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教案设计(一)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2544970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鹬蚌相争教案设计(一)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鹬蚌相争教案设计(一)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鹬蚌相争教案设计(一)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鹬蚌相争教案设计(一)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鹬蚌相争教案设计(一)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鹬蚌相争教案设计(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鹬蚌相争教案设计(一)(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鹬蚌相争教案设计(一) 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懂得说话做事要权衡得失,互相谦让的道理,根据寓言解释“矛盾。3、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开展学生合理想象。重点、难点1、学习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2、懂得懂得说话做事要权衡得失,互相谦让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昨天我们学习了?矛与盾,从这那么寓言你明白一个什么道理生答复。师:知道说话要实事求是。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寓言故事。齐读课题。师:念得真准,尤其是“鹬蚌你也念准了,课题中“鹬字最难写了,谁来讲一讲,你打算怎么样记住它的生:我也有个好方法:“商字摘掉帽,上面换个“矛,右边站只“鸟。就念“鹬。生:把橘子的木换成鸟就

2、是鹬师:你的办法非常简单,你俩都很会记生字。从课题?鹬蚌相争看,故事是围绕哪个字展开情节的生:“争师:故事到底是什么事呢请同学们翻开书,我们一探究竟。过渡; 俗话说:“没有目标就没有前进的方向;没有起跑线就无从规划自己的行程,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也要有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请看大屏幕。二、出示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懂得做事要权衡学得失,互相谦让的道理,根据寓言解释“矛盾。3、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开展学生合理想象。过渡:目标明确了,但要学好文言文首先要读通它,下面就让我们来读课文,看自主读识三、自主读识(1)、自由读课文,力争在短时间里读通、读正确课文。(2)、用适合自己

3、的办法识记课后生字。过渡:同学们读写非常认真,学习就得这样。下边我们就做个小游戏检测一下你的学习效果。高兴大转盘谁来转四、高兴大转盘字词认读师:高兴大转盘谁会写大家写生:高兴大转盘我来读指名读。曝 喙 箝师:读的声音洪亮,语音规范。师:高兴大转盘谁会写生:高兴大转盘我来写师:大家写蚌 曝 鹬 喙 译同桌对改。师:高兴大转盘谁会读 生:高兴大转盘我来读。指名读课文。同学们第一步你们掌握的太棒了,你们非常有能力,那就通过自己的力量和小组的力量去把这个故事读懂吗请看合作读议,探究古文。五、合作读议,探究古文1、联系高低文,参考译文,弄懂这个故事的意思。有不懂的地方标出来,可以查字典也可以向组内同学请

4、教。2、你知道争的起因、过程、结果吗从哪里知道的3、小组里有感情的朗读。4、选出代表准备汇报。注意:一定先自己学,时间为6分钟。咱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能力强。六、 展示成果,体验成功高兴过渡:各位小队员,代表选好了吗,想不想展示一下你们的交流成果啊哪一组代表敢第一个站起来读师:他读的时候大家认真听,听他有没有读出古文的味道来。读完后请后边一组作评价。1、检查朗读情况,适当指导。一组比一组读的话,哪个小组把这篇古文的意思弄懂了能把这个故事简单明白地讲给大家听吗2.讲故事以检查学生是否读懂。前两项任务我们完成的很好,下面我们就来理清课文。3、归纳条理从课题?鹬蚌相争看我们知道围绕“争来讲的。读完课

5、文后你知道争的起因、过程、结果吗从哪里知道的。以“我知道?鹬蚌相争-是-,从课文这句话知道-的句式说一说则它们是怎样争的呢生答复(1)我知道?鹬蚌相争“争的原因:为利害相关又各不相让。从课文这句话知道鹬啄蚌, 蚌夹鹬(2)生:我知道?鹬蚌相争“争的过程: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师:你知道鹬和蚌为什么会这样说吗生:鹬知道蚌要喝水,如果蚌不张开双壳,只能期待下雨,一连两天不下雨,蚌就会被渴死,鹬是抓住了蚌的弱点了。蚌也知道鹬挨上两天,它也会饿死,也抓住了鹬的弱点。师:你们了解了鹬蚌的知识,真是个注重积累的同学。有没有同学来来模仿一下怎么读这

