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训活动设计方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2551150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培训活动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校本培训活动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校本培训活动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校本培训活动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校本培训活动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本培训活动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培训活动设计方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本培训活动设计方案探索“教学一研究一专业发展一体化”教师是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新基础教育的倡导者叶澜 教授说过:“没有教师的发展,难有学生的发展;没有教师的解放, 难有学生的解放;没有教师的创造,难有学生的创造;没有教师的转 型,难有学校的转型。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教育面临着竞争压力, 校际之间硬件资源差距逐渐缩小,师资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谁抓 好了师资培训,谁就抢得了先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培训就 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大计。纵观多年来的教师培训,可谓轰轰烈烈。各路精英纷纷登场,传 经送宝,教师人人参与,接受先进理论指导。而实际效果如何,值得 思考。教师往往是听了感动,过后不

2、动,理论讲起来头头是道,可是 教学行为依然故我。我期望通过三年努力,在“教师需求、培训内容、 培训的模式”等方面有所突破。一、教师需求教师对培训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并且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文小教 师对于专业发展机会的分析,最有效途径中优秀教师讲座评价为最 高,其次为其他学校听课,再次为集体学习和学历进修。由此,我们也发现了以往校本培训效果不理想的原因: 培训搞一刀切,缺乏针对性。 脱离教学实践,单纯的理论灌输; 机械培训,忽视专业发展的过程性。为此,我们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一研究一专业发展一体化” 校本培训模式的探索。二、培训内容 校本培训内容不是凭空产生,也不是根据某个人 的意愿确定。我们在

3、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分析了教师对知识的需 求。第二项:教师对知识的需求选择。教师对于这知识的选择比重的区别不是很大,学科知识为最高, 其次为学生及其特点、课程知识、学科教育知识,再次为一般教育知 识和教育目的等,最少的为教育背景知识。教师根据“知识需求”,制订本人专业发展规划,联系实际定期 对照:哪些发展的好?哪些有待提高?以便向学校提出自己的培训要 求。三、培训模式的探索我探索出了结构相对稳定、操作程序清晰的“教学一研究一专业 发展一体化”校本培训模式。1. 案例培训模式近几年,学校是围绕“学生经验的课程”案例培训模式进行的。 这种培训模式是教师以学生为镜子来反观自己的教学实践。其实在教 师

4、所面临的教育任务中,了解学生头脑中的想法是最棘手也是最关键 的问题。我们采用撰写“学生经验的课程”。引导教师关注教学中 学生对课程理解的特殊表现及与教师预想存在差异之处,用课堂实录 或场景描写的方式记录下来,并展开分析。“学生理解课程”的材料, 这是教师实践经验的形象表达,培训后教师是否落实有关思想、理念、 方法一目了然,这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有较大的帮助。拍摄教学录 像。教师能通过教学录像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审视自己在课堂上的全部 行为,去发现隐藏在这些行为后面的假定,并对此进行验证或修改。分类整理。教师每天都与学生接触,对学生有非常丰富的认识,同 时还知道如何处理这些来自学生的经验。这是教师通过

5、实际工作得来 的知识,十分宝贵,却又通常在教师的心底和潜意识中。我们需要也 更应该把它确认、系统地整理,并与其他教师分享。我们将有共同话 题的老师在一起,聚焦于特定的学习内容进行讨论。以课堂实践为基点,采用课堂观察和观摩研讨的“学生经验的 课程案例培训”模式,着力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具体问题。通过这种 培训促使老师对自己的实践进行反思一一认识自己的观念、认识自己 的行为、认识自己潜在的“个人哲学”。2. 专题培训模式这种模式紧紧围绕某一门课程或者某个专题,把专题讲座、专题 研讨、专题性听一说一评课活动、撰写经验总结结合起来。操作程序:第一,专题讲座。请专家对教师进行较为理论化的讲授,让教师 在较短

