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理论创新_1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2548313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理论创新_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析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理论创新_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析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理论创新_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析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理论创新_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理论创新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理论创新_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理论创新浅析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理论创新014年1月29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这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惯例趋同的又一 重大举措,更是首次对会计计量单独制定准则,也是对 “ 会计 的核心职能是会计计量 ” 观点的积极回应。这在会计学术界、 准则制定机构和会计实务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是 前所未有的。 显然,公允价值计量概念和准则的出现是会计理论中的 重大创新,这涉及到会计基本理论的多个方面,包括对会计确认、计 量和报告等会计核算程序,亦对会计核算基础、会计基本假设、会计 信息质

2、量要求等基本概念产生了影响或创新, 并对现有的会计实务核 算,如固定资产折旧核算等也产生了一定冲击, 在会计学教学过程中, 这些影响值得关注。 本文尝试对以上内容进行理论分析, 以期更深入 地理解公允价值计量问题及其预期产生的经济后果。一、公允价值计量基本概念辨析 公允价值、公允价值计量和公允价值会计是三个紧密联系但又 各不同的概念,时常被当作同一词来使用, 从学术研究的严谨性来看, 这并不合适。因此,研究公允价值相关问题时,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 清晰界定显得尤为必要。我们认为,首先,公允价值是一种会计计量 属性,通常与历史成本相对应,是个名词短语。当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被用来计量资产或负债等项目

3、价值时, 才能称为公允价值计量。 即没 有公允价值,公允价值计量就无从谈起。更进一步地,从财务会计的核心是财务报告的角度来看, 当期末提供的财务报表项目是采用公允 价值计量时,这才是公允价值会计(张白玲、杜孝森,2009)。鉴于公允价值计量是公允价值和公允价值会计中间一环,也是关键环节, 本文的讨论采用&Idquo;公允价值计量” 词。2014年7月 29日,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 —— 基本准则进行了修订,主要是对第四十二条第五项进行了修改,也 就是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进行了重新定义。原定义是: 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双方自

4、愿进行资产 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新定义为: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 和负债按照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 出售资产所能收 到或者转移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计量。 这一定义的修改, 在很大程度 上是对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回应。 通常而言,基本会计准则对具体会 计准则具有统驭作用, 具体准则是根据基本准则制定的。 但公允价值 计量准则仿佛是个例外, 或许是因其重要性, 出现了具体准则影响基 本准则的修订的情况。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修改后的公允价值定义更完善、更科 学。首先,交易主体的认定更科学准确,市场参与者比较客观,而熟 悉情况的双方比较主观和模糊。其次,新定义明确了交易时点,即计

5、量日,这界定了计量的时间范围, 使得公允价值的取得更精准。 再次, 交易方式的界定更加清晰, 从公平交易改为有序交易, 一项交易是否 公平存在很大的主观性, 即使某些交易不公平, 会计系统也应当进行 核算。新准则明确界定了交易的方式即为有序并对交易活动给出范围, 提出公允价值计量确认的环境只能是主要市场和最有利市场, 而非其 他。实际上,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提高了投 资者和公众对交易的信心。 最后,新定义扩大了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 旧准则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或负债是 “ 能够交换或清偿 ”的,新准则表述为是能够&Idquo;出售或转移”的

6、资产或 负债,即企业能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范围不仅仅限于能够交换或清偿的 资产或负债,但凡符合能够出售或转移的资产或负债的条件都可采用 公允价值计量, 这实际上大大扩大了会计要素中资产或负债的计量范 围,表明公允价值在我国正在被越来越重视并逐渐被加强其运用 (徐 雅楠, 2015)。二、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核算程序的创新 众所周知,会计核算程序包括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 四个紧密结合的环节。 而企业会计准则主要对会计确认、 计量和报告 进行规范,这里主要分析公允价值计量对这三方面产生的影响或创新。(一)会计确认会计确认是会计程序的第一环节, 解决当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 会计系统是否以及何时进行

7、确认的问题。 比较而言, 在历史成本计量 下,许多经济业务是无法核算的, 但该业务的确对会计主体的财务状 况和经营成果等产生了重大影响。 为了全面反映交易或事项对会计主 体产生的财务影响, 应当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予以确认。 从这种意义上 讲,公允价值计量拓宽了会计确认的内涵, 也大大改进了会计系统的 反映功能。(二)会计计量 当确定对某项经济业务进行确认时,首先是定性确认,但要确 实地进入会计系统, 会计计量是关键, 会计计量是对发生的经济业务 的定量确认。 会计计量包括计量属性和计量单位两部分。 计量单位通 常采用名义货币单位,而不同的计量属性的功能各不相同。因此,计 量属性对于会计计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为例, 通过简单比较,可以发现,历史成本注重实际发生,侧重静态反映, 属于保守计量 ;而公允价值还关注价值的潜在影响或预期变化,侧重 动态反映,属于开放计量。 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例,由于其价值波动 比较大,在会计期末的价格发生重大变化时, 如果本文由收集整理还 是以初始入账价值计量, 显然不符合客观事实, 这时就需要采用公允 价值进行期末计量。 事实上, 应该在期末对所有资产项目进行现时价 值计量,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是必然选择, 这大大提高了会计计量的准 确性,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全面捕捉会计环境变化对会计主体的财 务影响至关重要。(三)会计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