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卫生室规章制度范本(三篇)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2534233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村卫生室规章制度范本(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村卫生室规章制度范本(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村卫生室规章制度范本(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村卫生室规章制度范本(三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村卫生室规章制度范本(三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村卫生室规章制度范本(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卫生室规章制度范本(三篇)(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村卫生室规章制度范本医务人员医德规范1、救死扶伤,实行_的人道主义。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2、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3、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4、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5、为病人保守医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隐私与_。6、互学互尊,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关系。7、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诊断室工作制度1、遵守工作纪律,不迟到,不早退,工作时间不脱岗。2、认真填写门诊日志,按时统计上报。3、按规定建立各

2、类档案,要求管理规范化。4、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坚持查对制度。5、保持环境整洁,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坚持定期紫外线消毒。6、对户及家庭病床,按规定访视,体检,提供咨询。7、协助开展计划免疫,开展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慢性病管理。8、对疑难重病患者及时转诊,建立工作差错、事故登记制度。9、遵守财会制度及药品、物品领取规定,严格保管,防火防盗。10、开展便民服务,服务热情、耐心,按标准收费,树立良好医德医风。治疗室工作制度1、工作人员应了解注射药物的药理作用、毒性反应和药物过敏反应的紧急处理,具有高度责任心。2、保持室内整洁卫生,地面先拖后扫,每天湿式清扫两次,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本室。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

3、_次,并做好登记。3、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分类放置,标识明显,字迹清楚。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密切观察病人用药后反应。5、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进入治疗室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口罩。无菌溶液、无菌容器、各种消毒液应定期更换,保持有效浓度。6、注射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对使用后的注射器等一次性物品,进行消毒毁形处理。处置室工作制度1、凡各种注射应按处方或医嘱执行。对过敏的药物必须按规定做好注射前的过敏试验。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对患者热情、体贴。3、密切观察注射后的情况,发生注射反应或意外,应及时进行处置,并报告医师。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定,操作时应戴口罩、帽子。器械要定期消毒和更换。

4、保证消毒液的有效浓度。注射应做到每人一针一管。5、准备抢救药品器械,放于固定位置,定期检查,及时补充更换。6、室内每天要消毒,定期采样培养。7、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防止交叉感染。8、换药时除固定敷料外(绷带等),一切换药物品均需保持无菌,并注明灭菌日期,超过效期重新灭菌。9、器械要定期消毒和更换,保证消毒液的有效浓度。10、换药时,先处理清洁伤口,后处理感染伤口。11、特殊感染不得在处置室内处理。观察室工作制度1、工作人员要着装整齐,热情接待病人,消除其紧张、恐惧情绪,注射时注意保暖。2、各种注射应按注射单和医嘱执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对容易引起过敏的药物,注射时必须按规定作过敏试验。3、注

5、射时及注射后应密切观察病员情况,一旦发生过敏或其他注射反应和意外,应立即采取措施并报告医生。4、值班人员随时主动巡视患者,按时进行诊疗护理并及时记录、反映情况。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不得贻误病情。6、医护人员对观察室病人,要详细认真地进行交接班工作,认真做好各项记录。7、观察室要勤开窗户,定期消毒。药房工作制度1、认真遵守技术常规及操作规程,收方后对处方的内容进行查对无误后,将用法写在瓶签和药袋上,向患者说明注意事项,方可发出。遇有处方用量、用法不妥时要直接与医师联系解决。2、对含有毒、麻限剧药品的处方调配时应按毒、麻限剧药品管理制度办理。3、配方时应细心、谨慎,遇有标签模糊或疑似变

6、质的药品,查清后再行调配。做到称量准确,切勿估计取药。4、储药瓶在补充药品时,须经核对,尤其是同一类型更应注意。储药瓶应保持清洁并按固定位置陈列,补充药品后放回原处以利工作进行,防止拿错。5、保持肃静,不得大声喧哗,交谈说闹,吸烟,洗衣服等。工作人员要经常保持室内整洁,注意个人卫生,工作时衣帽要整齐,其他人员非因公不得进入药房。6、做好药品消耗统计,定期盘点,填表上报。7、已调配的处方,应分别装订存查,按处方制度执行。8、调剂人员要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撤离职守,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9、定期提供新购进药品及其作用、剂量、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信息,并及时提供即将过期失效药品_,以减少浪费。处方管理制

7、度1、处方应按规定格式用钢笔书写,字迹清楚,内容完整。2、处方书写必须达到项目齐全,姓名、性别、年龄、日期、住址、诊断、药名、剂量、数量、用法、签全名等不得漏项。3、要做到处方用药合理,药价结算正确。4、处方上药品数量用_伯数字码书写。药品用量单位以克、毫克、毫升国际单位计算,中药片、丸、胶囊以付、片、丸、粒为书写单位。注射剂以支、瓶为单位。5、处方剂量一天为宜,三天为限,慢性病或特殊情况不超过一周。6、不得使用毒、限、_药。健康档案管理制度1、填写健康档案的医务人员应按统一的规范来描述记录,内容要真实可靠;符合逻辑,不得随意涂改。如有改动,责任者必须签字,以示负责。做到字迹清晰,格式规范统一

