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2549768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1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诊科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急诊科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急诊科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急诊科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急诊科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诊科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诊科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务人员医德规范 一、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 二、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态,都应一视同仁。 三、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 四、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 五、为病人保守医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隐私与秘密。 六、互学互尊,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 七、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 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医师行为规范一、对急诊病人认真执行首诊负责制,不推诿病人,危重抢救病人要及时抢救,不得延误治疗。二、对病人诊断和治

2、疗,要认真、及时、准确。坚持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合理给假的原则。三、廉洁行医,自觉抵制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不以医谋私,不开人情方、人情假、假证明,不“搭车”开药,不收受“红包”。四、认真执行三级医师负责制,上级医师既要指导业务,传授技术,又要抓医德、带作风、带思想,同级医师要紧密配合,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下级医师要尊重上级医师,虚心学习。五、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发扬学术民主,教学、科研不能损害病人健康、利益,不抄袭剽窃他人科研成果,不嫉贤妒能。六、 严守医密,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不泄露病人隐私,更不允许利用隐私要挟病人。七、认真、及时、准确书写病案,不准涂改、伪造、

3、隐匿和销毁病案及各种原始资料。八、 在诊治过程中,严格执行诊疗、技术操作常规和有关规章制度。九、积极预防差错事故,一旦发生要及时挽救,严格执行报告制度,不准隐瞒和私自了结。急诊科管理制度一、全科医务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主动热情、及时、迅速、准确无误的处理每一个急诊病人。二、 接诊实行24小时负责制,未设置日常急诊接诊室的其他科室有医疗任务时由急诊传呼应诊,随叫随到。三、实行首诊负责制,由分诊护士指定就诊科室各科医师不得拒诊。四、不具有三年住院医师资格的医师、实习医师及实习护士不得派到急诊科单独值班。五、急诊科的其他各科急诊医师及各科担任急诊二线咨询班的医师应在急诊科留有联系电话。

4、六、下列情况急救时急诊值班医师应向急诊科主任汇报,并向医务科、医院总值班或医院领导报告:(1)接诊大批外伤、中毒或传染病患者;(2)重大抢救,需前往现场实施;(3)病员为外籍人士、高级干部、英雄模范人物、社会知名人士、著名专家教授、本院职工等; (4) 有涉及法律问题或存在医疗纠纷隐患的伤病员;在积极救治的同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5)经费不足但需立即抢救、住院或手术的病人。七、经抢救无效死亡的病人,均应进行死亡病例讨论,着重讨论对患者的诊断、抢救经过及死亡原因,总结经验与教训,并做好详细记录。八、抢救药品、器材、设备应当定人、定位、定量保管、配备齐全,每日检查,使之处于齐备和功能完好的状

5、态。急诊科的急救器材、设备和药品等一律不得外借,特殊情况须征得急诊科护长签字同意。九、在急诊抢救室留置一般不应超过24小时,在急诊留观室一般不得超过24小时,急诊的急危重病人待病情基本稳定后,一旦诊断明确,应及时收入相关科室住院治疗,住院途中注意事项或可能发生的意外应由主管医师向病人或其家属交待清楚,必要时由患者家属签字同意转送病房。十、病情涉及多个学科,收治去向有争议时,由急诊科主任、副主任或副高以上咨询医师决定,必要时由医务科裁决。十一、病情危重的病人在离开急诊科前,经管医生或当班护士要通知病房做好接收及抢救准备后再行转送。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派医师或护士携带氧气等抢救仪器将病情危重的病人

6、护送至病房,护送人员将病人送达病房后,必须与病房医护人员交待完病情后,方可离开十二、病人的检查标本应及时迅速处理,及时送检,送检项目应及时追查结果并及时记载、处理。急诊科工作制度一、 各临床科室选有一定临床经验和技术水平较高的医师、护士担任急诊科工作,实习医生和实习护士不能单独值急诊班,获得本院处方权的进修医师在科主任批准后方可参加值班。二、 对急诊病员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及时、严肃、敏捷地进行救治,急诊抢救病人到院后5分钟内开始处置,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详细记录,疑难危重病员应立即请上级医师诊治或急诊会诊,对危重不宜搬动的病员应在急诊室就地组织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护送病房,对立即需要

