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题练习题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2467183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题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题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题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题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题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题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题练习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湘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题练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课外阅读。纸船冰心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一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倘若(_)惊讶(_)悲哀(_)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B.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C.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D.这

2、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3“我”叠纸船时为什么流着泪?为什么悲哀?_4这首诗抒发了_母亲、_母亲的情感,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恩和_。5本诗用“纸船”做题目的好处不正确的是( )A.以“纸船”为题,借物抒情,用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B.表达出诗人对母亲的思念。C.抒发诗人对自由的向往之情。D.表达诗人对祖国母亲深深的眷恋之情。2. 课内阅读。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1这两节诗选自_,作者是苏联的_。2这两节诗运用了的修辞手法,从描写了白桦的美丽。()A.比喻局部B.比喻整体C.拟人整体3请续写第二节诗。

3、_3. 阅读课外诗歌,完成练习。我们去看海走啊,一起走,我们去看海 我们在海的怀抱里跳跃海风已吹进我们的心中 歌声笑声溅起鲜亮的花朵耳边已响起潮声澎湃 海在我们的怀抱里欢笑走啊,去看海,海是我们的梦潮起潮落都有动听的歌海的胸怀如此的宽大 去看海,一路唱着热情的歌曲海的家园如此的富足 去看海,有读不完的生命启迪海是我们的另一个家看见海,就像走进了宝库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胸怀(_)富足(_)动听(_)启迪(_)2文中画线的句子写出了“我们”对大海的( )A.向往和追求B.启迪与智慧3从“海的胸怀如此的宽大”这一句你想到的是( )A.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4大海给我们的启迪

4、不包括( )A.海纳百川,胸怀宽大。B.海蕴藏着财富,我们可以尽情地拿取。C.海跃动着鲜活的生命,海永远不会停止呼吸。D.海是生命的起源之地。4.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1全诗四句共两层意义,前两句为第一层,着重写_和_,后两句为第二层,“两岸青山相对出”,一个“_”字,逼真地写出了天门山夹江对峙,而且由两岸伸向江心的态势,给人以_态美的感受;“孤帆一片日边来”是_望,一个“_”字,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一片”由远及近,由大而小的情景。2“天门中断楚江开”既是眼前实景,又是作者想象的虚景。说它是实景,理由是_,说它是虚

5、景,理由是_。3对本诗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碧水东流至此回”意思是长江流往此处因天门山的阻挡被迫改变了流向,折而向东。B.这首诗的整个画面显得色彩缤纷,最能表现色彩的词语有“碧水”中的“碧”,“青山”中的“青”,另外“日”和“帆”虽不直接表现色彩,但也隐含了这一方面的内容。C.这首诗描绘了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D.这是一首写景诗,作者没有直接阐发哲理或抒写情怀,但从其呈现出来的山水意境中,我们能感受到他那豪迈奔放的情感。5. 课外阅读。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作者苏轼

6、和_、_并称为“三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2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态的景物有_、_、_、_和_,动态的景物有_和_。3这是一首题画诗,诗歌的第1-3句主要写_,第4句则写_。4从物候角度看,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物?诗中哪些意象能够表明这一时令特征?(列举两例)_6.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1本诗的作者是_。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蓬头:_ 稚子:_遥:_ 应:_3古诗后两句表现出儿童。A.可爱与机灵B.不懂礼貌4后两句的意思是:_7. 阅读短文。妈妈的爱有一个很热很热的夜晚,我从梦中醒来,妈妈正给我扇着扇子,汗水却湿透了她

7、的衣裳。啊!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有一个很凉很凉的雨天,妈妈到学校接我,一把伞遮在我的头顶,雨水却打在妈妈的身上。啊,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有一回我病了,妈妈抱我去医院。摸着我很烫很烫的额头,妈妈着急地哭了。啊,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1给带点的字注音。妈妈给我扇(_)着扇(_)子。2填空:妈妈的爱是(_),是(_),是(_)。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清凉 -(_)着急 -(_)责备 -(_)4根据文章内容,用因为所以写句子。至少写两个。(_)(_)5写一写。你能模仿上面几个诗节的格式来写一段诗节,舒发你对妈妈的爱吗?(_)(_)(_)(_)8. 品读诗句,完成练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

8、“识”的意思是_,“缘”的意思是_。我能写出这两句诗的意思:_。2这两句诗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可以用俗语概括为()。A.当局者迷,旁观者清B.兼听则明,偏信则暗C.耳听为虚,眼见为实3这两句诗给我们的启发是()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他方面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多方面调查,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9. 课外阅读。秋天向我们微笑(节选)玉米举着红缨乐了,忘掉一个夏天的烦恼;高梁红着脸儿笑了,一曲酒歌在心窝酿造。几只小小的鸟,把快活的音符一路轻抛。觅食的小蚂蚁看见了,衔入小小蚁巢。满树的黄叶,飘进大地妈妈

9、的怀抱。它们好像在对我们诉说明年春天,我们会重新长满树梢。走在秋天,头顶有明丽的阳光照耀。捡一片黄叶悄悄地珍藏,秋天永远会向我们微笑。1第一节作者运用_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一派_的景象。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满树的黄叶,飘进大地妈妈的怀抱”,这里运用比喻的手法,写秋天来了。(_)(2)从“我们会重新长满树梢”这一句,我仿佛看到落光叶子的树木又重新长出新叶。(_)3这首诗通过描写_的成熟、_的活动、_的飘落和捡起黄叶悄悄珍藏,向我们展示了秋天的多彩和迷人,表达了作者_之情。4雨过天晴,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都变得生动起来,请你结合诗歌内容,发挥想象,选择其中一个事物,具体

10、描写它的情态。_10. 快乐阅读。菊花_似陶家,_日渐斜。_偏爱菊,_更无花。1把诗句补充完整。2“似陶家”中的“陶家”指的是_。3诗中具体描写诗人喜爱菊花的原因的两句是:_。4“更无花”中的“更”是_的意思。5诗的前两句是_(写景抒情),后两句是_(写景抒情)。整首诗通过对_的歌咏,表达了诗人_的思想感情。11. 古诗词阅读。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_,_?1把诗句补充完整。2诗的前两句是_描写,描写的景物有_、_、_、_、_。3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这是一首_诗,表达了诗人_的感情。12. 阅读理解。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1通过读诗我知道这首是代的作品。这首时主要描写了季,作者到家来看花的情景。2在花园里,“我”不仅看到,还看到。真令人赏心悦目。就在我陶醉在这花开蝶舞的美景中时,又听到。这情这景怎不让人流连忘返呀!13. 课内阅读。芙蓉楼送辛渐唐连江_,_楚山孤。如相问,一片冰心_。1将诗中的作者和内容补充完整。2诗人送别友人的时令季节是什么时候?从哪里可以看出来?_3第二句中的“孤”字用得很好,好在哪里?_4这首诗明明是写送别,为什么首句却从“雨”写起,有什么作用?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