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06消突评价报告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2549526 上传时间:2023-11-2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506消突评价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11506消突评价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11506消突评价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11506消突评价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11506消突评价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506消突评价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506消突评价报告(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定县雷家桥煤矿11506回采工作面消突评价报告 编制单位:通风科 编 制 人: 二一四年四月十日目 录前 言3第一章 概况4第一节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4第二节 煤层5第三节 煤层顶底板5第四节 通防与监控系统6第五节11506采煤工作面防突措施9一、区域综合防突措施9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13三、11506采煤工作面消突评价实施方案制定16四、 消突评价实施方案制定过程18五、11506采煤工作面消突评价20前 言 对于煤矿而言,安全开采是建设安全、高效现代化矿井的前提,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为了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工作面采掘前必须进行突出危险性评价。开展工作面采掘前消突评价现已纳入

2、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同时开展工作面消突评价为完善矿井消突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因此,对矿井采掘工作面进行消突评价是十分必要的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雷家桥煤矿位于普定县鸡场坡境内,设计生产能力为15万t/a。准许开采煤层4层(M15 M16 M19 M23号煤层),本矿一、二、四、五采区煤层倾角为22,三采区煤层倾角为1116。其中:全区可采及大部可采2层(M16、M19煤层)、局部可采2层(M15、M23煤层)。构造属中等类型,目前开采的煤层为M15煤层。瓦斯:属瓦斯矿井。1)根据贵州省能源局文件(黔能源发2009269号、黔能源发2010832号、黔能源煤炭20124号)雷家桥煤矿200820

3、10年连续3年均为低瓦斯矿井,M15煤层瓦斯绝对涌出量为0.54m3/min。2)2013年矿井瓦斯情况分析与预测:矿井属于低瓦斯属性不变,无瓦斯突出危险。瓦斯涌出量基本保持稳定。根据贵州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安监管办字【2007】345号“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普定县为突出危险矿区,矿井按突出矿井进行设计和管理。 11506采煤工作面为雷家桥雷家桥煤矿M15煤层第二个工作面,工作面走向长97m,倾向长32m,煤层平均厚度1.6,倾角1521。 现11506采煤工作面已形成,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4、下发的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中的有关规定,应对实施防突措施的区域进行消突效果验证和考察。为此矿井组织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对11506采煤工作面采取区域防突的效果进行消突评价研究,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消突效果检验参数及生产指导依据。本次评价工作遵循的依据是:1、煤矿安全规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10年;2、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09年;3、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4、预抽回采工作面煤层瓦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效果评价方法(MT 1037-2007)。第一章 概况第一节 工作面位

5、置及井上下关系 11506工作面位于一采区东翼,西到我矿主斜井延伸下山煤柱,东、北、南均为未采动区域。是我矿M15煤层的第二个工作面,距M16煤层28m左右,下部为未开拓区,具体位置及井上下关系如表1所示。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 表1水平名称一水平采区名称M15煤层采区地面标高+170-+400m井下标高+1142.3+1157地面的相对位置山地。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响11506采面对应地表为陡坡,采面对应地表垂深一般在约170-400m之间,地表为耕地,无任何建筑物。井下位置及与相邻关系该工作面西主斜井延伸下山 ,北面+1640大巷,西部及西部邻近断层。走向长度97m倾斜长度32m面 积31

6、00m2 第二节 煤层本工作面设计开采煤层为M15层煤,通过地质资料分析,该工作面范围内,M15层煤赋存稳定,中间含有0.30.6m的夹矸,但全区可采,煤层的厚度在1.3-1.9m之间。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煤 层 情 况 表 表2煤层厚度m煤层结构较简单 煤层倾角(0)开采煤层M15硬度 煤种无烟煤 稳定程度 较稳定煤层情况描述M15煤层:产于龙潭组第二段上部,上距长兴灰岩平均155m,下距M16煤层40.0m,煤层结构简单,矿区北部煤层大面积薄化,仅南部小范围可采,可采煤厚0.80m1.45m,为局部可采煤层。直接顶板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泥质灰岩等,厚约2.30m,底板为泥岩、泥质粉砂岩

7、,平均厚约9.0m。本工作面内煤层发育相对稳定,煤层厚度1.22.0m,平均1.5m,通过掘进巷道揭露情况看,南部煤层赋存条件差,顶板破碎,但煤层的厚度稳定,北部煤层煤厚夹矸变厚。通过揭露煤层情况有以下几个变化点:(1)运输巷内导2点处至导3点处,矸石变厚,煤层变溥。(2)运输巷内导2点北2m至导5m西5m范围内,顶板不稳定。(3)回风巷内导6点至导8点有淋水现象。本面煤层属较稳定的中厚煤层,煤层结构简单,煤层倾角812平均10本面煤层为M15层煤,黑灰色,由暗淡型夹半亮煤组成,具条带状、线理状,参差不齐的阶梯状断口,属半暗半亮型煤,摩氏硬度为4。属中灰、低硫、高发热量无烟煤。第三节 煤层顶底

