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送课心得体会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2537266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出送课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外出送课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外出送课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外出送课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出送课心得体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中高效课堂模式外出送课心得体会石河子第八中学 何银洲 随着全国高效课堂模式热潮,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和赴“洋思中学”学习的师傅和徒弟的带领下,石河子第八中学高效课堂模式进入全面推广期,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2012-2013学年,我先后承担了地区公开课和外出两次送课的任务,一路走来,内心收获满满。我想:送课,并不是简单把一节的谓的“示范课”送出去,下面就对外出石河子第七中学和阿拉山口口岸中学两次送课谈谈我的体会。 石河子第七中学,原名是石河子乡中学,在这里的学生大多都出生于农村,没有城市孩子的优越条件。怀揣着喜悦和压力我们来到石河子第七中学,这里教学设施没有城市学校优越,但孩子渴望学校的热情却久

2、久留你的脑海里。我送的课时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梯形第一课时,来送课前就知道孩子们似乎已经学过这一课了。但内心还是很自信的,因为在本校这一节课我上的很成功,得到了校领导的一致好评。上课时,我先与学生互相认识且用激励的言语夸赞孩子们是最棒的。带着这份熟悉又陌生的课我和七中的孩子一起走进了数学天地。“三自一合作”按照八中课堂教学模式,我一步步带着孩子们走着,在自学环节,孩子们足足用了10分钟,在我四处巡视的过程中,才发现原来孩子们学习完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后,再学习性质时就很容易把性质和判定弄混淆。这为我的课堂环节设置了不少我没有预料到的情况,备课的不充分,让我在课堂的驾驭上显得稍许欠缺。总体的效果没有

3、达到领导的希望。内心有些惭愧,在与杨副校长和朱艳老师、丁雯雯老师的帮助下,我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和需要努力的方向,不足之处:一:没有真正的做到备学生学情,因为外校的学生不是你教过的学生,从初一开始就接受着这种“模式”。没有真正的做到备学生基础。比如:学生已经学习过性质和判定了,如何让学生识别性质和判定,以及怎样将学生的心态转移到要学习的所谓“新课”中。二:在高效课堂模式氛围下互动的不够,学生参与度不高。在教学环节上也有设置,但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氛围却没有达到理想的程度。三:时间上把握不够。四:教学中关注中下等生较少,鼓励性语言简单。五:教学机智不够,在遇到问题时的解决方法上欠缺。 在总结了不足

4、之后,我又重拾信心,重整旗鼓,带着领导和同事的帮助,我又重新制作了课件编写了教案。带着信心和勇气,我又一次来到了博乐塔拉蒙古自治州阿拉山口口岸中学,途中,校长的亲切关怀让我又增添了几分信心。来到阿拉山口已经是凌晨2点半了,面对上次外出送课的不足,在酒店我又认真的回顾了教案和课件。听完当地两节公开课后,让我有了意外的收获,因为在这所偏远的学校,教学课程改革却一点也不输于我们中心城市的学校,他们所用的是杜郎口的教学模式,后来了解到,在进行了两年的多的高效课堂摸索,他们也走出了一条自己的特色模式。听完课后,紧接着是我们石河子老师送课,来到多媒体室,这里的老师和学生都很热情。总结了上次外出送课的不足,

5、我认真的抓住了课前的5分钟,“路途虽然很遥远,旅途虽然很辛苦,但你们的学习的热情却深深的感化着老师”当我说完这句话,我发现我抓住了孩子们的目光。随着和孩子们的互动,孩子们回答问题的声音也越来越大,参与课堂人数也越来越多。受到了当地学校领导、老师、援疆干部领导的一致好评。整个课堂“其乐融融”我深深的体会了外出送课的那种成长的乐趣。在此:我也谈谈我的成功的心得:一:外出送课,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备好学生。二:要抓住课前的5到10分钟与学生的互动环节,让学生充分的认识你,让学生感觉到你的真诚。最关键的要在这几分钟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三:高效课堂模式下,要设置更多让学生互动的环节,比如: 人教版八

6、年级下册梯形第一课时中,我设置了一个折纸环节,让学生动手折出等腰梯形,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加以思考,而不是一味的灌输,学生也体会到了其中的乐趣。在学生课堂检测环节,我还设置了多处抢答环节,起初,孩子们还不太适应,在我的鼓励下,参与的孩子多了,孩子们的脸上也留露出了更多笑容。这样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四:设置的环节一定要由简入难,逐步深入。切不可操之过急。一但课堂进入“空白”区,这种“其乐融融”课堂是很难以再找回来的。五:课堂反思提升课堂效率,在课堂中就应该不断的反思,而不是将反思放在课后,这种方式可以极大的提高课堂效率。比如:课堂的引入,要适合当地的学生,这样就显得与学生更加亲近,还可以抓住学生的目光,提升你的教学效率。 两次的外出送课,不论是失败还是成功都是我今后教学的宝贵资源。与其说外出送课是传经送宝,不如说是虚心求教。模式是死的,人是活的。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环境。应该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何银洲 2013年8月1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