7、手术的病员应30分钟内做好术前准备,及时送手术室施行手术,必要时在抢救室就地施行手术,送手术室的病人,急诊医师应向病房或手术医师直接交班。三、 急诊室各类抢救药品及器材要准备完善,由专人管理放置固定位置,便于使用,班班检查,及时补充、更换、修理和消毒。急诊室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和做好交接班,严格执行急诊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建立危重病员抢救技术操作程序。四、 建立观察病历,开好医嘱,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有效地采取诊治措施,观察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天。五、遇重大抢救,需立即报请科主任和院领导亲临参加指挥,凡涉及法律纠纷的病员在积极抢救的同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六、 建立查房、学习、传达制度

8、,每天科主任重点查房,主治医师每天查房,值班医师每班查房,值班护士每班检查抢救药品及抢救器械,“五机”的完好及运转。急诊范围一、急性外伤、脑外伤、骨折、脱臼、撕裂伤、烧伤等;二、急性腹痛;三、突发高热,呼吸、血压、心率(律)及神志明显异常者;四、突然出血、吐血、有内出血征象、流产、小儿腹泻、严重脱水及休克者;五、有抽风症状或昏迷不醒者;六、耳道、鼻道、咽部、眼内、气管、支气管及食道中有异物者;七、眼睛急性疼痛、红肿或急性视力障碍;八、颜面青紫、呼吸困难者;九、中毒、服毒、刎颈、自缢、淹溺、触电者;十、急性尿闭;十一 、发病突然、症状剧烈、发病后病情迅速恶化者;十二、烈性传染病可疑者;十三、急性

9、过敏性疾病;十四、其他经医师认为合乎急诊抢救条件者。 上述规定,不可机械执行,以免耽误患者诊病。如病情模糊难定应由医师根据患者全面情况斟酌决定。急诊首诊负责制一、首诊科室是指病人就诊的第一个接诊科室,该诊室的当班接诊医师即为首诊医师。首诊负责制是指首诊医师不得以任何理由拒诊病人,而应热情接待,详细检查,认真书写病历,并提出诊断和处理意见,并对病人进行施救。二、首诊医师诊察病人后,认为确糸他科疾病,仍应按第一条要求进行必要的紧急处理后,方可提请有关科室会诊或提出转科申请,不得擅自更改分诊科别。若病情复杂、涉及多种疾病,须报告上级医师或科室负责人协助处理或组织会诊。三、凡遇到多发性外伤或诊断不明的

10、病人,首诊科室和首诊医师应先承担诊治责任,及时邀请有关科室会诊,在未确定接收科室之前,首诊科室和首诊医师要对病人全面负责。四、经会诊确定为他科病人后,首诊科室医师应及时完成所在科室的病情记录和交接注意事项的记录,向接受科室医师于床旁交接病人。五、病人如确需住院,须待病情稳定、允许转送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由首诊医师负责安排并与有关科室联系,落实好接收病室。六、若病人因特殊情况需转外院治疗,首诊医师需先征得上级医师或/和本科室负责医师同意,同时报告医务科和医院行政值班室。急诊抢救室工作制度一、抢救室专为抢救患者设置,其他任何情况不得占用。抢救患者一旦允许搬动,即应转移出抢救室以备再来抢救患者的使

