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2558385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在交流中传播(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学设计 (吉安三中:段飞泉,时间:2011.4.15)一、课标分析 本框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必修3 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二框题, 它在第二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框题共有三目构成:第一目主要讲述了什么是文化 传播,商人进行贸易活动、人口迁徙和教育在文化传播中的独特作用;第二目说明传媒技术 的不断发展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成众传媒已经成为文化传 播的主要手段;第三目又是在第一、二目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到历史上中华文化在为世界 文化发展方面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从而使学生油然而生产生民族自豪感。同时外域文化不断 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进

2、步。我们要自觉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二、学生分 析 文化传播就在身边,学生能够直观地体验到。但是由于学生分析归纳综合能力较弱,很 难将获得文化传播的感性知识上升到理论认知水平。因此,在施教中教师要坚持“三贴近” 原则,立足学生生活实际,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让学生发现、感悟与理解 文化传播的方式和手段,提炼上升到理论层次,并践行传播中华文化的使命。 三、教学目 标 1 、知识目标: 识记:文化传播途径有哪些;文化传播的传播媒介的过程及作用。 理 解:现代传媒的产生是否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中外文化交流的作用;分析通过所学内容, 分析传媒的演变过程。 2、能力目标: 能例举史实

3、说明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结合实际,运用知识分析中外文化交流的必要性;通过合作探究,观看不同图片、不同视频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并能准确寻找信息的能力;同时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 综合能力;增强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探索同一问题的不同答案。3、情 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了解文化传播的作用,提高对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认识,从而培 养学生自觉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自觉推动中 国文化走向世界;通过图片、视频的展示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并由此激发学生的 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大众传媒

4、及其特点; 文化交流、传播的必要性。 2、教学难点: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五、教学方法: 探究 分析法:教师引导,层层剖析,淡化结论,注重参与,强调过程。 实例引导法:用具有本 土特色的事例,以及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事例来论证。 讨论法: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来解决教材中的疑难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六、授课时间:一节课(45 分钟) 七、 教学手段:多媒体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通过对话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 你们当中有人到过井冈山? 学生甲:到过两次 学生乙:到过一次 3 教师点评:大家讲 的很多,也讲得很好,佩服!从刚才大家讲的我们给它定位就是什么呢?学生5:步行街以

5、经营商品买卖为主的地方,因此该街就是一条商业街。 教师:正确。文山步行街就是商业 气息很浓的商业街。因而这条街的功能定位以商业为主, 故也可称商业街、通过对商业街 了解,我们知道这街的商业活动、商业贸易非常活跃。通过这条街的商业贸易活动,我们了 解到来自全国乃至世界不同地方的文化:如服装文化、小吃文化、风土人情等。请问这些文 化传播是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的? 学生 6:商业活动是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途径 教师: 归纳的非常到位。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途径。那同学们学过历史,能否举 出一 个有关通过商业贸易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例子来。 学生:四海闻名的丝绸之路便是一个最 好的例子。通过这条有名的

6、路,使中国的瓷器、丝织 品传到欧洲、非洲;通过这条商业贸 易之路,使西方的音乐、葡萄等传入中国。因此商业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教师: 不错。历史知识学得不错。归纳: (1) 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过渡:除此途 径外,还有哪些途径可以促进文化传播?请同学看下面两幅图片(多媒体展示) (三峡移 民工 程 ) 中国 90 年代的 民 工潮 合作探究:三峡移民,90年代的民工潮对促进中国文化的交流传播产生了什么影响? 一组 代表:山峡移民对中国文化交流意义很大。三峡工程的修建,需要大量移民迁移、安置。当 迁移而来需安置的移民与当地居民融合时,移民与当地居民可以在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生 活

7、方式相互交流,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 二组代表:90 年代的民工潮,是中国城镇一体 化进程中的产物。历经风雨的“打工仔”、“打 工妹”从外地打工回到农村时,不仅带回了 打工的收入,更带回了先进的文化和 城市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引导农民更加关注 信息社会的动态,更加注重科技文化知识学习、子女教育培养、少生优育等,推动了中国农 村社会由封闭型 向开放型转变,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政治文明的跃迁。 教师归纳点 拨:从这两组同学代表发言说明同学们对老师布置的作业认真查阅了资料并思 考,学习态 度好,答得也出色。三峡移民与民工潮对于文化交流传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我们从中得出 一个结论:人口迁徙对文化

8、交流产生重要影响。 (2)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 一。 教师:同学们,请你们根据学过的历史知识,想想看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规模的 人口迁 徙?并说说出它们对文化变迁产生的影响。(请几个同学来说说) 学生 1:永嘉之 乱时期,北方地区连年战乱造成这期间造成大量汉人南迁,同时也使北方的汉文化和南方的 少数民族融合。 学生 2:安史之乱时期,北方的连年征战,北方为各少数民族政权所控制, 汉人不堪忍受,又 纷纷南逃,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人口大迁徙.这次人口大迁徙根本上 改变了中国人口地里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地区,中国人口地理分区的 中 4 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

