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灌装中的几个问题探讨.docx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2470599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啤酒灌装中的几个问题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啤酒灌装中的几个问题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啤酒灌装中的几个问题探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啤酒灌装中的几个问题探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啤酒灌装中的几个问题探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啤酒灌装中的几个问题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啤酒灌装中的几个问题探讨.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啤酒灌装中的几个问题探讨(上)自上此纪80年代开始,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上,我们在国内首先开发 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啤酒灌装机液气控制系统,发展至今己经过了近二十年,现己发展到第 四代,与国际上灌装机液气控制技术的发展基本上同步。在此过程中,通过对啤酒灌装物理 过程的研究、与国内外装备制造商的交流和讨论,发现有些问题需要澄清,有些问题需要说 明,另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在讨论具体问题之前,首先对啤酒灌装的内涵,给 予科学的分析。啤酒是通过生化反应龈造而制成的液态食品,它的基体是水,应遵循流体力学的基本 定理,如能屈守恒、流体连续和力平衡等。它的主体是微生物和生化反应的代谢物以

2、及某些 无机物。其中微生物和代谢物中的二氧化碳和蛋白质,是啤酒灌装过程中必须正视的主要因 素,这也是啤酒灌装区别于其它液态食品灌装的难度所在。如尽量减少增氧量以减少微生物 的生存空间:遵循物理化学中气体溶解量的亨利定理,根据二氧化碳含量和灌装温度确定背 压高低;蛋白质在二氧化碳气体作用下易起泡,且持泡时间较长等。灌装指的是商品灌装,是要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商品,因此必须要计量容积、质量或 一定容器下的液位高度。任何食品包装都不可能提高其品质,而且必然会有所影响,包装工艺的原则是将不利 影响减至最小。一、啤酒灌装技术的核心是灌装阀在我国的媒体和专业会议上,经常可以看到和听到一些说法,将灌装阀数量的

3、增加当 作技术进步来宣传,制造厂家也以此来做广告,似乎灌装头越多灌装技术越先进,灌装流速 越快。实际上无论阀的数量多少,就每一个灌装I阀而言,工作状态和过程都是一样的,涧数 量增多仅仅是酒缸直径大了,所需的动力和传动有些变化,灌装技术无进步可言。所谓高速 灌装的高速,指的是进出瓶的切线速度增快,单位时间内灌装的瓶数增多。而灌装机转动的 角速度却是一样的,即灌装每一瓶啤酒所需的时间无任何变化,对每个灌装阀而言,仍然是 转一圈完成灌装流程。真正变化的是输送系统,高速无压力输送和无阻塞输送系统才是高速 灌装的核心技术。只要灌装阀的功能和结构相同,其灌装的技术性能也就相同,对每一个灌 装阀而言,排除机

4、械加工.和装配误差,在理论上应完全相同。决定灌装质晨和技术水平的是 灌装阀本身,而不是阀的数量多少。如德国的KHS和KR0NES公司,都是以灌装阀的功能和 结构来分类并形成各自的产品系列:而国内的企业,多数在头数上做文章,还未形成以阀为 核心技术的产品系列。目前在国内,据我所知仅有南轻的外置式机械灌装涧,其性能优于现 有的其他机械阀,是唯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灌装核心技术。为此,两年前本人曾在有关报 刊上撰文宣传这创新成果。在2000年中国国际啤酒、饮料制造技术及设备展览会后,本人对国外和国内参展品的 差异,曾发表过评论,国外参展商主要展示的是技术,而国内参展商主要展示的是加工能力 和制造水平。说

5、明我国的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开发和创新的主体。啤酒灌装技术的核心是灌装阀,有阀才有机;机随阀而分。灌装技术的进步主要体现 在阀的技术性能上,而不是阀的数量多少。开展灌装阀单阀技术的研究,才是提高灌装技术 水平的关键。二、啤酒平稳灌装的关键是灌装润等压开阀上世纪80年代,我国从德国引进两种类型的机械阀灌装机的制造技术,一种是SEN 公司的外置式长管机,另利是H&K公司的内置式短管机,由于种神原因,主要是我国的玻 璃瓶制造很不规范,在我国的啤酒厂中绝大部分都采用短管机,这里就以短管机为例来讨论 啤酒平稳灌装。啤酒泡沫是啤酒风味的特色,是评价啤酒品质的主要指标之一,喝啤酒应喝带泡沫的 啤酒。但啤酒的

