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学和热力学各模型特点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2534286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力学和热力学各模型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动力学和热力学各模型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动力学和热力学各模型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动力学和热力学各模型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动力学和热力学各模型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力学和热力学各模型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力学和热力学各模型特点(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动力学和热力学各模型特点第一篇:动力学和热力学各模型特点V准一级模型基于假定吸附受扩散步骤控制;V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假设吸附速率由吸附剂表面未被占有的吸附空 位数目的平方值决定,吸附过程受化学吸附机理的控制,这种化学吸 附涉及到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的电子共用或电子转移; V 粒子内扩散 模型中,qt与t1/2进行线性拟合,如果直线通过原点,说明颗粒内扩 散是控制吸附过程的限速步骤;如果不通过原点,吸附过程受其它吸 附阶段的共同控制;该模型能够描述大多数吸附过程,但是,由于吸 附初期和末期物质传递的差异,试验结果往往不能完全符合拟合直线 通过原点的理想情况。粒子内扩散模型最适合描述物质在颗粒内部扩

2、散过程的动力学,而对于颗粒表面、液体膜内扩散的过程往往不适合V Elovich 方程为一经验式,描述的是包括一系列反应机制的过程, 如溶质在溶液体相或界面处的扩散、表面的活化与去活化作用等,它 非常适用于反应过程中活化能变化较大的过程,如土壤和沉积物界面 上的过程。此外,Elovich方程还能够揭示其他动力学方程所忽视的数 据的不规则性。v Elovich和双常数模型适合于复非均相的扩散过程。Lan gmuir模型假定吸附剂表面均匀,吸附质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吸附是单层吸附,即吸附只发生在吸附剂的外表面。 Qm 为饱和吸附 量,表示单位吸附剂表面,全部铺满单分子层吸附剂时的吸附量;该 模型的假

3、设对实验条件的变化比较敏感,一旦条件发生变化,模型参 数则要作相应的改变,因此该模型只能适用于单分子层化学吸附的情 况。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作为第一个对吸附机理做了生动形象描述 的模型,为以后其他吸附模型的建立起到了奠基作用。V Freundlich 吸附方程既可以应用于单层吸附,也可以应用于不 均匀表面的吸附情况。Freundlich吸附方程作为一个不均匀表面的经 验吸附等温式,既能很好的描述不均匀表面的吸附机理,更适用于低 浓度的吸附情况,它能够在更广的浓度范围内很好地解释实验结果。 但是,Freundlich吸附方程的缺点则是不能得出一个最大吸附量,无 法估算在参数的浓度范围以外

4、的吸附作用。由于Freundlich等温吸附 方程受低浓度的限制,而 Langmuir 等温吸附方程则受高浓度的限制。 Redlich-Peterson等温吸附方程则是综合Fre un dlich等温吸附方程和 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而提出的较合理的经验方程。A是一个与吸附 量有关的常数,B也是一个与吸附能力有关的经验常数,指数g为介 于0和1之间的经验常数。避免了吸附过程受浓度限制的影响。Langmuir 方程适用于均匀表面的吸附,而 Freundlich 方程和 Temkin 方程适用于不均匀表面的吸附 第二篇:动力学和热力学各模型特点动力学和热力学各模型特点 准一级模型基于假定吸附

5、受扩散步骤控制; 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假设吸附速率由吸附剂表面未被占有的吸附空 位数目的平方值决定,吸附过程受化学吸附机理的控制,这种化学吸 附涉及到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的电子共用或电子转移;粒子内扩散模型中,qt与t1/2进行线性拟合,如果直线通过原点, 说明颗粒内扩散是控制吸附过程的限速步骤;如果不通过原点,吸附 过程受其它吸附阶段的共同控制;该模型能够描述大多数吸附过程, 但是,由于吸附初期和末期物质传递的差异,试验结果往往不能完全 符合拟合直线通过原点的理想情况。粒子内扩散模型最适合描述物质 在颗粒内部扩散过程的动力学,而对于颗粒表面、液体膜内扩散的过 程往往不适合Elovich 方程为一经

6、验式,描述的是包括一系列反应机制的过程, 如溶质在溶液体相或界面处的扩散、表面的活化与去活化作用等,它 非常适用于反应过程中活化能变化较大的过程,如土壤和沉积物界面 上的过程。此外,Elovich方程还能够揭示其他动力学方程所忽视的数 据的不规则性。Elovich 和双常数模型适合于复非均相的扩散过程。Lan gmuir模型假定吸附剂表面均匀,吸附质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吸附是单层吸附,即吸附只发生在吸附剂的外表面。 Qm 为饱和吸附 量,表示单位吸附剂表面,全部铺满单分子层吸附剂时的吸附量;该 模型的假设对实验条件的变化比较敏感,一旦条件发生变化,模型参 数则要作相应的改变,因此该模型只能适用

7、于单分子层化学吸附的情 况。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作为第一个对吸附机理做了生动形象描述 的模型,为以后其他吸附模型的建立起到了奠基作用。Freundlich 吸附方程既可以应用于单层吸附,也可以应用于不均 匀表面的吸附情况。Freundlich吸附方程作为一个不均匀表面的经验 吸附等温式,既能很好的描述不均匀表面的吸附机理,更适用于低浓 度的吸附情况,它能够在更广的浓度范围内很好地解释实验结果。但 是,Freundlich吸附方程的缺点则是不能得出一个最大吸附量,无法 估算在参数的浓度范围以外的吸附作用。由于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 程受低浓度的限制,而 Langmuir 等温吸附

