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废课程设计报告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2557680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80.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废课程设计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固废课程设计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固废课程设计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固废课程设计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固废课程设计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固废课程设计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废课程设计报告(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ontent前言11、绪论31.1生活垃圾概述31.2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方法42、工程概况52.1 I艺选择52.2项目设计原始资料62.3项目设计要求83、填埋场的选址83.1场址禁设地区8 3.2选址条件 3.3场址此选与场址确定10123.4地址的选定与所需的容积4. 填埋场的地基与防渗4.1防渗I程124.2水平防渗124.3垂直防渗165. 渗滤液的产生及收集处理185.1垃圾渗滤液概念和来源185.2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征185.3渗滤液收集系统195.4渗滤液产生量的计算195.5工艺选择216、填埋气体收集导排及利用216.1填埋场封场系统设计217、填埋作业设备选择227.1

2、推土摊铺设备的选择227.2压实设备的选择227.3取土设备的选择237.4喷药和洒水设备的原则237.5其他设备的选择238、封场工程248.1填埋场的封场系统设计248.2填埋场封场后的土地回用259、环境保护与检测26-12-前言一、设计目的进一步加强对固体废物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的认识,通过工程设计训练,强化课堂 知识,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二、设计内容1、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场址选择和总体设计(填埋区库区场底工艺平面布置图、库区维 填规划平面布置图);2、填埋场防渗系统设计(包括场底防渗结构布置图、库底与边坡防渗结构布置图、边坡锚 固平台处防渗结构布置图、库区周边锚固沟处防渗

3、结构布置图,封场;3、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设计(包括工艺流程选择、主要构筑物尺寸、主要设备选型。三、设计条件1、设计题目:*市600吨/大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主体设计 2、原始数据及操作条件要求:规划用地总面积247400平方米,填埋高度45米。、主要工作内容1、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场址选择和总体设计;2、填埋场防渗系统设计;3、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设计;4、绘制符合规*的工程图;5、编制课程设计说明书。五、主要图件1、填埋区库区场底工艺平面布置图、库区堆填规划平面布置图;2、场底防渗结构布置图、库底与边坡防渗结构布置图、边坡锚固平台处防渗结构布置图、 库区周边锚固沟处防渗结构布置图、封场。六、

4、主要参考资料1、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2、污水处理厂设计与运行3、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4、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01 )5、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 )6、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 )7、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01 )1、绪论1.1生活垃圾概述1.1.1生活垃圾的定义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 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 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城市生活垃圾亦称城市固体废物,是由城市居民家庭、城市商业、餐饮业、旅

5、馆业、旅 游业、服务业,以及市政环卫系统、城市交通运输、文教机关团体、行政事业、工矿企业等 单位所排出的固体废物。其主要组成为:厨余物、废纸屑、废塑料、废橡胶制品、废编织物、 废金属、玻璃陶瓷碎片、庭院废物、废旧家用电器、废旧家具器皿、废旧亦公用品、废日杂 用品、废建筑材料、给水排水污泥等。1.1.1生活垃圾的危害固体废物,特别是有害固体废物,加处理、处置不当,其中的有害物质可以通过环境介 质一大气、土壤、地表或地下水体进入生态系统形成污染,对人体产生危害,同时破坏生 态环境,导致不可逆生态变化。(1) 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不加利用,任意露天堆放,不但占用一定的土地, 导致可利用土地资源

6、减少、,而且如填埋处理不当,不进行严密的场地工程处理和填埋后的科 学管理,容易污染土壤环境。(2) 对水体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可随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湖泊,或随风迁徙落入水体, 从而将有害物质带入水体,杀死水中生物,污染人类饮用水水源,危害人体健康;固体废物 产生的渗滤液危害很大,它可进入土壤污染地下水,或直接流入河流、湖泊或海洋,造成水 资源的水质型短缺。(3) 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对方的固体废物中的细微颗粒、粉尘等可随风飞扬,进入大 气并扩散到很远的地方;一些有机固体废物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还可发生生物降解,释放 出沼气,在一定程度上消耗其上层空间的氧气,使植物衰败;有毒有害废物还可发生化学反

7、应生成有毒气体,扩散到大气中危害人体健康。1.2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方法1.2.1焚烧焚烧法是一种高温热处理技术,即以一定量的过剩空气与被处理的有机废物在焚烧炉内进行 氧化燃烧反应,废物中有还有毒物质在8001200C的高温下氧化、热解而被破坏,是一 种可同时实现废物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处理技术。1.2.2堆肥维废化是在控制条件下,利用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促进来 源于生物的有机废物发生生物稳定作用,便可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的生 物化学过程。维肥化系统的分类:按温度分为中温维肥和高温维肥;按技术分为露天堆肥和机械密封 维肥。1.2.3卫生填埋卫生填埋是“

8、利用工程手段,采取有效技术措施,防止渗滤液及有害气体对水体和大气 的污染,并将垃圾压实减容至最小,填埋占地面积也最小。在每天操作结束或每隔一定时间 用土覆盖,使整个过程对公共安全及环境均无危害”的一种土地处理垃圾方法。固体废物填埋场的构筑方式和填埋方式与地形地貌有关,可分为山谷型填埋和平地型填填埋场顼部埋方式。平地型填埋又可分为地上式、地下式和半地下式。山谷型填埋场(图1)地上式填埋场(图2)半地上半地下式填埋场(图3)2、工程概况2.1工艺选择目前国内外固体废物处理技术主要有:焚烧法、填埋法、高温堆肥和热解法四种,其 中焚烧、填埋和高温堆肥是最常使用且已形成工业化生产的垃圾处理方法。热解方法