6、两句,找同学读一读鹬蚌相争的厉害劲儿。同学推荐两位灵牙利齿的同学来读一读这两句,语气要坚硬冲撞一些,读出气势汹汹,毫不退让的感觉。生读男生齐读。(不愧是铁骨铮铮的男子汉,不愧是顶天立地的泰山。)女生读(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我好想看到了两者相争的情景)(3)我知道?鹬蚌相争“争的结果:它们俩都被渔夫捉走了。从课文这句话知道两者不肯相舍,渔翁得而并禽之。小结:鹬想啄出蚌的肉,却被蚌夹住;蚌如果放开,就会被鹬吃掉,不敢放开。各自的处境也让他们发生了冲突,结果是二者捆绑在一起,这给渔翁一个好时机,不费吹灰之力,一下子斩获一蚌一鹬。4、看着大屏幕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七、评价事物,感悟道理1、对于渔翁来

7、说大有收获,对于鹬与蚌来说就叫两败俱伤啊。(1)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生:都想从中的到利益而互不相让,结果谁也没有得上,却让渔翁捡了个大廉价。(2)、那你们认为鹬和蚌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生:鹬和蚌之间彼此争斗,不可调和;鹬和蚌各自的愿望与各自的处境互相冲突,无法解决。2、从两败俱伤的这个结果来看,受到教训鹬与蚌。鹬和蚌在不肯相舍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办请同学们把你的话写在练习本上。生:鹬放开蚌的肉,蚌放开鹬的嘴。生:不要只想着对自己有利的一面,要相互谦让,退让一步海阔天空,一味的互相钳制往往故此失比,让他人钻了空子。生:要权衡得失,互相谦让。师:这叫做把书读活了!能说出这样的话,表明大家完全读懂了。3

8、、学了这那么寓言故事你知道了什么道理(说话做事要权衡得失,互相谦让的道理)后人从这个故事提炼出了一个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从它们所受到的这个教训,我们可以总结出:说话做事要权衡得失,互相谦让的道理。让我们做一个心胸开阔的好少年。4、让我们敞开心扉再次走进课文。全体朗读上一节我们知道矛盾指的是言语和行为自相抵触的现象。这那么语言的矛盾指的是什么呢这节课的矛盾指的是为了爱护某方面的利益而失去了其他的利益。过渡:故事我们学完了,哪一组能把故事复述下来,给你1分钟时间小组准备。小组表达故事。小组表演师; 两个小组表演的太精彩了,不仅把故事完整的再现,鹬和蚌也知道了自己的错误,从中得到启发。九、请同

9、学们看一段故事故事是这样的战国的时候,秦国最强。它常常仗着自己的优势去侵略别的弱国。弱国之间,也常常互有摩擦。有一次,赵国声称要攻打燕国。当时,驰名的游说之士苏秦,有个弟弟叫苏代,也很善于游说。苏代受燕王的委托,到赵国去劝阻赵王出兵。到了邯郸,苏代见到了赵惠文王。赵惠文王知道苏代是为燕国当说客来了,但明知故问:喂,苏代,你从燕国到我们赵国做什么来了“尊敬的大王,我给你讲故事来了。讲故事他要讲什么故事呢赵惠文王心中不禁一愣。 苏代讲完了?鹬蚌相争的故事后,然后严肃地对赵惠文王说:尊敬的大王,听说贵国要发兵攻打燕国。如果真的发兵,则,两国相争的结果,恐怕要让秦国做渔人了。赵惠文觉得苏代的话有道理,

10、便放弃了攻打燕国的打算。你知道苏代用什么方法让赵惠文放弃了攻打燕国的打算十、课堂检测千百年后的今天,就在这个课堂上,我们六(2)班的孩子也 得到一个深刻的教训:说话做事要权衡得失,互相谦让的道理,否那么,就必然会造成可乘之机,让别人钻了空子,彼此都遭受灾难。让我们把这个教训继续流传,警示所有的人。我们一起来背课文。我们一起填一填十一、小结同学们,学习了今天的故事,我想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事情你们都会=权衡得失、互相谦让。我们今天学的“鹬蚌相争这样短小而生动的故事,故事中又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像这样的寓言故事还很多同学们可以去读读更多的寓言故事,给予自己的人生一定有很大的启发。板书设计:鹬 蚌 相 争鹬互不相让蚌权衡得失, 相互谦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