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卷五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254975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卷五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云南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卷五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云南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卷五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云南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卷五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云南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卷五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卷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卷五(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卷五一、单选题1、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 素质教育理论B.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C. 创新教育理论D. 生活教育理论2、 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地发展,甚至摆脱社会影响的法国教育家是()。A. 杜威B. 卢梭C. 裴斯泰洛齐D. 洛克3、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要有针对性,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 教育任务。这表明个体发展具有( )。A. 顺序性B. 阶段性C. 不平衡性D. 差异性4、“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稳定,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教育实体出现, 教育形态初步定型”。这些特征的出现标志着学校教育制度进入( )。A.

2、前制度化教育阶段B. 制度化教育阶段C. 非制度化教育阶段D. 学校萌芽阶段5、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是各育的实践基础。A. 德育B. 智育C. 体育D. 劳动技术教育6、张老师用一套试卷对程度相当的两个平行班进行测试,学生的成绩基本一致。这说明这套试卷具有较好的()。A. 信度B. 效度C. 难度D. 区分度7、随着世界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学校教育内容和规模不断增扩,为提高教学效率, 培养更多的实用人才,班级授课制出现并被推广应用。中国正式采用班级授课制是 在( )。A. 南宋末年B. 明朝中期C. 清朝末年D. 辛亥革命以后8、老师问:“一张桌子四个角,锯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张

3、冬不假思索地回答:“三个角。”老师又问:“还有其他答案吗?”张冬想了想,没有回答出来。这表 明张冬在解决问题时受到哪种因素的影响?()A. 功能固着B 原型启发C. 心理定势D. 垂直迁移9、当人们听到一种自己觉得可怕的声音时,往往会感到发冷,甚至起鸡皮疙瘩。这 种现象称为( )。A. 适应B. 对比C. 联觉D. 后像10、一杯白开水,只有添加 5 克糖以上时,小红才能感受到有甜味。这种刚刚能使 人感受到差别的最小差别量称为( )。A.绝对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差别感受性二、辨析题1、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在良好的外界环境作用下,学生的认知发展可以从前运算阶 段直接跨越至形式

4、运算阶段。2、启发性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获得新知识与保持旧知识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3、接受学习就是直接教学。4、魏老师对刚接任的一个班级进行摸底测验,满分 100 分的试卷,有个学生的语文 只考了8 分。魏老师找他谈话。谈话中,魏老师开门见山地说:“我听语文老师说, 你上课根本就不听讲,是吗?”学生答:“是。”“听你父母说,你在家也不写作业, 是吗?”学生回答:“是,我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想做。”魏老师说:“你根本不听 讲、不学习,还能考 8 分,说明你挺聪明的,要是你稍微努力一下,肯定会比这次 考得好。”魏老师把他叫到自己跟前打开试卷,帮他分析每一道题,告诉他哪些是 只要去记忆就可以掌握的,

5、哪些是需要努力才可以完成的。在以后的日子里,魏老 师允许这个学生上课不听讲,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在期中考试时这 个学生考了40 多分。之后魏老师继续帮他检查学习的效果,帮他制订学习计划,在 每章的学习完成后,对他的学习情况进行书面测评并给予及时反馈,同时对学习计 划做适当调整。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他已经可以考到 70 多分了。就这样,魏老师转 化了一个语文成绩很差的学生。问题:请用教学原则和教学评价的相关理论对该材料进行分析。5、数学老师孙钟发现黑板上有一句嘲弄他的诗句“生子当如孙钟谋”,同学们低头 偷笑,孙老师看后笑着说:“大家都会背这首诗吧?”然后孙老师慷慨激昂地把南 乡子登京口

6、北固亭有怀这首词完整地背诵了一遍,并把辛弃疾的爱国情怀以及 创作这首词的背景给大家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同学们啧啧称赞。孙老师接着说:“这 位写诗的同学想必也是诗词爱好者,不过这位同学把孙仲谋的仲字写成了 我的名字钟,孙仲谋在家排行老二,所以用仲,我出生时正好钟响,所以 老爸就给我取名钟字。”孙老师还表扬该同学有天赋、有潜力,要多背诵诗词, 说不定还能参加中国诗词大会。当孙老师开始讲数学课,准备擦去这句诗词时, 只见一位同学疾步走上讲台,向孙老师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拿过黑板擦擦掉了他 的“得意之作”。一年以后,该同学真的通过了中国诗词大会的海选,进入了 诗词大会的面试。问题:(1)案例中孙老师在教

7、学中运用了什么效应?(2)评析孙老师对“诗词事件”的处理。三、简答题1、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2、简述提高知识概括的措施。3、简述人格的特征。4、简述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5、简述中学生意志发展的特点。四、材料分析题1、小辉是班上有名的“调皮大王”,他上课在前排同学的后背贴纸条,课间把口 香糖粘在同学的椅子上,还给同学起绰号,曾用小石头砸坏了部居家的窗户。他经 常遭到老师的批评,他的父亲对他非打即骂。9 岁那年,小辉转学遇到新的班主任, 父亲对新班主任说:“我这个孩子非常调皮,我拿他没有办法,请你帮我严加管教。” 班主任好奇地走近小辉,从生活上关心他,学习上帮助他,并尝试与他进行朋友式 的交

