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心理疏导方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2542813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务人员心理疏导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医务人员心理疏导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医务人员心理疏导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医务人员心理疏导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医务人员心理疏导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务人员心理疏导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务人员心理疏导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务人员心理疏导方案为帮助医护人员及早预防、正确识别心理压力,提升医 务人员的生活质量,保持医务人员队伍稳定性,根据有关规 定和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一、成立医务人员心理疏导领导小组组长:XXX副组长:XXX组 员:XXX、XXX、XXX二、医务人员心理压力的主要因素1. 工作负荷大。超负荷的劳动强度护理工作的平凡、繁 重、琐碎是其工作特点。这些都需要医务人员无条件的承担 和全身心的投入,因而医务人员的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的紧张 状态,工作中时刻要求精力高度集中,不允许出现丝毫差错, 再加上工作中常有超负荷的工作量,细算下来,一名医务人 员一天来来往往换液所走的路程距离,绝不比一个田径运动 员

2、的运动量少。2工作压力大。工作环境和工作制度的压力护理工作是 8小时倒班制,有时连续的抢救和护理患者,导致了生活没有 规律,生物钟紊乱。而且医院里大部分时间充满了不愉快的 气息,临床医务人员每天面对各种各样的病人和家属,站在 与疾病斗争的第一线,极易导致心理负荷加重和身心疲劳。有的医务人员甚至想到上班就会出现紧张、焦虑、失眠等。3. 社会心理支持不足。医生有着做决定的权利,而医务 人员被认为是医生的助手,而不是专业人员。这种现象使病 人产生一种错觉,医生是至高无上的,是受人尊敬的,而医务 人员只是处于从属地位,医务人员普遍缺乏“个人成就感”, 造成了医务人员的内心期望与现实的冲突。4. 病人家

3、属要求高。随着社会的发展,病人及家属要求 越来越高,他们主观上认为自己是最急、最重要、最需要得到 医务人员关心和照顾的,而医务人员有许多别的工作,未作 出及时的反应,因而导致护患冲突。医务人员心理失衡,表现 出不耐烦、脾气暴躁、易怒、言语举止失常等,加重了病人及 家属的不理解和不满,形成恶性循环,加重了医务人员的心 理压力。5. 职业要求增高。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起步较晚,故大 多数医务人员的学历较低。现在对医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 不仅有娴熟的技术水平,也要有丰富的理论水平。医务人员 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要利用业余时间参加继续教育,全 面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形势下社会的发展。已感身心疲 惫的

4、医务人员,会感到压力更大,从而导致抑郁的发生。6. 个人因素(1)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减弱或缓冲心理压 力,医务人员的付出常不被理解,较难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使医务人员心理压力加重。(2)家庭因素。夫妻感情、子女问题、老人赡养、经济问 题等也给部分医务人员造成心理压力,当角色转换不同时, 也会产生心理压力,且医务人员多为女性,女性身体就有高 焦虑倾向。三. 心理压力产生的后果压力是机体对环境的各种不同刺激所引起的反应,适量 的压力有助于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然而,当机体面临激烈 竞争或长期处于压力状态时,会产生不良反应,如身体疲劳、 体力透支、头痛、失眠、焦虑等,轻者影响护患关系,重者导

5、 致护患冲突,极大程度地影响护理工作的质量。1. 疏导小组每月组织一次医务人员座谈会,听取医务人 员的心理感受,收集详细资料,评估,分析引起医务人员采 用消极应对方式的原因,从医务人员提出的主要问题着手, 共同讨论,启发和诱导医务人员思考,领悟。帮助其认识“负 性心理”形成的实质及个性根源,“解放自我”,即走出“压力”思维到正常思维,最终深刻认识自我,彻底消除 “负性心理”。2. 保持健康的心境。愉悦的心境是心理健康的基础。首 先帮助每位医务人员确定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尊、 自爱、自强。从自己的职责出发,客观合理地评价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做到坦诚、豁达。3. 适时地宣泄消极情绪。合

6、理地控制和释放压力,当心 理压力产生时,鼓励医务人员采取休假、户外活动、娱乐等形 式回避和释放压力。听音乐及浏览大自然的美丽景色,看轻 松愉快的节目,也可使情绪得到松弛和宣泄。同时加强营养, 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使机体恢复到良好的功能状态。4. 多做深呼吸。消除工作中的压力方法为:做几次深呼 吸,适当地伸展运动,调节潜意识对自身地评价,再决定做什 么事情。当自己觉得不开心时,闭上眼睛,深吸气,然后把气 慢慢吐出来,再深吸气如此持续几个循环,你会发现自 己的呼吸变得很平稳,整个人也平静下来了。5. 鼓励医务人员遇到压力时,及时与疏导小组人员沟通 或向身边的亲人或值得信任的朋友倾诉,把心中的不快、郁

7、 闷、愤怒等消极情绪全说出来。6. 培养自豪感和价值感平时注重知识的积累,不断提 高业务水平,逐步提高自豪感和价值感,这对保持心理健康 是非常重要的。7. 寻求社会支持网络。帮助每位医务人员确认自己的 社会支持网络,明确自己能够从哪里得到相应的帮助,包括 家人、朋友及社区内的相关资源等。能为自己提供支持和帮 助的网络图,尽量具体化,可以写出他们的名字,并注明每 个人能给自己提供哪些具体的帮助,如情感支持、建议或信 息、物质方面等等。强调让重点人群确认自己可以从外界得 到帮助,有人关心他/她,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感。8. 提高医务人员社会地位,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利用广 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

8、媒体对医务人员进行正面宣传, 让社会更多的了解有关理解、重视医疗卫生事业,尊重护理 事业。树立崇高理想,使医务人员更深刻地理解护理工作的 价值和意义,体现自己的价值,并注重精神与物质的奖励, 对她们的工作给予肯定和支持,使医务人员有归属感。在职 称的晋升上,要有相对的倾斜政策,适当提高比例,以提高 其竞争意识,增强岗位吸引力。9. 提高多元发展和继续教育机会,根据不同层次医务人 员的特点,进行不同的培养。并对医务人员继续教育创造机 会及帮助,同时对不同层次的医务人员要安排不同的工作任 务。10. 完善各科室人员配置和排班制度,医院应在提高管 理的同时,给予医务人员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营造良

9、 好的工作环境,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合理安排班次, 并对重病房加强人员配置及环境设置,保障医务人员的人身 安全。11. 优化护理管理制度,倡导护理安全文化,建立完善 的护理管理体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准确执行医嘱,认真规范书写护理记录。发生差错事故后客 观分析原因,认真组织讨论,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总总结经 验教训。同时积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遏制事态发展,力争 将矛盾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总之,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不仅影响自身健康,也会影 响到护理工作质量,所以医务人员要保持和形成健康的心理, 放宽心情,笑对人生,对自己充满自信,对他人理解,对事业 和生活充满信心,对社会抱有主动适应的积极态度,实现自 身的健康发展,让医务人员以健康的心态救护病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