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道路我选择》说课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2530912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未来道路我选择》说课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未来道路我选择》说课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未来道路我选择》说课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未来道路我选择》说课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未来道路我选择》说课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未来道路我选择》说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未来道路我选择》说课(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未来道路我选择说课一、教材地位和教材分析未来道路我选择是人教版九年级第十课第三框题的内容,九年级学生即将毕业,面临新的选择,新的挑战。许多学生在升学和就业问题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思想问题。本框题就是要帮助学生摆脱困惑,做出合理选择,解决这一课题,对促进学生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都有重要作用。本框内容共设两目。第一目“生活的岔路口”,引导学生认识:生活充满选择,面对人生的岔路口,要慎重选择,第二目“学会选择学会承担”,引导学生了解必要的方法和策略;认识到选择了就要有勇气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后果,做选择的主人,享受选择的快乐。 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设计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本框内容的具体特点,我把本框内容

2、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确定为:知识目标:明白今天的青少年面临越来越多的选择。知道进行合理选择的方法和策略。 能力目标:掌握科学的方法和策略,为自己做出明智的选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道选择对人生的重要性,慎重地对待人生的一些重要选择,愿意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 教学重点:掌握科学的方法和策略,做出合理选择。 教学难点:学会如何面对选择带来的相应后果和责任。 三、教法和学法本课主要采用情景创设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 在教学中强化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贯彻发展性原则,把师生间互动、合作、尝试和学生自主探究、交流结合起来。四、教学过程有人说:“没有创新的教学,无异于戴着锁链跳舞”

3、。 我把本节课的教学按我们探索的文综学科互动探究教学法分为五步: 情景导入启发探究互动深化创新课堂反馈升华延伸 (一) 情景导入出示寓言故事二则寓言一:场院上,一头毛驴要吃草。毛驴左右两边各放着一堆草。岂料,毛驴犯了难,是先吃这一堆还是先吃那一堆呢?毛驴在犹豫不决中饿死了。寓言二:两个牧童进深山,入狼窝,发现两只小狼崽。他俩各抱一只爬上大树,俩树相距数十步。片刻,老狼来寻子,一个牧童在树上掐小狼的耳朵,弄得小狼嗷叫连天,老狼闻声奔来,气急败坏的在树下乱住乱咬。此时,另一棵树上的牧童拧小狼的腿,这只小狼也连声嗷叫,老狼又闻声赶去。这样老狼不停地奔波于两树之间,终于累的气绝身亡。设计意图:都说“兴

4、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环节采用寓言故事导入,趣味性强,蕴含哲理,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明确选择的重要性。 (二)启发探究 活动一:生活中的选择 活动过程: 1)教师说明:生活充满选择,每天我们都生活在选择中。让我们以一天为例,看看普通的一天中,会遇到哪些选择。请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2)引导学生思考:以前遇到过哪些重要选择?这些选择对自己产生了什么影响?当前面临的重要选择是什么?应该如何面对?在选择的经历中你得出什么经验教训?设计意图:启发探究环节我设计了活动一“生活中的选择”从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引入课题,过渡自然。并且在教材活动的基础上大胆补充最后一个“总结经验”的问题。使

5、学生认识到生活充满选择,有些选择要慎重对待。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针对学生思想中的误区和盲点进行点拨指导,重在观念的提升,而不是强行灌输。(三)互动深化创新活动一:刘杉的苦恼刘杉是九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一般,喜欢玩电脑,业余时间常在体校打篮球。马上面临毕业,填报志愿时,刘杉陷入苦恼:填报重点高中,录取的希望不大;上一所普通高中,万一将来考不上大学怎么办?父母要自己上职业技术学校,学习热门的计算机专业,但是到毕业时这个专业还会这么热吗?而且,社会发展迅速,中专学历也许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做个职业篮球运动员可能不错,不过 1) 刘杉的苦恼是怎么造成的? 2) 你如何看待他的苦恼? 3) 刘杉

6、应如何选择才是对自己的未来负责?设计意图:互动深化创新环节我设计了四个活动,活动一“刘杉的苦恼”,先出示故事情境,引出三个问题,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交流,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这样可以更好的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也突破了本课的重点。活动二:走进小杉 为他分忧活动过程:小杉虽然已经为自己的选择做好了准备,但还是有些后怕,他后怕什么呢?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设计意图:这一活动,教师继续创设情境,设计问题,通过学生的换位思考,引出“学会承担”这一内容。既突破了本课的难点,又使学生认识到每一种选择都有理由,每一种选择都会有相应的责

