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幼儿园组织与管理》案例试题答案2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550735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更新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幼儿园组织与管理》案例试题答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更新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幼儿园组织与管理》案例试题答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更新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幼儿园组织与管理》案例试题答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更新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幼儿园组织与管理》案例试题答案2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更新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幼儿园组织与管理》案例试题答案2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更新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幼儿园组织与管理》案例试题答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更新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幼儿园组织与管理》案例试题答案2(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更新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幼儿园组织与管理案例试题答案2(更新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幼儿园组织与管理案例试题答案2 案例1 一天上午,某园园长在例行的听课过程中,听了中1班杨老师的科学活动“有趣的影子”。在这个活动中老师预设的目的是:初步理解影子的形成和变化情况。知道有光的地方才能有影子,发现光与影子的关系。尝试用绘画、符号等方式记录影子的变化,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教学过程是:谜语导入探究发现手影游戏户外游戏找影子、画影子、踩影子稳固练习。 园长首先肯定了杨老师尊重幼儿年龄特点,充分运用游戏等手段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的思路,然后指出了杨老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但是,杨老师自己觉得,只要幼

2、儿在教学中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学习积极性,教学就算是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了。于是,园长请她自己对照自己的教学目的,结合教学效果认真进展一下教学反思,然后下午备课时,再与杨老师进一步讨论。 下午,园长和杨老师坐在一起,先由杨老师进展课后反思。园长发现,杨老师除了对自己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稳固练习的学习效果不太满意之外,认为其他环节没有什么不适宜的,觉得自己的教学比拟成功。 园长听完以后,先肯定了杨老师对最后一个环节的问题查找得非常准确,然后与她一起分析p 了教学的目的、流程设计等,共同寻找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教学目的中认知内容较多,教学重点不突出。 对中班幼儿来说,仅一次活动就完成这些内容,难度较大

3、,而且认知目的较多,造成教学环节变化过于频繁,为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每个教学环节都只能匆匆而过,幼儿的操作、发现及老师的总结、引领都不充分。特别是幼儿在户外“画影子、踩影子”的游戏中,虽然幼儿积极性很高,但幼儿还未能真正发现、理解“光和影子”的关系时,这个环节就草草完毕了。 问题二:科学概念不够准确。 在“探究发现”环节,杨老师引导幼儿比拟阳光下和阴暗处有无影子,引导幼儿发现影子的形成,然后,杨老师小结:“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园长向杨老师指出,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影子产生的条件是有光、有遮挡物的情况下。而杨老师仅强调有光,这不够准确。 建议:杨老师在教学前一定认真钻研相关教学内

4、容,准确把握知识点。因为在科学活动中,知识的准确性非常重要,老师的概念不准确,会导致幼儿形成错误的科学概念。 问题三:教学环节虽然注意到动静结合,但个别环节的安排过于匆忙。 当杨老师把幼儿由室内带到室外,进展找影子、踩影子活动时,幼儿玩得非常开心,而当杨老师提出回活动室进展教材练习时,幼儿那么迟迟不肯完毕游戏,最后一再催促下,才极不情愿地回到 活动室。杨老师的这个环节并没有到达预期的目的,因为幼儿处于游戏的高度兴奋状态时,要让幼儿马上转变到安静下来考虑是比拟困难的。 另外,杨老师没有根据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比方教学目的尚未实现,幼儿活动兴致正浓时,对教学环节进展临时调整,使最后一个环节没有获得

5、预期效果,反而影响了目的的完成及幼儿的好心情。 建议:假如将最后一个环节安排在区域活动中进展,那么能起到两全其美的效果。 园长的一席话有理有据,杨老师深受启发,她心悦诚服地承受了园长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园长的指导,重新调整和设计了教学方案。调整后的第二学时的教学活动,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仔细阅读案例资料,考虑园长在教学工作中如何做好“指导者”和“引领者”? 答: 指导幼儿园保教工作科学、有序地开展,是园长的主要工作内容,也是促进老师进步业务程度的重要途径。在本案例中,园长对杨老师所做的教学指导工作,至少有两点是值得幼儿园管理者借鉴的: 教学指导中能做到讲究方法、因人而异。 从案例中看,杨老

