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2535652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上海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上海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上海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上海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命题学校及教师:张堰中学、陆兵峰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对各家史书的体例、编撰方法、笔法评断得失优劣,为中国史学特色之一。下列体现这一特色的著作是( )A.史通 B.史记 C.通志 D.资治通鉴2、就传统社会而言,中国社会的阶级(等级)区别,不及欧洲和日本明显,其主要原因是( )A. 商业经济的繁荣 B. 学校教育的发达 C. 科举制度的实施 D. 民族融合的成功3、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手工业发展水平常以某种手工业品为代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商周铁器;唐宋陶器;明清瓷器 B商周漆器;唐宋青铜器;明清瓷器C商

2、周玉器;唐宋漆器;明清玻璃 D商周青铜器;唐宋瓷器;明清棉布4、黄仁宇在论及西汉的统治政策时写道:“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这里“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是指( )A郡县制 B刺史制度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度5、北宋司马光写到:“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在历史上洛阳曾经是下列哪些王朝的都城 东周 西汉 三国时的魏 北魏 北宋( )AB C D 6、家中的老人时常教育后代说:“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遇事要冷静,做到以静制动”。显然,老人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墨家

3、思想 D法家思想7、在宗法观念盛行的封建社会,姓氏也有贵贱之分。“赵”姓并不是中国最大的姓氏,但在百家姓中却排序第一,由此可推断出该作品可能出现在( ) A西周 B西汉 C唐朝 D北宋 8、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说:“如今有个趋势,人民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是 ( )A古代印度 B罗马共和国 C古代雅典 D古代埃及9、一位十八世纪的历史家,在一部名著中探讨西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指出:西罗马帝国的衰亡,乃是“野蛮与宗教的胜利”的结果。这位史家所说的“野蛮”与“宗教”,指的是( )A. 蒙古帝国的西征与异教的猖獗 B. 奥斯曼人的攻击与伊斯兰教的扩张C.

4、俄罗斯人的兴起与东正教的传播 D. 日耳曼民族的入侵与基督教的兴起10、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蒋方震说,欧洲近代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希腊思想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这“两大潮流”指的是( )A. 海外探险 清教运动 B.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C.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D.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11、右图是1820-1840年间,中国一项进口物品的统计图。根据你的历史知识,该项物品指的是什么?( )A. 瓷器 B. 鸦片 C. 丝绸 D. 茶叶12、“上谕以永禁设或入与诸国(即列强)仇敌之会,违者皆斩”。该项规定出自(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3、下图ABCD

5、所示地区曾在1840年到1927年间分别发起了带有全国性影响的重大政治运,D地首先发生影响全国的运动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大革命14、近现代中国在学习西方政治模式的历程中,学习对象经历了下列演变( )A英日式美法式俄国式 B英日式俄国式美法式C美法式英日式俄国式 D俄国式美法式英日式15、19世纪末,严复翻译天演论,将进化论引入中国,在当时的知识界广为流传,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冲击力。这是由于进化论的思想适应了哪些社会思潮( )“自强求富” 维新变法 救亡图存 民主与科学A B C D16、民国时期的有人撰文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

6、的大道上。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上文中“洒水清道”的人应该是( )A. 李鸿章 B. 冯桂芬 C. 康有为 D. 陈独秀 17、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最初十年,最不可能出现在山东半岛的旗帜是( ) A日本海军军旗 B德意志三色旗 C义和团的旗帜 D民国五色旗18、1919年,每周评论指出:“巴黎的和会,各国都重在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非全世界的人都站起来直接解决不可。”20世纪20年代中国人民“直接解决”的主要表现是( )A. 新文化运动 B. 改订新约运动 C. 国民大革命 D. 护国运动19

7、、1928年毛泽东作词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词中提到的“敌军”隶属于( )A清朝腐朽政府 B北洋军阀集团 C日本帝国主义 D国民党反动派20、右图为1863年拍摄的清代醇郡王奕譞的照片。该影像拍摄于奕譞管理神机营时的北京南苑军营,这是迄今保存奕譞年轻时唯一的一张照片。“奕譞身挂大腰刀,神采奕奕,年轻潇洒,风度翩翩,是典型的清代武官派头”;也是清宫廷秘藏最早的照片。这幅照片可以作为历史见证直接用于研究( )A清朝艺术文化史 B中国近代冶金史C中国近代军事史 D清代政治制度史21、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观察新

