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之浅谈静电火灾的成因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2536974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管理之浅谈静电火灾的成因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安全管理之浅谈静电火灾的成因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全管理之浅谈静电火灾的成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管理之浅谈静电火灾的成因(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静电火灾的成因 任何物体内部都带有电荷,一般状态下,其正、负电荷数量相等,对外不显出带电现象,但当两种不同物体接触或摩擦时,物体中的电子会越过界面,进入另一种物体内,产生静电。因它们所带电荷发生积聚时产生了很高静电压,当带有不同电荷的两个物体分离或接触时出现电火花,这就是静电放电现象。 静电火灾是由静电放电而形成的,静电火灾成因非常复杂,给预防静电火灾发生带来了困难;但如明确其产生的条件,对静电火灾的防止具有一定的意义。静电火灾的形成主要由于同时具备以下条件而引起。 一、产生静电的条件静电起电是物质在相互接触过程中电荷的分离和转移造成的。由于不同物质的电子逸出功不同,当两种不同的物质紧密接

2、触时(接触距离小于2510 -cm) ,在接触面上就会出现电子转移,使他们分别带上等量异号电荷。逸出功小的物质,对电子的吸引力小,容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荷;逸出功大的物质对电子吸引力大,容易得到电子而带负电荷。因此,逸出功不同的物质紧密接触是产生静电的条件。 二、静电放电的条件 物质产生了静电,但能否积聚,由物质的电阻率和介电常数决定。电阻率小于108 cm 的物质是静电的导体,即使产生静电电荷也可瞬间导除。电阻率为10010 cm的物质带上静电时电量不大,故危害不大。电阻率为1011115c 的物质最容易产生并积聚静电荷,所以这种物质引发火灾的危险性较大。物体并不是一带电就对其他物体放电。静电

3、放电有多种形式,其中火花放电能量最大也最危险。 带电体的放电与其本身的电位、形状和放电间隙的介质有关,其中主要因素是带电体的静电电位。物体不管通过何种方式带电后,它所积累的静电荷越多,它的电位就越高(对大地而言) ,周围空间的电场强度就越大。当电场强度大于空间(放电间隙) 介质的绝缘强度时,就会击穿介质发生放电。 三、静电放电的火花能量 两种不同的物质接触时,在界面形成一个偶电层,若把偶电层看成电容器,假设导体放电时一次性的把全部能量释放出来,当静电放电的火花能量等于或大于可燃物的最小点火能量时,就会发生静电火灾。 如果可燃物的最小点火能量为W, C为导体的静电电容, 由W= C2/ 2 ,可知其危险电位: =2(W C) 因此,若已知导体的电容和可燃物的最小点火能量,即可大致估算出导体产生危险的界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