6、师是一个非常自信、有主见、不肯轻易承受别人意见的人。教学完毕后,她觉得幼儿积极性很好,教学效果很好,在开场的时候并不承受园长的意见。这时,园长并没有坚持和杨老师深化分析p 和讨论,采取了“缓兵之计”,先让杨老师反思,给杨老师留出一个查找问题和平静心态的时间。为进一步深化讨论打下根底。 注重教学指导的实效性。 园长在发现问题之后,并没有直接指责杨老师,而是先理解清楚杨老师的设计思路,肯定了她的正确想法。然后和杨老师一起分析p 目的和流程设计,查找问题,分析p 原因。然后给杨老师提出了改良教学的建议。园长的这种做法,不仅消除了杨老师的对立情绪,激发杨老师产生积极的教育行为,而且她从教学方法上给予杨

7、老师的提示,更能帮助杨老师进步教育教学才能。 案例2 某幼儿园的李园长在批阅老师们的教学反思时发现,大局部老师的教学反思一栏,都存在着内容少、重复、空泛的现象,很多老师翻来覆去就是那几句话,如:本次活动根本完成了教学目的,教学效果良好;本次活动的某某环节幼儿很感兴趣,玩得很开心;幼儿对本次教学内容很感兴趣,大局部幼儿都能较好掌握教学内容等。 于是,在业务学习时,李园长提出了这一问题,要求大家认真写好每次教学活动的反思,及时总结教学过程中的经历和缺乏。没想到此话一出,却引来了老师的一堆牢骚: 老师1:“我每次写反思时,总觉得每天反思的东西都一样,不知道还能写点什么啊?” 老师2:“我们白天要带班

8、、照顾孩子,晚上回家还要备课、制作玩教具,每天累得筋疲力尽,还要为反思写什么、怎么写而头疼,真是觉得太累了。” 老师3:“我们写反思时也挺困惑的,不知道什么东西值得我们反思,不知道为什么要天天写反思,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我们才不得不写。” 老师4:“我们的责任是教育好幼儿,每天备好课,给幼儿上好课才是我们的本分,至于写教学反思,我认为可有可无,不用那么认真的。” 听着老师们的抱怨,李园长迷惑了 仔细阅读案例资料,考虑以下问题: 1.评价一下该园长的管理行为。 2.为什么一定要进展教学反思? 3.教学反思应该“思”什么? 4.李园长应该如何引导老师的教学反思? 答: 1.园长管理行为考虑 李园长在

9、批阅老师备课笔记时,没有走过场,能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面对老师的抱怨,作为管理者应当有正确而清醒的认识。一般管理者会使用下面两种方法: 置之不理,用“高压政策”压下或者给教职工“说”的时机,通过渠道让教职工发泄抱怨,理解老师的心态和真实想法。 2.为什么要进展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每一位优秀老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 波斯纳曾提出老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历反思,叶澜也认为一个老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是假如写三年教学反思那么有可能成为名师。 教学反思可以激活老师的教学智慧,探究教材内容的崭新呈现方式,构建师幼互动机制及幼儿学习新方式。它是老师成长的“

10、催化剂”,是老师开展的重要根底。是否具有反思的意识和才能,是区别“经历型老师”与“学者型老师”的主要指标之一。 3.教学反思“思”什么 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如何学,别人如何教、如何学,如何在教中学、学中教的问题。 反思成功之处。包括教学中引起师幼共振效应的做法;教学过程中精彩的师幼对答、争论;运用教学思想、方法和教学原那么的体会;教法改革和临时应变的教学措施;感受最深的教材改良和创造性的处理。 反思失误之处。如问题情境的创设为什么没有给幼儿考虑的空间;学习活动组织为什么不利于幼儿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为什么会流于形式;教学中为什么没有关注到幼儿的情感、态度等社会性开展;为什

11、么活动没有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反思教学机智 随着教学活动的开展,老师与幼儿的思维开展以及情感交流的融洽,老师常常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在某个瞬间产生“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的,老师假如不及时利用教学后的反思去捕捉,很可能会因为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 反思幼儿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总会产生出一些创新的火花,这些火花不仅能启发同伴,也可以拓宽老师的教学思路,进步教学程度,因此,老师应当将幼儿的创新之处加以记录和反思,为以后完善教学准备更充足的资料。 4.李园长如何引导教学反思 组织老师学习别人的教学反思,在模拟的根底上分析p 别人的珍贵经历;组织老师分享老师

