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2534737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40.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行少的,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爱。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短小,语言朴实,然而其隐含的道理却特别深刻,本文没有一处指责人们滥砍乱伐树木的行为,却把抽象的含义化为详细的物象,让我们从这些可视可感的画面中去领悟、相识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学生分析 本文语言浅显、朴实,用娓娓道来方式向学生讲解并描述了一个村庄从发展到毁灭的过程。但文章中也有含

2、义很深的句子,与学生的人生体验有些距离,理解起来有肯定的难度。教学中,让学生结合体会,谈感受,老师适当点拔。 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在读中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用词精确,生动形象。2、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村庄消逝的缘由,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角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中表达的效果。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以读为主,开展探讨式和体验式学习,熬炼创新素养。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领悟爱惜家园、爱护环境、爱惜树木,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创新素养培育目标: 培育学生的创新志向、创新思维和创新想像。 重点:1、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缘由。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难点: 联系

3、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教具打算: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情境导入) 1、激情创设情景。 同学们,从小我们就是伴随着故事长大的,那你最长听到的一个词是什么呢?(从前)而老师今日的故事却要从一句话起先(什么都没有了全部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锐利的斧头。) 有感情的读这句话,你读出了怎样的感情?(惋惜、懊悔) 现在什么都没有了,那以前有什么呢?(一个漂亮的小村庄) 2、板书课题:指导书写课题(强调“村”与“庄“的写法)。二、感知村庄的漂亮过渡:那么被冲垮的小村庄曾经什么样?(漂亮)你能从文中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吗?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1、说说你从这段感受到了什么? 、你从哪些词

4、语感受到了小村庄的漂亮?(相机理解“郁郁葱葱”等词语) 3、当你走进小村庄你仿佛还能听到什么?看到些什么呢?4、有感情的朗读 小村庄的森林郁郁葱葱,河水澄澈见底,鸟儿在林间欢快的歌颂,再闻一闻花儿的芳香沁人心脾,这时你的心情怎样?你最想干什么? 三、感受毁灭 过渡:这么漂亮迷人的小村庄最终却被冲垮了,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板书:冲垮) 1、出示课文第四段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和相关的文字: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天,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1)“大雨没喘气”什么意思?说明白什么? 、生再读课文

5、 ()、理解“咆哮”。 看看你能发觉什么?口字旁的字和什么有关系?“咆哮”是口字旁。从哪儿发声?从谁的嘴里?从猛兽嘴里发出声音,我们就说猛兽在咆哮。课文里可不是说猛兽,是说什么?为什么? 3、想象洪水过后的小村庄会是什么样? 四、品读小村庄毁灭的缘由 1、引导学生质疑小村庄如今是一片狼藉,但是他的曾经却是如此的漂亮,当你了看到这些的时候,你有什么疑问呢? 学生自由质疑。、自主探究 小村庄为什么会被冲垮呢?同学们默读可课文2、3自然段。(强调默读)将自己找到的句子画下来,之后与同学沟通。(学生默读课文) ()课件出示: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

6、上出现了袒露的土地。 A、你从中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 B、理解“谁”,体会村民的砍伐树木的随意。 、理解“拎”、理解“袒露”(出示图片对比理解)出示“裸”与“裹”。 引导学生视察字形,并分析两字的造字特点。说说自己发觉了什么? 师:衣服在旁边是“裸”,在衣服里面是“裹”。那么想一想这些袒露土地的衣服是什么?(相机出示图片) 师:树木和植被就是土地的衣服,它们可以爱护土地。因为植物的根可以紧紧地抓住土壤,下大雨时这些土壤可以汲取部分的水分,这样就可以减缓水流的速度,削减水土流失,防止洪水。那么这些村民有没有好好爱护土地的衣服呢?(生:没有)带着你的感受再读课文。E、生有感情的朗读。过渡:人

7、们在拥有了房子、犁之后他们停止砍树了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2)课件出示: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削减,袒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A、理解“一年年,一代代” B、这么长的时间小村庄还会发生什么改变? (课件出示句式训练)一年年一代代,湛蓝深远的天空变得() 一年年一代代,清爽甜润的空气变得()一年年一代代,澄澈见底的河水变得() (3)课件出示: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逝在天空了。A、读读句子说说你对那些词语比较感爱好? 、相机理解“一栋栋”、“无奇不有”等词语,说说这些词语说明白什么? C、指导朗读 4、老师小结 村民们这样自私的、随意的、大量的、长时间的

8、砍伐有一个词语来形容就叫做“乱砍滥付”(板书:乱砍滥付) 当你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感到怎么样?(生气,惋惜) 在读课文2、自然段 五、升华情感 过渡:所以就在那个雨水奇多的八月,一连几天的大雨致使山洪暴发,小村庄那些郁郁葱葱的森林没有了, 生自由接答 师引导:小村庄那些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们离开了。生自由接答 1、出示课文最终一段。问:小村庄的什么都没有了?2、当你读到这里你很(学生接答) 、学生用不同的情感朗读最终一自然段。如:难过的朗读时可加入叹词“哎”。 、当你望见这把斧头时,你想对小村庄的村民说些什么?那么现实中我们们应当怎么做呢? 六、总结评价 1、评比优胜小组。 、总结: 树木可以帮我们净

