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物理课题目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2550789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89.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物理课题目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大气物理课题目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大气物理课题目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大气物理课题目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大气物理课题目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气物理课题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物理课题目(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1-4章) 课堂练习 1(大气学)1、已知空气温度为26.4C,露点为9.3C,求实际水汽压(e), 饱和水汽压(E),相对湿度(f)。如果露点不变,空气温度变咼 了,则答案将怎样变化?如果气温不变,露点变高了,则答案又 将怎样变化?解:将露点温度T =9.3C代入马格努斯公式,即求得水汽压e7.45x9.3. . r ,e = 6.11x 10 235+9.3 =11.7(百帕)将空气温度代入马格努斯公式,即得饱和水汽压 E7.45x26.4E = 6.11 x 10(百帕)e相对湿度f = E x 100% = 34%如果T不变,空气温度变高了,则饱和水汽压E要变大,相对湿度 f

2、要变小。反之,如果气温不变,露点P变咼了,则与露点相对应 的水汽压就要增高,所以相对湿度 f 要变大。2、在热带沙漠常常温度高达45C或更高,而相对湿度却低达2%, 而在极地,温度降低到零下40C或更低,相对湿度近100%,试问 哪个地区绝对湿度大,大多少倍?解:分别求出温度45C与-40C时的饱和水汽压E与她们的实际水 汽压 e7.45x45E = 6.11x10热八、=96.24(百帕)E = 6.11 x 10-极e = 96.24 x 0.02 = 1.925(百帕)热八、e = 0.18 x 1 = 0.18(百帕)极e1.93a = 217= 217= 1.31(克 / 米 3)热

3、T273 + 45a = 217 e = 2170.18= 0.17(克/米3)极T273 - 40热带沙漠地区约大7.7倍。3、已知气温为23.7C,绝对湿度为14.1克/米3,饱和差。求 e、E、f、t、解:水汽压 eT a (273 + 23.7) x 14.1e 二二2T72TT二 19.3(百帕)7.45x23.7E 二 6.11x 10二 29.3(百帕)e二 x 100% 二 66% E由e值从马格奴斯公式可求得T值.45xte = 6.11 x 10=16.9(C)饱和差二E-e=29.3-19.3=10.0(百帕)4、气温15.0 C,大气压力1015.0百帕,混合比0.01

4、克/克,求(a) 饱和水汽压,(b)水汽压,(c)饱和差。(d)相对湿度,(e)绝 对湿度,f)比湿。解:(a)7.45x15E = 6.11 x 10=17.04(百帕)因为er = 0.622p - e所以b)e = r p= 0;01x 106220=161(百帕)r + 0.6220.01 + 0.622c)饱和差 d = E - e = 17.04 -16 1 = 0.94(百帕)d)e)f)相对湿度f =%绝对湿度a = 217黑= 12.13(克 /米3)e 16.1比湿 q=0622_=0.622=9.7x 10(克/克)比湿p1015.05、计算垂直密度梯度,在该高度上密度为

5、 1.0 千克/米3,温度为 23.1C,气温直减率为0. 65C/100米。如果空气密度不随高度变 化那么;=?=p解:p RT对 z 取导数dp6( P)= 1 1 dP _ p dT = 1 _ p g _ p R * dT dZ(RT)- RT 西 _ TT 6Z - R _ 丁 丁 西将已知值代入上式,得S=R 呼畔 * Z=10 _4(千克/ 米3 / 米)根据题意西=0P g + P R dTT 丁 dZdTgdT g 341西=_ r r r=3.41 c/i0o 米6、一容器内装有氧气1 00 克,气压为1 0 个大气压,温度为47 c, 因容器漏气,经过一段时间后,压强降到

6、原来的 5/8,温度降到 27C,问:(1) 容器的体积有多大? 漏了多少气?解:(1)根据通用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MpV 二 _ R*TuMR*Tpu设式中u为氧气的分子量,将已知的物理量数值代入上式得=8.2 x 10 _3(米3)100 X10_3 X 8.31 X103 X (273 + 47)32 x 10 x 1013 x 1022)仍根据通用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MpV =R *TupVuM =此时的压强降到原来的5/8,温度降到27C,容积为8.2“03厘米3, 用这些已知量代入上式得1013 x 102 x 10x 5 x 8.2x 10-3 x 32M =8= 0.06664(

7、千克)=66.64(克)8.31x 103 x (273 + 27)漏掉的气为:100-66.64=33.36(克)。 课堂练习27、设地面气压为1013百帕,温度为0.0C,试求在均质大气中 3997 米和 7995 米高度上的气压。解:p = p h p gdz = p -p gh0 0 01.29x9.8x3997p = 1013 = 506.5(百帕)39971021.29 x 9.8 x 7995p = 1013 = 0(百帕)79951028、超音速运输飞机在1000米上空飞行,测得t=15C,p=890百帕, 已知飞机以下气层的气温直减率为6.5C/1000米,求海平面气压。 解