7、任和后果,作为成长中的青少年要做选择的主人,不断提升自己的选择能力。活动三 心理测试测测你的自主选择能力1、 到一个新地方找地址,你一般是:A、 向别人问路。B、 自己看地图。C、 介于A、B之间。2、 思考问题时,你喜欢独自一个人而不愿和别人一起。A、 是的。B、 说不准。C、 我喜欢与人共事。(310略)设计意图:这一活动形式活泼新颖,深得学生欢迎。教师一方面引导学生全体参与,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学生当前自主选择能力的高低有一个了解。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自己的选择能力有一个良好定位。是本课设计的创新点之一。活动四:诗歌欣赏假如你选择了天空, 就不要渴望风和

8、日丽假如你选择了大地,就不要渴望平坦笔直假如你选择了海洋,就不要渴望一帆风顺我的未来我做主,未来道路我选择。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配上背景音乐,让学生感情朗读,感受自主选择的勇气,感受自主选择的美好。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深化主题,既学会选择又学会承担,同时领略自主选择,勇于承担的积极意义。(四)课堂反馈(一)基础知识闯关1、生活的岔路口 (1)生活充满选择。一方面,随着年龄逐渐增长,面临的 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与前人相比我们选择的 更多, 更大。多种多样的选择对我们的 提出了更高要求。(2)慎重选择人生道路 2、 学会选择 学会承担(1)如何学会最佳的选择?在作出人生的重要选择之前,我们:A、要掌

9、握一些科学的 。B、要弄清自己的 ,多方面收集 ,学会 、筛选 ;C、还要考虑目标的 以及实现的 ;等等。这样,才能作出 。(2)勇于为自己的选择担负起 .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选择,每一个选择都会带来相应的 。我们要有勇气 ,并且为自己的选择 。(3)学会自己选择的意义学会自己作出选择,我们才能 ,享受到 ;或者在作出 时,从中 ,提高 。通过不断的 并从中总结成败的 ,我们的选择会更为明智,人生会更加积极。 (二)灵活运用1、“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每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

10、也可以影响一生。”因此,我们在做出人生的重要选择之前( ) 要学会选择长远目标,不能只顾眼前 要弄清自己的真实需要,多方面搜集信息,学会辨别、筛选信息 要考虑目标的重要性以及实现的可能性 要认真对待,慎重选择A. B. C. D.2、对于我们在升学还是就业问题上的选择,认识正确的是( ) A.听自己的就是正确的选择 B.与家长意见一致就是正确的选择 C.不受社会舆论责难就是正确的选择 D.每一种选择都有相应后果和责任(三)升级训练阅读思考:材料一:居里夫人在实验条件和设备不足的艰苦条件下,不畏艰难,忍受巨大病痛,献身科学事业,在上千次实验失败后,终于提炼出镭,勇攀科学高峰。由于多年辐射和积劳成

11、疾,居里夫人身体严重受损。这个例子说明在探索自然世界的过程中,人类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尽管如此,人类也不会停止探索世界的脚步。只有坚持不懈,刻苦钻研才能获得成功。材料二:近年来,作为“天之骄子”的许多北大、清华毕业生,毅然放弃东部优越的就业环境,主动投身西部大开发的建设中,为改变西部地区贫困落后面貌风险自己的青春和才智。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材料一、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2)为做出选择,你自己应做好哪些准备?(3)学会自己做选择,对于人生有什么意义?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遵循由浅到深,由基础训练到能力训练的原则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题。第一层次

12、“基础知识闯关”,提纲式的设计,构建了知识框架,起到梳理课堂知识,查漏补缺的作用;第二层次“能力提高”,我针对本课的重难点设计了两道选择题让学生深化巩固,教师指导解题方法,锻炼学生解题能力;第三层次“升级训练”,这里我选择材料分析题,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然后通过大学生投身西部的事迹引出最后一个环节升华延伸(五)升华延伸:名言欣赏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 马克思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在于对主题内容的延伸,通过欣赏名人名言,领会其中蕴含的哲理,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交融,引导学生认识个人抉择与社会需求是紧密联系的,对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最后小结:纵观本节课的设计,我采用了一“导”二“启”三“动”四“练”五“延”的互动探究教学法进行流程设计,始终把“创新、高效”蕴含于每一个环节之中,思路清晰,易于操作,贯彻了把“教学过程变成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的理念,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但这只是我在践行新课标,打造创新、高效课堂的一次积极尝试,难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敬请大家批评指正,让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做的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