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2474548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4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2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2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2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2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9-12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4分,对而不全得2分,有选错得0分)1(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B我们所学的概念,诸如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加速度等,是牛顿首先建立起来的C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极短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物理的极限法D自然界的四个基本相互作用是: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弹力、强相互作用2(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

2、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存在弹力B将物体竖直向上抛出,物体在上升阶段所受的重力比落向地面时小C放在桌子上的书受到桌子对它的支持力,这是因为书发生了微小的弹性形变而产生的D实心球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球心处3(4分)甲、乙两物体分别从10m和20m高处同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下面描述正确的是()A落地时甲的速度是乙的B落地的时间甲是乙的2倍C下落1s时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相同D甲、乙两物体在最后1s内下落的高度相等4(4分)有四个运动的物体A、B、C、D,物体A、B运动的st 图象如图甲所示;物体C、D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 vt 图象如图中乙所示以下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物体A和B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3、且A的速度比B的大B在03s的时间内,物体B的位移为10mCt=3s时,物体C追上物体DDt=3s时,物体C与物体D的距离最大5(4分)不计空气阻力,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上拋一物体,从拋出至回到拋出点的时间为t,现在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的一半处设置一块挡板,物体撞击挡板前后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撞击所需时间不计,则这种情况下物体上升和下降的总时间约为()A0.5tB0.4tC0.3tD0.2t6(4分)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F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l1;改用大小为F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l2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ABCD7(4分)如图所示,一

4、根轻绳左端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依次穿过不计质量和摩擦力的动滑轮和定滑轮,在滑轮的下面分别悬挂质量为m1和m2的物体,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m1可以大于m2Bm1可以小于m2Cm2必须小于2m1Dm1必须大于2m28(4分)如图所示,物体B的上表面水平,B上面载着物体A,当它们一起沿固定斜面C匀速下滑的过程中物体A受力是()A只受重力B只受重力和支持力C有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D有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斜面对它的弹力9(4分)两个共点力Fl、F2大小不同,它们的合力大小为F,则()AF1、F2同时增大一倍,F也增大一倍BF1、F2同时增加10N,F也增加10NCF1增加10N

5、,F2减少10N,F一定不变D若F1、F2中的一个增大,F不一定增大10(4分)沿光滑墙壁用网兜把一个足球挂在A点,足球的质量为m,网兜的质量不计足球与墙壁的接触点为B,悬绳与墙壁的夹角为,则悬绳对球的拉力F1和墙壁对球的支持力F2分别为()AF1=BF1=CF2=mgtanDF2=11(4分)如图,五本书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拉中间的书c但未拉动,各书仍静止关于它们所受摩擦力的情况,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书e受两个摩擦力作用B书b受到一个摩擦力作用C书c受到一个摩擦力作用D书a不受摩擦力作用12(4分)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被两个弹簧秤拉到

6、O点,两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F1和F2,两细绳的方向分别与橡皮条延长线的夹角为a1和a2,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多选)A在实验中无论怎样改变两弹簧秤的夹角合力F必大于F1和 F2B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时,只要使橡皮条与AO等长就可以,不用把橡皮条拉到同一点OC实验中要保持弹簧秤拉力的方向与纸面平行D若保持O点的位置和夹角a1不变,夹角a2可变,若F1增大,则F2可能减小二填空题(共两个小题,13题8分,14题10分,共18分)13(8分)为了测量某一弹簧的劲度系数,将该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自由端挂上不同质量的砝码实验测量了砝码的质量m与弹簧长度l的相应数据,其对应点已在图上标出(g=9

7、.8m/s2)(1)作出ml的关系图线;(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由图象可以判断弹簧的自然长度为cm(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数字)这个值比弹簧自然长度的实际值(填“偏大”或“偏小”)14(10分)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另一端系着绳套B、C(用来连接弹簧测力计)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1)(1)在实验中,如果只将细绳换成橡皮筋,其它步骤没有改变,那么实验结果(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2)若本实验部分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有关内容:

8、A将一根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直平整木板上,另一端绑上两根细线B在其中一根细线挂上5个质量相等的钩码,使橡皮筋拉伸,如图2甲所示,记录:、_C将步骤B中的钩码取下,分别在两根细线上挂上4个和3个质量相等的钩码,用两光滑硬棒B、C使两细线互成角度,如下图乙所示,小心调整B、C的位置,使,记录、(3)如果“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验证,那么图2乙中=三计算题(四个小题,15、17题10分,16、18题12分,共44分)15(10分)图中物块A重10N,A和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5,当悬挂物B重3N时,开始沿桌面滑动求:(1)B物体重1N时,A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多大?(2)B物体重6N时,

9、A与桌面的摩擦力多大?(3)当A物体上再加上重10N的C物体,B物体重6N时,A与桌面的摩擦力多大?16(10分)如图,轻绳OA一端系在天花板上,与竖直线夹角37,轻绳OB水平,一端系在墙上,O点处挂一重为40N的物体(cos37=0.8,sin37=0.6)(1)求AO、BO的拉力各为多大?(2)若AO、BO、CO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100N,则所吊重物重力最大不能超过多大?17(12分)小明是学校的升旗手,他每次升旗都做到了在庄严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时开始升旗,当国歌结束时恰好庄严的五星红旗升到了高高的旗杆顶端已知国歌从响起到结束的时间是48s,旗杆高度是19m,红旗从离地面1.4m处开始

10、升起若设小明升旗时先拉动绳子使红旗向上匀加速运动,时间持续4s,然后使红旗做匀速运动,最后使红旗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与开始升起时的加速度大小相同,红旗到达旗杆顶端时的速度恰好为零试计算小明升旗时使红旗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和红旗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18(12分)2011年7月23日上海铁路局管辖内的甬温线动车组因列车追尾而发生大量人员伤亡的惨烈事故现有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其速度vA=10m/s,B车速度vB=30m/s因大雾能见度低,B车在距A车600m时才发现前方有A车,此时B车立即刹车,但B车要减速1 800m才能够停止(1)B车刹车后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多

11、大?(2)若B车刹车8s后,A车以加速度a=0.5m/s2加速前进,问能否避免事故?若能够避免则两车最近时相距多远?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中学xx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9-12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4分,对而不全得2分,有选错得0分)1(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B我们所学的概念,诸如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加速度等,是牛顿首先建立起来的C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极短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

12、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物理的极限法D自然界的四个基本相互作用是: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弹力、强相互作用考点:物理学史专题:常规题型分析: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方法,如理想实验法,微元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等等解答:解: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质点采用的科学方法为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方法,故A错误;B、我们所学的概念,诸如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加速度等,是伽利略首先建立起来的,故B错误;C、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极短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物理的极限法,故C正确;D、自然界的四个基本相互作用是:万有引力、电

13、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弱相互作用,故D错误;故选:C点评: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我们会遇到多种不同的物理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对我们理解物理有很大的帮助;故在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基础上,更要注意科学方法的积累与学习2(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存在弹力B将物体竖直向上抛出,物体在上升阶段所受的重力比落向地面时小C放在桌子上的书受到桌子对它的支持力,这是因为书发生了微小的弹性形变而产生的D实心球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球心处考点: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弹力的存在及方向的判定专题分析:接触不一定产生弹力,只有接触后发生弹性形变,才能产生弹力重力是由万有引力而产生的;根据弹力产生原理,即可求解

14、;重心概念及重心的位置解答:解:A、接触不一定产生弹力,只有接触后发生弹性形变,才能产生弹力,故A错误;B、重力是万有引力而产生,同一地点物体的重力不变,与运动状态无关,故B错误;C、放在桌子上的书受到桌子对它的支持力,这是因为桌子发生了微小的弹性形变而产生的,故C错误;D、物体的重心与质量分布、几何形状有关,实心球体,但质量分布不一定均匀,则其的重心不一定在球心处,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正确理解力的概念、力的相互作用、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3(4分)甲、乙两物体分别从10m和20m高处同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下面描述正确的是()A落地时甲的速度是乙的B落地的时间甲是乙的2倍C下落1s时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相同D甲、乙两物体在最后1s内下落的高度相等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即可求解解答:解:A、根据v=可知,落地时乙的速度是甲乙速度的倍,故A错误;B、根据,落地的时间乙是甲的倍,故B错误;C、根据v=gt可知,下落1s时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都为10m/s,相同,故C正确;D、甲乙两物体下落的时间不同,最后一秒的初速度不同,所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