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人物形象分析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2470499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孙悟空人物形象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孙悟空人物形象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孙悟空人物形象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孙悟空人物形象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孙悟空人物形象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孙悟空人物形象分析摘要:西游记无疑是中华民族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而其主人 公孙悟空的形象更是有重大的意义。对于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长 期以来存在着许多不同看法。有人说是农民英雄,有说人是起义叛徒,有 人说是新兴市民,有人说是开明地主;还有人提出,大闹天宫时他是急于 向上爬的野心家和愚蠢的罪人,而西天取经时则是理想的奋斗者和改革的 英雄。其实,不去追述他的政治倾向,单就其人格魅力,以我们当今时代 的眼光去看,无论是大闹天宫时的英雄气概和叛逆精神,还是西天取经时 屈服的嫌疑和造福于人群,都只是他人生里的阶段,是一个人实现其人生 意义的路程。在孙悟空的人生里,前一阶段他是个率性而为天真烂

2、漫勤奋 聪慧的孤儿,后一阶段是这个孤儿在成长多年沉寂后一举奋发,一路斩妖 魔,忠心护主,为民除害,造福苍生,终于修成正果,功德圆满。关键词:孙悟空、率性而为、勤勉、取经、造福人群的英雄西游记名列中国四大名著,无疑是中华民族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而它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对现实的深刻揭露与批判。不论文章的整体价值, 单就其主人公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已经具备了深刻的借鉴和思考价值。 它让我们看见了一个英雄成长的过程,从无知和率性到施善于天下,从为 自身喜好而行为到为造福万民而取经,孙悟空从懵懂的孩童最终成长为天 下人都喜欢的英雄。老百姓喜欢的英雄才是真英雄,老百姓只会喜欢为他 们除祸害谋幸福的英雄

3、。当然,这样的英雄并不是天生,它有一个必然的 成长的过程,而孙悟空的成长在西游记中划分得极为清晰。天性烂漫的孤儿西游记第1回即点出孙悟空的生世,这是一个天生天养天赋异禀的孤 儿,只看第1回的题为“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就可以看出端 倪。由此可想见孙悟空乃是聚天地灵气孕育而生的一只石猴,自然无父无 母,别说没有人教他起码的生活礼仪之道,甚至都没有人教它懂得生活的 基本常识,一切都必须靠自己的摸索,自然保持了天性的淘气。这些先天 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他以后的性格率性、反叛、乐观、崇尚自由 的特点。而以上种种,归于根本,无非是个讨厌约束不知礼仪的孤儿一些 孩童脾气的行为罢了。求学的坚

4、毅和勤勉尽管随后孙悟空也曾历尽艰辛辛苦求学,于菩提祖师处习得本事,但始终 也改变不了与生俱来的禀性,当然这禀性以现时代的眼光来看是很 可爱的。包括其求学时的坚毅和勤奋在花果山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因为首先进入水帘洞,被推捧为众猴之王。此 后他以自身的聪慧领悟到生老病死难以幸免之理,顿生求学仙法达长生不 老之心。其实这也带有率性而为的特征,孙悟空就是一个想到即为的人。 此后,这仍无姓名的石猴便踏上了求学访道之路,历时多年,足迹遍布, 足见其心志。之后终于从樵夫处得知菩提祖师的洞府,前往求学。当日祖 师问其来处,石猴自言求学路时道“弟子飘洋过海,登界游方,有十数个念 头,方才到访此处。跟随祖师学道之后

5、,他一收好动的习性,勉力戒躁而 为。于是祖师以各门道法相询,任其选自己喜欢乐意学的,最终石猴以自 己独有的聪慧悟性看破了祖师的暗示,终于学得七十二变与筋斗云两大绝技。而这又是三年后的事情了。自此他在外求学已近二十年。率性而为求学的坚毅和勤勉,加上自身的聪慧悟性,让他成功地从菩提祖师那里学 到了一身近乎无敌于天下的本领。可是满帅之后,孙悟空却很快被菩提祖 师赶回了花果山,只因其在师兄弟面前炫耀自己所学的技法,只为博众人 欢乐。可见这只猴子始终还是没能摆脱天性的特色,尽管学习了多年的礼 教,始终难以做到谨言慎行。而回到花果山之后,本领超凡的石猴再没有 了师门这仅有的包袱,恢复了赤子之心,再不受任何

