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河道治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551961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河道治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某河道治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某河道治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某河道治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某河道治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河道治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河道治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2第二章 施工方案5第三章 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29第四章 施工总布置与重要临时设施39第五章 工程质量与保证措施48第六章 安全管理与保证措施51第七章 环境保护措施与文明施工58第八章主要机具设备表61第九章 劳动力安排计划及措施62第十章 主要材料、构件用量计划63第一章 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大足县怀远河拾万镇协和场镇,工程包括新建防洪堤总长度1.00km。新建防洪堤位于怀远河右岸,其中协和沟上游0.652kn(桩号KO+000-KO+242),协和沟下游0.348km(桩号KO+242-K0+432),主要堤型为埋石砼护脚+亲水平台+

2、斜坡工程护坡+堤顶步道形式。本工程主要防护对象为场镇、房屋、居民等,其防洪标准按防洪标准(GB50201-94)、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T50286-98)等综合考虑,确定大足县拾万镇协和场城镇防洪应急工程防洪堤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标准,相应的洪峰流量为368.4m/s。本工程计划开工日期2011年4月26日,计划完工日期2011年9月22日。总工期150天。1.2、水文条件和工程地质1.2.1、水文条件工程所在流域属怀远河小流域。怀远河是涪江二级支流,发源于县境南部巴岳山玉龙镇的白纸场,经玉龙、万古、雍溪向东流入铜梁县,入小安溪后入注涪江。流域左岸属丘陵区,右岸为底山区,沿河多平坝。河

3、流两岸农耕发达,居民较为集中,周边植被覆盖较好,水土流失不严重。怀远河总流域面积534.8km,河长72.6、km,其中境内集中水面积319km,干流长38.4km,出境处多年平均流量为4.02m/s。河床比降在上游黄木沟水库以上为13.1,以上较为平缓为1.1。河道比较顺直,上游河段河床呈“V”字形,下游河段河床呈“U”字形,河槽内有少量水生植物。本工程堤段河道设计水位(建堤后)、基本堤距以及施工期洪水等均采用大足县拾万镇协和场镇防洪应急工程施工方案(重庆宏源勘测设计有限公司,2010.12)水文成果。1.2.2、工程地质区域为构造稳定性较好的四川盆地东南部与川东褶皱山地的结合部,基底差异运

4、动微弱,盖层褶皱平缓。川东褶皱带,褶皱紧密,并伴有小断层;主要为宽缓的背、向斜,轴向东北,岩层倾角155。据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地震动峰值加速为0.05g,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工程区位于剥蚀、侵蚀浅切丘陵,属冲洪积河流阶地地貌,河谷呈较开阔的“U”型谷,总体看工程区地形平缓,两岸岸坡较缓,左岸坡度20-40,右岸10-65。出露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地层,七岩性为砖红色、紫红色钙质泥岩、细沙质钙质泥岩。第四系由残坡积粉质粘土夹碎石,冲洪积粉土、沙壤土及人工填筑土组成,工程区位于西山背斜西北翼,岩层产状:330-34025-30

5、。区内未见断层及褶曲发育,基岩在场区少部分出露,裂隙不发育。工程区地下水按赋存条件可分松散层中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类。工程区两岸无冲沟发育,天然岸坡段一般地形较开阔平缓,未发现大的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人工填土层及第四系冲积粉土、砂壤土层,属中-高压缩性,对堤基抗滑稳定及压缩变形不利,不宜直接作为堤基基础持力层;由于本工程对承载力要求不高,且第四系冲击粉沙壤土埋深较深,建议地基持力层选用第四系粉沙壤土,需进行换植挤密处理。对基岩埋深较浅段(2.5m),地基持力层可置于强风化基岩处。沙壤土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天然密度取1.83g/cm,天然固结快剪C值5.0kPa,值为23,饱和固结快剪C

