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考复习心得体会五篇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559601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中考复习心得体会五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化学中考复习心得体会五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化学中考复习心得体会五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化学中考复习心得体会五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化学中考复习心得体会五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中考复习心得体会五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中考复习心得体会五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中考复习心得体会五篇 化学中考复习心得体会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 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 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 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 淡黄色固体:硫磺 6. 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 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 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 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初中化学里常见的“三” . 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 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

2、烧、缓慢氧化 3. 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 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工业“三废”任意排放 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 收集气体的三种方法: 排水法(不溶于水的气体) 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 原子种类不变 原子数目不变 原子质量不变 0 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

3、方法: 增加溶质 减少溶剂 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 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 三大化学肥料:N、P、K 3. 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4. 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 15 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6 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最理想燃料)、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 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1. 炼铁的三种氧化物:

4、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 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26 实验室制取O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27. 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28. 使用酒精灯有三禁: 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 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 30 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 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 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1.

5、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3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33. 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35 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 滤纸破损 仪器不干净 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6.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 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 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7 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 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 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温度对固体

6、溶解度的影响: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 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9. 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温度、是否搅拌、固体颗粒的大小 . 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41. 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4. 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化学中考复习心得体会2 在和学生们一起学习的这段时间,我深刻体会到学生的化学学习方法对学习成绩影响很大,因此,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显得十分重要。 围绕教学我将学习方法分为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几个环节。 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几个环节在学习过程中都有其独

7、特的作用。预习是准备、听课是关键、作业是消化和巩固、复习是升华和提高。这些构成学习过程的一个整体,几个环节之间相互衔接、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预习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对所学知识的心理准备,能够带着问题听课,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预习时知识类型的不同,预习方法也不尽相同。对于事实性的知识、理论性知识的预习,通过浏览课文,大体了解所要学习的课题,分析一下自己已经掌握了哪些内容,还有哪些内容不明白的,在老师讲解的时候集中精力听教师对这些问题的讲解,做到有的方矢、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对实验的预习,要求弄清楚实验的目的、要求,化学反应原理和操作注意事项。 听教师讲授是中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听课效率决定着

8、学生的学习质量。要提高听课效率除了做好预习、带着问题听课外,还要求学生紧紧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切忌只记结论,不认真听取教师的论证和推理过程。 复习是学生巩固、加深并将所学知识系统化的重要方法。复习大致分为平时复习和阶段复习两类。平时复习是最基本的复习,其目的是让学习及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阶段复习是总结性的复习,其重点应该放在知识的系统上。 作业是学生巩固、应用知识、形成技能、培养和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通过做作业,学生还可以及时发现并弥补自己的知识缺陷。再则学生要有意识其养成在复习的基础上去做作业,作业后进行检查、反思的习惯。 化学中考复习心得体会3 中考化学难点知识 一、化合价 .化合价的

9、写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上方标出化合价,“”、“-”写在前,数字写在后。 .掌握元素的化合价,请注意掌握以下几点规律: ()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负价; 在化合物中,通常氢显价;氧显-2价;单质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2)许多元素具有可变化合价,同种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里可显不同的化合价。 (3)使用化合价的规则是:在化合物里,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4)掌握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原子团是在化学反应中相对稳定的原子集团,又叫做根。 3.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熟记) 化合价实质要认准 金正非负单质零 许多元素有变价 条件不同价不同 +价钾钠氢和银价钙镁钡和锌 一、二铜汞二、

10、三铁 +3价金属铝和金 氟氯溴碘-1价氧硫-2价(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 价硝酸氢氧根 价硫酸碳酸根 3价的是磷酸根 +1价的是铵根 4.化合价的应用 ()已知化合价写化学式 书写方法:正价前负价后 化合价 标上方 先化简 后交叉 ()已知化学式求化合价 方法: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进行求解。一般先标出不变价元素的化合价,后标出可变价元素。 HN3、H3PO4、NO5、N3 、l、 CuSO5H2O、 (3)由原子团的化合价,求其中某元素的化合价 方法:根据原子团化合价等于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进行求解。 SO42- CO- PO4- N3- NH+ R2O7-HnRO4 N4

11、NO3 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相对分子质量(M):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类型 (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例:求2、N4O3、Al(S4)3、S5HO的相对分子质量 (2)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 方法:质量比=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总和之比。 例:求CO2、2O、N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00% (3)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化学中考复习心得体会4 一、答题技巧 1.做题顺序 一般来说,物理、化学题目的排列顺序都是先易后难,因为出题老师也希望通过这样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大家尽快进入到答题状态中。既然这样,那我们在做题的时候也就

12、应该尽可能地依据题目安排的顺序一一解答。这样不仅符合心理习惯,而且能够做到心中有数。 .做题原则 如果做题中遇到难题究竟该怎么处理呢是不是一定要遵循从前往后的顺序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倘若遇到难一些的题目,经过几分钟思考后依然没有思路, 那就应该暂时放下,开始做其他的题目,千万不能因为一道题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使后面的题目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如果因为这样的原因而对整体分数造成了影响,那实在有些可惜。 3优势优先 物理、化学两门学科你不可能掌握的水平大致相当,一定有相对而言的优势学科,那在做题的时候就应该适当地调整好自己的时间:对于自己的优势学科,在保证正确率的情况下要尽快解答,这样将会节省出更多

13、的时间留给稍微逊色的学科。这样将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分数最大化。 .不留空白 不管你是不是能做对这道题目,也不管你是不是会做,都不能在卷面上留下一片空白区域。在这个时候,能写多少步就写多少步,要力争拿下自己能够拿到的得分点。并且,有大片的空白区也会破坏老师的阅卷印象,导致最终失去了印象分而吃亏。 二、失分原因 1.没有审清题意 从历届化学考试情况看,审题中常见错误有: (1)不通读全题,断章取义,分析不全面。部分同学喜欢看一段做一段,做到后半题才发现前半题做错了,只得从头再来。须知一道化学题是一个整体,句与句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问题与问题之间往往相互联系在一起。所以审题时须综观全题和每一个问题,全面领会题意。 (2)粗心大意,一掠而过。许多老先生把不可能看成可能;部分溶解看成全部溶解;把不一定看成一定不;由大到小看成由小到大;把弱到强看成强到弱而错答。 ()误解题意,答非所问。 (4)审题不透,一知半解。许多同学遇到新情境题并且内心紧张,没能全面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