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民政学校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2545262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民政学校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福建民政学校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福建民政学校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福建民政学校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福建民政学校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民政学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民政学校(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民政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2017 年度)报送单位:福建省民政学校报送时间:2017 年 11 月 29 日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 2017 年度中等职业教 育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和发布工作的通知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 开展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函 20162 号)的文件精神,现将我校2016-2017 年度中等职业 学校教育质量报告如下:1. 学校情况1.1 学校概况福建省民政学校创办于 1985 年,隶属于福建省民政厅,是 一所经省政府批准的公立全日制省级重点中专学校。学校位于福 州市连江县桂林村,校园占地面积 54477平方米。建筑面积 31679

2、平方米,生均达 36平方米,另有塑胶跑道及足球场、篮球场、 排球场、乒乓球场等。建有公寓式学生宿舍、宽敞明亮的学生餐 厅。除房屋、土地等外学校总资产 1890.9万元,2016-2017 学 年,我校新增固定资产投入 71.75万元。1.2 学生情况学校现有在校生 878 人,2017 学年招生 350 人,招生比 2016年略减 178人。学生年入学巩固率达 99 %。2017 年毕业生 213 人,2017年各类培训规模达 185人,与 2016年基本持平。1.3 教师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 53名,其中为本科以上学历 51 人。研究 生 7 人,占专任教师的 13.2%,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在

3、职研究生进 修,中高级职称 29 名,其中高级职称 11名;专任专业课、实 习指导课教师 36 名,文化基础课教师 17 名。学校以优化“双 师”结构为师资队伍建设重点,不断强化“双师”素质师资队伍 建设力度, 通过培训、下企业锻炼、参加技能大赛等形式,不 断提高实际工作技能和社会实践经验,“双师”素质教师比例不 断提高,目前“双师型”教师 7 名,占专任专业教师比为 13.2%, 学校聘请兼职教师 10 名,占专任专业教师的 18.9%。1.4 设施设备 学校建有万兆主干校园网、多媒体、校园演播系统等现代化 教学系统,按照“教学、培训、实习与服务”一体化要求建立了 17 个校内实训室;校企合

4、作实训基地 6 个,年内新增 1 个;学 校共有纸质图书 6 万册。2. 学生发展2.1 学生素质学校注重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引领学 生,开齐开足德育课,在校生犯罪率为零;强化教学常规管理, 注重学生专业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文化 课合格率达 91 %,其中语文为 93 %,数学为 85 %,英语 89 %, 德育为 97%;有序开展技能训练,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专业技 能训练,学生技能水平得到明显提升,2016 年学生考证核合格 率达 81.8%;2017 年学生考证核合格率达 76.9%;重视体育卫生 工作,开齐、开足体育课、音乐课,加强学生体质监控,学生

5、体 质测评合格率达 69.6%;规范学籍管理,注重学业水平监控,学 生毕业率达 98 %。2.2 在校体验2.2 学校注重建设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和文化积淀,走出“五 位立人,生活教育”的育人之路,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 学生学习信心、构建多样课余生活等方面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体验,学生理论学习满意度达 95%,专业学习满意度达 98%,实 习实训满意度达 98%,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达 97%,校园 安全满意度达 99%,生活满意度达 95%,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达 95%。2.3 资助情况 我校高度重视免学费、国家助学金以及贫困生、孤残儿童助 学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学生科督办的

6、资助工作领导小组, 制定了福建省民政学校学生资助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福建 省民政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制度,构建了助学工作体系。 认真贯彻上级的相关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工作目标,以实施“免” “补”工作为重点,以社会捐资助学为补充,实行学校补助与社 会助学相结合来开展工作。助学金的发放,严格按申请、评选、 公示、审核程序进行。20162017 年,学校共计免学费 165.62 万 元,发放国家助学金 143人共计总金额28.6万元,已完成数据 信息上报工作。2.4 就业质量学校学生科与招生就业办协同规划,依据学生的专业、特长、 就业愿望,结合产业人才需求开展学生开拓就业渠道,确保学生 有较高

7、的就业质量。今年我校共有中职毕业生 213 人,各专业就 业率平均达到 95.87%,对口就业率达到 20%-30%之间,对口单招 学生升入高等教育比例达到 24.77%,学生本地就业初次底薪达 到 2086 元左右,就业率与以去年较基本持平,底薪有所提高。2.5 职业发展学校积极开展学生职业生涯指导工作,通过理论指导和专题 训练,来推进生的职业发展。学校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 方式,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我校学生 的岗位适应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均得到了用人单 位的好评,特别是得到了相关企业的信任。学校先后就毕业生工 作后的情况进行调查走访,结果显示,企业雇

8、主满意度达到 95%, 企业管理满意度达到 98%,学生发展前景满意度 93%。3. 质量保障措施3.1 专业动态调整学校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 两年内新增铁路运输专业,并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民政厅有 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精神,在充分调研的基础 上,制订并执行了中高职学制分段改革后的实施性人才培养方 案,严格执行中职“2.5+0.5”新学制的规范要求。在执行方案 的过程中,又广泛听取教育界、企业界人士的意见,每年重点在 专业培养专门化方向、教学内容安排、专业师资和实验实训设备建设等方面进行滚动式调整。3.2 教育教学改革3.2.1 课程建设改革根据国家和