9、的应用 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在国外也仅有几个国家利用热解法处理垃圾,因此在对*市集中处理场 处理工艺进行选择研究时,主要针对填埋、焚烧和高温堆肥三种比较成熟技术而言。不同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比较分析见表9-8。表9-8不同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比较分析比较项目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综合处理投资最低,18-27万元/ 吨(单层合成衬 底,压实机弓1进)约50-70万元/ 吨(发电上网, 国产化率50%)约25-36万元/吨 (制有机复*,国 产化率60%)约40万元/吨运行费用(计 折旧,不计运 费)35-55元/吨90-200 元/吨50-80元/吨80-200 元/吨(取决于最终 处理方式)资源环境效益填埋场

10、封场并稳 定后可恢复土地 利用或再生土地 资源,陈垃圾可开 采利用垃圾分选可回收 部分物质,焚烧 炉渣可综合垃圾堆肥产品可 用于农业种植和 园林绿化等,并可 回收部分物资垃圾充分得到 资源化利用: 回收物,可燃 物及有机质分 别得到利用潜在污染及环 保措施渗源水可弓1起地 下水污染;现场有 气味,采用场底防 渗、每天覆盖、沼 气导排、渗沥水处 理等烟气中含有大量 复杂污染物,飞 灰具有毒性,现 场有噪声。采用 烟气治理、噪声 控制、灰渣处理、 恶臭防治等措施根据维肥方法不 同、污染程度不同,可产生浓重臭 味,飞尘,有残渣。 采用恶臭防治、飞 尘制、残渣处置等 措施控可产生臭味、 污水等,有残

11、渣。采用臭气 控制、污水处 理、残渣焚烧 处理等方法防 治发展动态好氧填埋工艺热解或气化焚烧 工艺封闭式堆肥工艺有效的前处理 工艺,对各类 垃圾资源化目前*市市区及县城的生活垃圾均采用填埋法处理,不能回收和焚烧的工业固体废物采用无害化填埋技术进行安全处置,加强业固体废物集中处理和污染控制及资源化、减量化、 无害化处理。2.2项目设计原始资料2.2.1生活垃圾产量预测由于城镇生活垃圾与人口数量、生活水平密切关系,因此本规划采用城镇人口与人均 垃圾产生量系数来预测规划年垃圾的产生量。根据抽样调查与选点详细调查的结果以 及*市的实际情况,分别确定*市各区县的人均垃圾排放系数加表9-4,并据此 估算出

12、*市生活垃圾现状及规划年排放量,加表9-5所示。表9-4规划期间*市人均垃圾产生系数(单位:kg/d)时段江城区阳春市、阳东县、阳西县、海陵区20050.950.852006-20101.00.92011-20201.21.1表9-5*市生活垃圾现状及预测产生量行政区2005 年2010 年2020 年城镇人口(万人)垃圾量(吨/年)城镇人口(万人)垃圾量(吨/年)城镇人口(万人)垃圾量(吨/年)江城区54.371885285921535065284700阳春市22.276909350.316523676.9227025阳东县8.2825689258212539280205阳西县8.96277

13、9830.29920743.3173850海陵区9.1228295103285013152570合计103339403174.5594768237.21118350该城市2014年常住人口 255万人,现建设一期工程,服务人口为66.6万人,人均垃圾 系数为0.9Kg/d,垃圾产量为600吨/天,垃圾压实密度600kg/m3,垃圾场服务年限为1020 年。2.2.2气象资料”市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常年雨量充沛,气候混和,冬无 严寒,夏无酷热。气温全市2005年日照时数为1657时,平均气温22.3C,极端最高气温为38.3C, 极端最低气温为3.7C。全年无霜期为350

14、天,偶有低温霜冻。风速、风向全市年均风速为2.43米/秒,瞬时最大风速达33米/秒。季风明显,夏季 主导风向为南风和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东北风。由于地处粤西沿海,所以台风活动极为 频繁。据*气象站统计资料,1960年以来,影响*市的风力达6级以上的台风有97次,平 均每年2.2次;其中登陆的台风有26次,年均0.58次。台风是*市主要的灾害性天气。降雨量全市2002年降雨量为2967.3毫米,月最大降雨量是9月份,为841.8毫米, 月最小降雨量是2月份,为12.0毫米。*市降雨有三大特点:一是地区雨量分布不均,变 幅梯以高区(2500毫米)向南部沿海(1800毫米)和北部地区(1500毫米)递减,且年 际变化大。二是年内降雨变化大,全年的降雨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49月的汛期降雨量 占全年的 84 - 86%,而10月至次年3月仅占年降雨量的1416%。三是单次降雨量大,是 ”省最大暴雨中心之一。蒸发量全市年平均太阳辐射量为102.4千卡/平方厘米。但蒸发量时空差异较大,平原 地区一般较山区大。阳春站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881毫米,冬季为512毫米,占多年平均蒸 发量的40%。荆山站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52毫米,冬季占多年平均蒸发量的38.3%。*站多 年平均蒸发量为1912毫米,冬季为841毫米,占多年平均蒸发量的44%。2.2.3场址概况填埋场库区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