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调研报告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552189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调研报告(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调研报告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调研报告近年来,物价飞速上涨,给国家政策以与老百姓的生活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物价问题,是与国计民生休戚相关的大问题,须要当代高校生予以留意以与探讨。这是高校生对国家问题关切的体现,也能培育我们的主子翁精神,为国家的建设、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一份力。从很多资料上看出,自从被一般百姓所熟知猪肉价格上涨之后,“涨价”便成为一个很耳熟能详的名词。不管是在公交车上还是公园闲谈,人们口中最常听到的词汇便是什么什么又涨价了:粮食涨价、肉涨价、油涨价、房涨价、便利面涨价、奶粉涨价、豆制品涨价、液化气涨价飞涨的影响正静静地渗透到我们吃、住、

2、用、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一般百姓的生活成本帐单也在随着这些物品的上涨而跳动到一个新的数字。面对这些与生活休戚相关的问题,我选择了这次调研,可能由于时间空间等各个方面的缘由,此次调研还存在着很多的漏洞,普遍性并不能得到完全保证。但这的确是一次切实的调查,从中分析出的结果也有确定的代表意义,是本社区居民对物价问题的实际看法。依据调查问卷中以与书本网络上的各类资料,我总结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以与一点的建议,这些收获使我这次的调研活动充溢了意义。一、此次调研的一些基本状况1.调研地点:XX市XX区兴华街 xx社区2.调研对象:xx社区御览嘉园3、4、5号楼200户居民 约800至1000人(xx社区是

3、包含多个住宅小区,数十栋住宅楼的中型社区,从中随机选择三个楼进行调研)xx社区预览图3调研时间:xx年8月3日至8月20日4.调研过程:(1)确定课题;(2)查找关于物价问题的调研资料,依据分析整理,制作了一份调查问卷和相关采访问题;(3)调研:在选择的居民楼内挨户进行调查取样,共发放问卷 910 份并全部收回,有效%(内容见第5点) ;在经居民同意的状况下,对有典型意义的受访者进行了特地采访,这些受访者包括一般工薪阶层、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个体、私营企业老板,外来务工人员等各个社会阶层。采访问题包括:物价、就业、食品平安等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走访社区旁边一些大中小各型超市市场,调

4、查近些日子以来居民各项消费品价格的改变状况。5.调查问卷内容:物价问题对你所在社区居民生活的影响的调查问卷(1)您家庭的收入状况(按月计): a10000元以上 至10000元 至8000元 至5000元 元以下(2)近二至三年,您家庭收入增加与否?a.显著下降 b.下降 c.无改变 d.增加 e.显著增加(3)您觉得我国平均工资的上涨对您的生活有何影响?a.关系不大 b.仍觉物价偏高 c.觉得生活水平提高,物价上涨不是问题(4)近二至三年,您对物价上涨的感应程度,请举例说明:a.没有太大改变 b.略微上涨 c.上涨快速(5)您认为物价上涨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可多选):(1) 食品类 :蔬菜类

5、 蛋奶类 肉类 粮油类 包装食品类 其他:(2)日用品类(3)家用电器(4)汽油(5)奢侈品(6)房价(6)物价上涨对您生活有何影响:a.负担不起一般生活所须要的开支,如食品、水电费等b.负担不起更高的生活消费,如旅游、看电影等开支c.能负担得以上两种消费d.能负担得起奢侈品的消费,华蜜感强(7)关于物价上涨缘由,您的看法是怎样的?a.供需失衡 比如食品德业 这是需求拉动型的通胀 b.成本拉动 比如原油铁矿等国际价格上升 国内这些行业的价格上涨 c.国内投资过热 大量流淌性流向楼市股市 流淌性过剩导致通胀压力加大 d.国际贸易失衡 巨额顺差的长期存在 外汇占款严峻 rmb投放过多 受访者正在填

