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6综合检测1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2528787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6综合检测1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6综合检测1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6综合检测1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6综合检测1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6综合检测1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6综合检测1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6综合检测1 Word版含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综合检测(一)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环境因素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并且与环境整体发生相互作用的基本成分,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两大类。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图片中的环境因素属于自然环境因素的是() ABCD2下列不是社会环境或社会环境因素的是()A贵州梯田 B周口店人类遗址C城市或乡村 D卧龙自然保护区【解析】第1题,图片是稻田,是水乡,是放牧的羊群,只有是人类没有干预、改造的荒漠。第2题,梯田是人类改造过的人工环境,不属于自然环境。自然保护区保护的是自然环境,不属于社会环境。【答案】1.D2.D阅读

2、下列图片,完成34题。3图片中的现象或行为产生的环境问题是原生环境问题的是()A B C D4图片中的现象或行为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A B C D【解析】第3题,图片依次是过度砍伐、火山喷发、喷灌和工厂,只有火山喷发是自然力引起的自然现象。第4题,过度砍伐带来的水土流失、荒漠化、物种减少等均属于生态破坏;喷灌可以节水;火山喷发产生的物质和工厂排放的废气会污染大气。【答案】3.B4.C20世纪50年代以后,地球上相继出现了三大酸雨区,其中,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是世界主要的酸雨分布区之一。酸雨素有“空中死神”之称,危害极大。根据材料,完成56题。5下列环境问题,由酸雨直接引发的是()A全球海平面上升

3、B南极企鹅患白内障C水土流失D森林大面积枯萎死亡6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促进酸雨防治的是()A使用低硫燃料B控制汽车尾气排放C减少使用氟氯烃化合物制冷剂D安装烟道脱氮设备【解析】第5题,海平面上升是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南极企鹅患白内障的主要原因是臭氧层空洞导致紫外线增多;水土流失主要是由植被遭破坏引起的;酸雨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水生生物生长繁殖受影响、森林枯萎死亡等。第6题,C项措施利于臭氧层的保护。A、B、D三项均利于防治酸雨。【答案】5.D6.C阅读藏羚羊的跪拜文中的片段,完成78题。那只肥壮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企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下来。与此同时只见两

4、行长泪就从它眼里流了出来。7如果文中“他”的行为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将违背人类与环境关系和谐中的()尊重与善待自然关爱人类兼顾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可持续发展A BC D8文中“他”的行为是为了获取自然环境中的_价值()A维持生命 B经济C娱乐和美感 D科学研究【解析】第7题,如果文中“他”的行为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不仅会导致藏羚羊的灭绝(违背了尊重与善待自然的原则),还剥夺了他人和子孙后代合理利用藏羚羊的机会,而且所有人类都要承受藏羚羊灭绝的后果(违背了关爱人类和兼顾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的原则);人类与环境关系和谐原则中没有可持续发展。第8题,文中“他”猎杀藏羚羊,是为了获取其皮毛,获得经济利益。

5、【答案】7.D8.B红楼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妙玉把梅花瓣上的白雪收集在一个坛子里,在地下埋了三年,再拿出来泡茶喝。而在今天的某些城市,这样的雅趣已不可能有了,煤烟和汽车尾气造成的混合型污染,使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面积扩大,如果再像妙玉那样收集“纯洁”的水,水里不知含有多少致癌物质,哪里还能喝?一些城市已采取措施,控制污染,保护环境。据此完成910题。9下列几种观点中,正确的是()A先发展经济,再治理环境B先投入大量资金治理环境,再发展经济C在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治理环境D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发展经济10解决人类与环境的矛盾,主要依靠()A增加粮食产量B增加能源消费C控制资源使用量D努

6、力发展生产力【解析】第9题,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不可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不可取的,经济的发展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相互影响的,只有在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经济的快速优质发展。第10题,各种环境问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也必将在发展的过程中得到解决。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因而解决的关键是发展生产力。【答案】9.D10.D二、综合题(共40分)11读A、B两幅图,完成下列问题。(18分)AB(1)A图反映出的主要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环境问题有_、_、_、_、_。(2)A图中主要由于自然原因造成的环境问题有_、_。(3)图B揭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据

7、图A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_。【解析】本题侧重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要认真观察图片,将题目要求和图片结合起来考虑。【答案】(1)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土地荒漠化全球变暖(2)火山爆发海啸(3)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沿海城市及平原被淹没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矿物质燃料,排放大量CO2;乱砍滥伐使森林减少,对CO2吸收量减少12(2013福建高考)下表是我国某区域20082010年占用、增补耕地的平均坡度与平均海拔状况,据此回答问题。(22分)平均坡度/平均海拔/m占用耕地0.94674.46增补耕地8.401 830.19(1)指出占用与增补耕地分布的差异,并推断增补耕地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2

8、)简述该区域保护耕地可采取的主要措施。【解析】第(1)题,阅读表中的数据可知,占用耕地平均坡度小,平均海拔低,增补耕地平均坡度大,平均海拔高,在地形上有明显的差异。坡度大的地区成为耕地,会造成地表植被的破坏,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也因此而下降。第(2)题,针对表格数据反映出来的问题,采取的措施一是减少对良田的占用,二是减少对坡度大的山地的开垦。为了生产出足够多的农产品,应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道路,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耕地质量。【答案】(1)占用耕地分布在坡度小、海拔低的区域;增补耕地分布在坡度大、海拔高的区域。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土壤肥力下降。(2)加强教育与宣传,依法保护耕地;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耕地质量;严格限制坡度大的区域开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