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小学生写书信案例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2539346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指导小学生写书信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指导小学生写书信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指导小学生写书信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指导小学生写书信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指导小学生写书信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指导小学生写书信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指导小学生写书信案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亲友分享我成长的快乐指导小学生学写书信的教学案例及反思【案例背景】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人们可以使用的信息传递工具越来越多,如电话、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而这类的现代化手段,使得书信这一传统的交流工具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人们的写信意识也随之淡薄。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儿童的书信习作教学能否淡薄呢?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二学段课程目标要求学生“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流”,可见书写书信、便条是小学生必备的技能。而书信作为一种应用文,是小学生作文学习能力的一个方面,是语文工具性学科的具体表现,在未来的电子邮件等正式公文中也能得以运用。书信的学写即使在信息化社会的背景下也不会淘汰,所以现今的书信教

2、学要求新求变,以适应现代化的发展。【生成主题】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深知学生最害怕写作文,除了绞尽脑汁地拼凑字数,还要硬着头皮找出一些生活中不曾发生的事来写。这样的文章既不能写出学生的真情实感,又不能锻炼学生的习作水平,还会让学生越来越惧怕习作课,也越来越害怕写作文,得不偿失啊。这次的作文题目是写信,因为班级很多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他们真正的家乡并不是这里,长期和老家的亲人分离,如果想写出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就要求“变”,结合班级学生的情况,我改了这样的一个题目“让亲友分享我成长的快乐,选取自己的一些生活片段,与亲友一同分享”。【案例描述】你想与谁分享?上课了,我用电脑播放了一些班级活动和

3、社会实践中我给学生们照的照片和视频。“哇,那是我三年级参加跳绳比赛的时候,我还得了男子组的冠军呢?”“那不是你上次挖山芋摔倒时候的样子吗?真好笑!”“那时候丹丹还没有从我们班转走,我真想她。”学生们看到照片和视频,立马兴奋地讨论起来,脸上洋溢着或幸福或悲伤的表情,都沉浸在那些美好的回忆中。“这些都是我们成长中的小片段,你们还记得吗?”我高声问道。“记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这些事情你最想和谁一起分享呢?”“我想和奶奶分享,每次过年回老家,奶奶都要问我上学都有什么有趣的事情。”“我想和在外国的表哥分享,他每次都说我只知道学习,什么的都不会,我要秀给他看看!”“我想和转走的丹丹分享,因为她上

4、学期转学了,都没能参加今年的社会实践,我想告诉她我们在那里干了些什么。”“还有灾区的小朋友”“网上认识的朋友” 同学们争相发表自己的想法。“这些亲友有的在外地,可能很久才见到一次。想和他们交流自己的生活,除了见面,打电话,还有一种古老的方式,就是写信。我们可以通过书信,和他们分享我们成长的快乐。”我向同学们解释着,“今天,我们就学一学书信的写法,然后将自己想和亲友分享的事情写下来,我们一同把它们寄出去,好么!”“好!”整齐而响亮地声音在教室里回荡。你想分享什么?“书信的内容和作文相比,要自由很多。就像和你的亲友拉家常聊天一样。所以,你想和对方说些什么,就可以写些什么。那么你们想分享些什么呢?”

5、我慢慢地引导学生思考写作的内容。“看了刚才的照片,我想告诉我家乡的好朋友们我为青奥会加油的事,我们当时在街道上派发传单,向市民介绍青奥会。可以炫耀一下!”边说,小帅还边挠了挠脸,似乎很不好意思。“我觉得去社会实践最有意思了,我还开枪射击了呢,虽然不太准,但是那个枪可比家里的玩具感觉有意思多了,我想写这个。”另一位同学显然也从照片和视频中得到了灵感。“老师,我可以不写照片和视频中的事情吗?”这是小陆,在我们班里一向是“不走寻常路”的,在作文的选材中总是标新立异,但也总能给我们带来惊喜。“当然!”我满怀欣喜地等待着她给我们带来的新思路。“我去年回老家过年,差点掉进池塘里,所以今年暑假,我努力地学会

