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雷达交底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2534638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雷达交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地质雷达交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地质雷达交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地质雷达交底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地质雷达交底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质雷达交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雷达交底(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地质雷达法技术交底长春春原工程检测有限公司1 引用标准推荐精选TB10223-2004 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753-2010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2 检测原理地质雷达是一种宽带高频电磁波信号检测介质分布的非破坏性的检测仪器。它通过天线的连续拖动方式获得断面的扫描图像。雷达利用移动天线发射高频电磁波,电磁波信号在物体内部传播时遇到不同介质的界面时,就会反射、透射和折射。介质的介电常数差异越大,反射的电磁波能量也越大;反射的电磁波被与发射天线同步移动的接收天线接收后,通过雷达主机精确记录反射回的电磁

2、波的运动特征,再通过数据的技术处理,形成断面的扫描图,通过对图像的判读,判断出地下目标物的实际情况。3技术资料3.1、提供检测段落的隧道工程地质资料、施工图纸、设计变更资料和施工记录等相关基础资料。3.2、提供检测段落隧道衬砌参数。4 检测细则4.1基本规定4.1.1、适用范围: 地质雷达法适用于检测隧道衬砌厚度、衬砌的密实度和衬砌内部钢架、钢筋等分步。4.1.2、地质雷达技术指标要求:推荐精选a系统增益不低于150dB。b.信噪比不低于60dB。c、模/数转换不低于16位。d、信号迭加次数可选择。e、采样间隔一般不大于0.5ns。f、实时滤波功能可选择。g、具有手动/自动位置标记功能。h、具

3、有点测与连续测量功能。i、具有现场数据处理功能。j、具有屏蔽功能。k、最大探测深度应大于2m。l、垂直分辨率应高于2cm。推荐精选推荐精选4.1.3、测线布置:a、单线隧道布置测线6条:拱顶1条,左右拱腰各1条,左右边墙各1条,隧底1条。b、双线隧道布置测线7条:拱顶1条,左右拱腰各1条,左右边墙各1条,左右隧底各1条。c、三线隧道布置测线10条:是拱部3条,左右拱腰各1条,左右边墙各1条,左中右隧底各1条。d、必要情况下,可根据实际要求增加测线。4.1.4、检测要求及环境条件: a、无损检测前准备好地质雷达检测台车,检测台车采用脚手架搭设,放置在自卸汽车上,与自卸汽车的箱体固定牢固;检测台车

4、应设置供检测人员上下的带有护栏的固定梯道,检测台车顶部的平台四周应设置防护栏杆,检测台车在运行时必须确保检测架平稳;检测台车的高度和侧向宽度均应满足检测人员能检测到拱顶和拱腰部位,并能满足隧道净空要求;驾驶搭有检测台车的司机应选派驾驶经验丰富、驾驶平稳的人员担任,要求车辆变速平稳、行驶均速,无急刹车或速度忽高忽低现象。严禁使用挖掘机或人力检测台车作为地质雷达检测台车。b、检测前应将检测台车通过地段的洞内小型机具、零星材料等清除至洞外(或非检测段),确保检测台车通过地段无障碍通行;被检测区域内不应有较强的电磁波干扰;现场检测时应清除或避开测线附近对检测产生电磁干扰的物体(如电缆、金属障碍物等);

5、当不能清除或避开时应在记录中注明,并标出位置;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过程中,禁止出碴车辆通行。c、检测前应将测线上天线经过部位的表面进行平整,无障碍,且天线易于滑动;检测过程中,应确保天线与衬砌表面密贴。隧底应平整,保证检测台车行进平稳;隧底检测前,应保证隧底回填砼面干燥,不得人工洒水;即将检测前应通风半小时,保证被检测区域内无烟尘,视野良好。d、检测前应在衬砌左、右边墙按间距5米或10米标记里程标,里程标记要明显,易于查找。e、检测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到位,无安全隐患危及检测人员或检测设备安全。f、支撑天线的器材应选用绝缘材料,天线操作人员应与工作天线保持相对固定的位置推荐精选,在检测台车上扶持天

