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毕业实习报告总结三篇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538679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毕业实习报告总结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地质毕业实习报告总结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地质毕业实习报告总结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地质毕业实习报告总结三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地质毕业实习报告总结三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质毕业实习报告总结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毕业实习报告总结三篇(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质毕业实习报告总结【三篇】【导语】实习是大学生毕业必须经历的过程,它也是你能力的一个证明,尤其是进入大企业实习,可以充分发挥和展示你的才华和在学校里学到的专业技能,加深对职业的了解,确认喜欢或擅长的行业。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地质毕业实习报告总结【三篇】,供大家参考学习。【篇一】地质毕业实习报告总结 马上就要出去参加实习了,内心还是有那么一点激动的,其实在我看来,这些都是在不断地慢慢的成长中学习到的问题,我相信只要参加实习的机会多了,我就会做好这一切,很多的现实问题都是在不断的发展中得到了巨大的进步的,相信我能够做好这一切,参加实习得到实习的锻炼! 一、实习地点佛山市高明区西坑水库佛山市南海区丹

2、灶镇建设泵站工程 二、实习目的及要求 1、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相关联系。2、认识了解水工建筑物中的工程地质条件和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a.地形地貌条件b岩石与土的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c地质构造d.水文地质条件e物理地质作用f.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通过实习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联系现场实际,验证和拓宽视野,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 4、通过实际考察,了解各种地质现象,增加感性认识。 三、实习内容 1.西坑水库及其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简介 西坑水库(中型)位于高明区杨梅河上游,水库集雨面积为10km2,库容为1030万m,

3、兴利库容为78万m3,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顶设计高程为14.2m,顶宽5.0,坝高95m。溢洪道为开敞式,底高程为10.m,宽150m。在坝后建有一座发电站,装机发电功率为320k。 水库在1997年安全鉴定为二类水库,但是经过几年的观察,前期所进行的除险加固措施未能彻底消除水库的安全隐患,主要还存在坝体渗漏严重、放水涵管漏水、大坝坝体单薄、反滤体存在失效迹象等安全隐患。另外移民工作也留下一些问题。水库下游西坑村的村民未能迁往他处,这样不但给水库的管理带来了不少的麻烦,更严重的是,群众在水库管理范围外,溢洪道尾水两侧承包责任田里兴建住宅房屋,逐渐遍及了整个大坝下游的泄洪区域,涉及房屋1.3万m2

4、,人口300多万人。由于下游泄洪渠道仅1宽左右,加上淤塞严重,一旦水库泄洪将淹浸和冲刷下游农田和这些房屋,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 该工程任务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发电等综合利用。工程等别为等中型工程,主要建筑物为3级,次要建筑物为4级,临时建筑物为5级。水库永久性主要建筑物防洪标准按50年一遇设计,1X年一遇校核;溢洪道消能防冲防洪标准按0年一遇设计。 “xxx”期间计划对西坑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工程需土方11万m3,石方1.7万3,混凝土02万m,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大坝坝体采用高压摆喷防渗,上游坝坡坡脚增设抛石压脚,下游坝坡坡脚新建排水棱体,重建输水涵管,重建坝后电站

5、,整治溢洪道下游归河段长140m,完善大坝观测和水库自动化监测等。本工程招标范围为水库部分、排水渠部分、水土保持专项部分及电站部分。 2.泵站建设工程 21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建设泵站工程概况 .1.1工程地理位置及受益面积南海区丹灶镇建设泵站工程是南海区丹灶镇建设泵站及配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站址在樵桑联围东堤18300处(丹灶建设段)。泵站主要负责丹灶大良围片区的排涝任务,受益区为上沙、下沙、建设、石联、荷村、新农村委会,丹灶镇城区、赤坎水库三水西南镇南下村委会等,总集雨面积约2。 2.2工程水文及地质条件 泵站站址处外江5年一遇洪水位为.55m,10年一遇洪水位为7.23,0年一外江洪水位

