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源于生活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2529859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学科源于生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学科源于生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学科源于生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学科源于生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学科源于生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学科源于生活一教学中的发现在我的教学中有一节课是作文课,其教学过程是以下这样的:师:同学们,端午节快到了,我非常想到你们各家去过端午节,不知哪位同学愿意请我?生:(面露喜色,大声喊)老师到我家!我愿意请您!师:大家都愿意请我,我很高兴。但这样争也不是办法。我看这样吧,谁会做菜,而且做的菜色香味俱全,我就到谁家去做客。生:(面露难色,不知如何回答)师:这个条件可能让大家为难了。不过,离端午节还有好几天呢,如果同学们肯学,一定能学好,能请到我的。学生:(兴高采烈)好,一言为定!两天后的作文课上师:同学们学会做菜了吗?生:(大声齐)学会了!师:呀,这么快?跟谁学的?学生1:我跟爸爸学的。师:感谢

2、你们的一片诚心。那你们都学会做什么菜了呢?一定很好吧?生:(不等老师叫,就纷纷起立,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地说起来。老师请了几位上讲台说给大家听。)师:刚才这几位同学都讲得不错。听他们一讲,我就知道菜一定做得不错,老师连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但全班这么多同学,不可能每个人都上来说,有什么办法能让老师知道每个同学学会了做什么菜,做菜的过程怎样呢?生:老师,让我们把做菜的过程和做的什么菜写出来,您不就知道了吗?师:这个主意真好。这样,老师不但要知道你们做的什么菜,而且还能比较一下,看谁的菜做的最好,我就到谁家去做客,好吗?生:好!师:好就快写吧.此次教学作文的评析:传统的作文教学,大多是命题或是半命题的作

3、文,其内容老化、枯燥、脱离生活。所以作文一般拘泥于课本,从句式到文章结构,模仿的居多,雷同的居多。在传统课堂上,写作被限制在课堂里,100%属于课堂教学。学生在课堂上的写作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思维阶段,包括审题、立意、选材构思;二是书面表达阶段,包括起草和修改。教学中,又由于一些教师思维定势,致使学生作文千人一面,毫无新意可言。长时间的传统教学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以致“谈写色变”。案例讲述的作文教学体现了课改后的新作文教学观。从写作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看,新课标倡导“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倡导学生“自主写作”,“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

4、拟题,少写命题作文”。从写作教学的过程看,教学不在局限与课堂,而是为学生“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在写作前体验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二语文课程的背景高中语文课程的建设,应以马克思主义和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推进。高中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要为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高中语文教学的启示高中语文教学要面向生活,要反映生活的内容。高中语文教学要从生活中入手,见微知著

5、,从生活细节中学习语文。这无疑与当前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相一致的。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爱好和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的教学艺术和刻意为之。例如古典诗歌的艺术创作“赋”与“兴”手法的运用,往往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朱熹关于“赋”“比”“兴”的定义虽然准确简洁,但如果照本宣科,学生会感到既难以理解,又枯燥无味。怎样才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我在讲解“赋”和“兴”手法时,运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引入了同学们喜欢和熟悉的流行歌曲。四语文走进生活的重要性(1)是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教学观念。 “生活化”即将学

6、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事件、人物、过程的机会,使学生在与实在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不断丧失,这种丧失表现在学生越来越依赖于教师,依赖于课本,依赖于练习。 (2)是教学相辅,教学合一。 高中语文学习离不开个体的体验。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实践中体验“做”语文,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语文。学生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学生通过亲身感受,自我探索获得的知识,才会根深蒂固,扎根脑海。

7、(3)是高中语文教学要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关注社会热点。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因此,我们应当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让生活时时处处伴随语文教学。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高中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所以,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成了学生创新的广阔天地。高中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实践整合,表现在两方面:联系生活,由生活导向新知;走向生活,由生活决定教学。新知的呈现方式寓于生活现象之中,将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更为自主,更为积极,更为活泼。五语文教学如何与生活实际相结合(1)拓宽课堂,走近生活。我们常常感叹现在的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差了,写作水

8、平低了,其实根源主要不在学生,而在于学校教学。我们给了学生多少时间让他们自己去读书看报呢?现在的学生有多少人有机会认真地去读几部文学名著呢?每学期我们开展了多少辩论、演讲、读书报告会等活动呢?又曾几何时我们让学生真正走向社会,学习于生活呢?我们的教学常局限很小的圈子,施行的是封闭式的教学,这种教学又怎能教出水平高能力强的学生?(2)课外延伸,丰富知识。开展“自主阅读”建设“书香校园”,让语文学习植根于经典土壤。自主阅读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和补充,可以结合本年度的教材和学生年龄特点,依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有目的的选择读物。通过浏览性的范读、探究性的速度、品味性的精读,加以指导。掌握摘抄、写体会等阅读方

9、法,调动学生学习的阅读兴趣,自主经历读书的过程,提高阅读品味。为学生创设与书为友,与经典为邻的书香环境,让学生在博大丰富、高尚文雅的文化宝库里完善发展自我,用健康优美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3)学科渗透,注重整体。最近班上举行了一次学习经验交流会活动,有同学问成绩一直名列年级榜首同学:你各门功课都这么好,你哪来这么多时间呢?学生答:我常常在读其他书时,注意思考其内在逻辑的严密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甚至遇到一些特殊的标点,如冒号、问号等,我还会去考虑其使用的正确性。一份时间学习两门功课,这就是优秀生的学习诀窍,而且这样做也符合语文工具性的要求,既是工具就得充分合理地去使用。(4)注重立

10、体化,突出综合性。语文学科是一门多方面多侧面综合性强的学科。从知识来说,有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文学常识等;从能力来说,有听、说、读、写;从大的体系来说又分语知、阅读、写作,从大的目标来看,语文教学中还须十分注重智力的开发,尤其是思维能力的开发。因此,进行语文教学必须充分认识这门课程的特点综合性,课要上得立体化。课由平面而立体,知识覆盖面就广,能力训练角度多,侧面多,学生可获得多方面的培养,思想情操相应受到熏陶。这样的课容量丰厚,效率会大大提高。让语文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以课堂为苗圃地,精心浇种,以校园为育林场,勤心修剪,以家庭为转移站,小心呵护,以社会为大山林,倾心培植,促成知识的丰富,技能的内化,智力的开发。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因此需要语文教师尤其是农村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地方资源,让农村资源合理服务于语文教学,让生活和教育在农村语文教学中得到有效的结合。走进生活,语文便是生活,生活便是语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