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婴儿正确补充矿物质(铁钙锌)(精)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2552014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婴儿正确补充矿物质(铁钙锌)(精)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为婴儿正确补充矿物质(铁钙锌)(精)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婴儿正确补充矿物质(铁钙锌)(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婴儿正确补充矿物质(铁钙锌)(精)(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体所需矿物质种类很多,婴儿营养方面最重要的矿物质有钙、铁、锌等。婴儿最易缺乏的是钙和铁,常容易发生佝偻病和营养不良性贫血,故必须注意补充。补钙的正确方法人体的无机盐中,以钙量为最多,其中99%存在于骨和牙齿中,成为构成骨骼和牙齿的 主要成分。其余的1%在软组织、血液和细胞外液中,与血液、体液酸碱平衡、神经传导、 肌肉收缩及心动节律均有密切关系。婴儿缺钙可患佝偻病及牙齿发育不良、心律不齐和手足抽搐、使血凝不正常易于流血不止等症。含钙较多的食物有:虾皮、海带、紫菜、绿叶蔬菜,乳类、糕干粉、代乳粉、豆腐粉、 黄豆及其制品、粗面、粗米等。婴儿每天需要的钙量:06个月:300毫克/日612个月:400

2、毫克/日父母必知的补钙知识:1. 补钙时一定要同时补充 VD,促进钙在肠道的吸收和利用,理想的补钙方法是分别 服用VD和钙剂;2. 奶品是婴儿最好的补钙来源,就钙容易吸收的程度来看,母乳最佳,次之是配方奶,最后是鲜奶;3. 夏天户外活动较多,1岁以上宝贝暂可不服用 VD,以免蓄积体内引起中毒;4. 大米和白面中含有很多植酸,影响钙的吸收。制作前,最好先将面粉发酵或把大米 放在温水里浸泡一下;5. 菠菜、苋菜等绿色蔬菜先焯一下好,除去草酸,再和豆腐一起炒,以免影响本身及其他食物中的钙吸收;6. 避免把钙剂放到牛奶、米汤或稀粥等食物中,食物中的植酸会影响钙吸收,导致体内钙吸收下降;7. 婴儿胃酸浓

3、度低,最好选择葡萄酸钙、乳酸钙等有机钙;23岁后胃酸浓度逐渐增高,可选择含钙量较丰富的无机钙,如碳酸钙。补铁的正确方法铁对婴儿营养极为重要,它是人体血红蛋白(亦称血色素)的重要成分,血红蛋白带着氧输送到全身组织。缺铁时会发生缺铁性贫血,严重者在活动后或大哭时,会出现呼吸困难、 心过速等症状。食物中的肝类、瘦肉、蛋黄、绿叶蔬菜和某些水果中含铁均很丰富。不同时期补铁的方法:1. 母乳喂养时期母乳含铁量很低,1000毫升母乳含铁量仅有 1.5毫克2.0毫克,但吸收率高达 50%。因 此到了后期,如果妈妈喂宝宝母乳的话,可以适当添加一些含铁高的奶粉。2. 添加辅食时期强化铁辅食。6个月以上的宝宝,要及

4、时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可以给宝宝喂强化铁的奶粉、 米粉、饼干等;3. 1岁左右时期食用含铁丰富的食物。8个月的宝宝多选择富含血红素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鱼、 鸡鸭血、鲜蘑菇、黑木耳、发菜、大枣、芝麻酱及豆制品等。4. 多吃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果让宝宝吃含铁食物的同时,吃一些含维生素 C多的水果,会使铁的吸收率提高 4倍以 上。樱桃、橙子、草莓,香椿、蒜苗、菜花、苋菜等都是适合宝宝吃的维生素C含量较高的水果和蔬菜。补锌的正确方法锌在人体内构成许多金属酶,对蛋白质合成和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缺锌可引起生 长迟缓、味觉差、食欲不振、创伤愈合不良及性幼稚型等。如婴儿脑发育的关健时期缺锌,会导致不可

5、弥补的损害。造成婴儿缺锌的原因主要是 膳食不合理;其次,很重要的一点,为小儿挑食,他们多吃零食如巧克力、冰淇淋、冰棍、 雪糕、糖果之类,不肯按时进三餐,以致缺锌。婴儿出生后头五天不吮初乳,也会造成锌的 摄入量不足。还有病后饮食失调,导致缺锌,但这是个别的。初乳(婴儿出生后头五天的母 孚L)内锌含量很高。食物中肉、肝、蛋和海产品含锌较多,其次为乳类、豆类及蔬菜等。婴儿每日需锌量为:4个月以内的婴儿需要 3毫克;612个月需要5毫克。如何给01岁的婴儿补锌1. 注意从膳食中补锌为了防止锌的缺乏, 应鼓励孩子多吃瘦肉、猪肝、 鱼类和蛋黄等动物性食物,养成良好的饮 食习惯,不偏食和挑食。大米、玉米、白面、蔬菜和果类中含量少,低于5毫克,在食用这些食物中要注意补锌。2. 孩子缺锌,应设法及时纠正。根据不同程度,除及时添加含锌丰富的食物外,还可按医生嘱咐服用锌制剂,如葡萄锌、硫 酸锌、甘草锌、醋酸锌糖浆和复合维生素锌糖浆等。通常孩子服用12个星期后,食欲便可明显增加。整个疗程应维持 23个月。同时,应当避免矫枉过正。孩子每日对锌的需要量与年龄有关。滥用锌制剂致微量元 素过量摄入对人体反而有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