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连续梁悬灌施工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2533080 上传时间:2024-02-17 格式:DOC 页数:87 大小:2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连续梁悬灌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9连续梁悬灌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9连续梁悬灌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9连续梁悬灌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9连续梁悬灌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连续梁悬灌施工作业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连续梁悬灌施工作业指导书(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建铁路厦门至深圳客运专线XSGZQ-6标连续梁悬灌施工作业指导书中铁十七局集团厦深客运专线XSGZQ-6标项目经理部二00八年九月一、作业流程4二、施工程序5三、质量保证措施221、悬臂灌注施工区保证措施222、保持管道畅通的措施233、合拢段施工注意事项234、预应力张拉注意事项24四、安全保证措施241、挂篮施工安全操作规定242、预应力施工安全操作措施26五、质量标准271.模板与支架272.钢筋283.混凝土344.预应力375.支座406.防水层41桥梁悬灌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目的:为了规范施工程序,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特对各工序施工制定如下施工作业指导书,请严

2、格遵照执行。适用范围: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职责分工:技术员、主管工程师负责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技术;施工员负责施工现场的施工组织安排;质量员监督检查现场的施工质量与检查报表的收集与填写;安全员制定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并督导施工落实。编制依据-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4-2005);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60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一、作业流程悬灌施工工艺流程挂篮制造,试拼与测试 搭设墩托架 临时通道施工基础及墩身施工预制0#、1#梁段钢筋骨

3、架0#、1#、1#梁段顶面找平0#、1#、1#梁段整体现浇预制2#n#梁段底腹板钢筋骨架拼装挂篮分块吊装2#、2#梁段底板、腹板钢筋拖移内模架,安装2#梁段内模及顶板钢筋对称灌注2#、2#梁段混凝土混凝土灌注后测量观测点标高2#梁段顶面找平养护混凝土灌筑前测量观测点标高张拉前测量观测点标高张拉及压浆张拉后测量观测点标高 计算、调整3#、3#梁段施工立模标高对称牵引2#梁段挂篮前移就位3#n#梁段悬灌循环施工 拆除边跨挂篮边跨平衡段施工 合拢边跨 拆除中跨挂篮 合拢中跨 其他 二、施工程序采用菱型挂篮在T构两端对称悬臂灌注施工。边跨直线段采用膺架法施工;中跨合拢段直接利用挂篮底模平台和内外模板悬

4、吊施工。1.0#梁段施工0#段梁体内钢筋密集,预应力管道纵横竖交错,结构复杂,是连续梁施工的一大难点,它对承重支架、模板制作、安装、支撑及砼灌注提出了较高要求。由于梁体较高,一次立模灌注成型难度较大,0#梁段分为两次灌注,第一次浇注底板和部分腹板横隔板,第二次浇注剩余部分,即部分腹板、横隔板和全部顶板,两次灌注的连接处按施工缝处理。支架支架落在刚性承台上作为现浇施工平台,对承台襟边尺寸较大,具备条件可在其上利用65式军用墩杆件拼装支架,该军用墩单元杆件轻,拼装方便,刚度大,承载力高,稳定性好,使用安全可靠。支架的拼装方案是:在承台襟边四周及沿桥轴线拼装军用墩墩架,纵排之间用拉杆和斜撑连接,横排

5、与墩身预埋件连接,墩架上横铺垫梁,纵铺30槽钢,底模铺设硬质方木,形成平台。支架拼好后,应进行预压,消除非弹性变形。0#梁段模板0#段底板模板、腹板外模板、翼板底模板等影响外观质量的模板均采用钢框胶合板大模板,面板采用12mm厚的高强胶合板,骨架采用特制的钢框和型钢,钢框和型钢及骨架均采用螺栓结合成装配式的大模板。由于0#段模板只倒用一次,灌完0#段砼后,可将面板和骨架分解拆除,改做挂篮模板继续使用。钢框胶合板大模板可沿用组合钢模板的各种配件进行连接拼装。箱梁内模即腹板内侧模、横隔板模及顶板模均采用组合钢模及木模组拼而成。模板支撑箱梁两侧外模板以10槽钢作竖带用拉杆互相对拉,内模采用10-12