8、流。在全面了解后,班主任对他的父亲说:“你孩子虽然调皮,但是非常聪明, 我们要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在班主任的正确引导下,小辉成了品学兼优 的学生。后来他还成为著名的企业家。问题:分析上述材料中班主任的行为体现了哪些德育原则。2、某农村学校所在地盛产水果,当地老百姓经常向学校反映,学生在上课和放 学的途中有偷盗水果的行为。学校德育老师对此非常地重视,专门对个别学生进行 批评教育,指出偷盗的恶劣性,进行严厉的处罚。但是收效甚微,学生偷盔行为还 是屡禁不止,于是德育老师决定改变教育方式,分班级进行了一项比赛活动。活动 内容与要求如下:参与者分成几个小组,向当地的老百姓家里要水果。在规定的时间

9、 里,得到水果数量最多者为胜。由于活动设计新颖,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活 动结束后,对获得优胜的小组颁发奖品,并要求各个小组派代表发言,谈谈对此次 活动的感受和想法,总结本小组获胜或者失败的原因。其中有的小组在总结失败的 原因时,提到了由于平时养成了随意摘取水果的习惯,导致老百姓不给自己水果, 声称以后将改正这一行为。老师对各组进行简要的评价后,就各组的总结提出改进 建议,帮助他们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措施。这次活动以后,学校很少再听到关于学生 偷盗水果的反映。问题:请结合材料中学生的行为改变的情况,分析该材料所体现的德育原理。参考解答一、单选题1、【育萃教育专家解析】B。解析: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

10、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关于人的 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的主要内容:人的发展同社会生活 条件相联系;人的片面发展是由旧的社会分工所造成的;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 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教 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也是根本途径)。2、【育萃教育专家解析】B。解析:卢梭是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倡导自然 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他认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 手里就全变坏了”,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被现存的环境和教育给破坏了,应高度 尊重儿童。题干所述表达了自然教育的观点,是卢梭的主张。3、【育

11、萃教育专家解析】B。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 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在教育中 教育者要具有针对性,要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提出不同 的教育任务,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4、【育萃教育专家解析】A。解析: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人类早期的原始社会教育,也 是一种实体化教育。教育实体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学校是其重要 的标志。教育实体的产生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它属于形式化的教育形态。5、【育萃教育专家解析】D。解析:全面发展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既是相互独立 的,又是相互促进的。其中,劳动技术教育是各育的

12、实践基础。6、【育萃教育专家解析】A。解析:测验的质量指标主要有信度、效度、难度与区分 度。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性。效度是指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能 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区分度是 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程度相当的两个平行班成绩基本一致, 说明这套试卷具有较好的信度。7、【育萃教育专家解析】C。解析: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学校是1862年清政府 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时为清朝末年。8、【育萃教育专家解析】C。解析:心理定势也称思维定势,是指由先前的活动形成 的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在思维活动中表现为一种

13、易于以习 惯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倾向。题干所述表明张冬在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时受到心理定 势的影响。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 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 决当前问题的启发。垂直迁移是指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续学习内容是不同水平的学习 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9、【育萃教育专家解析】C。解析:联觉是指一个刺激不仅能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 能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是不同感觉相互作用的结果。题干中的现象属于联觉。感觉适应是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对比是不同刺激作 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后像

14、又称感觉后效,是指在对 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印象并不立即消失,仍能保留短暂的时间的现象。10、【育萃教育专家解析】C。解析:感觉阈限是指能够引起人的感觉的刺激范围。感 觉阈限可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 最小刺激量。差别感觉阈限也叫差别阈限或最小可觉差,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 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是将一个刺激与另一个刺激区别开来的最小差别量。题干所 述属于差别感觉阈限。二、辨析题1、【育萃教育专家解析】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划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 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四个阶段,他认为,所有儿童的认知发展都会依次

15、经 历这四个阶段。认知的发展是一个连续建构的过程,每一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结构, 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虽然不同的儿童会以不同的发展速度经历这几个阶段, 但是都不可能跳过某一发展阶段。因此,即便有良好的外界环境的作用,学生的认 知发展也不可能跳过具体运算阶段,从前运算阶段直接跨越至形式运算阶段。2、【育萃教育专家解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承认学生是学习的 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 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性原则是为了解 决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故题干说法是错误的。3、【育萃教育专家解析】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接受学习是奥苏伯尔在认知结构同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 的。接受学习与直接教学不同,直接教学更适合教授程序性的知识与技能,如算术、 体育等,而陈述性知识,如历史、文学等,更适合采用接受学习的教学策略。接受 学习可以使学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适合年龄较大 的学习者学习较为复杂抽象的概念和规则。故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4、【育萃教育专家解析】 材料中,魏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魏老师综合运用了多种评价方 式。(1)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