6、写调查问卷二、关于调查问卷的结果汇总此小区是一个居住面积80至140平方米的中型小区,小区内住户大部分都为三口之家和夫妻二人,也有少数合租者。其中包括一般工薪阶层、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个体、私营企业老板,外来务工人员等各个社会阶层。这些居民对物价上次均持确定看法,就第一个问题来看,选择b和c的总数占总调查人口数的87%,说明大部分居民的生活水平以步入小康。%的人对粮油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已有切身感受。%的人觉得“平均工资上涨”也与己无关。而对于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的人认为肉类价格上涨使自己的利益受损。%的人享受到了平均工资上涨带来的好处;而在收入超过6000元的群体中,这两个比例分

7、别是%和%。而中低收入人群在中国人口中所占比例特别大,有几亿人未达到小康生活标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仅800美元左右。因此不难看出为什么这次食品的物价上涨会引起如此之大的社会反响。对于单独的特殊受访者,我的提问便更加细化,总体而言,大多数受访者都对物价上涨持确定的看法。就上涨幅度看,大家都认为是适度上涨,并未过度上涨,在居民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而从趋势上看,多数受访者认为此番物价上涨是阶段性的,有缓和的趋势。三、调研分析(一) 资料显示1.食品类: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统计显示,今年5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总水平同比上涨%,创27个月以来新高。这也是我国cpi连续3个月同比上涨超过3%

8、的警戒线。或许说这些统计数字还是离百姓生活太远,终归谁也不是太了解cpi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但是据报道显示的这些事实:在北京最大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新发地,猪肉价格在20多天内涨了14次,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鸡蛋价格从几个月前的每斤元上升至元;在沈阳受小麦等原材料持续上涨的影响,酱油价格普遍上涨20%左右,原来4元的拓东一级咸酱油,现在已经卖到元了;而至5月下旬,成品油价格已在一年间上涨幅度超过30。与此相关联,国内不少地方出租车价格也水涨船高:原来卖两元一斤的苹果现在涨到三四元一斤;甚至平常不起眼的白糖,也涨价了;另外一些蔬菜、牛羊肉也在不同程度地涨价而菜价涨跌互现,尖椒、青椒、云豆等少数

9、品种价格高于去年,白菜、土豆、韭菜、胡萝卜等价格低于去年,蔬菜的整体价格水平低于去年,供应总量与去年持平,基本满意市民消费需求。2.日常用品类:商品的涨价像传接力棒一样,纸巾、毛巾类商品也偷偷跟着涨价。我从一个超市负责人处得知,超市方已经得知厂家的通知,后期纸巾、毛巾等部分商品价格将上调10%。目前,维达、心相印、清风等多种品牌的10只装卷筒纸,市场价格在1523元。到时,这些商品的价格标签将进行微调,价格几乎都涨到20元以上。据介绍,纸巾涨价与纸浆等原材料价格上涨有关。受到去年旱灾、霜冻等各种自然灾难影响,国内林木减产,干脆导致木浆涨价;另一方面生产成本、劳动力成本增加,加重了纸巾生产企业的

10、造纸成本压力。3.汽油:目前沈阳汽油价格为:90#汽油元/升,93#汽油元/升,97#汽油元/升。目前,我国成品油的定价机制是参照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市场价格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当国际油价上下波动幅度在5%-8%的范围内时保持油价不变,超过这一范围时由国家发改委调整零售中准价 。换句话说,我国的成品油价格是参照国际市场价格而制定的价格。世界范围内汽油价格的上涨也影响到沈阳汽油的价格。4.房价:沈阳原来城市人口中下岗人员比较多,收入比较低,所以沈阳的房价调控始终很严,做的不错,经济发展不错,而且最近十多年来,依靠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建设,不须要靠房地产来提升gdp,还有个缘由就是沈阳作