8、:先求出海平面的温度t0t = 15 + (6.5/1000) x 1000 = 21.5(C)1000 米以下气层的平均温度为t = (21.5 +15)十 2 = 18.25 r利用压高公式可求出海平面气压Az = 18400(1 + at )lg 冬P11P1000 = 18400(1 +X18.25)lg p273890lgP0890=1000/18400(1 +18.2573-p0=1000.67(百帕)9、设有甲、乙两气柱,甲气柱的温度比乙气柱高,若地面气压都 一样。试问分别在甲、乙两气柱Z高度上A、B两点,哪一点气压 高?为什么?解:甲、乙两气柱可分别看成是两等温气柱。设甲=20

9、 C,设5 r根据等温大气的压高公式:_ gzP = P e RdT0式中T = 273 +1。已知T甲 T乙,两气柱高度相等,A_ gz _ gzRTRTd甲j d乙PPA B10、某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系学生数人假日去郊区钟 山作登山运动,他们登山时测得山脚,山顶的气压和温度分别为 1000百帕,10C和955百帕,5C。接着他们估算出山的高度,问 山有多高?解 根据压高公式AZ = Z Z = 18400( 1+at ) lg21p2式中_为PI、P2二层之间的平均温度,其值为_1t = _(10 + 5) = 7.5 C用已知值代入上式得AZ 二 18400( 1+ 1 7.5

10、) lg1000 二 378.05 /273955(木)第二单元(6章) 课堂练习 2(热力学)1 、 若有一未饱和湿空气流经一座高 3000 米的 高山, 已知=15 C0C,P=1000 百帕,试问:1) 凝结高度等于多少?(2) 在山顶处的温度等于多少?(3) 在背风山麓处温度等于多少?Y(注:取m =0.5C/100米,凝结出的水全部下降掉)解:(1)已知t二20C, T . 15 C,可直接代入凝结高度公式:0Z 二 123( )二 123(20 -15)二 615 米c0也可从t-Inp图上直接求(略)。(2)设山顶处的温度为 t ,凝结高度处的温度为 t 。气流在 3000ZC凝

11、结高度以下它是根据干绝热直减率上升的,所以-lx615 = 13.85 C;Z00d0 在凝结高度以上气流是根据湿绝热直减率上升,所以山 顶处的温度为t 二 t (3000 - 615)二 2 CZ Z 0 m(4) 因设凝结出的水全部下降掉,故在背风坡气流是沿干绝 热下沉的山脚处的温度为t = t +y x 3000 = 32 C0 Z 0 d2温度为20C,比湿为10克/千克的空气,在爬越一座山时,从 1000 百帕高度抬升到 700 百帕高度。试问该空气的初始露点为多 少?若在上升期间水汽凝结物的 80%通过降水下落,求空气在山的 另一侧下沉到900 百帕处的温度。解:先把空气微团的状态

12、(1000百帕,20C)点在t-Inp图解上, 然后沿 1000 百帕等压线降温到与 10 克/千克的等饱和比湿线相 交,所对应的温度即为初始露点温度约为14C。现从(1000百帕,20C)点出发沿干绝热线上升,直到与10克/ 千克的等饱和比湿线相交,然后再沿通过该交点的湿绝热线上升 到 700 百帕,这时的比湿为 6 克/千克,因此凝结出的液态水为 10-6=4克/千克。按题意,降掉3.2克/千克,空气微团中尚剩液 态水0.8克/千克。现在再将空气微团从700百帕高度沿湿绝热线 下降,直到与 6.8克/千克的等饱和比湿线相交(此时 0.8 克/千 克的液态水已全部蒸发完),再沿干绝热线下降至

13、900百帕,此时 微团温度约为19.8 C。3.股气流越山,山前气象站测得气流的P=1000百帕,t=20C,T=15C,这股气流翻越山顶(山顶P=600百帕)下降到山后气 象站(P=1000百帕),问:(1)如果气流越过山顶前,所凝结的液 态水全部脱离气流,那么,山后气象站应预报这股气流来时的Tt=?,=? (2)如果1/2液态水降落,那么,山后气象站预报TTt二?,=?(3)如果液态水一直不脱离气流,那么。t,又分别等于多少呢?解:(1)空气先从初态(P=1000百帕,t=20C, t =15C)出发, 沿干绝热线上升到凝结高度,再沿湿绝热线上升到山顶( P=600 百帕处),然后又沿干绝

14、热线下降到1000百帕,此时t=35.5C。 从(1000百帕、35.5C)点出发,沿等压线向左移,直到与q = 4克/千克相交处,所对应的温度即为T =1C。(2 )空气从初态出发,沿干绝热线上升到凝结高度,再沿湿绝 热线上升到山顶,然后又沿干绝热线下降到1000百帕,所对应的 温度t=29C。从(1000百帕、29C)点出发,沿等压线向左移, 直到与q二7克/千克线相交,所对应的温度即为t =8.5C。(3)空气从初态出发,沿干绝热线上升到凝结高度,再沿湿绝热 线上升到山顶,然后又沿湿绝热线下降直到液态水全部蒸发完的 高度,再沿干绝热线下降到1000百帕,求得t=20C。从(1000 百帕、20C )点出发,沿等压线向左移动直到与q = 10克/千克线相 交,所对应的温度即为t =15C。第三单元(5 章) 课堂练习(辐射学)1. 一立方体的黑体,每边长10厘米,如果把它加热到727度,求此黑体放射的辐射能有多少瓦?解:立方体的表面积为:S = 0.12 X6 = 6X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