6、值2.0kPa,值为19;粉质粘土地基容许承载力为90kPa。强风化层泥岩地基承载力为300kPa。场地平整后,回填厚度约35m,由于填土固结时间短,回填土将产生大面积沉降,沉降变形较大,场地回填时,应选取合适的回填料,分层碾压夯实,建议压实系数应达到0.90以上。建议粉砂壤土按1:0.751:1.00临时放坡,如无放坡条件,边坡应采取支护措施。地表水及地下水丰富,基坑在开挖过程中需注意基坑的涌水问题,采取必要的抽排水措施。1.3、工程施工条件怀远河提防整治工程地处大足县东南部,距大足县城23km,与石马、万古、金山、玉龙等镇接壤。公路横穿其中,对外交通便利。工程区位于拾万镇内,项目区施工场地

7、开阔,利于布置施工场地。工程区施工用水采用拦截河(沟)地表水加以解决,生活用水采用场镇自来水计量缴费使用加以解决。拾万镇内供电保证率较高,且本工程施工用电负荷较小,可以满足本工程施工用电要求。1.4、工程项目和工作内容本工程的主要工程项目和工作内容有清基土方、土方挖运、淤泥挖运、土石回填、块石回填、草皮护坡、C15砼基础垫层、碎石垫层、铺青石板路面、C15埋石砼挡墙、大块石压脚、C20梯步、M7.5浆砌条石棱格护坡、草皮护坡、M7.5条石堡坎、条石拆除、C15砼路缘等。以及自用的各种临时设施的设计、修建、维护、拆除、清理等。第二章 施工方案及水流控制2.1、施工内容本标主要施工工程有:清基土方

8、、土方挖运、淤泥挖运、土石回填、块石回填、草皮护坡、C15砼基础垫层、碎石垫层、铺青石板路面、C15埋石砼挡墙、大块石压脚、C20梯步、M7.5浆砌条石棱格护坡、草皮护坡、M7.5条石堡坎、条石拆除、C15砼路缘等。2.2、土方挖运施工方法2.2.1、施工测量本标段堤防工程为(KO+000-KO+432)桩号,土方开挖主要在堤防工程部位。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实际,在开挖前依据施工控制网,按照施工图确定的开挖边线及坡度要求,布置开挖线加密桩及高程控制系统,大堤左右两边每20m设一个临时桩点,作为开挖范围的控制依据,施工过程中测量技术员跟班放样和复测,确保开挖范围符合设计要求。2.2.2、施工方法1

9、、施工准备开挖前在开挖区内用挖掘机修筑临时运输车道及必要的场地平整,以利车辆运输能正常进行。2、土方开挖施工方法土方开挖从上层向下层分层依次从左向右进行,每层厚度在1.5m左右,使用挖掘机开挖,对于基坑内不能进入的部位,用挖掘机多次接力开挖。上下游边坡开挖时预留保护层,用人工修整找平,保证边坡坡度符合图纸要求。弃料堆放在监理人指定的位置。不允许在开挖范围的上侧弃料,必须在边坡上部堆置弃土时,应确保开挖边坡的稳定。2.2.3、主要施工设备挖掘机1台,装载机1台等。2.2.4、质量控制措施1、土方开挖前根据施工详图及有关规范的规定,详细制订施工测量措施、施工方法与措施、出碴和弃碴措施、开挖计划等报

10、监理工程师审批。2、开挖时应通知监理工程师对土方开挖剖面的实地放样成果进行复核,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才能进行施工。3、建基面以上需留20cm厚的保护层,该层只能人工开挖、整平、不得使用机械挖掘。4、开挖出来的弃碴应到指定地点堆放。5、开挖完毕应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验基,合格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2.3、土方填筑(1)填筑前应完成填筑部位的基础、覆盖层清理和排水工程。(2)填筑前应按照提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的方法进行碾压试验,验证填筑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并根据碾压试验结果确定施工压实参数,包括铺料厚度。含水量的适宜范围、碾压机械类型及重量、压实遍数。压实方法等。(3)本工程护堤填

11、筑碾压密实度按设计要求不小于90。2.3.1、施工方法土方填筑必须待建基面及堤基杂物和杂草清除与处理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堤身土方填筑中少量利用建筑物开挖料,大部分从料场取土,均采用挖掘机配自卸汽车运土,进占法卸料,结合部位采用后退法卸料,推土机铺土,辅以人工摊铺边角,振动碾碾压,边角或结合部位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或人工进行夯实。填筑施工应由最低部位开始,按水平分层向上铺土填筑,不得顺斜坡填筑。填筑严禁出现界沟,限制铺层厚度30cm。施工中应做到相邻分段作业面均衡上升,减少施工接缝,回填厚度30cm之内,每层用冲击式打夯机打夯。1、测量放样。填筑前及填筑后,按指示进行测量、放样。其内容包括:a.布