6、方木排架支撑,为保证腹板和横隔板的砼厚度,在内外模板间布置20粗钢筋撑支顶,顶板模板和翼板模板采用可调式门式架支撑。砼施工砼配合比设计箱梁砼按泵送砼设计。要求砼可泵性好,流动性大,塌落度1620cm,以便于砼泵送和在钢筋管道密布的情况下入模和振捣;由于分次灌注砼量较大,灌注作业不可能在水泥正常初凝期内完成,要求砼初凝时间适当延长,不小于8h,以确保分层灌注的层间连结;要求悬灌梁砼施工循环作业周期短,要求砼具有早强性,3d强度不能低于40Mpa,以满足工期要求;要求箱梁砼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弹性模量,必须选择最佳的水泥用量、粗骨料、砂率及外加剂用量,以减少梁体砼的收缩,徐变及变形。砼配合比的设计必须

7、全面考虑上述因素,设计出缓凝、早强、高强、高弹性模量、高流态、适合本梁的最佳配合比。砼灌注砼分两次灌注,第一次灌注时,由于梁体底板砼由砼输送泵从箱梁两端输入,先灌注隔板底和腹板底,再浇注底模其他部位;灌注腹板和横隔板是从3m高处搭设砼施工平台,砼直接从腹板和横隔板上口下料;第二次灌注时,由于梁体较高 ,腹板和横隔板不能从上口下料,而是通过在内箱模板适当位置开设多处砼输入窗口和捣固窗口,灌注后予以封闭,顶板砼灌注时,要搭设砼施工平台,以免人员、机具等荷载压坏钢筋网和预应力管道。由于梁体内钢筋密集、管道多,砼振捣要特别注意,除采取一些技术措施保证外,还要采取一些组织措施和经济措施来保证,如划分振捣

8、区域、实行责任承包等措施。为使砼捣固密实和表面光滑美观,除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外,在外模上适当安装一些附着式振捣器。砼灌注完后要及时进行洒水养护,并注意内外箱同时不间断的洒水养护。2、悬灌施工0#段浇注后,达到设计张拉强度时进行三向预应力张拉并压浆,在0#段上拼装挂篮,进行其他梁段的平衡对称悬臂法施工。(如0#段长度较短,且设计1#、1#段也需在支架上现浇,可与0#段同时浇灌。)挂篮挂篮按设计加工,保证质量。菱形挂篮由菱形桁架、提吊系统、走行和锚固系统及模板系统四部分组成。菱形桁架是挂篮的主要承重结构,桁架分两片立于箱梁腹板位置,其间用角钢组成平面联接系,每片桁架除斜杆用230cA3槽钢组焊而成外

9、,其余均由230bA3组焊,节点处用20mm节点板和M30螺栓连接。前上节点处和前上横梁连接,前上横梁由16aA3组焊而成桁架结构,上设10个吊点,其中4个吊外侧模,2个吊内侧模,4个吊底模架。提吊系统前吊带:前吊带的作用是将悬臂浇注的底板、腹板砼及底模板重量传至桁架上。前吊带由16032和16020两种18Mn钢板用f50(20CrMnTi)钢销组合而成。前吊带下端与底模架前横梁销接,上端吊在前上横梁上,每组吊带用2个320KN手动千斤顶及扁担梁调节底模标高。后吊带:后吊带的作用是将底模架荷载传至已成的箱梁底板。后吊带用3块16032的16Mn钢板加工而成,上部设置调节孔,以适应梁底板厚度的

10、变化,下端与底模架后横梁销接,上端穿过箱梁底板(预留孔),每个吊带用2个320KN手动螺旋千斤顶及扁担梁支承在已成箱梁的底板上。模板系统 箱梁外侧模外框架由75756和12组焊而成,模板围带用10,模板采用大块钢框胶合板模板组装而成,根据梁段的高度和长度可随意接拼和拆卸。外侧模支承在外模走行梁上,后端通过吊杆悬吊在已浇好的箱梁顶板(在浇注顶板时设预留孔),后吊杆与走行梁间设有后吊架,后吊架上装有滚动轴承,挂篮行走时,外侧模走行梁与外侧模一起沿后吊架滑行。内模由内模框架以及组合钢模等组成。内模安置在由内模桁架、竖带和斜支撑组成的内模框架上,内模框架支承在内模走行梁上,走行梁前端通过倒链悬吊在前上