9、。 学生 3 :靖康之难时,北方广大沦陷区的 人民不堪忍受金朝贵族的统治和民族压迫,被迫举 族迁移,南方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和大 量尚未垦种的可耕地吸引了渴望安居乐业的各地人民,大批王族、官员、士民涌向南方,是 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人口大迁徙。 学生 4:这几次人口迁徙历史就是一部汉民族和北方 游牧民族的冲突史,就是一部农耕文明 和游牧文明的交替史,历史上每当中原出现一个相对 统一强大的政权,北方异族必然也会出现一个相对统一的政权来与之抗衡。总体上来说,基本 上都是以北方异族的胜利告终,但是,因为他们在文化上处于弱势,所以每一次军事上的胜利 最终也会被强大的汉文明融化,并被逐一汉化,最终完成民族

10、大融合。 教师总结:这几位同 学讲得很到位。其实历史上每次人口大迁徙对各民族文化交流、相互借 鉴,相互融合起了 不可估量作用。所以说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重要途径。 过渡:文化交流传播还有其他途径 吗? 教师:请同学看下面材料(多媒体展示)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法国仍然是一个非常 有吸引力的目的地。赴法留学的中国学生日增。统计数据显示,在2010 年有1.07 万名中国 学生到法国留学。截止到现在,在法国留学 的中国学生总数有30 000 名左右。 问题探究: (1)中国学生到法国学习,其实就是到国外受教育。通过受教育,能学到 学到些什么?(具 体谈谈) 学生 1:到法国学习,可以学到法文,了解异国

11、风情。学生2:可以学到法国先 进技术,思维方式。 教师:还有吗? 学生:也可学到法国的巴黎的舞蹈,了解法国的历 史等 教师:很好。因此到外国去接受教育,也可以达到文化的交流,因此,这种文化交流 传播的 方式是什么? 学生:受教育 教师归纳总结:教育不仅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有着重 要作用,而且教育是文化交流的一条重要途径 (3)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 教 师;除了上述三种途径外,还有文化传播途径吗? 学生:亲朋聚会、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也 是文化传播的途径 教师:不错。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是文 化传播的途径。 过渡:文化传播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大家每天

12、都在体 验着,参与着。那么,我们一般通过哪些具体的手段(工具)传递信息、情感呢? (二)、 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教师:请看多媒体展示: (1) 中秋话祝福:你是怎么 样表达中秋祝福的,祝福手段是什么? 学生:一声问候,一张贺卡 学生:一条短信,一 个电话,一封电邮 教师归纳: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传播媒介,简称传 媒。 1传媒的含义: 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传播媒介,简称传媒。 教 师:古人传播信息或文化又是通过什么手段来实现的? 学生:口语、文字 学生:烽火狼 烟、鸿雁传书等 5 教师:回答很好。还有晨钟暮鼓、驿寄梅花也是古代传播信息或文 化的重要手段。

13、那现代传播文化的手段又是什么呢? 学生:印刷、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 教师:这些手段开始向大众传播信息的传媒称作大众传媒。 2大众传媒含义:以 印刷媒体为标志向大众传播信息文化的传播手段称为大众传媒 教师:从同学们讲的我们知 道: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3、大众传媒的标志及方 式 标志: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 方式: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形式。 教师: 同学们能否比较一下现代传媒同古代传媒比较,现代传媒有什么优势或优点? 学生:能够 最大突破时空的局限,具有强大功能 教师:回答不错。请看下面画面(多媒体展示) 合 作探究:我们学校里有不少同学随地吐痰、乱扔

14、垃圾等破坏环境的现象。 请说说有哪些办 法可以在青少年中传播环保意识?(提示:借助一定的媒介实施一定的做法或传递环保意识 的方式和媒介)学生讨论发言: (1)及时提醒和制止身边的青少年破坏环境(口语)(2) 学校增加环保课程,对学生实施环保教育(文字)(3)销售绿色产品并在上面标注倡导环 保的图文(商品) (4)在电视上播出关于环保的公益广告(电视)(5)开设关于环保的 综合网站或论坛(网络) (6)在报刊中开辟环保专栏(印刷、报刊) 教师点评: 大家回答到位,非常了不起。 (过渡)中国是世界文明四大发祥地之一。我们的祖辈创造 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祖先辛勤劳作的结果,另一方面就是

15、因为我们的文化 不断与外来文化相互交流借鉴,为我国文化的辉煌创造条件。因此,我们要使中国文化再创 辉煌,必须做文化传播的使者。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教师:文化交 流有什么作用? 1、文化交流的作用 合作探究:(多媒体播放视频)2010 年 “中法文化 年”活动 教师:中国与法国开展文化年活动有什么作用 学生 1: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 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学生 2: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教师:很好,那我 们中学生能为传播中华文化做些什么呢? 学生:热情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学生:吸收外国优秀文明成果。 教师:回答不错。下面我们

16、听 一曲歌曲再次感受一下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作为学习课程内容的 结束。 欣赏视频:中华文化传播的美丽使者邓丽君 (四)本框知识框架 1、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含义 (2)文化传播的途径6 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 要途径。 2、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传媒的含义 大众传媒含义 大众传媒的标志及方式 3、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文化交流的作用 做 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五)课堂练习 单项选择题: 1培根说:“知识的力量不 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这句话强 调的是()A.知识的重要作用B.文化传播的重要性C.文化交流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D.知识的力量是巨大的2.目前,世界上有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学校都开设了汉语课程,一些国家还聘请华文教育的志愿者负责汉语的教学。从文 化的角度看,这样做的益处在于() 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有利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