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五代古诗词鉴赏辞典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556270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宋五代古诗词鉴赏辞典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唐宋五代古诗词鉴赏辞典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唐宋五代古诗词鉴赏辞典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唐宋五代古诗词鉴赏辞典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唐宋五代古诗词鉴赏辞典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唐宋五代古诗词鉴赏辞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宋五代古诗词鉴赏辞典(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唐宋五代古诗词鉴赏辞典_唐宋古诗大全唐宋诗词的内容题材丰富多彩,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自然与人文 景观,是现代人研究历史的重要文献。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唐宋五 代古诗词鉴赏辞典,供大家参考。古诗词鉴赏辞典1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注解】 幽州台:即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西南。 古人:指明君贤臣。 悠悠:渺远的样子。 怆然:悲伤。涕:眼泪。【赏析】 诗人少怀壮志,力图报国,随军征战时,因献奇策,反被贬官。他登上幽州台,俯仰古今,思绪潮涌,遂作此诗。诗中以慷慨悲凉的 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这种悲哀常常为许多 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诗人直吐

2、胸臆,语言奔放,格调雄浑,具有 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古诗词鉴赏辞典2春夜别友人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注解】 金樽:华美的酒杯,并不是实指金色的酒杯,用“金”是为了 与“银”相对。绮筵:华筵,丰盛的筵席。 琴瑟:指朋友宴会之乐。【赏析】 这首送别诗没有长吁短叹的哀伤语句,而是在沉静中见深挚的情 愫。首联展示送别时两人相对无言的沉静 ;颔联借音乐的和谐比拟情意 的深厚,离情的缠绵;颈联描写送行时的景致和难舍难分的情思;尾联流 露出离人隐隐的哀愁。古诗词鉴赏辞典3送魏大从军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

3、 山横代北,飞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注解】 匈奴:此句暗用典故,汉霍去病曾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 也。”这里的“匈奴”是以汉代唐,借指当时进犯边境的少数民族统 治集团。 魏绛:春秋时晋国大夫,这里指魏大(陈子昂的友人)。 六郡雄:原指六郡地方的豪杰,这里专指西汉时在边地立过功 的赵充国。 雁山:即雁门山,在今山西省代县西北。 飞塞:即飞狐塞,在今河北省涞源县北。 燕然:山名,今蒙古国的杭爱山。 汉将:这里暗指东汉车骑将军窦宪。【赏析】这是一首赠别抒发壮志豪情的边塞诗。首二句写边境上军情紧急, 诗人支持魏大御边保国的壮举;三四句写送别的地点和二人相约报国的 情怀;五六句点明魏大从

4、军所往之地地理位置的重要;尾联激励友人像汉 将一样留下赫赫战功。表现了盛唐时昂然进取的精神。古诗词鉴赏辞典4回乡偶书二首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 客从何处来。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 改旧时波。【注解】 离家:一作“离乡”。作者三十七岁成进士,在此之前就已经离开故乡,回乡时已愈八十。 无改:一作“未改”。衰(音催):疏落。 镜湖:在今浙江省绍兴会稽山北麓,贺知章的故居即在镜湖旁。【赏析】 这是作者晚年回乡时所作。第一首表现恋乡情怀。久客归乡,心 中感慨万端: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发斑白,故乡还认得我 吗。后两句问话的场面极富生活情

5、趣,真实地表现了诗人还乡时的无 限感慨和欣喜之情。第二首是第一首的续篇。诗人到家后和亲朋交谈,得知家乡的种 种变化。在叹息久客伤老之余,抒发人事无常的慨叹,特别是独立镜 湖之旁,更有种“物是人非”的感触。古诗词鉴赏辞典5 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 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 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 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

6、中 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随月华流照君。鸿雁 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 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注解】 春江花月夜:乐府旧题。本篇除描写花月春江绚烂景色之 外,极写民间的相思之苦,和旧时供宫庭娱乐的歌曲便不同了。 滟滟:形容水光动荡闪烁的样子。 芳甸:遍生花草的原野。 霰:雪珠,此是形容洁白月光照映的花。 青枫浦:地名,这里泛指遥远荒辟的水边。 碣石: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潇湘:二水名,在今湖南省。 这里“碣石”指北,“潇湘”指南。【赏析】这首诗千余年来使无数读者

7、为之倾倒,诗作通过描写春、江、花、 月、夜这五种体现人生良辰美景的事物构成了令人心驰神往的美妙景 象。其间虽有消极感伤的情绪,但其展现的永恒的江山、无边的风月, 以及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珍视,期待与向往,给人以哲理的 启示。在艺术上洗净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语言清丽流畅,韵律婉转 和谐,全诗排比、对偶反复运用,辞藻华美,错落有致,达到情、景、 理相互交融的艺术高度。古诗词鉴赏辞典6感遇十二首(选一)其一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 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注解】 兰:指兰草或泽兰,这种兰的叶部也有香气。一作“兰蕊”, 则是指幽兰。 佳节:因为春

8、兰秋桂生机旺盛,欣欣向荣,春、秋因之成为 “佳节”。 “谁知”二句:这两句意谓不料隐逸之士慕兰桂的风致,竟引 为同调。林栖者,山林隐士。坐,因。 “草本”二句:本心,草木的根本和中心(茎干)。这是双关语, 指人有立身根本和心愿。此二句喻贤者行芳志洁,不是为了博取高名、 求人赏识,正如草木散发芳香不是为了求人折取。【赏析】 这首诗用比兴手法,以兰桂喻贤者行芳志洁,不随市俗的品格。前四句述春兰秋菊的葳蕤与皎洁,以及它们欣欣向荣的生命力。第五 六句言不料兰桂的风采风致为隐逸之士爱慕。第七句又转意,兰桂自 有其本心,它们的葳蕤或皎洁并非为博取美人的折取,以此托喻贤人 君子洁身自好,修其内美,无须外人延

9、誉擢拔。古诗词鉴赏辞典7湖口望庐山瀑布水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氧。【注解】 湖口:鄱阳湖地名。 红泉:指瀑布在日光照映下发出璀璨的色彩,故日红泉。紫氛:指水气。 灵山:道家称蓬莱山的别名,犹言仙山,这里指庐山。 “空水”句:意谓瀑布从山顶奔泻,远望如挂在空中,水气和 烟云溶成一片。氤氲,气盛浑融。【赏析】这是一首描绘瀑布的诗。作者从湖口远望庐山瀑布,描写其奔流 飞溅的奇观和声威,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手法,写貌求神,重彩浓墨, 渲染烘托,以山相衬,与天相映,展现出一幅雄奇绚丽的庐山瀑布远 景图。此诗为张九龄在仕途上颇为踌躇满志时所作,诗中微妙地表达 了这种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