩矿芯位置是否正确,有无简易水文观测记录,然后再进行地质观察。编录过程详细划分岩性层,确定岩矿层界线、测量岩矿层层面、构造裂隙面的轴夹角,计算岩矿芯采取率、换层深度、单层厚度、取样位置及样品长度,填写“钻孔地质记录表” 。着重观察与记录以下内容

14、:岩石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层理特征、蚀变强度、蚀变类型、矿化特征、矿脉产状形态等,并丈量矿化细脉的厚度等,对主要地质现象应作大比例尺岩矿芯素描图。对蚀变矿化孔段采取率达不到 80 要求的, 要及时通知施工单位采取补救措施, 以便保证工程质量。钻孔结束后, 要现场检查验收, 下达终孔通知书后方能搬迁。当钻探施工结束后一周内提交1:200 钻孔柱状图,1:1000 勘探线剖面图,钻孔编录地质记录表,钻孔结构、孔深校正、弯曲度测量登记表,简易水文观测资料,封孔登记表,钻孔质量验收报告,钻孔地质小结,钻孔各类采样登记表,各种鉴定、测试分析报告,原始班报表等钻探技术资料。七、保障措施1 、技术管理措施为了达到设计目的,钻探施工务必严格按照设计进行。施工过程中,地质情况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及时调整施工方案或变更设计,避免浪费。地质专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到:使施工人员明确工程目的、任务及完工时间后,方可签发施工通知单。单工程施工完毕后,应会同其他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验收、编录并签发停工通知单。随时深入施工现场,及时了解工程的进度和所揭露的地质现象,对所出现的问题在第一时间予以解决。与测量人员密切协作,及时完成实测工作,确保探矿工程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