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兴安岭 (2)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2549547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丽的小兴安岭 (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 (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 (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 (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 (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丽的小兴安岭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丽的小兴安岭 (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兴安岭的主要特点是森林:一年四季,森林最美。夏天的森林尤其显得特殊。、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感情朗读课文,并能从描写春、夏、秋、冬景色的段落中,选一段背下来。教学重点、难点、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学习作者抓景物特点,具体描述的方法。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自学指导法。教学媒体录像、投影图片、课文配乐录音。课时安排第二课时:学习第三至第五自然段。教学要点、用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学习三、四、五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描写生动的句子。、感情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用“读懂一

2、段写景文章”的方法,学习了这一课“春天”的部分,让我们欣赏到小兴安岭生机勃勃的春天。可是,我们还没有看够春天的美景,夏天又来了,让我们迎着夏天灿烂的阳光,再次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二、学习第三自然段、看录像。、小组学习第三自然段,用学习“春天”的方法理解课文,自学后,同位可交换意见,解决疑难问题。学习方法:边读边想,主要写了什么景物。找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和词语。感情朗读课文。、据学法导读:这一段描写了夏天小兴安岭什么景物?(板书:树木、浓雾、阳光、野花)夏天的树木是怎样,读有关句子。教师出示句子,让学生找出最能突出夏天小兴安岭树木特点的词,理解“葱葱茏茏”。用换词方式,体会“密密层层”、“封”

3、的准确性。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你从哪儿可以具体看出来?(“挡”、“遮”)教师范读,再指导读好这个句子。过渡:刚才这个句子是老师最喜欢的句子,你又喜欢哪句?第二句:“浓雾”:出示这句子,让学生自己找出不理解的词。看图,帮助学生理解“浸”。想象情境,指导朗读。雾在山谷里飘起,由于森林被叶子封得严严实实的,雾不易散去,整个森林就像泡在浓雾中。你要是置身其中,你感觉怎样?能读出你的感觉吗?第三句:“太阳”:出示句子,让学生质疑。看图理解“缕”、“像利剑”。朗读这个句子。第四句:“野花”:出示句子,说说这句好在哪儿?齐读句子。小结:这一段,作者抓住了夏天花木繁茂的特点。先从夏天的早晨写起,

4、写出了小兴安岭早晨特有的朦胧美,再写太阳渐渐升高,阳光驱散浓雾,出现了利箭一样的金光,大花坛似的草地。从这段描写中,我们看出作者很注意突出季节特点。三、默读课文,自学第四、第五自然段我们知道小兴安岭的春天、夏天都很美,那秋天、冬天又怎样呢?你们想知道吗?现在,老师让你们自己去走一走,看一看。(学生继续用上述方法,默读课文,自学四、五自然段,看看学生是否真的掌握了“读懂一段写景文章”的方法)、检查自学情况:第四、第五自然段各写了什么景物?在“秋天”、“冬天”一段,哪个句子写得好?出示句子:落叶在林间飞舞。西北风呼呼地刮着。(词语替换法,让学生理解“飞舞”更能表现秋天的欢快、活泼;“刮”突出西北风非常猛烈)、小结:秋天果实累累,遍地是名贵药材,无边的森林尽是宝藏,这多么令人惊喜!冬天,小兴安岭雪花纷飞,动物们独特的过冬方式给文章增添了无穷的情趣。这两段,作者也是抓住景物的特点,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刻写出来的。、指导学生读出丰收的喜悦及动物的不同表现四、总结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抓住景物在不同季节的特点,进行生动、具体的描述,向大家展示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只短短的几分钟,我们大家在小兴安岭里一同度过了春、夏、秋、冬,那里景色诱人,你觉得小兴安岭是个什么地方?(大花园、宝库)齐读最后一段。五、师生配合朗读课文板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 绿色的海洋 春 抽长 夏 封 浸 秋 飞舞 冬 积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