11、用。二、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均须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三、药品、器械用后均需及时清理、消毒,消耗部分应及时补充,放回原处,以备再用。四、每日核对一次物品抢救室各项设备及用品,班班交接,做到账物相符。五、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1周时重新灭菌。六、每周须彻底清扫、消毒一次,室内禁止吸烟。七、抢救时抢救人员要按岗定位,遵照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程序,进行工作。八、每次抢救患者完毕后,要作现场评论和初步总结。急诊抢救制度一、凡急诊病人中伤情或病情危重等必须立即采取紧急抢救措施,并报告科主任及科护长。二、科主任及护长负责组织人员抢救,维持抢救秩序,重大抢救及时向医务

12、科及总值班汇报。三、值班医生及时询问病情,亲自检查病人,做出初步诊断,进行初步抢救,估计抢救有困难,及时请示二线班医师支援。四、各临床及医技科室,遇有急诊抢救,急检查,急需各种物品,各科应予积极配合。五、抢救用药及各种医嘱、处理、检查结果,必须由专人做详细记录。六、抢救工作必须善始善终,抢救结束后,值班医生、护士必须分别总结抢救情况、记入病历,写出抢救小结,并签字。急诊科预检分诊制度一、预检分诊处护士必须熟悉业务,责任心强。二、预检护士必须坚守岗位,临时因故离开时必须由护士长安排能胜任的护士代替。三、预检护士应热情接待每一位前来就诊的患者,简要了解病情,重点观察体征,进行必要的初步检查,尽量予

13、以合理的分诊。遇有分诊困难时,可请有关医生协助,及时做好分诊登记。四、根据“重病优先”的原则,优行安排病情危重患者诊治,危急病人先抢救后挂号。五、对危重患者,一边予以紧急处理,一边及时通知有关医护人员进行抢救。六、遇有严重工伤事故或成批伤病员时,应立即通知科主任及医务科或院总值班,组织抢救工作。对涉及刑事、民事纠纷的伤病员,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七、对患有或疑患传染的病人,均应到隔离室就诊,以预防交叉感染和传染病扩散。八、掌握急诊范围,做好解释工作,对婴幼儿及老年患者酌情予以照顾。九、预检护士应准确记录患者到达时间、患者送入病区时间。急诊人员准入制度一、急诊医师应当具有3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具

14、备独立处理常见急诊病症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深静脉穿刺、心电复律、呼吸机及创伤急救等基本技能,并定期接受急救技能的再培训,再培训间隔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年。二、急诊护士应当具有3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经规范化培训合格,掌握急诊、危重症患者的急救护理技能,常见急救操作技术的配合及急诊护理工作内涵与流程,并定期接受急救技能的再培训,再培训间隔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年。三、急诊科独立值班医师必须经过由急诊科组织的急诊制度培训及急诊急救技能常规培训,并考核通过。四、住院医师必须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执业证书,并经过注册即可从事医疗工作,且有执业的权利和义务。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

15、法中规定的有关要求,并拥有医师执业证书和任职资格证。护士必须取得执业护士资格,并经过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值班五、进修医师、实习生及考核不合格的有关人员不得独立值班。急诊三级查房制度一、凡在急诊抢救室、留观室、留观病房的病人均实行三级查房制度。二、主持三级查房的医师为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三、三级查房的各级医师必须履行医院规定的医疗职责。四、三级查房的内容必须及时、正确地记录在病历上,由各级查房医师及时审阅、修改、更正。急诊三级医师负责制度一、在临床科室的整个医疗活动中必须履行三级医师负责制,逐级负责,逐级请示。二、三级医师负责制体现在查房、急诊值班、抢救、解决疑难问题、医疗文件书写、质量管理等方面。各级医师必须履行医院规定的医疗职责。三级查房的内容必须及时、正确的记录在病历上,由各级查房医师及时签阅、修改、更正。三、在各项诊疗活动中,下级医师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上级医师有责任查询下级医师的工作,上通下达,形成一个完整的医疗体系。四、下级医师必须认真执行上级医师的指示,若下级医师不请示,主观臆断所造成的不良后果由下级医生负责;若下级医师向上级医师汇报,上级医师未能亲自查看患者即做出不切实际的处理,所造成的不良后果由上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