8、方程则受高浓度的限制。 Redlich-Peterson等温吸附方程则是综合Fre un dlich等温吸附方程和 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而提出的较合理的经验方程。A是一个与吸附 量有关的常数,B也是一个与吸附能力有关的经验常数,指数g为介 于0和1之间的经验常数。避免了吸附过程受浓度限制的影响。Langmuir 方程适用于均匀表面的吸附,而 Freundlich 方程和 Temkin方程适用于不均匀表面的吸附第三篇:材料热力学与动力学材料热力学与动力学参考书目:1. Peter Atkins , Julio de Paula.Oxford UniversityPress2002.2.W

9、illiamF.Smith 2006.3.WilliamD.Callister2009.XI.Cp 为什么是个常数?(材料 结构、德拜公式、量子力学)注:此题老师不止两次提到,有可能是考题哦 练习题1 1.How to get microstructure picture and how to understand them.1)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通过细聚焦电子束 在样品表面扫描激发出的各种物理信号来调制成像的显微分析技术。应用:形貌分析(显微组织、断口形貌、三维立体形态)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是采用透过薄膜样品的电子束成像 来显示样品内部组织形态与结构。应用:形貌分析(显

10、微组织和晶体缺陷)3 ) X射线衍射(XRD),利用X射线在晶体中的衍射现象来分析 材料的晶体结构、晶格参数、晶体缺陷(位错等)、不同结构相的含 量及内应力的方法。应用:点阵常数的测定、晶体对称性的测定4 )电子探针(EPMA )利用聚焦的很细的电子束打在样品的微观 区域,激发出样品该区域的特征X射线。应用:微区毫米范围显微结构分析。纵坐标表示衍射强度,横坐标20表示衍射方向(衍射线在空间分 布的方位)2.From the OM ( Optics Microscope 光学显微镜) pictures of a kinds of steel and an ordinary piece of ch

11、ina ,you can derive what kinds of information ,please list that and make a short discussion.钢铁材料的显微组织根据含碳量的不同各有不同, 相同含碳量在不同温度下的组织也有所不同。含碳量为 0.77的钢称 为共析钢;含碳量低于0.77%的钢称为亚共析钢;含碳量为0.77 2.11的钢称为过共析钢;含碳量高于 2.11的称为铸铁。不同含碳 量和合金成分的钢或铸铁,其显微组织各不相同。同一成分的钢或铸 铁,经过不同的金属热处理后也具有不同的显微组织。不同的显微组 织具有不同的性能,因此钢铁可以通过热处理获得不

12、同的性能。钢铁 显微组织分析是研究钢铁和评定钢铁制品质量的重要手段。普通陶瓷材料经过光学显微镜观察表面有气孔、金相、玻璃相 4.How to link microstructure with processing?5.In your opinion ,how to deal with the solid state materials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is helpful to you work? 细晶强化:通过 细化晶粒而使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提高的方法称为细晶强化,工业上将 通过细化晶粒以提高材料强度。方法:增加过冷度、变质处理、振动 与搅拌、对于冷变形的金属

13、可以通过控制变形度、退火温度来细化晶 粒。固溶强化:融入固溶体中的溶质原子造成晶格畸变,晶格畸变增 大了位错运动的阻力,使滑移难以进行,从而使合金固溶体的强度与 硬度增加。这种通过融入某种溶质元素来形成固溶体而使金属强化的 现象称为固溶强化。加工硬化:金属材料在再结晶温度以下塑性变形时强度和硬度升 高,而塑性和韧性降低的现象。又称冷作硬化。产生原因是,金属在 塑性变形时,晶粒发生滑移,出现位错的缠结,使晶粒拉长、破碎和 纤维化,金属内部产生了残余应力等。加工硬化的程度通常用加工后 与加工前表面层显微硬度的比值和硬化层深度来表示。第二相强化: 复相合金与单相合金相比,除基体相以外,还有第二相存在

14、。当第二 相以细小弥散的微粒均匀分布于基体相中时,将会产生显著的强化作 用,这种强化作用称为第二相强化。第二相强化的主要原因是它们与 位错间的交互作用,阻碍了位错运动,提高了合金的变形抗力。时效强化:合金元素经固溶处理后,获得过饱和固溶体。在随后 的室温放置或低温加热保温时,第二相从过饱和固溶体中析出,引起 强度,硬度以及物理和化学性能的显著变化,这一过程被称为时效。6.For a piece of Alumina ceramics(氧化铝陶瓷),using which ways to get needed microstructure picture and from that to und

15、erstand its structure development ,property specialty and con trol factors ,etc.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组织形貌。电熔刚玉由于经过熔融工艺加工过程,因此一次晶体较大,一般 较烧结 a_A1203 大几倍甚至几百倍;硬度高;脆性大;晶体边界尖锐。烧 结 a-A1203 具有晶界圆滑及高硬度的特点,它的颗粒由大量细小微晶 团聚而成。由烧结法制备的 a_A1203 粉体,其显微结构随烧结温度、 添加剂、气氛等条件的改变而改变。Advice Reading 1.Considering standard china and

16、its process ing从毛坯到产品,陶瓷材料需要二次加工,但由于硬脆特性, 陶瓷的加工性比多属材料困难得多,因此需要开发优质高效的陶瓷加 工新工艺新技术。先进陶瓷的加工,涉及到陶瓷材料的性能,加工技 术,检测,连结和涂覆等许多方面。2.Discuss about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the tricalcium silicate(硅酸三钙).3.Review about the iron-carbon phase and its application(7 个区域).铁碳合金相图是研 究钢铁的重要理论基础,它反映了平衡状态下铁碳合金的成分、温度、 组织三者之间的关系。铁碳相图是制定各种热加工及热处理工艺的依 据,利用它还可以分析钢铁材料的性能,从而作为选材的理沦根据, 它是学习铁碳合金的一个重要工具。铁碳相图的应用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1.估算碳钢 和铸铁铸造熔化加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