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课导学案第一课时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2538687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课导学案第一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2课导学案第一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2课导学案第一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2课导学案第一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课导学案第一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课导学案第一课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筛选信息的能力。2 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3 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学习重、难点重点: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难点:了解环境遭受破坏的深层原因,明确我们在以后的开发中应吸取哪些教训。 学法指导:自主探究,合作释疑知识链接K作家作品:吴岗博士,男,1976年10月生。现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助理研 究员。1999年进入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微无生物遗传专业学习,毕业后考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 究所师从朱作言院士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从事鱼类分子生物学研究。2004年6月吴岗获得博士学 位后作为人才引进,到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从事基因

2、工程和转基因安全研究。在攻读硕 士和博士学位期间,一直从事分子生物学研究,曾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U和国家973的研 究。主要研究方向为转基因载体系统的设计与构建、重要发育相关基因的功能分析、生长激素的分 离纯化及检测、重要功能蛋口的体外表达纯化等。来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所工作后,参加油菜脂肪 酸分子育种相关研究,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71099 ) “油料作物脂肪酸合成关键基因 分离与序列比较研究”和国家科技部“转基因油料作物研究与产业化项(编号JY04-B-l)o在我国 率先将CRE-LOXP无标记载体转化系统引入油菜转基因育和搭建了无标记油菜RNAi载体构建技 术平台。2、背景

3、资料:本文标题是作者加的。美丽的罗布泊,如今已成荒漠,这是生态环境受到人为破坏的悲剧。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报告文学兼有文学和新闻两种特点。新闻的特点要求真实,文学的特 点则要求艺术加工,讲究形象性、抒情性。作者叙述事实、列举数据都真实可幕,但报告文学不同 于调查研究报告,是富有文学性的。即使引用史书,引用前人着作,也注重形象的描绘,让人回到 遥远的过去,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作者形象地描写了今日罗布泊,特别是对枯死的胡杨林的描绘, 对罗布泊荒漠的描绘,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写得形象鲜明、情境凸现,饱含痛惜之情。作者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发出强烈的呼声,警醒世人,要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 学习流

4、程:【自主学习】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罗布泊()(2)萧瑟()(3)和煦()(4)萎缩()(5)干涸()(6)庇护()(7)吞噬()(8)裸露()2. 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1)和(2)萧(3)呑 噬:(4)沧海桑田:3 填空:本文是一篇(),这种体裁的文章兼有()和(特点要求(),另一个特点则要求(【合作探究】),讲究()两种特点。一个 )、()O教师寄语:我们违背大自然的结果是,我们破坏了自然景观的美,自然动态的美和天籁的美。1. 问题:罗布泊曾是一个怎样的仙湖?什么时候消逝的?现在的罗布泊乂是什么样子?罗布泊 为什么会消逝?它的消逝带来了怎样的恶果?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的罗

5、布泊,接着就写()。最后乂举出两2. 开始写的是()的罗布泊,接着过渡到写( 个例子()和(),作为进一步的证据。【当堂达标】1根据汉字写拼音。萧瑟()和煦()干涸( 戈壁()栖息()无垠()吞噬()裸露()罗布泊()2 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表达方式。(1)在遥远的过去,那里却是牛马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2)到了 20世纪还有1000多平方公里水域。()(3)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林啊,在忍受了 20余年的干渴后终于变成了干枯的“木乃伊S ()(4)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5)这出悲剧的制造者乂是人。()【课外拓展】课文最后提到青海湖和月牙泉濒临干涸的两个例子,说明悲剧仍在继续。你还知道哪些类似 的例子?试写一封公开信,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制止生态的恶化。【课后反思】高效课堂 设计:高利萍自我评价:对子评价:宼家河中学审核:张平教师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