6、这-特色给灌装带来很大的麻烦,在啤酒厂的灌装现场经常能看到反泡现象。 引起啤酒反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儿方面:瓶子定位对中不到位、瓶I I缺损密封不严和密封圈 老化而形成非等压灌装;二氧化碳含量过高或背压过低使二氧化碳从酒液中大鼠溢出;流动 速度过快或未形成沿瓶内壁面的流动引起对啤酒的扰动过大等。泡沫一旦形成则需一定时间 才能消失,浮在啤酒液血上的泡沫一旦到回气管的底口,将影响止常的回气速度,造成液位 参差不齐。机械阀是在弹簧力的作用力卜开阀,理论上应当在瓶内充气压力等酒缸内背压时开 阀,弹簧力的大小仅用以克服酒缸内液血至阀口间静压差,而实际上还需要克服阀门开启时 的摩擦力,目.必需留有余地,即实

7、际上是在充气压力低于背压时阀门就开启。因此,所有由 弹簧开阀的灌装,在开阀时推动流体流动的作用力多了一个背压与瓶内压力的差压,是差压 开阀。阀门开启后,由于回气管与缸内背压连通,开阀时附加作用力消失,形成等压灌装。 但是,差压开阀时作用力较大所产生的泡沫却不会消失,它将影响整个灌装流程,加上弹簧 力大小不一致,附加的作用力不相等所造成的扰动强度不一样,液位的高低不齐是其必然结 果。这就是国产机械阀短管机灌装液位一致性较差的.主要原因,这与弹簧的材质和工艺以及 灌装阀的制造工艺水平和质量管理有关。经观察就会发现:德国KHS和KR0NES公司的机械 阀灌装机,在正常运转情况下,若打开灌装机的后挡板

8、观察其灌装过程,就见到形成一条斜 线的高低液面,浮在液面上的泡沫数量相差不多,灌装后液位高度的一致性也较好。深究其 原因,一是阀门开度的一致性较好,二是开阀的弹簧作用力和阀开启所需克服的静摩擦力一 致性较好。解决问题的途径是提高阀的制造工艺,达到KHS和KRONES的水平,但这还是没有消除 开阀时的附加作用力。另一种方法是干脆不用弹簧开阀,像电子灌装阀那样在等压时主动开 阀,从源头上消除开阀时的附加作用力,实现等压开I阀灌装,这就是南京轻机外置式灌装I阀 的核心原理。其实它的道理很简单,即在啤酒灌装时的灌装速度应遵循慢一快一慢规律。开 始慢是为了防止产生大量泡沫,终结慢是为了降低流动惯性使液位

9、准确。而中间的快也不是 越快越好,应以不起泡为界限,何况流量受回气管外径和瓶口内径的制约。在传统的机械阀 中,由采用弹簧开阀是差压开阀而未能实现开始慢,啤酒在开阀时起泡就不可避免,因此 液位就不可能很准确。另外,弹簧差压开阙在第一次抽空后充气时,充气时间必须调短些以 避免酒阀误开,这无形中损害了抽空的效果。于是就出现了能克服这一缺陷的电子灌装阀, 南京轻机的外置式机械灌装阀同样也可以达到这目的。综上所述,啤酒平稳灌装的关键是灌装阀等压开阀,或者说关键是开阀时尽量避免啤 酒起泡。啤酒灌装中的几个问题探讨(下)三、关于啤酒灌装机的超速运转目前啤酒灌装基本上按以下的丁.艺流程:进瓶f抽真空f充二氧化

10、碳f抽真空f充二氧化碳一灌装f静置f泄压f出瓶机械阀和电子阀,在工艺流程上是一样的。在时间分配上,机械阀一般以旋转角的形 式进行分配,因为控制抽真空、充气、开闭酒涧(传统机械阀仅有闭阀)和泄压等动作的滑块 或拨杆,均按旋转角的大小安置在控制环上,而实际上这些旋转角的大小是由时间来确定的, 是在正常运行转速卜.示出的相应转角,厂家给出的技术数据仍然是时间。当转速低正常运 行转速时,整个流程完成的时间就增长,反之超速运转时时间就缩短。因此用机械陶灌装啤 酒超速运转可能影响灌装质量,如增氧量增大和液位不齐,甚至出现反泡现象。因为在超速 运作时,所有涧的控制均由控制环上滑块或拨杆来完成,酒阀通过滑块或

11、拨杆间的时间必然 减少,将影响整个灌装流程的灌装质量“电子灌装阀控制是按时序来控制,转速变化时完成灌装流程的每一工序的时间始终保 持不变。若程序中没有限速,超速影响的也仅仅是泄压时间缩短,即影响最后一道工序,不 会对前面的工序,如抽空、灌装等产生任何影响。总之,当灌装阀确定之后,完成灌装流程的各分段的时间也就确定了,除非在设计或给 出技术数据时各分段均有较大的余量,否则必然对灌装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若想提高 生产效率,应当从提高整线效率和提高运行可靠性着手,而不是靠提高灌装机的转速。四、灌装缸内啤酒液位的控制上世纪80年代末,我们为广轻生产的2万瓶/时灌装机研制了我国首台啤酒灌装机液 气控