6、礼教的约束。凭着自 己的性子喜好行事,将个天界上下闹得人仰马翻,真是满天神佛制不住一 只人性的猴子。所以,大闹天宫并不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反抗天宫统治者 的行动,孙悟空的率性而为的自由个性和神权世界的规则秩序势难并立,因而不能不斗。整个斗争过程,都表现了他的率性而为的特征。孙悟空这样一路走来,不断为自身的自由和喜好做着许多值得争议的事 情,形成了他人生的第一个阶段的奋斗历程。而这个历程终在如来佛祖的 五指巨山压下时,仓促的结束了。然而让这曾闹得天宫人仰马翻的人物俯 首贴耳地随唐僧西行仍有些困难,因此,只好请如来佛把他压在五行山下, 让他“悔过自新”、“改邪归正”,并请观音菩萨给他带上紧箍儿。这样

7、,才能 使其驯服地走上护送唐僧西行取经的道路。而孙悟空最终也没有辜负任何 人,终于完成了这项伟大的任务,成为造福于人群的英雄,这也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英雄。取经是造福人群的事业如果将取经看作是孙悟空人生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孙悟空再不 可能是闹天宫时的孙悟空,他自己也意识到这一点,于是他毅然与唐僧并 肩踏上了取经的路途。因为孙悟空终于领悟,真正的英雄不是为自己奋斗,而是为人民奋斗的英雄,去西天取经,就是这样一种奋斗。首先,去西天取经,这本来就是一件为民造福的事业,佛祖传三藏经于世, 正是为了渡化众生。其次,我们应该看得到,西天取经的路途与造福人群的道路有极其相似的 地方。同样的困难重重,

8、同样的存在各种险恶势力的阻碍,同样的包含着 某种权威性。为民造福的英雄让我们看看英雄在取经路上的义举,为取经之路清除障碍,为百姓安生荡 平祸害。他的形象就靠这些行为得以丰富,并且逐渐高大以至升华。从东 土到西天十万八千里,遇到的妖怪头子就有几十个,但他一条金箍棒打遍 西天世界,令妖魔鬼怪闻风丧胆。并且他同妖怪斗争,大多数都是主动进 攻,只要一听说妖怪扰乱人间,就决不放过。可见,孙悟空已经脱离了专 为自己斗争的性质,而是为了受苦受难的老百姓、为了弱者而斗争。孙悟空的形象实质不仅在于敢斗,更在于斗则必胜,故为“斗战胜佛”。他 取得斗争胜利有两个法宝:一是武艺高强这在大闹天宫中表现得尤为精彩;一是善

9、于斗争,亦即有勇有谋,斗智斗勇。他机智灵活,随处设计, 常常令妖怪防不胜防。这里所写的神魔之间的联络有亲,像极了现实生活 里官官相护、狼狈为奸,压在人民头上的一座封建大山的形象。最终,当取经事业完成之后,取经集团所有成员都修成了正果。但我们应 该注意到的是,所谓的“正果”应该只是一种喻意,和佛教的教义并不完全 一致。五人中,孙悟空成佛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呢?如来给他的“政治鉴定” 认为孙悟空成佛是因为其“炼魔降怪有功”,可见他得成正果,完全是因为 “有功”,即完成了造福人类的事业,为人类群体做出了贡献。也就是我们 所说的,完成了伟大的事业,最终达到了造福于人群的目标。结束语:现在,再回过头去认真看待西游记中的这只可爱猴子。起初,他的可 爱像不懂事的孩子,看似缺乏教养,其实天性热爱自由习惯率性而为。尽 管他将天宫搅和得天翻地覆,我们还是觉得他可爱,因为这就是他与生俱 来的天性,这就是他孙悟空的特色;五百年后得以重回人间的孙悟空,在 经过了多年的沉寂之后,变作了另一种成熟的可爱。他再不会那么骄狂, 他的心中拥有了一个更宏伟的目标,不再为个人的自由奋斗,而是为全体 人民的幸福奋斗。克服重重困难,清除祸害,完成伟大的事业,造福人群。 最终我们欣喜地看见他完成了这样的使命,他的可爱又变作了第三种,那 是英雄的可爱,是无论放逐到任何一个时代里去都会被人们喜欢崇拜的英 雄的可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