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540966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学 院 教 案( / 学 年 度 第 二 学 期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专业及班级 4授课日期 年 3 月 1 日 第 1 周课 次1授课内容免疫与免疫学概述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细胞因子教学目标掌握免疫概念,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功能、免疫细胞的种类作用熟悉免疫细胞的受体、了解免疫学发展史及免疫学在医学生物学中的重要地位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免疫的概念、功能;免疫系统的组成难点:抗原提呈细胞的概念教学资源多媒体、投影仪作业复习本次课内容,预习下次课内容课后记教学效果良好 学 院 教 案( / 学 年 度 第 二 学 期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专业及班级

2、 4授课日期 年 3 月8 日 第 2 周课 次2授课内容抗原的概念、特点免疫球蛋白与抗体的概念免疫球蛋白的结构主要的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教学目标掌握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各类Ig的特性与功能熟悉抗原、免疫原性、抗原性、抗原决定簇、异嗜性抗原的概念教学重点和难点重度:抗原、抗原决定簇的概念;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功能难点:抗原决定簇的概念;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教学资源多媒体、投影仪作业复习本次课内容,预习下次课内容课后记教学效果良好 学 院 教 案( / 学 年 度 第 二 学 期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专业及班级 4授课

3、日期 年 3 月15 日 第 3 周课 次3授课内容补体系统的组成、激活和生物学特性免疫应答的概念和类型免疫应答的过程免疫应答的效应和特点教学目标掌握补体概念,补体系统组成和命名,补体系统的生物学功能、免疫应答的概念、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的过程熟悉补体的活化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补体概念,补体系统组成和命名,补体系统的生物学功能难点:三大补体激活途径教学资源多媒体、投影仪作业复习本次课内容,预习下次课内容课后记教学效果良好 学 院 教 案( / 学 年 度 第 二 学 期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专业及班级 4授课日期 年3 月 22 日 第 4 周课 次4授课内容抗感染免疫的

4、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意义超敏反应的类型和特点免疫缺陷病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免疫与肿瘤免疫免疫学检测免疫学防治教学目标掌握抗感染免疫的类型、超敏反应的类型、各型超敏反应的特点、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的概念和特点熟悉非特异性免疫组成、抗感染免疫意义、移植免疫与肿瘤免疫的机制了解免疫学防治和检测手段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超敏反应的类型;各型超敏反应的机制难点:I型超敏反应的机制教学资源多媒体、投影仪作业复习本次课内容,预习下次课内容课后记教学效果良好 学 院 教 案( / 学 年 度 第 二 学 期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专业及班级 4授课日期 年 3 月29 日 第 5

5、周课 次5授课内容微生物绪论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细菌的生长繁殖与人工培养、新陈代谢、遗传变异实训:细菌形态的观察教学目标掌握细菌的化学结构、功能与意义,G+与G-菌细胞壁的区别、质粒的概念、芽胞的医学意义、G染色的结果和意义、细菌在培养基中生长情况熟悉细菌的基本结构、特殊结构及其意义、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与速度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组成及其意义难点:G染色的结果和意义教学资源多媒体、投影仪作业复习本次课内容,预习下次课内容免疫学部分练习题课后记教学效果良好 学 院 教 案( / 学 年 度 第 二 学 期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专业及班级 4授课日期 年 4 月5

6、 日 第 6 周课 次6授课内容细菌的分布消毒与灭菌细菌的致病性感染的来源与类型实训: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教学目标掌握消毒灭菌的概念、物理消毒灭菌的原理和常用方法、细菌的变异现象、细菌致病的物质基础、内/外毒素的区别熟悉正常菌群和菌群失调的概念、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细菌侵入途径、感染的种类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消毒灭菌的概念;细菌致病的物质基础;内/外毒素的区别难点:内/外毒素的区别教学资源多媒体、投影仪作业复习本次课内容,预习下次课内容课后记教学效果良好 学 院 教 案( / 学 年 度 第 二 学 期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专业及班级 4授课日期 年 4 月 12 日 第

7、7 周课 次7授课内容化脓性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奈瑟菌)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消化道感染细菌(埃希菌、志贺菌、沙门菌)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教学目标掌握化脓性细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金葡菌、乙型链球菌和脑膜炎双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志贺菌、沙门菌和霍乱弧菌的致病物质、所致疾病;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熟悉肺炎双球菌、淋球菌和绿脓杆菌的致病性;淋球菌的防治原则;其他各菌的致病性和防治原则了解化脓性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金葡菌、乙型链球菌和脑膜炎双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志贺菌、沙门菌和霍乱弧菌的致病物质、所致疾病难点:金葡菌、乙型链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教学资源多媒体

8、、投影仪作业复习本次课内容,预习下次课内容课后记教学效果良好 学 院 教 案( / 学 年 度 第 二 学 期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专业及班级 4授课日期 年 4 月 19 日 第 8 周课 次8授课内容呼吸道感染细菌(结核分枝杆菌、白喉棒状杆菌)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厌氧性细菌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动物源性细菌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教学目标掌握结核杆菌的致病性、免疫性及防治原则;OT试验的原理、方法、结果和临床意义及用途;破伤风杆菌的致病条件、致病物质、所致疾病与防治原则熟悉结核杆菌的生物学特性;白喉棒状杆菌的致病条件、致病物质、所致疾病与防治原则;无芽胞厌氧菌的感染特征、所致疾病

9、;常见病原性真菌所致疾病了解无芽胞厌氧菌种类、分布和防治原则;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结核杆菌的致病性、免疫性及防治原则;OT试验的原理、方法、结果和临床意义及用途难点:OT试验的原理、方法、结果和临床意义及用途教学资源多媒体、投影仪作业复习本次课内容,预习下次课内容课后记教学效果良好 学 院 教 案( / 学 年 度 第 二 学 期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专业及班级 4授课日期 年 4 月 26日 第 9 周课 次9授课内容支原体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立克次体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衣原体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教学目标掌握梅毒螺旋体的传播方式、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则熟悉常见病原性真菌所致疾病了

10、解梅毒螺旋体的生物学特性;支原体、立克次体和衣原体的概念和所致疾病;支原体、立克次体和衣原体的生物学特性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梅毒螺旋体的传播方式、所致疾病难点:衣原体的生物学特性教学资源多媒体、投影仪作业复习本次课内容,预习下次课内容课后记教学效果良好 学 院 教 案( / 学 年 度 第 二 学 期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专业及班级 4授课日期 年 5 月 3 日 第 10 周课 次10授课内容病毒的基本性状病毒的致病性病毒感染的检查及防治原则教学目标掌握病毒的基本形状;病毒的结构、化学组成和作用;病毒持续感染的类型;病毒的致病机制;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病毒感

11、染的防治;熟悉病毒增殖;抗病毒免疫;病毒的感染途径;病毒分离培养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病毒的基本形状;病毒的结构、化学组成和作用难点:病毒的致病机制教学资源多媒体、投影仪作业复习本次课内容,预习下次课内容课后记教学效果良好 学 院 教 案( / 学 年 度 第 二 学 期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专业及班级 4授课日期 年 5 月 10 日 第 11 周课 次11授课内容呼吸道感染病毒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肠道感染病毒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肝炎病毒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教学目标掌握流感病毒的抗原型别与变异、流行的关系;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性、免疫性及防治原则;甲型、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致病特点和免疫性及防治原则;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构造和免疫学检测的关系;熟悉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的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原则;甲型和乙型肝炎病毒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