8、。2、居民健康档案应由医师负责填写,做到及时收集、及时记录,统一编号,归档保管,以便查阅。并应逐步输入计算机、系统管理。3、居民健康档案具有医疗保密性,未经准许不得随意查阅和外借。4、健康档案存放处要做到防火、防潮、防光、防虫蛀、鼠咬,应妥善保存。传染病管理制度1、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积极主动配合上级_部门做好主要传染病的疫点处理和消毒隔离工作。2、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对传染病人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及时进行疫情处理,严格控制传染病的流行。3、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建立传染病登记簿,做到不漏登,不漏报,及时收集可靠准确的疫情资料。4、对可能被传染性病原体污染的物品要随时做好消

9、毒工作,废弃物须消毒后丢入污物桶,传染病患者要及时转院诊治,转诊后对诊治场所和病家进行终未消毒。5、宣传卫生防病知识,防止农药中毒、食物中毒、触电、溺水、外伤事故的发生。医疗废物管理制度1、确定专职人员检查、督促、落实本单位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2、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具和容易致人损伤的医疗废物,消毒并作毁形处理。3、能够焚烧的,及时焚烧;不能焚烧的,消毒后集中填埋。4、不转让、不买卖、不丢弃、不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不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5、对不按规定要求处理医疗废物的,按医疗废弃物处理条例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村卫生室妇幼保健管理制度1、加强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

10、指导工作。及时为乡镇卫生院提供怀孕妇女的消息,以便及时早做好孕健卡工作。2、做好产后访视工作,发现母婴有异常情况及时转乡镇医院处理。3、配合乡镇卫生院做好妇女病查治工作,对患病妇女给予治疗并定期随访。4、对村办幼儿园、托儿所进行卫生保健业务指导,宣传保健知识。5、做好出生和0_岁儿童的死亡登记上报工作。十二、医疗差错事故管理、报告制度1、健全医疗差错、事故登记报告。要建立医疗差错、事故登记本,及时登记发生差错、事故的原因、经过及产生的后果。2、及时对医疗差错、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并建立医疗差错、事故统计档案。3、对已发生的医疗差错事故,必须深入调查,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分清责任,认真总结教训,进

11、行有针对性的医疗安全教育,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4、对已发生的严重差错或医疗事故,要及时指定专人对各种有关记录及造成差错、事故的药品、器械等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并及时配合做好有关的调查处理工作,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以减少或消除由此而造成的不良后果。5、发生医疗差错、事故后要及时上报,任何个人、科室、单位都不得隐瞒不报,一经发现,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以相应的处理。村卫生室财务制度1、建立健全财务账册、药物账册、物资账册,建好管好现金往来账,各种账册要填写及时,定期审核。2、做到钱、账分管,管账与管物分开的原则。3、账目清楚,定期核对。物账相符,每月必须查对一次。4、服务收费有标准,药物明码标价

12、公示,收取费用有凭证。5、认真执行合作医疗报销规定,收支账目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消毒隔离制度1、工作人员上岗时衣帽整洁,治疗或操作前洗净双手,戴口罩。2、室内保持整洁,每日上下午各室通风,擦拭桌、椅及候诊椅等,每周大扫除一次。3、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4、各类常用物品的消毒按“各类物品消毒方法”执行。5、如有传染病或疑似患者,按传染病隔离消毒制度执行。6、每日紫外线照射_分钟,并做好登记。上午、下午各一次用消毒液作空气喷雾消毒,按规定做空气细菌学监测。7、一次性医用物品,使用后按规定处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级工作制度1、严格执行区、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及相关规定

13、,保证各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有序运行。2、利用多种形成、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合作医疗的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全村人民群众对合作医疗的认识水平。3、协助建立参合农民登记薄,一式两份,一份自存,一份报合管办,备报销时查阅。4、严格按照合作医疗管理办法规定的标准,对参合农民开展医药费用的现场减免。卫生室工作人员要首先查看参合者合作医疗证,确认无误后,使用合作医疗专用处方,并在报销登记表上予以详细登记,参合者只负担部分的资金,医生应及时填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中医药费支出记录栏目。5、村卫生室每_日到镇医院报帐一次。报帐内容包括合作医疗专用处方、业务收日报表及门诊医药费用汇总表等。6、卫生室工作人员要实

14、事求是开展合作医疗报销工作,严禁发生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为自己或他人谋私利的行为。村卫生室规章制度范本(二)医疗机构执业规则一、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得开展诊疗活动。二、医疗机构执业,必须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医疗技术规范。三、医疗机构必须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诊疗科目、诊疗时间和收费标准悬挂于明显处所。四、医疗机构必须按照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五、医疗机构不得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六、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医德教育。七、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上岗工作,必须佩带载有本人姓名、职务或者职称的标牌。八、医疗机构对危重病人应当立即抢救。对限于设备或者

15、技术条件不能诊治的病人,应当及时转诊。九、未经医师(士)亲自诊查病人,医疗机构不得出具疾病诊断书、健康证明书或者死亡证明书等证明文件;未经医师(士)、助产人员亲自接产,医疗机构不得出具出生证明书或者死产报告书。十、医疗机构施行手术、特殊检查或者特殊治疗时,必须征得患者同意,并应当取得其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时,应当取得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又无家属或者关系人在场,或者遇到其他特殊情况时,经治医师应当提出医疗处置方案,在取得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被授权负责人员的批准后实施。十一、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有关规定处理。十二、医疗机构对传染病、精神病、职业病等患者的特殊诊治和处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十三、医疗机构必须按照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强药品管理。十四、医疗机构必须按照人民政府或者物价部门的有关规定收取医疗费用,详列细项,并出具收据。十五、医疗机构必须承担相应的预防保健工作,承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支援农村、指导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等任务。十六、发生重大灾害、事故、疾病流行或者其他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