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外地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2558645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外地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教育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外地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教育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外地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教育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外地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教育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外地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教育案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外地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教育案例一、案例情况介绍学生姓名:张娇所在学校:崇岗九年制学校 所在年级:四年级二、研究问题自卑畏怯的心理大家都不同程度的有,有的同学在小学四年里顺利地走过来了,也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和优势,但面对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却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儿也不如别人,自卑的心理使得自己缺乏竞争勇气,缺乏自信心,走进四年级的学习,特别是对升学有一定压力,心理可能就忐忑不安。一旦中途受到了挫折,更加缺乏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总觉得自己确实不行,在激烈的竞争中,这种心理障碍是走向成功的大敌。张娇是个胆小的孩子,她性格内向、孤僻、懦弱,缺乏自信心,并且是单亲家庭。不爱说、不爱玩、不爱交往,只是静静

2、地坐在角落里,默默地看着别人游戏、玩耍。有时也踌躇满志、跃跃一试地想做一些事,但常常因自我感觉较差,害怕失败,怕被人取笑而情绪低落。有时,自己明明会的问题,看着别人抢着回答而不敢举手。常常是被人遗忘的一个角落。三、分析原因 张娇是我们班一位很普通的女孩子,她从四川转到我们学校。通过一个月的接触,我发现她平时很少开心地与他人交谈,和老师说话时,更多的时候会脸红、害羞、腼腆。根据平时的观察,我作出了以下判断。该同学可能存在这样几个问题:1.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以至使人际关系受到障碍。 2.学习方法不当,接受知识慢,在班级学习成绩暂时落后。在这二个问题中,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成绩差是根本。学习成

3、绩的不理想,引发自卑心理的滋长,总感觉自己在同学面前低人一等,从而导致人际关系障碍的形成,以至只能沉默以对。四、指导策略要帮助她,首先就是在态度上要完全地接纳她的现状,并让她认识到她的成绩是可以改变的。(一)发挥集体的力量,感受温暖同学的帮助对她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同学是学生的益友。在学生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因此,我召集了一些班干部同学,让班干部发挥作用多去关心她,让她感受到了除父母爱之外,还有另一种“爱”的存在,在同学们的关心下,她有了很大的转变。她感受

4、到了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转化她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多尊重,消自卑,培养自信由于她在学习方面不如别人,产生消极意识,和同学在一起总有一种自惭形秽的感觉,因此我单独找她谈话,转达大家对她的期望,并让其看到她对班级值得贡献的地方,让她负责班内卫生的管理工作,以树立她的信心。让她感受到同学对她的尊重和信任;对她存在价值的表现。因此,我充用利用信任与尊重,来唤起她自信心的复苏,唤起她潜在的力量,前进的动力,向上的能源,高尚的心理品质。让她能抬起头来走路。(三)因“才”施教,稳扎稳打她的学习

5、成绩不好,这是她自卑的主要原因。帮助她在学习上归队,才能让她从根本上树立自信心。为了增强她的信心,我曾想过用补习的方法,但这种惯用的补习方法对张娇是否有效?我仔细分析了张娇各门功课的现状,告诉她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让她勇于面对困难,扎实的走好每一步,如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有不懂的地方及时提问及时解决,课后按时完成作业;课余时间及时巩固加深记忆,她的学习成绩完全可以上去。对于她的作业评价时,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只用“对”,不用“错”,错误的留着让她自己去发现,并鼓励她自己解决。作业不能持之以恒认真书写时,不正面批评她,只指着她写得像样的地方说:“老师欣赏这样的作业。”让她自己去

6、领悟,去改正。逐渐地,同时,由于学习方法的改善,听课效率也大大提高,进入良性循环。(四)协力配合,齐抓共管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教育好学生。必须要依靠各方面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方位、多层次、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要做好张娇的转化工作,需要用爱去动其情,以理去动其心;需要课任教师与我的紧密配合和相互支持;还需要家长积极参与到教育子女的工作中来;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爱护。否则,就会出现学校+家庭+社会=0”的现象,转化工作将有可能功亏一篑。五、结论与反思自卑,往往是因为缺少了自信,或对于自己的某个地方不满意而感到自卑。不管自己有再多的不好之处,都不应该对自己失去信心,信心是自己的,一旦失去了

7、,就很难再找回了,但是只要对自己一直充满信心,就不会怕自卑。对于那些有自卑的人,我们只有认真地去认识她,研究她,用我的爱心和耐心,因材而施教,将浓浓的爱心撒向她,让她们感到集体的温暖!这些迟开的“花朵”就会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最终,在家长、学校老师、同学的帮助下,自卑的张娇又重新站起来了。从这个案例里,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周围的环境至关重要。老师、家长、同学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发展。对于那些自我形象低劣的孩子,只要你透过现象找到事情发生的源头,只要你满怀真诚,尊重她,接纳她,欣赏她,通过学校、家庭、同学等多方面来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再加上她自身的努力,她们的自我形象会在大家的帮助下逐步完善,她们的自信心也会得到逐步提高,也会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所以说,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学校、家庭来共同支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