6、为7.1m,50年一遇设计防洪水位为7.99m,外江枯水期水位多为0.51.5m。内涌正常水位为0.000.80m。 站址处地质构造共分8层,各岩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素填土、淤泥、粉土、粉质粘土、中砂、砾土、残积粉砂和风化泥岩。工程场地土属软弱土类,建筑物地类别为类。2.1.3工程投资及规模 南海区丹灶镇建设泵站工程及配套工程主体工程投资估算为19663万元。泵站工程等级为级,主要建筑物级别为2级,排涝标准为0年一遇2小时设计暴雨169.8mm两天排干。总体工程主要工程量:土方563万、石方5.01万、混泥土方1.16万,基础防渗高压旋喷桩总长997.米。 建设泵站原有大良围电排站排涝能力:总

7、装机1645k,总排水流量24.45。现设计安装台1600q.5-8型立式轴流泵,配10kv、100w同步电机,泵站总装机容量4000w,设计排涝流量3.6.泵站建成后排涝能力对比增大近一倍,有效确保围内不受浸。 2.2国外泵站技术和管理制度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泵站是为水提供势能和压能,解决无自流条件下的排灌、供水和水资源调配问题的动力来源,是解决洪涝灾害、干旱缺水的重要工程措施和实现水利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由于泵站的作用和特殊地位,各国都很重视。国外特别是在泵站技术装备、投资和经营管理机制方面,很多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国外泵站技术装备好、自动化程度高国外水泵的性能指标明显优于国内,机组

8、的结构、配套和传动方式也丰富多彩。国外大型水泵生产企业制造出来的泵,一般具有转速高、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其流量是我国同口径水泵流量的.2倍。如荷兰18m的水泵与我国2.8m的水泵性能相同,但前者的重量为.吨,后者的重量却是8吨,两者相差一倍以上。另外,采用齿轮传动,可以大幅度地减小电动机的体积和重量。如荷兰口径的贯流泵,采用齿轮变速传动的结构设计后,与其配套的高速电机直径仅1.2,电机和齿轮箱的总重量是15吨。如果将这台泵改用我国的直接传动,其电机直径将由原来的1.2m增加到6.1m,重量由1吨增加到吨。由此可见,国外机组的高速化,不仅使机组的体积减小、重量变轻,而且还使厂房和土建投资大幅度

9、降低,特别是考虑不同机组的装置形式(立、卧、斜式)对泵房结构的影响后,这种效果更明显。 国外水利工程建设,十分注意严把质量关。如荷兰的水泵生产和泵站管理,两者在业务上的关系要比我国密切得多,水泵厂的设计人员对泵站的运行管理非常熟悉,他们与泵站管理单位在设计、生产、制造、试验、安装、调试、运行和检修等各个环节上配合默契,协调一致。水泵的内外表面平整光滑,叶片铝青铜表面加工光洁度高。这样就确保了水泵符合泵站的使用要求,不仅效率高,空化性能好,而且大大地延长了水泵的使用寿命,减少了事故的发生。 而国内的泵站质量是令人置疑的。如某些泵站,运行一段时间后就发生地基下陷和建筑物开裂。国内水泵品种规格较少、

10、结构形式单一、制造质量普遍较差,价格方面甚至低于与其配套的电动机。泵站设计时,只能选用性能差不多的那么几种定型产品,这样不但降低了泵站效率,而且还留下了许多不安全隐患。 国外泵站的自动化程度较高,对泵站运行的各种指标、长期跟踪、监测和记录,随时发现问题可随时加以解决。同时,记录下来的数据也将成为水泵开发和性能完善的依据。另外,自动化大大减少了事故的发生,也减少了泵站的管理工作人员。如美国,几十公里的输水干线上,只有几个工作人员。国内泵站一般建于六七十年代,设备陈旧,自动化程度低,往往采用经验管理和定期大修的办法。这样,大大地影响了泵站经济,增加了管理开支,造成经济上不必要的损失。 四、实习收获