8、板 煤层顶底板情况表 表3 顶底板名 称岩 石名 称厚 度(m)岩 性 特 征基本顶中砂岩9直接顶板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泥质灰岩等,厚约2.30m,直接顶粉砂质页岩6顶板为灰色粉砂质页岩,灰深灰色,层理节理发育,钙质胶结,致密性脆,4.68.74米,平均厚度6米,f=34。伪 顶炭质泥岩0.3-0.8灰黑色直接底砂质泥岩2灰色砂质泥岩,厚度约2米,含植物根茎化石基本底泥质粉砂岩6底板为泥岩、泥质粉砂岩,平均厚约9.0m。第四节 通防与监控系统 一、通风系统(一) 通风系统 1、风流的流动路线。 地面主斜井+1164运输巷主斜井延伸下山11506运输巷11506采面11506回风巷11506回

9、风上山11506专用回风巷总回风地面 2、地面副斜井+1164运输巷主斜井延伸下山11506运输巷11506采面11506回风巷11506回风上山11506专用回风巷总回风地面11506工作面通风系统示意图(二) 风量的确定: 表5 风量计算表 项 目 计 算 单 位按瓦斯绝对涌出量Q采=100qCH4K采=1001.53=450 m3/minm3/min按工作面温度计算Q采=60V采S采Ki=6015.760.9=311.04m3/minm3/min按同时工作最多人数Q采=4N=429=116m3/minm3/min按一次放煤炸药量Q采=25 Ac=2512=300m3/min按局规定Q采=

10、450m3/min初次选定Q采=450m3/min按风速 验 算最低风速Q采=45015S采=155.76=86.4m3/min最高风速Q采=450240S采=2405.76=1382m3/min 最后确定Q采=450m3/min 说 明Q采:采煤工作面实际需风量,m3/min;K采: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的系数2; qCH4: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V采:工作面20风速为0.9m/s; S采:采煤工作面平均断面积m2;N:工作面同时工作最多人数;Ac:采煤工作面一次使用最大炸药量,Kg; (三)防治瓦斯1、瓦斯检查(设点、次数)必须按规定在工作面进风流、工作面回风巷及上隅角设置瓦斯检查点,瓦

11、斯检查牌板应设置在回风巷距安全出口20m范围内,由专职瓦斯检查员进行瓦斯检查,每班至少检查三次,班与班、次与次间隔时间在23小时,将检查结果记入牌板,并通知现场人员;专职瓦斯检查员如发现瓦斯超限或涌出异常,要立即汇报通防公司值班领导和生产调度室,并通知施工单位立即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只有待隐患消除后方准恢复工作。二、瓦斯监测1、加强对工作面瓦斯的监测,在距进、回风出口5l0m处和距11506回风巷全负压出口1015m三处安装甲烷传感器, 甲烷传感器布置在巷道的上方,应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得大于300mm,距巷帮不得小于200mm。瓦斯报警浓度分别为:进风流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0.5%、断电浓度0

12、.5%、复电浓度0.5%,回风口与全负压回风口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1%,断电浓度1.5%复电浓度1.0%,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的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传感器每隔7天调校一次。监测系统必须每天安排人员进行维护,确保系统的灵敏可靠。当瓦斯超限或监控系统报警时,要按规定安排撤人,并及时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2、每班必须按规定配齐和使用便携式瓦斯报警仪,一台要挂在上隅角;班组长、放炮员、流动电钳工等有关人员必须随身携带,并使其处于常开状态。 3、与普定县监控中心联网,确保能正常使用。4、安全监控设备布置情况(附图、表) 5、监测线路:地面中心站主平峒技改巷运输下山轨道下山11506联络巷(

13、及11506运输巷)11506回风巷口11506面回风口三、压风自救系统在地面上设L-22/7型20立方的空压机,专用管路对11506工作面直接供新鲜风,以满足工人的自救互救。四、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情况:见表6。 表6 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情况表 瓦斯突出矿井的,非突出煤层,从掘进的情况分析属低瓦斯煤层,绝对涌出量为0.8m3/min。煤与瓦斯突出虽然对M15、C5煤层煤与瓦斯突出鉴定+1195以上为不具有危险突出性。但要加强防治突出管理,特别是效果检验与安全防护。CO2低CO2矿井,CO2相对涌出量4.3m3/t,绝对涌出量0.3m3/min。采面参考值0.2m3/min。煤尘爆炸指数煤尘无有爆炸性。煤的自燃倾向性煤层无自燃发火倾向性。地温危害地温在1525C,属正常地温。冲击地压危害无五、地质部门对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的具体建议1、该面M15煤层顶板裂隙不发育,但回采过程中应加强顶板管理。2、M15煤层回采后有可能导通主平硐裂隙水,注意水文地质的观测,加强排水工作。3、回采前对1401老塘进行探放水工作。4、回采过程中如遇地质异常,及时与地质部门联系。六、 储量及服务年限 一、储量工业储量:84300t;可采储量:本回采工作面回采率参考值为95%,可采储量为80000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