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2550872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5分)1古诗词默写。(10分) (1)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2)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4)纸上得来终觉浅,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5)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是: , 。(6) 望岳中表现诗人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句子: , 。(7)泊秦淮中描写一幅迷蒙冷寂画面的句子: ,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5分) 宽阔的马路,拥挤的车流,闪烁的n虹灯,鳞次zh比的高楼、健步如飞的上班族这一切,构成了“大丰

2、市区”这幅绚丽多姿的风景画。而大丰港“海港新城”则由规划师们自出新裁地将一条绿化生态走廊由南至北把日月湖和湖北面的大型生态绿地及湿地公园联系在一起,打造出的是一个全新的生态港城。(1)给加点的字注音。 (2)根据拼音写汉字。 (3)上面文段划线句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订正。 改为 3下列各组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躬历山川(亲自) 何以都不闻消息(全,全部)B穷其致(事理) 弦既不调(已经) C相与步于中庭(散步) 齐人固善盗乎(本来) D反取病焉(辱) 三军过后尽开颜(欢悦)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以来,全市各

3、中小学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体育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B华灯初放的大丰港城,显示出年轻与绚丽,令人心驰神往。C由于人类的霸道和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鸟、鱼、兽渐渐退避三舍或渐渐灭绝。D“戒烟一小时,健康亿人行”的倡议发出后,一些烟民对此默默无闻。5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斗龙生态公园将成为集休闲健身、文化娱乐、科普教育、旅游服务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生态公园,是大丰市人民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B大丰沿海风力发电站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应给大丰港海港新城使用外,还向华东电网输送。C他一走进非诚勿扰的演播大厅,就感受到热烈的气氛和一张张快乐的笑脸。

4、D教育部门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6专题(4分)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讴歌祖国大好形势,丰富广大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展示我市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大丰市教育局工会组织开展首届“迎新春贺佳节”师生书画展览活动,全市上下掀起了练书法、比绘画的热潮,可也不乏不和谐的声音:练书法已OUT了,现在都电子信息化时代了,用电脑打字早已普及,练习书法没价值了。请你针对以上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7名著阅读与语文实践活动。(7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是原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写成的。出版后对全世界一代代的青年产生了巨大影响。相信你一定读过这部小说,喜欢小说

5、中的人物和故事。请你回答下面几个问题:(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是 ,主人公是在 (人名)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在革命的熔炉中,他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为无产阶级战士。(2)你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题目的含义吗? (3)我校举办“读名著,谈感受”的一系列活动。其活动之一就是围绕上面这一小说主人公的名言召开一个题为“生命的价值”的小型研讨会。有人提出,我们生活在二十一的世纪的中国,国家繁荣富强,人民生活安康,我们青少年没有必要学习主人公的精神,你怎么看这个问题?说说你的理由。 二、综合阅读。(55分)(一)阅读别云间,完成89题。(7分)别云间 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

6、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8“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难在何处?(3分) 9这首诗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写作背景相同,都是诗人在被押解途中所作,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有何异同?请你简要分析。(4分) (二)比较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0-13题。(16分)【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

7、岸,悉皆怪石,欹(q)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不可久居 不可名状 斗折蛇行 悉皆怪石 11.下列各项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则可为都邑之胜境 乃记之而去 B.以其境过清 卷石底以出C潭西南而望 而置州以来 D.为之怅然 佁然不动12.翻译下列句子。(4分)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13.回答问题。(5分)(1)两文各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2分)甲文: 乙文:

8、 (2)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3分) (三)阅读下列文章,完成14-17题。(16分)头朝下的逃生者这是冬天里发生的一件真实的事情。 一天早晨,城西老街一幢居民楼起了火。这房子建于20世纪40年代,砖木结构,木地板,一烧就着。顷刻间,整幢楼都被火海包围了。 居民们纷纷往外逃命,才逃出一半人时,木质楼梯就轰地一声被烧塌了。楼上还有九个居民没来得及逃出来。下楼的通道没有了,在烈火和浓烟的淫威下,这些人只有跑向这幢楼的最顶层四楼。这也是目前唯一没被大火烧着的地方。 九个人挤在四楼的护栏边向下呼救。消防队赶来了,但让消防队员束手无策的是,这片老宅区巷子太窄小,消防车和云梯车都开不进

9、来。灭火工作一时受阻。 眼看大火一点一点地向四楼蔓延,消防队长当机立断:先救出被困的居民!没有云梯车,他只有命令消防队员带着绳子攀壁上楼,打算让他们用绳子将被困的人一个一个地吊下来。两个消防队员遵命向楼上攀爬,但才爬到二楼,他俩借以攀抓的木椽被烧断了,两个人双双掉了下来。没有了木椽,就没有了附着点,徒手是很难爬上去的。就在这时,底层用以支撑整幢楼的粗木柱被烧得咯吱咯吱响,只要木柱一断,整幢楼就有倾塌的危险。 什么样的救援都来不及了,现在被困的人惟一能做的,就是自己救自已了。 没有时间去准备,消防队长只好随手抓过逃出来的一个居民披在身上的旧毛毯,摊开,让手下几个人拉着,然后大声地冲楼上喊:“跳!

10、一个一个地往下跳,往毛毯上跳!背部着地!”为了安全起见,他亲自示范,做着类似于背跃式跳高的动作。只有背部着地,才是最安全的,而且毛毯太旧,背部着地受力面大些,毛毯才不容易被撞破。 站在四楼护栏最前面的,是一个穿着大衣的妇女。无论队长怎么喊叫,她就是不敢跳,一直犹豫着。她不跳,后面的人也没法跳,而每耽搁一秒,危险就增大一分,楼下的人急得直跺脚,只得冲楼上喊:“你不敢跳就先让别人跳,看看别人是怎么跳的。”那妇女让开了。一个男人来到了护栏边,在众人的鼓励下,他跳了下来,动作没有队长示范的那么规范,但总算是屁股着地,落在毛毯上,毫发无伤。队长再次示范,提醒大家跳的方式。接着,第二个人跳下来了,动作规范

11、了许多,安全!第三个、第四个第八个,都跳下来了,动作一个比一个到位,都是背部着地,落在毛毯上,什么事也没有。 楼上只剩下一个人了,就是那个穿大衣的女人,可她仍在犹豫。楼下的人快急疯了,拼命地催促她。终于,她下定了决心,跨过护栏,弯下腰来,头朝下,摆了个跳水运动员跳水的姿势。队长吓了一跳,这样跳下来哪还有命在?他吼了起来:“背朝下!”但那女人毫不理会,头朝下,笔直地坠了下来。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只见她像一发炮弹笔直地撞向毯子,也许是受力面太小的缘故,毯子不堪撞击,嗤地一声破了,她的头穿过毯子,撞到了地面上。 “怎么这么笨啊?前面有那么多人跳了,你学也应该学会了嘛!”队长慌忙奔了过去,他看到,那女人头上鲜血淋漓,已是气息奄奄。女人苍白的脸上露出了一点笑意,她抚了抚自己的肚子,有气无力地说:“我只有这样跳,才不会伤到我的孩子。”队长这才看出,这女人,是个孕妇。女人断断续续地说:“如果我不行了,让医生取出我肚子里的孩子,已经九个月了我没伤着他(她),能活”所有的人顿时肃然起敬,人们这才明白,这女人为什么犹豫,为什么选择这么笨的跳下方式。她犹豫,是因为 。选择头朝下的方式跳下来,对她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