12、学习到的经历,在分享经历的过程中加深对教学反思的理解和认识;引导老师在理论中运用学到的经历和方法,对遇到新的问题进展新一轮的研讨。 案例3 户外活动时间到了,某幼儿园大一班的幼儿在张老师的带着下,正在操场上玩耍。孩子们一会儿玩沙子、一会儿捉小虫,所有幼儿都玩得不亦乐乎。可是,趁张老师不注意时,一名叫洋洋的幼儿悄悄地单独跑到了偏僻的院墙拐角处去玩,那里放着一个破损的铝合金窗框,洋洋好奇地走过去,心想:“咦!谁把窗框放在这儿了?我要把它立起来,就可以玩钻山洞的游戏啦。”想到这里,洋洋便动手去搬窗框,却不慎被窗框上残留的碎玻璃扎破了手。洋洋的右手顿时鲜血直流,他也吓得大哭起来。 张老师听到哭声,忙把

13、洋洋抱到医务室进展了简单包扎,然后通知了家长,并送到了最近的医院进展治疗,洋洋的右手共缝合了8针。洋洋在家修养期间,幼儿园园长和张老师屡次去探望,两周后,洋洋才回到幼儿园。 针对这起事故,幼儿园展开了调查,结果发现,这个铝合金窗框是幼儿园负责后勤维修的孙师傅放的,他本想先将这个窗框放在拐角处,把另一个破损的窗框也拿下来后再把两个窗框一起处理掉。可是,他没有想到,就在他上楼的短短几分钟,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孙师傅懊悔不已。 园长认为,这次事故给全园教职工敲响了警钟,在对相关人员进展处理的同时,也组织了全体教职工全面分析p 了这起事故的原因,总结了经历教训。大家经过分析p 后,认为造成这次事故的原

14、因主要有如下三个:一是后勤工作人员平安意识差,物品放置的位置不合理;二是带班老师忽略,没 有照顾到全体幼儿;三是幼儿自身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针对上述问题,幼儿园马上出台了如下管理措施: 第一,建立健全平安工作责任制,特别是将后勤人员纳入到平安责任制度范畴内,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后勤人员的岗位工作职责,标准了其岗位工作流程,并强化了全体教职工的平安责任意识。 第二,开展“防范平安事故大家谈”活动,请每位教职工结合各自的岗位特点,查找出本岗位工作中那些容易发生平安事故的管理“盲点”或“漏点”,并针对这些隐患,研究制定出详细的防范措施。 第三,建立设备器械检查和维修制度,安排专门人员定期检查,并及时做

15、好检查记录和维修、更换工作。幼儿园要定期请专业人员检修、保养各种器械设备,对于陈旧、老化的器械,幼儿园要舍得花钱维修或坚决更换,以保障幼儿的生命平安。 第四,开展全面排查幼儿园平安隐患的工作。对于可以排除的平安隐患,幼儿园要采取坚决有力的防范措施;对于一些可能存在危险的地方,如楼梯、平台等,幼儿园要设置幼儿能看懂的警示标志,以引起幼儿的重视,防止发生危险。 第五,将平安教育列入幼儿园的课程体系。幼儿园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丰富多样的游戏、学习、训练和理论等活动,对幼儿开展经常性的平安教育,使幼儿对可能存在的危险进步警觉,增强其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幼儿的生命平安与安康。 仔细阅读案例资料,想想应该怎样评价园长的管理方式? 答: 在本案例中,由于幼儿园后勤职工的忽略,将一个有碎玻璃的铝合金窗框错放在幼儿可以接触到的地方,从而导致幼儿被扎伤的意外事故发生。由此可见,幼儿园还存在着管理不标准、不细致等问题,后勤职工的平安意识薄弱,该幼儿园的后勤管理工作还需要加强。 但是,事故发生后,张老师、保健医生和园长对这起事故的处理还是非常及时妥当的。而且,园长能将这次事故在全园开展一系列平安教育工作。在该园长处理这次事故的过程中,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在事故发生后,园长并没有将管理工作仅仅停留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