11、 可以说,一天的实习是很短暂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从中获益,特别是两个在建工程这样好的实习点,让我受益匪浅。首先一个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西坑水库加固工程的高压摆喷防渗施工:由于西坑水库坝体主要由筑填土(qs)之粘土质砂、含砂低液限粘土及含砂高液限粘土组成,厚度5026.0m,平均17.1m;坝基土为早侏罗世(1)不同风化程度的中粒含斑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这样的天然建筑材料渗透系数较大(k20=7.9e-05cms),有的地方数量级甚至达到,导致大坝渗漏比较严重。通过高压摆喷灌浆,在坝轴线面上形成一层厚几公分的防渗墙,以解决大坝的渗漏问题。其次就是丹灶镇建设泵站工程的地基处理,尤其是对地下水的处理。工程站

12、址处各岩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素填土、淤泥、粉土、粉质粘土、中砂、砾土、残积粉砂和风化泥岩。其中只有粉质粘土和风化泥岩的防渗能力相对较好,故地下水对工程主体稳定性的影响必须认真考虑。施工时在用了一层混凝土阻止地下水的上渗,巧妙的是,主体工程周围用打桩到地下几米的方法巧妙的把活跃的,多余的地下水过虑出来,防止地下水上冲和消退对地基的影响,同时有效防止了地下水带走沙和土造成的地基下陷。 总的来说,这样的实习有效直观地展示了各种地质条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以及施工解决方案。这是单调课程讲解无法达到的效果。实习,这是一个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把所学的知识灵活的理解和运用,从而加强我们对这门课

13、程的了解,而且在实习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去参与了,去了解了才会明白。最后,还要感谢老师的细心指导。通过这次野外实习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机会总是留给做好准备的人,时刻准备好,就不会在机会来临是手足无措,对任何一件自己要做的事情也是如此。 五、实习总结 在实习中我学到了很多的在学校课本上和知识里学不到的东西,这些都是在真正的实践中才能够得到巨大的锻炼的,我也相信我会做好这一切的,正是因为存在这样的问题,我才会将我所有的精力用在学习上,学习中我相信我会继续不断的做好的。通过实习我对自己更有信心了,这一次实习是给我的巨大的人生的财富,相信我会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继续做好的!【篇二】地

14、质毕业实习报告总结 一、实习的性质和任务 、性质: 煤矿地质学课程的认识实习是有关地质科学的野外实习,是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也是加深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这次实习时该课程课堂教学的继续,也是该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2、这次地质认识实习的任务是: 1)让学生了解有关煤矿地质工作基本工作方法和特点。2)观察和认识常见的一些岩石。3)建立一套完整的底层层序。4)认识常见的地质构造现象。二、时间安排 实习2周(1月15至一x月x),共10天,其中井下工作-3天,编写实习报告1-天。 三、组织状况 由地当煤矿技术部门技术员殷明光老师指导,12届煤矿工程高本班聂涛对孙家湾煤矿地区的地质情况进行了实地

15、勘察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分类的讲解,没有缺勤人员。四、工作量 在两天的井下工作中,分别对1#、2#井,运输巷,回风巷进行了实地勘察,通过实地体验、感悟加深了对煤矿地质学习兴趣,将课本与实际结合,更好、更真切的获得知识。五、结束语通过本次煤矿地质学的矿井地质实习,不仅提高了自身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加深了课堂所学的重要内容。野外实习是理论教学的有力补充和继续,通过自己的实地观察与课本的联系,加深了对某些岩石的认识,在实际生活中也可以学有所用。而对地质构造的观察,不仅更好的了解地层的形成,也将当时课堂上的立体想象给实际化,不再对某些地层感到模糊,大脑里已经有了地层的画面,这样也更好的去和课本枯燥的知识和图片相联系。 为期两天的矿井地质实习结束了,自己从中学习到的知识却是很多的。单从这两天野外实习就发现,地质工作者是多么的不容易。而作为采矿工程专业的大学生,将来在煤矿工作可能遇到的困难也是可想而知的,所以现在我们必须做好吃苦受累的准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适应工作环境,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在这里,我要感谢殷明光老师,感谢他在实习过程中的耐心讲解与辛勤付出。希望今后的还能有这种形式的实习,这对我们知识的掌握和巩固是非常有利和必须的。在这次实习中我们在快乐中学习,既参观浏览了美丽的山河风景元又增长了专业知识。所以我希望学校能多组织几次这样的具有实际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