12、设施工控制网;b.填筑前的地形测量和放样;c.为核算工程量和支付而进行的测量;d.为提供竣工资料而进行的测量;(1)施工方法。填筑作业应分层平行摊铺。新铺填土应平整、厚薄一致、无结块,碾压机具的行驶方向应平行堤轴线。靠岸坡地形突变而碾压机具碾压不到的局部角落,应以报经工程师批准的有效作业措施对填料进行压实。平料时严格控制铺料厚度,每层松铺厚度为30cm,根据铺土厚度,计算每车土料控制面积,均匀卸料,推土机平料过程中,及时检查铺层厚度,发现超厚部位立即进行处理,土料与岸坡交界处辅以人工仔细平土,平土后,采用轮胎碾按与坝轴线平行的进退法碾压8遍。碾压时,含水量控制在1622之间;含水量较低时,采取

13、预先洒水润湿,含水量较高量,采取翻松凉干。填筑一层后,压实层不出现漏压和虚浮层、平松料、弹簧料和光面等不良现象,合格后进行下层填筑。相邻施工段的作业面均衡上升。施工段之间出现高差时,采用斜面搭接。每层各工作面之间碾压搭接宽度为1.0m。对于堤面的边缘地带,以及与岸坡、混凝土建筑物接合部位,采用人工冲击式夯土机分层夯实。2.3.2、土方填筑应注意的事项:1、首先应对土料的物理力学特性,特别是比重、天然容重、天然含水量、最优含水量、最大干容重、压缩系数、渗透系数等取样试验,取得可靠参数。2、碾压时应对铺土方式、铺土厚度、碾压机械类型及重量、碾压遍数等取得可靠参数。3、土方回填的摊铺采用推土机结合人

14、工找平,摊铺厚度控制在30cm以下,最大土料粒径小于10cm,并尽可能采用机械碾压,辅以人工夯实。4、碾压遍数34遍,具体遍数通过压实试验确定,以达到压实要求为准。不能出现虚土层、松土、弹簧土和光面等不良现象。5、回填碾压的质量检查和取样试验按碾压式堤防施工技术规范SDJ213-83和土工试验规程SD128-87执行。2.4、堤基块石挤压换填(1)采用实质一致,不易风化,无裂缝,抗压强度不低于20Mpa的块石重量50kg以上;(2)换填后堤基块石应压实,地基承载力150KPa。2.5、埋石砼工程及施工方法2.5.1、施工准备本工程砼现浇工程为C15埋石砼挡墙,施工较为集中,砼转运较近。根据施工

15、前已建立的施工区平面和高程施工测量控制网进行施工放样,在放样前详细阅读工程图纸,对已有的数据,资料和施工图的几何尺寸,认真加以复核,确保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放样,样桩应选择在通视良好,地基稳定,施工时便于保留的地方,且便于对实施轮廓和高程进行控制。2.5.2、施工程序施工段内各项目平行流水作业,采用分层分块的施工方法自下而上进行。新老砼接触面必须按照施工缝进行处理后才能继续浇筑。砼施工模板采用九夹板,砼集中拌制后,通过人力胶轮车运输入仓。2.5.3、模板制安模板施工应遵照有关规范规定执行,其设计、制作和安装应该使砼得以正常的浇筑和捣实,使其形成准确的形状、尺寸和位置,因此,模板应有足够强度,能承受砼的浇筑和捣固的侧压力与振动力,并应牢靠地维持原样,不移位,不变形,另外,模板表面应光洁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以保证砼表面的质量。主要采用九夹板,其允许误差按规范规定,使用前涂刷矿物油或不会使砼留有污点的油剂,以利拆模,拆模的期限在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后进行,不承重的侧面模板在砼达到规范要求强度以上,并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损坏时方能进行拆除。拆模采用专用工具,应严格按照施工程序十分小心地进行,以减少砼及模板的损伤。模板制作的允许偏差项次偏 差 名 称允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