6、线的人员应佩戴安全绳。g、隧道内环境应相对干燥,隧道内外温差过大,或隧道内湿度过大时,应暂缓检测,待条件允许时再安排检测。注明:地质雷达现场检测配合人员安排,检测台车上需要工人三名,其中两人负责托举天线并保持天线与衬砌表面密贴,另外一名工人负责托举天线工人的安全及沟通台车驾驶司机,确保行驶安全,如果隧道内照明效果很差,应额外配置照明设备。4.1.5、仪器检定:a、仪器在每次检测前在隧道外试连一次,使之处于正常工作状态。b、仪器使用中发现异常,现场无法排除时,须到厂家指定处及时检定维修。C、仪器每年须到厂家指定处检定一次。4.2检测仪器MAL探地雷达 CUII主机 250/500/800/120

7、0 MHz屏蔽天线4.3检测步骤4.3.1、测试前的准备工作a、搭设检测台车。b、清理隧道,确保检测台车平稳行进。c、在衬砌左、右按间距5米或10米标记里程标。d、提供隧道衬砌参数。4.3.2、测试步骤a、连接主机-天线,主机-笔记本。b、开启电脑及地质雷达电源,启动RAMAC GroundVision软件。c、设置RAMAC GroundVision软件中的检测参数。d、检测天线与衬砌表面密贴,检测台车平稳、匀速行进,速度宜为35/h。e、触发方式宜采用时间触发或测距轮自动触发方式。f、检测完成后,断开连接线,整理仪器。g、签署“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现场确认单”推荐精选4.3.3、注意事项:

8、a、测量点距不宜大于0.5cm。b、当隧道内环境潮湿,衬砌表面光滑时,宜采用时间触发,条件不允许时,应使用测距线触发。c、隧道内环境湿度过大,隧道内外温差过大时,不宜进行检测。d、检测过程中,应保证测线连续,不得中途搭接(如汇车等)e、检测台车应牢固,在检测台车上作业人员应配搭安全帽、安全绳。f、连接和拆卸数据线应对正接口轻按、轻拔,不得强行装、卸;并应保持光纤头及光纤接口清洁。4.4数据处理4.4.1、标定衬砌混凝土的电磁波速:在隧道中取已知厚度的部位1点进行标定(如明洞、取芯部位等),当不具备条件时,可取衬砌混凝土同条件试件测量,测量次数不少于3次,取平均值为该隧道衬砌混凝土电磁波波速。当

9、隧道长度大于3公里、衬砌混凝土所用材料或含水量变化较大时,应适当增加标定点数。4.4.2、数据处理:通过Reflexw软件处理数据,主要包括消除随机噪声压制干扰,改善背景;进行自动时变增益或控制增益以补偿介质吸收和抑制杂波,进行滤波处理除去高频,突出目的体,降低背景噪声和余振影响。4.5结果分析数据判读是在Reflexw数据处理基础上,得到可判读的波形或灰度剖面图,识别图像异常,这需要一定经验积累,一方面基于地质雷达图像的正演结果,另一方面通过工程实践成果获得。只有获得高质量的地质雷达图像并能正确的判别异常才能获得可靠、准确的地质解释结果。判读结果应包括隧道衬砌厚度,衬砌密实度,衬砌内部钢架、

10、钢筋位置分布。4.6仪器操作规程4.6.1、连接主机-天线,主机-笔记本。4.6.2、启动笔记本,打开主机电源,打开天线电源。推荐精选4.6.3、打开RAMAC GroundVision软件,设置检测参数。4.6.4、沿测线滑动天线开始采集数据,天线滑动至里程标处时,在采集数据中加入相对应的里程标记。4.6.5、检测结束后,保存数据,关闭天线电源,关闭主机电源,关闭笔记本。4.6.6、断开数据线,整理仪器。五附录测线示意图推荐精选检测拱顶台车示意图检测拱腰台车示意图推荐精选检测拱顶台车示意图检测拱腰台车示意图推荐精选检测台车示意图检测台车示意图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推荐精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