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检测题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2529966 上传时间:2023-11-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检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检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检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检测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检测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检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检测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检测题(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姓名_ 班级_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 积累运用题。(30分)1、 请用正楷字规范的书写下面的语句。(2分)哦,我们的古老的、古老的母亲,以自己的乳汁,千年万载地哺育了亿万子女的乳娘。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A堆栈(dn) 吞噬(sh) 湍急(dun) 化险为夷(y)B澎湃(bi) 湖泊(b) 浊流(zhu) 山北之塞(se)C酝酿(ling) 稀疏(sh) 嘹亮(lio) 潸然泪下(shn)D客棹(zhao) 河堤(d) 黄晕(yun) 空乏其身(kong)3、下列加

2、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本来藏在叶底下的那盏路灯格外明亮,马路豁然开朗,像拓宽了几尺。B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油然而生。C他仍是山东大学老师眼中一个不耻下问的好学生。D近日,北京、大连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两地学生已经蠢蠢欲动。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 (3分)A.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B. 我们的校长很年轻,大概四十岁左右。C. 北京办奥运,既展示传统文化又展现精神风貌,可谓两全其美。 D.我们听到的是欢乐的歌声和愉快的笑容。5、你正排队买东西,一个后来的插到你前面。遇到这种情况,你认为委婉得体的说

3、法是( ) (3分)A.你高声喊:“按顺序排队,请到后边去!” B.你小声说:“真好意思!” C.你说:“您如有急事,请站到我这,我到后边排队去。” D.你说:“别插队!自觉点!”6、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麦苗在霜冻时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鼓苞了。清早, , ,春分呼哧呼哧地帮助呼哧呼哧的帮人们把粪肥抛撒匀净。好不痛快人也。 A.着大靸鞋,穿老羊皮背心,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 绕山嘴,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 B.,穿老羊皮背心,着大靸鞋,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 上山梁,绕山嘴,爬高高的梯田 C.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 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

4、绕山嘴 D.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着大靸鞋,穿老羊皮背心 爬高高的梯田,上山梁,绕山嘴 7、默写。(7分)(1) 春色满园关不住,_。(2) 绿杨烟外晓寒轻,_。_,肯爱千金轻一笑。(3) 此去泉台招旧部,_。(4)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_,_。(5)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运用比喻的诗句是_。8、某中学用五个同音字作为校训,以此激励师生创建良好的校风。请依次填写出其余的四个字。(2分) 秩序井然突出一个“静”字;环境整洁突出一个“_ ”字;文明礼貌突出一个“_ ”字;力争上游突出一个“_ ”字;强身健体突出一个“_ ”字。9、仿照例句,再写出一个你对“语文”理解的比喻句

5、。(2分) 例句: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仿句:语文是_ ,让人_ 。10、有一天,一个初学绘画的人去拜访德国著名画家阿道夫闵采尔,向他诉苦说:“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消一天工夫,可是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阿道夫闵采尔听了,说:“_。”(2分) 二、 阅读理解题。(50分)(一)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_,_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1、在原诗中将诗句补充完整。(2分) 12、本诗是一首_ (体裁),整理_ ,_ (朝代)人。(3分) 13、选出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诗人回顾自

6、己一生的主要经历。 B.本诗多用对偶句,如颔联、颈联,对仗极为工整。 C.尾联表明自己愿以身殉国的决心,全诗透露出整理内心的忧虑和对前途的迷惘。 D.诗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忧国叹己的情怀。 1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整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段文字,回答1519题。(12分)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着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

7、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15、本段描写的是_,景物描写的顺序是( )(2分)A由远及近 B.由近及远 C.由上而下 D.由下而上16、这段文字描写所形成的意境是( )(2分)A幽静昏暗 B.安静肃穆 C.凄凉暗淡 D.恬静和平17.、“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是形容雨的细,其中形容雨细而闪烁的是“像_”,形容雨细而连绵的是“像_”,形容雨细而密的是“像_”. (3分)18、“斜织”一词在文中表达的意思是( )(2分)A.描绘出雨丝在柔和的春风吹拂中倾斜着、相互交错着落下的样子。B.描绘风不大、柔和,风只能让雨丝交错,不会使雨点横飞。19、在这段文字中,除雨外,整理还写了人,写这些有人的

8、场景的作用是什么?(2分)_。(三)认真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问题。 桃 树一株桃树,长在一棵胡桃树旁边,它满怀嫉恨地望着枝丫结满了累累果实的胡桃树。 “为什么那棵树就长这么多果实,而我长这么少呢?”它想到,“这是不公平的,我一定要想办法也长得那么多。” “千万别这样想呀!”一株李树看透了桃树的心思,劝告道,“你难道没有看到胡桃树的树干长的有多粗大吗?你没有看到它的枝丫多强壮吗?我们每个人都要量力而为,想法子长出好果子!要重质不要重量。”可是桃树已经嫉恨得糊涂了,压根儿不愿听。它要求它的树枝从大地吸收更多的养料,要它的细枝输送更多的树汁。于是它展开了更多的花朵,花朵都结了果实。由头到脚全结满了

