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社团工作思路范本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2534760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社团工作思路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学社团工作思路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学社团工作思路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学社团工作思路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学社团工作思路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社团工作思路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社团工作思路范本(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社团工作思路范本【篇一】大学社团工作思路范本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博大精深,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在小学生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有利于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一、活动目标1、传承国学经典文化。通过诵读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从经典中汲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2、夯实学生文化底蕴。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夯实学生的文化功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二、活动形式

2、1、采用观看网络视频、教师范读、学生集体诵读、单独诵读相结合的诵读活动,灵活多变,不断激发学生诵读兴趣。2、利用课余时间展开活动,固定时间、地点,可表演、吟诵、配乐诵读。三、活动口号诵千古美文,育道德人才。四、活动内容1、语文诵读,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公共素质教育类),高等教育出版社,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室组织编写;2、语文(基础模块)上、下册,语文(拓展模块,不包括带米字号的选学篇目),总主编:倪文锦、于黔勋。五、活动的时间周三下午6:00-7:00六、教学要求1、教师认真的准备好每一次活动,要求知识通俗易懂并有一定的兴趣性。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及对国学经典爱好。2、学生不得旷课

3、,学生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3、学生积极和辅导教师进行配合,以便使经典诵读兴趣活动小组开展的具有生动性、活泼性。七、具体措施1、上好经典诵读兴趣活动课,做到四定。即定内容、定人员、定时间、定地点,发展学生的个性特色,以此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2、在完成经典诵读课堂教学的同时,不断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进一步培养、发展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学有所长,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对国学经典的了解与热爱。3、经常督促学生完成一些学习经典诵读的好习惯,并使之不断巩固、加强。并在此尽量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心理等,平时将定期不定期的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经典诵读内容,以此推进学生对于国学经典的热爱与兴

4、趣。4、对小组的课程做出规范,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阅读能力为主要内容,不让学生放任自由。5、培养学生的特长,并在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锻炼和发展学生的能力。【篇二】大学社团工作思路范本一、表演课本剧、情景剧的意义1、能极大调动学生学语文、学语基的兴趣。剧本不是课文,不再有大量的叙述性语言,除了有简单的舞台说明外,大部分是对话。对话语言要规范,就要求改写剧本时用词要准确、句子要完整;表演时语音要准确,对话就要与人物性格相符合。这些都需要学生有较扎实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为了演好某个角色,演员对其中的每一句话,甚至是一个眼神都是反复推敲、试演,在这个过程中,其语文基础知识自然也得到了

5、训练和提高。2、能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兴趣。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在阅读文章时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改编后进入表演,他们又会根据实际,结合当代学生的一些特点不断调整、充实,进行再创造,从而使人物的动作、表情、对话等更具个性化,使得形象更为丰满。3、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生活的能力。戏剧是一门文学,其生命力的源泉就是生活。这就需要学生将戏中人物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去把握其性格并注意对话语言的表达技巧。表演中的动作也是如此。4、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美好情操。学生亲身感受人物的生活、用心体验他说的每一句话,就更直接、更感性地理解了人物,不知不觉中被人物身上所具有的品质、精神所

6、感染。二、活动目标1、培养孩子善于用感情、动作来表现故事内容。2、通过表演一些课本剧、情景剧提高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及表演能力。3、让孩子在表演过程中感悟文本的内涵。4、培养孩子善于用感情、动作来表现故事内容。5、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三、课本剧的选材一年级学生因为受到识字少,阅读量小,理解能力比较差的限制,所以对课文、故事进行改编,引导学生排练短小的课本剧或情景剧。四、活动过程1、选择或创作课本剧、故事剧。2、了解、熟悉剧情。3、物色导演和演员。4、准备道具、设计舞美。5、排练。五、活动措施1、以语文教材、耳熟能详的故事为基础,选择创作合适的剧本,从构思-创作-排练-演出,体验课本剧、情景剧。2、

7、从中外童话、寓言、故事中选择音乐性较强的原材料加工、改编。3、动手制作头饰,激发大家的兴趣。六、实施方案1、一般情景剧主角最多三四个,我们采用公平竞争的方式。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当主角,当然也要当其他不同的配角或者群众演员。2、利用一切有效时间让孩子研读剧本,背熟台词,互相对戏,彩排时进行讨论、完善,最后正式表演。3、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如制作ppt,播放与剧本相配的音乐。4、学生进行学期结束汇报演出。【篇三】大学社团工作思路范本一、活动展示目的1、激发学生朗诵的兴趣,培养朗诵新秀。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在朗诵社团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2、把朗诵

8、与红领巾广播播音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和自信心,每周社团活动定期学习理论知识,并且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朗诵理论水平和对作品的欣赏能力。二、活动展示内容1、每月的校园新闻动态,将为大家报道学校里发生的新鲜事、重大事件,解答同学们关心得事情,表彰校园内的好人好事,及时反馈班级中出现的好人好事等等。2、孩子们优秀文章,日记的播报。3、百科知识的播报,如安全知识,环保知识,生活常识,奇闻怪事,名人怪事,名人故事,历史典故等等。三、活动展示时间:每周的星期五四、活动地点:朗诵社团教室五、活动计划第一周:招募社团成员,组建朗诵社团。第二周:了解社团成员现有朗诵水平。第三周:朗诵技巧及训练第四周:什么诗朗诵第五周:朗诵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第六周:怎样选择朗诵材料。第七周:怎样把握作品内容。第八周:朗诵的基本表达手段第九周:朗诵的语速。第十周:朗诵的语调。第十一周:作品的引导(散文的朗诵)第十二周:作品的引导(古诗的朗诵)第十三周:作品的引导(现代文的朗诵)第十四周:根据朗诵内容选配乐第十五周:根据朗诵内容选配乐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