9、省颁发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及调研成果,在广泛调 研了福建省民政产业结构和岗位群的分布情况的基础上,按照 “实用、适用、够用”的原则,从职业能力的形成和终身发展的 需求进行课程综合改革。建立适应专业特点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专业带头人带领任 课教师根据各专业特点和需求,调整或增删教学内容,建设满足 学生就业需要的专业课程体系,建立毕业跟踪评价机制,为推进 我校民政课程改革提供依据,并对学校原有教学计划进行有序调 整。o一是调整课时比例。针对行业和岗位技能的发展变化,适当 减少文化基础课的课时比例,增加专业课尤其是实训课的课时比 例,保证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时的 50%以上,实现 “学历证书” 与“职业资

10、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目标。二是强化实践性教学。在顶岗实习前的两学年中增加阶段性 实习时间,建设适应学生兴趣爱好需求的选修课程体系。利用课 余时间,针对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开设散打、书法、舞蹈为主题的 第二课堂,成立吉他、动漫、绘画、羽毛球等学生兴趣小组,建 设选修课程体系。3.2.2 教师队伍建设学校以教师培养、评聘和考核为核心,以教师全员培训、集 中专题培训为主要形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强化“双 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建立了以教学成果为导向的教师考核机制,促进教师的 良性发展。建立了教师梯队建设和新老教师结对帮带制度,对新 入职教师实施岗位准入制度。积极开展活动,推进教职工队伍的凝

11、聚力建设。我校党支部 与杨桥河南社区联系,多次交流沟通,双方达成共建协议,开展 好社区志愿者的志愿服务。一年来,我校教职工先后 2 次慰问杨 桥河南社区的结对困难户,多次组织党员教职工参与了社区“情 暖阳春孝风行,敬老爱亲话拗九”、开展“手工制作”扶残助残 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暑假“手工彩泥DIY”志愿服务活动、“在 职党员进社区,点亮孩子”微心愿活动、”“建设新福建机关走 前头”植树活动、“倡文明交通,迎金砖宾客”、“端午送吉祥, 迎金砖宾客”和“传承好家风,建设新福建”曲艺小品比赛等, 提升了教职工队伍的凝聚力。3.2.3 教材选用根据国家和省颁发的教学指导方案,学校基础文化课均选用 福建省

12、统一教材,同时根据目前民政行业的岗位标准情况,制定 我校各专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和标准,并根据相应行业产业发展 适时修订,加强校本教材编写和修订工作,将企业的人才需求标 准和技术标准引入课程,把实训课题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实行 项目教学,把知识进行项目分解,使模块化课程体现职业性和实 践性的特点。组织教师开发主专业课程 2 门。所有教材根据岗位 流程进行编制,保证了教材的实用性。3.2.4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提髙学生技能水平为目标,按照“学生f实习f员工”三 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总体思路,实行三段式育人机制,学生第一、 二学年在学校完成技术专业(文化)课程理论学习的任务,掌握 专业所需各项基本技能。

13、第三学年开始,学生在校内外实训基地 以产教结合为平台,实行全场景分岗教学。通过现代产教融合培 养,强化学生的技能和岗位素质,达到准员工素质要求。第三学 年下学期,组织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围绕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对 教学模式进行调整。3.2.5 实训基地建设2017 年我校在新校区建设养老护理实训室和航空实训室, 同时将校外实训机构福州市福利院 、福州市圆满人生有限公 司 、漳平市德亨仁厚养老养生中心作为校外对接实习地点,校 企共同实施现民政人才培养、共同开展专业建设工作,共同对人 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估。3.2.6.信息化教学2017 年,我校搬迁新校区,投资 40 万元建设了现代化媒体 教室,多媒体

14、会议厅,拟建设完成数字化校园网和教学资源库。 学校各教室均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可实现同程转播,对学生教室进行了设备革新。3.3 教师培养培训3.3.1 校本研训规范执行。学校制定有校本研训工作方案, 校本研训有目标、有步骤、有措施。教师继续教育及时布置,及 时督促,及时登记,继续教育通过率 100 %,合格率 100 %。3.3.2 教育学习常态开展。学校对各教研室、教研组有明确 的专题研修要求,教研组每周结合教研活动正常开展集中会议, 结合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考纲等进行专题学习研讨。3.3.3 打造多样培训形式。学校教务科建立了教师共研共进 模式,有任务、有检查、有考核。按计划开展活动

15、并产生成果, 切实履行培养青年教师的职责,发挥了辐射引领作用,共研共进 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3.3.4 规范教师继续教育,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全体教师积 极参加校本培训和教务科教研活动,平均继续教育课时达到 18 小时。近 3 位教师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市级学科带头人 或骨干教师培训,以及 5 位教师利用暑假接受职业教育教学管理 和信息化教学的专项培训,效果良好。3.4 规范管理情况3.4.1 教学管理成立由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科主任和各专业骨干教 师组成的“教学质量督导组”和“教学纪律督导组”,加强日常 教学管理,监控教学质量。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教学测评等形 式检查了解教师的教学质

16、量。进一步完善教师量化考核评价机 制,开发教师上课情况进行量化考核,使教师年度考核逐步过渡 到信息化、无纸化。加大校级公开课审核力度,鼓励教师上好公 开课。探索建立信息化教学管理的新模式。教务科逐渐建立和完 善教学管理制度,通过召开教研会议、观摩听课、教学督查等形 式提高分校教学质量。3.4.2 学生管理学校德育制度和工作机制完善,常规管理工作常抓不懈,通 过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评比,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 育,促进班级建设。加强礼仪教育,寓文明礼仪教育于各项活动 中,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及审美意识,提升校园礼仪文化品位。 抓好我校各专业的品牌建设工作,形成更具专业特色的管理模式 和文化特点。教务科和学生科联合查课,严查学生上课迟到,玩 手机等现象,学生自主管理渐入佳境,对新生适应校园生活以及 校园的稳定起到重要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得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