11、横梁上,后端通过吊杆悬吊在已浇好的箱梁顶板上(在浇注顶板时设预留孔),后吊杆与走行梁间设有后吊架,后吊架上装有滚动轴承,挂篮行走时,外侧模走行梁与内模走行梁一起沿吊架滑行。底模由底模架和底模板组成。底模纵梁为桁架式,用12及75758组焊而成,前后横梁用240A3槽钢制作。底模为钢框胶合板模板,用18cm16cm858cm方木垫在底模架上,宽度比箱梁底小8mm,两外缘固定56mm橡胶条,在浇注砼时,外模与底模夹紧,以防漏浆。底模架前端连有角钢可组成操作平台。走行及锚固系统a.挂篮走行系统在两片桁架下的箱梁顶面铺设两根轨道(轨道用钢板组焊,按梁段长度制作,锚固在竖向筋上)。主桁后端设有后支座,后

12、支座用反扣轮沿轨道下缘滚动,不需加平衡重,用两个5T手动葫芦牵引,挂篮即可前移。b.锚固系统: 挂篮是用F32精轧螺纹钢和后锚扁担梁把菱型桁架后节点锚固在轨道上的。每片桁架用6根精轧螺纹钢,整套挂篮用12根精轧螺纹钢。挂篮拼装挂篮在上0#段拼装前,在工地应进行试拼, 并进行试压,测出非弹性变形和弹性变形值。墩顶0#节段施工完毕后开始拼装已加工好的挂篮, 拼装时按构件编号及总装图进行。拼装程序是:走行系统菱形桁架 锚固系统 底模板 内外模。在箱梁腹板顶面铺好钢枕、木枕,在竖向预应力筋位置,连接好轨道连接杆(连接杆用45#钢加工而成),从0#段中心向两边安装长3m轨道各两根,抄平轨顶面,量测轨道中

13、心距,确认无误后,用加工好的螺帽把轨道锁定。安装前后支座,吊装菱形桁架。由于受起重能力限制,桁架分两片安装,先吊装一片并加以临时支撑后,再吊装另一片,随后安装两片之间的联结系。用F25精轧螺纹钢筋及扁担梁将桁架后端锚固在轨道下钢枕上,然后吊装前上横梁及前后吊带。吊装底模架及底模板。如受起重能力限制可先吊装底模架,后安装底模板。吊装内模架走行梁,并安装好前后吊带,安装外侧模。安装前将外侧模走行梁插入外模框架内,并安装好前后吊架吊带,将外侧模吊起,用5t倒链拖动外侧模至1#梁段位置。调整立模标高。根据挂篮试验测出的弹性变形及非弹性变形值,再加上线形控制提供的立模标高定出1#梁段的立模标高。挂篮试验

14、挂篮在施工前均要进行荷载试验,以检验挂篮各主要部件受力情况及挂篮的整体变形,以便指导施工。挂篮行走每个T构从1#段开始,对称拼装好挂篮后, 即进行1#段的悬臂灌注施工, 施工完1#段后,挂篮前移至2梁段,其行走程序如下:1#梁段顶面找平铺设钢(木)枕及轨道;放松底模架前后吊带,底模架后横梁用2个10t倒链悬挂在外模走行梁上;拆除后吊带与底模架的联结;解除桁架后端长锚固螺杆;轨道顶面安装2个5t倒链,并标记好前支座移动的位置(支座中心距梁端60cm);用倒链牵引前支座,使菱形桁架、底模、外模一起向前移动,注意构两边挂篮要对称同步前移,以免对墩身产生较大的不平衡弯矩;移动到位后,安装后吊带,将底模架吊起;解除外模走行梁上的一个后吊带,将吊架移至1#梁段顶板预留孔处,然后再与吊带联结,用同样的办法将另一吊架移至1#梁段处;调整立模标高后,重复上述施工步骤进行2#梁段的施工,依此类推。悬灌各工序作业安排悬灌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