6、了游泳,今年回去,再也不怕掉进池塘里了!”班里随即爆发了一阵笑声,她也跟着笑了,“所以,我想将我今年夏天学游泳的事情写信告诉当时嘲笑我的表哥。”“我相信这件事情说了以后,表哥再也不会嘲笑你了!看样子,自己生活中的小事也可以写信与他人分享啊!同学们都回忆回忆,很多小事都可以作为写作的题材。”我继续鼓励大家拓展思维,挖掘写作素材,“可以小组内讨论讨论,互相激发一下灵感!”显然,刚才那位同学的发言又给学生们打了一剂“创作强心针”,小组内讨论地热火朝天,大家都畅所欲言。就在这时,我发现最后一排的女同学不像其他人一样兴奋,似乎还有些悲伤,一直沉默地倾听着。我走过去弯下腰轻轻地问她:“想到了什么事,让我们

7、的平时活泼可爱的怡宝小脸都皱成窝瓜了?”“老师,我没想到什么事,而是”难道是因为想不到写作素材而发愁吗?“没关系,我们慢慢想,不要着急。”我轻轻抚摸她的头,安慰她不要担心。“我刚才看到了丹丹的照片,想到她突然就转走了,还有一本故事书我没有还给她呢!而且,我很想她”她的声音很轻,但是周围的人都沉默了。我也感受到,学生们虽然小,但是他们也有着丰富的感情。这就是书信中最需要的情感交流,所以我顺势引导:“因为丹丹转走了,很多话我们没有机会和她当面说了,也有很多事情我们没法和丹丹一起做。但是我们可以和她一起分享啊!我相信,分开这么久,你应该有很多话想和她说吧。给她写一封信,让它成为你们俩之间情感交流的使

8、者不好吗?”“我想和丹丹说,她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不会忘记她的。”听了我的话,怡宝终于展开笑颜,开心地说。“我也有话想说,谢谢她之前教我叠星星。我现在都叠了快一整罐了。”“所以,我们在书信中,不仅可以和亲友们说一些自己成长中或有趣或悲伤的事情,像小帅参加了青奥会小小志愿者;也可以汇报自己在某一项中的进步和成长,像小陆学会了游泳;也可以感谢亲友给自己的帮助和爱,像怡宝和丹丹那样。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写作素材。把我们最想与他人分享的事情写下来,你们就成功了。”写信格式你会吗? “想好了写给谁,写些什么,就可以开始动笔书写书信了?书信区别于一般的作文,就是因为它有特殊的格式。”我引导学生在书本上寻找书

9、信格式的不同点,“请同学们看书上的给李阳的一封信,将其中与我们平时作文不一样的地方划出来。”等学生们划完,我请了一位同学在实物投影仪上边展示他划出的不同,边向大家说明:“书信开头要有写给谁的,书信的结尾要有谁写的,还要有日期。” “很好,你们找到了吗?书信开头要写明这封信是写给谁的,你称呼对方为什么,就写什么。而结尾就写上自己的名字就可以了。自己名字的下一行还要有写信的时间。”我边说边在黑板上写下了称呼,然后请学生上台补上了署名和日期,并强调了三者的位置。“这样就完成了信的格式了吗?”“还有”我的话刚说完,就有声音传来。“我发现,写完称呼以后,有一句你好!这一句占了一个小节,和我们平时写作文是

10、不一样的。”“你真会发现,中国是礼仪之邦,你在和对方聊天之前,要先有礼貌地和对方打招呼。所以书信的第一句话,就是要问好。谁能将问好的话补在黑板上。”我又将问题抛给了学生,希望学生可以注意到问好的位置。果然,第一位上来的学生虽然空格了,但是没有注意到空两个的问题,我又请学生改正,并纠正位置,提醒道:“无论前面的称呼是几个字,打招呼都是新的一个小节,那么就需要空两个,不能被称呼的内容干扰。”“还有什么发现?”听到我的提示,同学们又开始低下头来仔细寻找格式上的不同点。“找到了!在写自己的名字之前,还有对他人的祝福。”很快,同学们都找到了。“没错,书信是有头有尾的,开头要打招呼,结尾要送祝福。不过这个

11、祝福不是随便送的哦!看看这里,给李阳同学的祝福有什么特点?”“是祝李阳同学学业进步。我明白了,这是同学,就祝他学业进步,是与他的身份有关的。”“没错,那我想写给奶奶,应该说什么呢?”“祝奶奶身体健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那姑姑,姨妈呢?”“工作顺利!”“越来越年轻漂亮!”学生们的答案各有不同,班级里充盈着欢乐的笑声。“同学们的观察和发现都非常自信,书信的格式都没有逃过你们的法眼,但是在写作时,我们往往会漏掉它们,或是因为被弄糊涂了,老师给大家整理了一个顺口溜帮助大家记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称呼亲友打冒号,先向亲友问个好。正文每段空两行,一段一段不乱套。事情谈完写祝福,健康快乐常祈祷