9、化空气,可以削减噪音,可以防止风沙等等。所以爱护树木就是爱护我们的家园。希望我们今后能用自己的双手为我们的校内、家园、地球再添一片绿色! 七作业布置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出一份“爱护绿色家园”的手抄报。 以小组为单位,对学校四周环境进行调查探讨,依据实际状况写出简洁的汇报材料,与同学沟通。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2 本文正如它的题目,讲解并描述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山谷中有一座环境美丽的小村庄,村庄四周是郁郁葱葱的森林。人们靠着手头锐利的斧头,将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建立房子、制造工具、打造家具,过上了不错的“日子”。但是由于过度的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袒露,极大地减弱了森林的防洪实力。最终在一场连续的大

10、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了。这个故事讲解并描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它揭示了生活在村庄里的人们错误的行为以及这种错误行为所引发的严峻的后果不爱惜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处。本文呼吁人们应当爱惜树木,爱护四周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学问目标:读懂课文,理解课文 实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沟通,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课文中蕴含着蕴含着的道理。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了解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所带来的严峻后果,树立环境爱护意识。培育学生从小酷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 读懂课文,树立环境爱护意识 通过小村庄前后情景的的对比,揭示要爱惜环境的道理。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

11、课我们接着来学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还记得那个小村庄吗?再一次回到这个小村庄以前,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些故事里的词语。 1、出示词语:郁郁葱葱、澄澈见底、湛蓝深远、清爽甜润2、抽读 二、初读(自由读课文) 1、标出自然段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三、品读 (一)原来的村庄是什么样子?(指名读第一自然段)1、村庄给你的印象是怎么样? 2、品读句子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3 教学分析与处理 (一)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短小,语言朴实,然而其隐含的道理却特别深刻,本文没有一处指责人们滥砍乱伐树木的行为,却把抽象的含义化为详细的物象,让我们从这些可视可感的画面中去领悟、相识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学生分析

12、 本文语言浅显、朴实,用娓娓道来方式向学生讲解并描述了一个村庄从发展到毁灭的过程。但文章中也有含义很深的句子,与学生的人生体验有些距离,理解起来有肯定的难度。教学中,让学生结合体会,谈感受,老师适当点拔。 教学目标 1.在读中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用词精确,生动形象。 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村庄消逝的缘由,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角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中表达的效果。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创设情境,以读为主,开展探讨式和体验式学习,熬炼创新素养。 (三)领悟爱惜家园、爱护环境、爱惜树木,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四)重点培育学生的创新志向、创新思维和创新想像。 (三)重点、难点、创新

13、点、德育点、空白点的确立。 重点: 1.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缘由。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德育点: 通过质疑,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通过培育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为建设和拥有一个绿色的家园做出自己的努力。 创新点:巩固与创新运用环节中,让学生自由发言,谈感受,表现自己对环境爱护的感悟。 空白点: 多处设置空白,主要体现在解决重点,突破难点中。学生自由研读,提出问题等。 教具的选择与运用目的 本课教学采纳自制的多媒本课件,展示直观的、感性的情景材料。其目的是让情境再现,使学生多感官参加教学,使学生的情感

14、体验达到较深的层次,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刻的体会和感悟。 教学过程:本课采纳师生合作探讨体验创新教学程序,重视读中感悟,诵读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一、创设问题情境(情境导入)1.老师播放村庄的画面,创设情境,学生观赏感悟,同时设问质疑。 2.老师导语:同学们,今日老师想给大家讲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在山谷中,有一个小村庄。那里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澄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爽甜润,这里住着几十户人家,靠着四周丰富的自然资源,用斧头砍下树木,盖成房子,造成各种工具,日子过得还都不错。(课件出示)你觉得这个小村庄怎么样?(板书)那么这个漂亮的小村庄现在怎么样了呢?请同学们齐读(出示“什么都没有了全

15、部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锐利的斧头。”)。为什么会这样呢?(板书课题) 二、师生合作探讨探究(学习24节) (一)学习其次节 1.自主探究,发觉问题, 指名读,质疑。 带着你的问题,自由读课文,把你找的答案用直线画下来。 (本环节意在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通过质疑培育学生提出问题实力) 自由研读,分析理解 ()设计问题:从哪个句子中知道村里人砍树的?(留空白,敬重学生的选择,有观点后探讨,学生可以从关键词、句多角度分析,解决本课教学重点,同时渗透环保教化)(空白点、重点、德育点) (课件出示)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袒露的土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