6、的时间内把某一个专门领域的来龙去脉、基本理论或最新动向 有一系统的了解,为增进教师在这一领域的理解提供必要的条件。但 未必能够与具体实践联系起来。第二,专题研讨。通常围绕某一专题进行,但形式更为活泼,注 重教师参与,但教师必须经过事先准备,也可邀请教学专家或者华师 大的教授一起担任专题研讨的主讲人。由于侧重意见的交流和问题分 析,这种形式更有利于将某一专题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如“研究性 学习”在实践中究竟怎么操作、又会遇到什么问题、遇到问题怎么解 决等等),而且也可以通过现场动手,加深教师对某一专题的理解(如 现场设计一个“研究性学习”方案,以理解学习在这一学习形式中可 能会遇到什么问题)。第

7、三,“专题性的听一说一评课活动”。是指选择一个教师们在 课堂教学中普遍遇到的问题(如“如何保证学生课堂质疑的质量”、 “学科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组织”、“小组学习的有效性”、“计算出错 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等等),连续性地围绕这个问题在实际的课堂 教学中表现、症结所在、解决途径等进行专题的实践研讨。由上课教 师和听课教师之间的研讨,促进教师在这个问题上的理解和提升教师 在自己的课堂中实际解决这一问题的技能,将课堂教学、教学研究和 专业发展比较好统一起来。活动主要包括:(1)现场上课、听课;(2) 录像回放;(3)问题分析(可能贯穿一定的理论学习)与说课、评课; (4)形成可行的实践建议(此后实

8、践中试行的)。上述4次(视情况 可能是3次或更多次)活动可每月安排一次或两周安排一次,但必须 有连续性。这有利于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方法的落实。尤其值得 一提的是同上一节课的活动,我们称之为“行动跟进式研究”,让同 年级的教师分头备课,逐一施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改 进。第四,撰写专题性总结。每学期完成一个专题的总结,并在学校 评选基础上装订成册。3. 课题研究培训模式高效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应是持续进行、前后衔接的,而不应该 是一次性的、孤立的、不相衔接的。因为教师专业发展需经历一定的 过程。某种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方法,不是看了听了就会的,关 键是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对照

9、、消化、吸收,形成技能,我 们把课题研究培训模式作为校本培训的重要环节,围绕学校课题发 展性课堂学习活动设计的研究(这个课题是全校教师参与)形成由 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或由理论到实践的完成过程,激发教师学习教 育理论和教育科研方法的积极性。具体程序:第一,确定研究小组。为了使课题研究更为有效、扎实,我们在 进行课题研究之前,成立了研究小组,其成员包括学校任教同年段同 学科的多名教师(基本是以教研组为单位)。小组中的各成员,以平 等合作的模式进行。每个星期围绕专题就一个研究课定期进行约1小 时的研讨。整个研究持续12-14周,有的教研组甚至持续研究一年。 每一个专题的课堂学习活动的研究都要经历数

10、个步骤,有时候会反复 进行多次。第二,确定子课题。课题研究只有变点的研究为系统的系列研究、 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才有助于教师对教学理论的吸收和吐纳。我们从 学习活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出发将总课题“课堂学习活动”分 解7个小课题进行研究:预习性学习活动、导入性学习活动、探究性 学习活动、体验式学习活动、练习型学习活动、实践性学习活动、合 作性学习活动。子课题的确立让我们各教研组开始了系列研究(现在 各教研组分别进行着小课题的研究)。第三,设计研究方案。课题研究方案是落实课题精神、教学理念、 方法的必然途径,我们突出抓好研究方案的设计。课堂学习活动设 计是学校的主课题,我们把教科研与专业培训结合

11、起来。抓好小课 题研究方案的设计就能确保培训内容的真正落实,取得比较好的教学 效果。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主要包括课题主题说明课题研究框架 实施要求效果检验。第四,课题实施。每学期至少进行两次教研活动,各教研组尽量 分开。第一次课堂实践,需要注意的是老师们对没有对这个没有清晰 之前,暂时不要进课堂;第二次活动主要进行汇报,汇报时有两个内 容,一是汇报如何进行活动设计的,另一是汇报在课堂上是如何进行 实践的。第二步设计探究,先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设计探究 的过程:1、本课中值得探究的问题有哪些? 2、引导学生用何种方 式进行探究? 3、预设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老师 准备如何解决