9、桃子。可是当桃子成熟时,它们的重量就增加了,以至于枝丫都负担不起它们,而且树干也撑不住那些果实的重量。桃树呻吟一声,弯了,接着“咔嚓”一声巨响,树干断了,整株树倒了下来。桃子全烂在了胡桃树的脚下。20、桃树嫉恨胡桃树结很多果子,李树是怎样劝告它的?(可用原文回答,2分) 21、桃树没有听李树劝告,它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可用原文回答,2分) 22、你知道桃树错在哪儿吗?(4分) 23、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4分) (四)阅读生命如蓟,完成1823题。有一种植物叫蓟,它有着惊人的再生力量,让你感受到它的顽强和乐观,一如人类的生活态度。入冬,农人们的犁铧翻耕了土地,这是来年播种必备的程序

10、。但是,对于一切经过犁铧切割的植物而言,这无异于是天降的灾难它们被齐根切断。一些依靠种子繁殖的植物,只有期待来年秋后种子的播撒了。蓟却不。春天,在翻耕过的土地上,只有蓟,旺盛地生长起来,很快地铺展、占领了那一片看上去有些单调的土地。蓟鲜嫩、肥胖的叶子,是春天野菜里最独特的一种,它鲜,却苦。扯开它的叶子,如同扯断根,会有白色的液体出,那是它的血。当犁铧突然切断蓟的根部时,蓟用旺盛的血流表达它切肤的疼痛。可是,蓟的每一个断面都会迅速凝结成痂,你可以想像到,那是蓟无声的呼号、呻吟和战栗。这应该是一切生命在遭遇灾难时,都会有的反应。蓟的迅速自我“疗治”,让人吃惊。别的断根的植物都死去了,蓟的“复苏”却

11、如同传奇。蓟的每一处断面,都有新芽萌生。它在一端生根,在另一端挺立,以新鲜、乐观的姿态,冒出地面。作为早春的象征,它向太阳伸出双臂,展开绿色的旗帜。于是,先前大地上的一朵一朵的蓟,如今变成一簇一簇。五月,活下来的蓟会伸长自己的茎,开出一朵一朵紫红色的花,多么自尊而顽强的植物啊!蓟的根简直就是植物里可再生的蚯蚓。蓟的白色的血是苦涩的,绿色的叶是苦涩的,生长的历程也充满了苦难,所以人们叫蓟“苦苦菜”。人类的生活不正如这“蓟”吗!一年前,当地震突然降临时,人类的脆弱,不会比蓟被犁铧切断时强多少。一瞬间,房倒屋塌,平静的生活被打破,鲜活的生命消失了、残损了;哭号、呻吟、战栗,人们的惊恐、哀伤,远远超过

12、了蓟。当人们从废墟中站起来,抖掉身上灰尘时,生活就重新开始了;瞬间的断裂,不是生活的死灭。掩埋逝者,医治伤者;垒石立木,重造屋舍;新的爱情,重新萌发;新的生命,如期诞生。生活,如同能分泌出奇异胶质的植物,断裂处被悄悄地弥合。这是巨大的创伤,当然不会像蓟那样迅速“复苏”。但人类的自我治疗能力、繁衍能力,也不是蓟所能比拟的。否则,人类在千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就不会跨越冰、火、震、洪,延续至今。仅仅一年,还只是一年,我看见,人们在尚未清除的废墟边建起的房屋粉墙上,涂画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刚清扫过的广场上,唱着古老的羌族爱情歌谣;在正在翻耕的庄稼地里,播撒着希望的种子。曾经因痛而变得呆滞了的脸庞上,重

13、现笑容;道路上,沉重的脚步已渐渐变得轻松。生活在继续。像一个人猛然跌倒了,爬起来,会有短时间的喘息;而后,是慢步、快步,如果可能,还会跑步。我很钦佩蓟,一种植物让我思考了人的生活。24.感知文章,理解“生命如蓟”的深刻含义。(3分)25文章第一段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2分)26.第段运用了_手法,突出了_。(3分)27.在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_。(2分)28.赏析下列句子。(4分)它在一端生根,在另一端挺立,以新鲜、乐观的姿态,冒出地面。作为早春的象征,它向太阳伸出双臂,展开绿色的旗帜。29.结尾整理说:“我很钦佩蓟,一种植物让我思考了人的生活。”相信你对此也有所感悟,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3分)三、作文(40分)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调查:世界上谁最快乐?在上万个答案中,有四个答案十分精彩,它们分别是: 吹着口哨欣赏自己刚刚完成自己作品的艺术家;给婴儿洗澡的母亲;正在沙地里堆城堡的孩子;劳累了几个小时终于救治了一位病人的外科大夫。 要求:以“快乐”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