12、。署名日期别漏掉,公正写在右下角。”写信就这么简单!“经过了一堂课的学习,大家已经学会了怎样写书信。”我拿出草稿纸准备下发,有些同学已经拿好了笔跃跃欲试,我又拿出一叠五彩的信纸和信封,“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叠信封信纸,这篇作文,不仅仅是一篇习作,我希望我们写完以后,可以将它们寄给我们的亲朋好友们,让他们真正地分享我们成长中的点滴。”学生们马上议论开了,从他们的红红的脸蛋上,我看到了兴奋,从他们晶亮的眼睛中,我看到了坚定。草稿纸一下发,学生们就奋笔疾书起来,没有了往日的踟蹰与不安。课后,我在学生们的草稿上看到了这样的一些文字。我手扶着浮板,腿在拼命地蹬着,教练说这样我就可以飘在水面上,不会沉下去。

13、可是我的腿蹬得都酸了,都没办法向前游1米。教练说是因为我的腿还不够用力,所以我又加大力气,可是我还是只能在原地飘着。(写给家乡的奶奶)最好玩的节目就是挖山芋了。每个男生拿着小铲子在土里挖坑,女生拿着塑料袋把挖到的山芋捡进去。我们组是最厉害的,刚开始就挖到一个“三胞胎”,我把它们举起来到别的组面前炫耀,结果掉在地上,被人拿走了,我们最后都不知道是谁拿走的。(写给妈妈)丹丹,你是我最好的朋友。管老师说你转走的时候,我和小天都很难过,还怪你没有和我们讲一声就转走了。音乐张老师在“快乐周三”的时候也问过你去哪了,我们也不知道,只能跟老师说你转走了。可是你还有一本故事书留在我们家,我也不能还给你了。(写

14、给转学的朋友)没有过多的修改,我就让孩子们将自己的信誊写在美丽的信纸上,让这些饱含孩子们真心的信飘向四面八方,传送到他们的主人手中,与他们分享信中书写的每一件事,让他们感受孩子们真挚美好的感情。【事件结果】课后,我将这次的书信与原先的的内容与成绩做了对比。选择内容题材的个数写出真情实感学生人数得优分的学生个数选择一两个方面介绍自己家乡1244让亲友分享我成长的快乐1617 14一封信的教学,在老师的引导与学生的发现中解决。学生们不仅掌握的是写信的格式,信的内容,而是从中明白了从生活中的小事里挖掘写作素材,培养学生关心生活,关注细节的意识。也让书信教学多了一丝情感的体验,将情融于文,真正明白写作

15、的意图。【案例反思】回顾整个书信教学的过程,我有以下几点反思:一、灵活使用教材,让书信贴近生活,写出真情实感细节。 书信作为习作内容,一直以来都被称为“不好教的习作”或是“不好写的习作”,除了书信格式的繁杂易错以外,还因为书信对于“真情实感”的高要求。本册教材安排了一次以面向远方亲友介绍家乡为主题的习作。教师往往会为了达成课标的要求,以此安排一节书信的习作课,而忽略掉三个问题,一是学生有没有远在他乡的亲友,二是学生的家乡是否在现在生活着的地方,三是学生对于自己家乡了解与否,能向他人介绍吗?所以,这篇习作具有很强的局限性,如果教师这样按部就班地展开教学,忽略掉学生的实际情况,很容易就让学生无话可

16、说,生搬硬套,或是拼拼凑凑只为完成作业。一篇本来用于情感沟通的信变成一篇毫无感情的城市介绍。因此在书信教学中,可以要根据学情灵活地使用教材,使习作链接生活,让学生能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中寻找写作素材,这样学生就会有话可写。书信题目的改变也减少了一些局限性,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事情与他人分享,也可以选择不同的人来分享,由此就能激发不同的情感,学生的文章就不会空无一物,变为有情可抒。二、采用多种方式,让儿童自纠错误格式,掌握写信寄信技巧。书信的习作相对于一般文章来说,格式的掌握是非常重要也是必要的。在习作教学中,由于书信格式的繁杂,教师往往会利用很长时间,很细致地讲解。在黑板上板书还不够,还要求学生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