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计划总结读我的教学生涯心得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2544172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读我的教学生涯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读我的教学生涯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读我的教学生涯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读我的教学生涯心得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读我的教学生涯心得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读我的教学生涯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个人计划总结读我的教学生涯心得(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个人参考计划总结读我的教学生涯心得 我的教学生涯这是关于中国教坛的泰斗人物斯霞的一本书。读过之后真是受益非浅。 在我的教学生涯一书的扉页上,诗人臧克家为斯霞题诗一首:“一个和小孩常年在一起的人,她的心灵永远爽朗像清泉。一个热情培育小苗的人,她会欣赏它生长风烟。一个忘我劳动的人,她的形象在别人的经历中活鲜。一个用心暖和别人的人,她本人的心也必定感到暖和。” 这是斯霞老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是她“童心母爱”的真实写照。 斯霞老师从事教学2载,包括解放前2多年和建国后各个历史时期,她所走过的是一条非常不平坦的道路。在旧社会里被人嘲笑、瞧不起,受尽贫困的折磨,在新中国成立后又曾被打压和评判,但即便是

2、在如此的逆境中她都不悔做一名小学老师。有人说过:“信念是人生征途中的一颗明珠,既能在阳光下熠熠发亮,也能在黑夜里闪闪发光。”那么,终究是怎么样的信念在支撑着她的行为,又是什么让她身处逆境却对教育事业义无反顾?在书中我找到了如此的答案:“关于信念,斯霞本人也是说过的。当我在党的教育下,逐步树立了一切为着小孩的成长,一切为着祖国的将来如此的信念时,我感到我是幸福的。有了对所从事的工作执着的热爱,再平凡的岗位也能够做出不平凡的奉献。”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的:“信念只有在积极的行动之中才能够生存,才能够得到加强和磨炼。”斯霞老师正是如此,她没有让本人的信念成为“花瓶”,而是用她的实际行动丰富了她的

3、信念,让它看起来是有血有肉的。她用她的信念和行为诠释了爱岗敬业的真正含义。关于一名老师来说什么是爱岗敬业呢,在中小学老师职业道德标准中第二条是如此说明的“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留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修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折射着人生态度,而人生态度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就。我们的工作,确实是我们的生命的投影。它的美与丑、可爱与可憎,全操纵于我们的手中。人们常说:老师是红烛,牺牲了本人,照亮了别人;老师是人梯,让别人踩着本人的肩头攀登辉煌;老师是艄公,把一批批的学生送达理想的彼岸。这些都是对老师这个职业的赞许

4、,但同时也强调了老师的平凡。老师这个岗位是平凡的,一个人选择了老师这个职业,同时也就选择了平凡和奉献,在芸芸众生中,他平凡得像银河里的一颗星,大海里的一滴水。在他的一生中,也许不会干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业,然而,只在真正做过老师的人,只有把本人热情和精力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作为一名老师的幸福。 斯霞老师的教育理念是在漫长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下来的,她的教学思想、教学经历是从一节节课中凝炼出来的,她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既注重学习,又大胆制造,因而她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经历,不仅是鲜活的,而且是先进的。这些理论和经历已成为中国根底教育的珍贵财富。 我的教学生涯其中丝毫看不出理论的成份,

5、每句话皆让人感受出自实践的经历之谈。 书中提到“只要我们立足于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能积极地、愉快地参加到教学过程中来,给学生充分的时机,使他们无拘无束地、自由地发表本人的办法和看法,那么我们的方法也会多起来。假如我们教的学生是在他们积极的思维活动下掌握知识的。那么,是否也能够如此说,他们就有较强的学习才能了;而我们培养的正应该是如此的学生。”也许这些理论在现在看来缺乏为奇,但在二、三十年前那确实是难能可贵了,不由得要赞美斯霞老师的创新精神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此同时,更令人感受到现在的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育教学理念反倒更像是“返朴归真”了。 斯霞老师面向全体、追求全面开展的素养教育观

6、在她在这本书中表达得淋漓尽致。她那时可能还不熟悉素养教育这个名词,但她的教育、教学充分表达了素养教育的思想。她十分保护学生、尊重学生,在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对发表创见和大胆质疑的学生热情鼓舞,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认识真正落实到教学之中。她的教育、教学一直面向全体学生,对淘气的小孩或学习上有困难的小孩,她给予更多的协助和鼓舞。她一直追求学生的全面开展,她一贯反对“负担过重”“高分低能”,认为每个小孩各有所长,既要承认差异,又要擅长发觉专长,使每个小孩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特别是通过培养学生独立考虑、勇于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认识和制造才能,从小打牢进展制造性学习的根底。 斯霞老

7、师在教学中处处表达以人为本的做法和理念,让身处新课程改革浪潮中的我自愧不如。目前我们的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有声有色地进展,刚要求老师改变观念,建立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的理念。现在,我们再来学习斯霞老师的教学理念,便有一种新意,把斯霞老师的理念融入课改课堂中,会给我们更多的新的教学灵感。 无独有偶,再看看苏霍姆林斯给老师的建议中提到的:“母亲和父亲打心眼里关怀儿童的成功和失败,他们就逐步明白得了尊重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这门非常微妙的学咨询。同时,在学前进展一些教学,还能够防止家长们产生一种错误的办法,即认为只要逼得紧一些,就能使儿童在学习上得五分和四分。我们力求使父母们明白得:对学业成绩的评定,并不反映对儿童道德相貌的评定。违犯了这一点,会给儿童带来非常深的痛苦,有时候甚至摧残他的心灵。把学科成绩的评分跟道德相貌的评价等同起来,是缺乏理智地追求外表成绩(分数)的结果。我们认为,不能容忍把一切都归结为一条简单化的结论好分数确实是好学生,没有得到应得的分数就意味着这个学生不够格。在这种惊奇的、缺乏教育学常识的观点里,没有把人看成是多种特征、质量、才能和爱好的和谐的统一体。”从我的教学生涯这本书中感悟到的东西又何止这些,只是择取其中的两点来谈谈心得。随着时间的流逝,希望泛黄的只是书页,沉淀的真知不被埋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劳务/用工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