11、为东三省的集散中心,大量再就业人员和外来人员也供应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比照小城市的吃拿卡要现象也少些,所以房价照同等规模大城市相比并不高,但照旧年年呈现走高的趋势。 总之,全国城镇居民8大类消费支出中,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为%,但不同的居民食品支出的比重差别较大。10%的高收入户和10%的最高收入户其比重分别为%和%,比全国平均水平低和百分点;而10%的低收入户和10%的最低收入户食品的消费比重分别达%和%,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和个百分点。因此,从数据可看出,食品价格的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影响是最大的。 从价格下跌的衣着、交通通信、消遣教化文化类消费比重看,全国城镇居民平均消费

12、比重%,而10%的高收入户和最高收入户的消费比重分别为%和%,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和个百分点。从低收入群体看,10%的低收入户和最低收入户的消费比重分别为%和%,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个百分点。 因此,从以上数据可看出,在商品价格的下跌中,得到实惠最多的是城镇居民中的高收入群体。而低收入群体由于消费比重低,相对而言,价格下跌的实惠则得到较少。 在目前的消费市场中,小轿车在降价,电脑、手机在降价,平板电视在降价。电信资费也在降,药价也在降,而且降了二十多次。总体归结为:消费需求弹性越小的涨得越多,弹性越大跌得越多;资源性、基础性产品涨的多,电子类、科技类产品降的多;米袋子、菜篮子涨的多,高档消费

13、产品降的多。 (二) 详细影响从宏观的角度看,由于部分商品价格上涨,特殊是与老百姓生活亲密相关的肉禽蛋、鲜菜、汽油、柴油、石油、液化气等商品价格仍保持在高价位上运行,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6%,影响了农夫人均多支出186元。这些都必定影响了居民的消费信念和心理。人民手中钱越来越不值钱,纸币贬值,存款所代表的实物量少了,势必影响人民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人民购买力降低,影响人民消费心理,商家难攻消费者荷包,消费市场不活跃 。但涨价幅度大的恰恰是低收入群体支出比重高的商品,而降价幅度大的也恰恰是这一群体支出比重低的商品。因此,可以说对于城镇低收入群体而言,是一方面要承受涨价的巨大压

14、力;另一方面较少或难以享受到降价带来的好处。对这一反差现象,理应受到有关方面的极大关注。另外,更值得留意的是,高收入阶层既消费了粮油肉,也购买享受型、科技类高端产品,在承受涨价负担的同时,也获得降价的好处,两者相抵,得益大大高于支出。比如买车,原价20万元现在只需18万元,这2万元的“额外”收益,可以弥补多少个月家用的“额外”支出。相反,低收入群体维持生计原已有些困难,应付一日三餐之后,无力购买其他,甚至需动用积蓄来度日,使原本买电脑的支配泡汤,于是,只承受涨价的苦痛,却得不到降价的好处。这就是当前物价涨跌的对不同人的不同感受与影响。因此,从价格的涨跌和居民消费比重的分析,不难看出,面对涨价,

15、哪些人的承受力强些、哪些人承受力弱些?在涨跌之中,谁的利益受损最大,谁的损失小些,谁不仅没有损失反而得益呢?在社会分层日益明显的今日,富人群体与穷人群体的存在是客观事实,而他们对消费品涨价的承受力差别很大。为应对“开门七件事”,每月多开销几百元,对富人来说,压力不明显;对只有千把元收入的家庭来说,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对城镇的大多数中等收入阶层来说,其实也不轻松。(三) 物价上涨问题的缘由分析后文调查问卷中的最终一题事实上是我做调查前做的一些总结。供需失衡、成本拉动、国内投资过热、国际贸易失衡、人民币升值预期等归根结底,都是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造成的。其次流淌性过剩,再次是之前主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滞后反应。(四) 我们应当如何应对物价上涨目前,让老百姓最担忧的就是物价居高不下。近期的物价快速上涨,已经形成城乡低收入居民生活的较大压力和惊慌心理,居民消费信念指数高位回落。遏制物价,使上涨来得缓慢一些,做好应对措施,维护社会稳定,妥当支配低收入居民生活,已成为当务之急。 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妥当支配低收入群体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