12、制系统,当时在燕京第三包装车间进行试运行。在调试时,有时出现空缸和满缸现象, 经分析后确定此现象的出现是由酒缸内背压的波动所引起。当采取措施稳定了背压后,酒缸 内液位控制除开机和停机时有波动外,在正常运行时液位稳定在某一位置,但操作工仍需随 时观察液位,调节二氧化碳补气流量调节高低,实质I:是微调背压高低。这种酒缸内液位的 控制方案来自德国H&K公司,它当时使用泰勒公司的气动仪表,用测量进酒管处静压的办法 来控制酒缸内液位。开始我们对此控制方案未做深入分析也沿用此方法,仅仅将气动仪表改 为电气仪表,而执行机构仍采用气动阀。当在调试现场遇到上述问题后,我们用流体力学的 基本原理进行分析后,发现这

13、种控制方案的确存在缺陷。因为进酒管处的静压不仅受酒翻内液位的影响,而且还受酒缸内背压的影响。通俗地 说,压力传感器测到的压力变化分不清源头,调节器只知道当压力低于设定值时让调节阀开 大,当压力低于设定值时让调节阀关小。若是由液位变化引起压力变化,控制就正常。若是 液位未改变而是由背压变化所引起,调节器照样指示进酒调节阀开大美小,致使液位失控, 若是在破瓶和供气不足情况下,就可能很快出现满缸。这种相关量的控制是很难达到同步 致的,控制的精确度和稳定性也不可能很好。在90年代初,我们就提出将背压和液位分别独立进行控制的控制方案,并为此研制了 用于控制液位的传感器。1995年燕京第二包装车间在改进后

14、的广轻60头短管机上进行了生 产性试验,受到了操作工和厂方的欢迎和肯定。当时我们在酒缸上只安装了一个液位传感器, 发现在缸内有酒而不进瓶灌酒即空转时,液位显示值变化3个4个字且与转速无关。经分 析这是由酒缸的旋转面与自然水平面不可能绝对平行所引起,即液位传感器上某一点所走 的圆的轨迹不可能落在自然水平面上,而是与水平面间有一夹角。若从通过旋转中心的垂直 平面上来观察,这一夹角在旋转平面与水平面的交线处为零,从交线处继续旋转,夹角逐渐 增大,等转到90度时夹角达到最大,即等于旋转平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再继续旋转夹角 减小,转到180度时到达交线时央角又回到零。再继续向同方向旋转,央角就变为负方向

15、增 加,到270度时达到负值最大,然后就减小,到360度时回到原位,夹角又回到零。而传感 器上某一点至自然水平面的垂直距离,按数学定律应为此点至旋转中心的距离即旋转半径利 夹角的正弦函数的乘积。其数值随旋转角而变,其变化的规律与夹角的变化规律完全一致, 按正弦函数的规律变化。因此,为消除这误差可在同旋转半径相位差为180度处,即在 与旋转中心对称的地方,再安装一同样的传感器,就可使旋转测最液位所产生的误差正负抵 消而自动消除。目前,我国自己生产的灌装机,尤其是酒缸直径较大的灌装机均采用此控制 方案。德国KHS和KRONES公司的灌装机,在同半径I:装有四个传感器,从数学的角度来说, 完全没有必

16、要,其效果与两个完全一样。理论上只要在同一半径上,在360度范围内,按角 度均匀分布,如每隔120度一个是三个、每隔90度一个就是四个。所测得的液位高度是所 有传感器测量值之和再除以传感器个数,两个是除2,三个是除3、四个就是除4。若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灌装机的转速很低,角速度很小,差不多十秒钟才转一圈, 且每个灌装阀的灌装流量也很小,不可能对水平面的状态造成明显的影响。因此,我认为用 四个传感器完全是多余,只需在同一圆周上轴对称装两个即町。灌装缸内酒液位的控制,对啤酒灌装有较大的影响,液位波动将影响灌装流速波动, 不仅影响灌装时间,对灌装的平稳性也有影响。当然,只要保证缸内有酒,液位有些小的波 动也无关大局。但是若不将液位和背压分开独立控制,将必然会增加灌装机的停机次数、增 加工人的操作强度、很难实现全自动化,何况从控制理论的角度来说,这种相关最的控制也 是不合适的。五、无巴氏灭萌啤酒灌装啤酒酿造后要想成为商品,必须要进行包装,采用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