8、航路开辟后400多年的历史,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途径和方式是( )A西方的殖民扩张 B东西文明的交流 C工业革命的兴起 D世界人口的迁移22、右图反映了1870年和1900年的世界石油产量,以下选项中,影响该时期世界石油产量最大的因素是( )A石油化工业的迅速发展 B列强争夺石油日趋激烈C火车机车和汽船的发明 D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23、从经济理论的观点来看,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对外贸易措施,最容易遭受那一种学派的责难?( )A. 民族主义 B. 社会主义 C. 自由主义 D. 理性主义24、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写道:“虽然侥幸没有小产了去,却成了先天很虚弱的一个孩子,连他的产婆(

9、威尔逊)也弄得焦头烂额,把许多人对于他前途的热望,倒灰冷了一半。就此看来,这件东西,还未到真正瓜熟蒂落的时候。”梁启超所指的产生于巴黎和会后的“这个东西”是( )A国际联盟 B对德和约 C四国条约 D九国公约25、巴黎和会上,某国代表主张“希望看到莱茵河以西的领土和德意志帝国分开,并成立一个类似缓冲的国家。”据此推断“某国”是指(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日本26、“诚信”有利于人格的塑造,也使现代经济正常进行的主要保障。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A奖励农民,压缩农业产量 B政府对银行存款进行担保C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27、下

10、列事件发生后,使得中国在政治文明的演进中明显落后于英国。这个事件应该是( )A启蒙运动 B新航路的开辟 C工业革命 D权利法案的颁布28、一位年轻旅行者叙述自己的生活经验:“小时候,每天走过一个广场上学,可以看到马克思与列宁的铜像,后来铜像拆了,国歌换了,就连使用的钱也改了。原本哪里都不可以去,现在可以在世界各地旅行。倒是最近又换了一种钱,还不太适应。”根据你的历史知识,这位年轻旅行者最可能来自( )A. 东德 B. 英国 C. 俄罗斯 D. 朝鲜29、20世纪80年代,要了解中国对外开放的成就,最值得考察的城市是( )A北京 B上海 C深圳 D香港30、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民开始“离土不

11、离乡,进厂不进城”。这主要是指( )A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 B大力发展乡镇企业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二、非选择题(共90分)31、(9分)图说西藏右图是唐朝著名画家阎立本所绘的布辇图描绘的是唐太宗坐在布辇上首次接见吐蕃迎亲使者的情形。(1)图中左手三人中最前者为唐朝六部中的哪一部官员?(1分)(2)图中左面另两个人中哪一个是吐蕃的使者?你判断的依据为何?(2分)(3)吐蕃使者最终在“比武招亲”中胜出,这一历史事件最终的结局和影响如何?(2分)右图是一枚刻于1274年的某中央政府机构的铜印,印文为八思巴文。 历史学家们已确认,该机构的职能之一是管辖西藏地区。(4)请指

12、出该机构的名称。(1分)(5)该机构的设立有什么重要意义?(3分)32、(9分)中世纪的城市西方“起初城市即是村庄,但不久就开始在工业、政治、建筑各方面显露出城市的特征。城市必须设防自卫,须有市政厅作为市民行使政治权力的集会场所。城里还必须有教堂作为礼拜的场所,既在精神上,也在建筑上耸峙于全城之上。”城市的性质(1)中世纪西欧的村庄与兴起的城市在经济上有何区别?(2分)“市民行使政治权力”是怎样实现的?(3分)(2)城市的发展对欧洲中世纪后期的政治产生了哪些影响?(2分)(3)如何理解文中的最后一句话?(2分)33、(11分)思想家的蓝图材料一:伏尔泰在谈及中国时叹言道:“欧洲王族同商人发现东

13、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的与物质世界。”(1)根据材料一,指出伏尔泰所叹言的欧洲商人发现“东方”是指什么事件。哲学家发现的“新的精神”世界指的是什么?(2分)材料二: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段国家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2)中国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的“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在明清时期有没有通过“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请以史实加以说明。(4分)(3)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拿出了怎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3分)有何意义?(1分)34、(12分)东西方的对抗“冷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