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三单元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2471649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三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五年级上册三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五年级上册三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五年级上册三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五年级上册三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三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三单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隆化五小基于标准的教学教学设计教材来源小学数学人教版2013版内容来源五年级上册第29-31页课题一个数除以小数2课时时间第4课时2017年月日授课对象五年级上册学生设计者张方秀目标确定的依据课标相关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能进行简单的小数除法运算与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教材分析例5教学被除数的小数位数比除数的小数位数少的情况.通过提问被除数的位数不够怎么办,引起学生思考.并通过虚线框里的图示说明把除数变成整数,小数点要向右移动两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也要右移两位,而它只有一

2、位小数,所以要在它的末尾用0补足.教材用小精灵的话引导学生总结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自主反思、充分交流,在概括的基础上加以提炼与完善.学情分析小数除以整数的算理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弄懂,那么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也就水到渠成.在教学时,要联系商不变的性质来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当学生发现被除数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让学生讨论解决方法,然后利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明确用0补足.教学目标1、经历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过程,体验迁移应用的学习方法.2、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注意被除数位数不够时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3、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感受发现知

3、识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归纳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掌握被除数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再除的方法.评价任务1探究算法,利用转化思想完成目标一.2大量的进行计算体验,达成目标二和三.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复习旧知,做好铺垫一、复习铺垫,迁移导入1、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填空,并说明理由.4.681.2=12 2.380.34=5.20.32=32 1610.46=教师:同学们都掌握得很好,那同学们可以总结一下这些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吗?这个知识点的内容是什么?引导回忆商不变的性质的具体内容教师:既然同学们都已经掌握了,那我们现在就更进一步地来学习一个数除以小数的知识.板书课题:一个数除

4、以小数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二、探索新知1教学第29页例5.出示第29页例5:12.60.28=组织学生尝试计算,然后指名汇报.学生计算时可能会有两种不同结果: a b 4.51 2 .61 1 2 1 4 0 1 4 0 00.28 4.51 2 .6 01 1 2 1 4 0 1 4 0 00.28组织学生观察计算过程,并在小组中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计算时,被除数和除数应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当被除数位数不够时,要在被除数的末尾用O补足,再计算.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将错误的计算擦掉.2归纳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组织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归纳后汇报.一看,二移,三算探究算法,体会转

5、化思想完成目标一二三、巩固练习1教材第29页做一做第2题.组织学生观察计算过程,判断计算得对不对,错在哪里,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学生在练习本上重新计算这些题.2教材第30页练习七第4题.学生练习,然后汇报结果.3列竖式计算.6210.003= 72 80.56= 5.040.012= 2.70.75=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订正.4小明帮李奶奶买西红柿,每千克2.98元,付给售货员阿姨20元,找回5.1元.他买了多少千克西红体验算法完成目标三四、课堂小结同学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能不能灵活地运用呢?作业:教材第30页练习七第2、6题.全课小结板书设计一个小数除以小数 12.60.2

6、8=45 一看,二移,三算 4.51 2 .6 01 1 2 1 4 0 1 4 0 00.28 计算一个数除以小数,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末尾用0”补充足;然后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安全教育在楼道,严禁追逐打闹,要注意安全课后反思隆化五小基于标准的教学教学设计教材来源小学数学人民教育2013版内容来源五年级上册第32页例6,第36页练习八第1-3题课题商的近似数课时时间第5课时2017年 月日授课对象五年级上册学生设计者张方秀目标确定的依据课标相关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

7、提出:能进行简单的小数除法运算与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教材分析例6是商的近似数,前面已经学过求积的近似数,为本节课学习商的近似数打下了基础.本节课的教学要结合王鹏爸爸买羽毛球的生活实例的教学,理解并懂得求商的近似数的实际意义,并能够按照要求和实际情况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同时,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要乐于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去,解决好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情分析学生前面已经学过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1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求商的近似数

8、,一是体会求商的近似数的必要性;二是掌握取商的近似数的方法.根据学生的情况,还可以适当介绍简便方法.教学目标1经历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过程,体验迁移应用的学习方法.2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能根据实际需要和要求正确地取商的近似数3在学习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能根据实际情况求商的近似数.教学重点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教学难点会根据生活实际的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评价任务1探究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利用迁移的思想完成目标一.2大量的进行练习体验,达成目标二和三.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复习旧知,做好铺垫一、复习铺垫,迁移导入1用四舍五入法将下面的数改写成一位小数.8.7

9、69 3.452 12.71 18.642计算下面各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2.434.67 12.153.41问:你是用什么方法求这些数的近似数?师引导总结方法的名称:四舍五入法.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商的近似数.板书课题:商的近似数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二、探索新知1出示教材第32页例6情境图.阅读情境图中的信息,问:怎样解决爸爸提出的问题呢?引导学生自主列算式,并试着计算:19.412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会发现除不尽.通过交流,学生可能会想到:实际计算钱数时应该算到分,因为分是人民币的最小单位;也可以算到角,因为现在买东西时已经不用分了.教师小结: 算到分要保留两位小数,算到角就要

10、保留一位小数.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除的时候应该怎么算?小组讨论后,学生汇报. 让学生自己用竖式计算:19.412=2提问:说一说如何求商的近似数?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引导学生小结. 3引导学生比较求商的近似值和求积的近似值的异同点.小组讨论后发言:相同点:都是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不同点:积的近似数要求出准确数之后再求近似数;商的近似数不需要求出准确数,只需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就可以求近似数. 探究求近似数的方法,体会迁移思想完成目标一二三、巩固拓展1完成教材第32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它们的近似值分别是怎么取的.有些题保留指定小数位数后,近似

11、数的末尾有0,要让学生说说是如何处理的.如第2小题1.553.9,保留两位小数是0.40.体验求近似数的方法完成目标二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引导学生归纳:1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到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2求商的近似数的时候不需要算出商的准确值之后再进行取舍.除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不再继续除了,只把余数同除数作比较,若余数比除数的一半小,就说明求出下一位商要直接舍去,若余数等于或者大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要在已除得的商的末一位加上1.作业:教材第3637页练习八第1、2、3、8题.课堂小结板书设计商的近似数按要求取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到比

12、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按实际需要取安全教育在楼道,严禁追逐打闹,要注意安全课后反思隆化五小基于标准的教学教学设计教材来源小学数学人民教育2013版内容来源五年级上册第33-34页例7、例8循环小数,练习八第6-8题课题循环小数课时时间第6课时2017年 月日授课对象五年级上册学生设计者张方秀目标确定的依据课标相关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能进行简单的小数除法运算与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教材分析循环小数是小数除法的商的一种特殊情况,是小数除法深层次的研究.例7是教

13、学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重复出现的情况,为认识循环小数提供感性材料.例8通过计算两道除法式题,呈现了除不尽时商的两种情况:一种是从某位起重复某个数字;另一种是从某位起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由此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并介绍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学情分析学生前面已经学过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计算与商的近似数,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学目标1、理解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掌握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2、通过求商,感受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3、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抽象的概括能力.教学重点通过笔算发现循环小数的规律,掌握循环小数的意义.教学难点能正确判断循环节数字,学会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评价任务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教师引导下完成目标二.2、大量的进行练习体验,达成目标二和三.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复习旧知,做好铺垫一、创设情境1理解依次重复出现的意义.故事引入: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这种依次不断重复的情况我们可以称它为循环.2初步感知循环小数.出示教材第33页例7情境图,学生列式:40075.通过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