12、? 4、用什么方法来检验效果?第五,分享成果。实践后的反思是再认识的过程,至关重要。不 仅可以改进教学行为,而且可以提升自己的认识。教师根据自己的教 学实践,认真总结教学的成功之处,查找存在的问题,深层次地分析 其中的原因,形成教学实践报告或者课题研究报告,对今后的教学提 出改进建议,并与大家共享。4. 一般性问题研究。“学校主课题一一发展性课堂学习活动设计的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如何设计和组织课堂学习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对这个问题 的回答,是希望本着一种“现实的”思路:即先对目前我们已经在课 堂上组织的各种学习活动进行整理,从中发现值得探讨的“问题”, 然后通过集体的讨论、探索性的实践

13、等途径,促进我们对于“发展性 学习活动”本身及其设计与组织的理解。我们不是通过借助外在的资 源(如心理学、教育哲学)“演绎”出设计和组织课堂学习活动的若 干“原则”或“规律”。根据研究的情况,我们从学习活动在整个教 学过程中的地位出发将“课堂学习活动”分解8个小课题:预习性学 习活动、导入性学习活动、探究性学习活动、体验式学习活动、练习 型学习活动、实践性学习活动、合作性学习活动、欣赏性学习活动。 于是,我们开始了一般性问题的研究。(一)探究性学习活动设计1. 主题说明:以往的教学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的,要求学生得出正确结论就 行;现在要求关注学生,要关注学生得出结论,探究也就产生了。需要注意的

14、是注入式并不是全部否定的,它对于正确结论的得 出,有先入为主的作用,但对于发展孩子没有好处。合理的探究既要 发展学生,又不能让他得出错误的结论。探究是激疑和释疑,之后再激疑。2. 研究框架:(1)设计探究:是不是所有问题都值得探究;提供什么条件让 学生探究;学生探究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用什么方法来检验效果;(2)实施探究;(3)检验探究;(4)效果反思(二)体验性学习活动设计1. 主题说明:体验就是学生学习了之后的感受。主要有两种:一类是情感的, 一类是美感的,即一为真,一为善。前者思想性特别强,后者具有审 美价值,但这两类离学生的经验都有距离,教师要考虑的是怎么样才 能让学生体会这一层。2

15、. 研究框架:(1)体验什么;(2)学生体验可能会面对的问题;(3)所设计 体验的手段(括检验手段的考虑);(4)实施;(5)学生实际体验的 效果(三)欣赏性活动设计1. 主题说明:欣赏教学的目标,在发展儿童爱美的情操,培养他们的艺术的趣 味。美的欣赏,最重要的成分是移情作用和内摹仿作用。欣赏活动最重要的步骤是引起动机、指导和习作。(1)引起动机: 儿童对于各种节奏的游戏、曲调,本来就感觉兴趣,同时也喜欢用彩 色涂画,用泥土塑造。所以在教学欣赏的时候,教师只要按照儿童的 需要布置适当的环境,就很容易引起学习的动机。(2 )指导:艺术的 欣赏是一种完整的经验,例如一幅画的美丽,在完整的图形;一首

16、歌 的和谐,在完整的曲调。所以教师应该指导儿童凝神欣赏完整的艺术 作品。除了事先用简短生动的说明,介绍艺术家的生平和艺术品创造 的经过,来增加儿童欣赏兴趣以外,应竭力避免繁琐的解释。欣赏过 后,教师和儿童可以共同讨论艺术品的价值。(3)习作:音乐的歌唱、 图画的摹绘和诗歌的习作,都可以帮助欣赏。教师应该鼓励儿童自由 想像,练习创作。2. 研究框架(1)欣赏什么;(2)所设计的欣赏手段;(3)欣赏学习活动的 实施;(5)学生实际欣赏的效果(四)练习性学习活动设计1. 主题说明课堂学习中,练习活动是必不要少的。但值得关注的问题有:(1) 如何把握练习的量、度;(2)如何避免机械的练习;(3)练习中如何 纠正学生的错误;(4)如何做到练习巩固。2. 研究框架:(1)资料收集;(2)问题讨论;如何寻找结合点?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