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2单元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2466240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2单元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 第2单元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 第2单元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 第2单元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 第2单元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2单元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2单元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检测题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4分)(改编题)下表为2004年世界橄榄油生产国产量比例,回答以下题目(12)。西班牙意大利希腊叙利亚土耳其摩洛哥突尼斯埃及其他5018114322191 由此推断橄榄树理想的生长环境是(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多雨 B.终年高温多雨C.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D.终年温和多雨2关于橄榄树的叙述正确的是( )A.热带地区的典型植被 B.属于针叶林C.叶质坚硬,叶面有蜡质 D.属于落叶阔叶林【解析】从图中看出橄榄油的主要生产国多为地中海沿岸的国家,为地中海气候。此类气候具有夏热干冬温雨的特点,同时植被为了适应环境具有减少叶

2、面蒸腾耐旱的特征。【答案】1.A, 2.C,3(改编题)中国珠穆朗玛峰登山测量队于2005年5月22日成功登顶,回答下列问题。登顶队员在北京时间13时前撤离,主要是为了避开( )A.大量冰雪融化 B.泥石流爆发 C.强对流天气 D.强紫外线辐射【解析】珠穆朗玛峰与北京相差大约2小时的区时,北京时间13时,珠穆朗玛峰大约11时,当地的12时前后是太阳辐射最强烈的时候,地表强烈增温,空气强烈上升而形成强对流天气,多暴风雪现象。【答案】C读右侧天气系统示意图,判断45题。4从该天气系统所处半球和气压分布看,它属于:A北半球,高气压B北半球,低气压C南半球,高气压D南半球,低气压5若该天气系统控制我国

3、大部分地区,则我国的天气为:A伏旱天气B梅雨天气C出现台风D寒冷天气【解析】采取右手定则可以判读出右图为北半球的反气旋,然后对其进行特征分析即可。【答案】4.A, 5.D, 6(2008年广东卷)某地房屋墙壁很厚,门窗多达二至三层,该地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到的房屋的主要功能是保暖,而温带地区气温相对较低。【答案】B2003年12月,我国大部分地区“缺电”“缺油”,拉响了我国能源安全的警报。下图为若干种能源的发电成本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图,据此完成第78题。7从图中可以看出发电成本最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最

4、多的能源是:A核能 B天然气C煤炭 D可再生能源8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考虑,最值得推广(开发利用)的能源是:A核能 B天然气C煤炭 D可再生能源【解析】从横坐标可以读出煤炭排放的二氧化碳最多;从纵坐标可以读出可再生能源最环保。【答案】7.C, 8.D,10151010上海读图,回答910题。9当上海地区出现图 中的天气系统时 A该系统给上海地区带来狂风暴雨天气 B上海阴雨连绵C伏旱天气 D连续性降水天气10当该天气系统的位置和强弱异常时 A该天气系统位置偏南时,我国北方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B该天气系统位置偏北时,我国北方地区易发生干旱灾害C当该天气系统北跃时间提前,我国南方会发生洪涝灾害D当该天

5、气系统姗姗来迟时,雨带就会长时间滞留在江淮地区【解析】从右图可知这是东亚近海地区典型的反气旋系统,该系统在上海强盛时长江流域就会出现伏旱天气;当其推迟到来时雨带就会在江淮流域停留较长时间而造成水灾。【答案】9.C, 10.D,二、双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4分)11城市上空的雾比郊区多,是因为:A.城市工厂、汽车等排出大量烟尘、废气,使城市上空大气中的凝结核较多B.城市高大建筑物阻隔气流运动,使空气大量积聚在城市上空C.城市上空大气臭氧含量比郊区多D.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造成城市与郊区的温度差异,在城市形成上升气流【解析】城市热岛效应造成影响巨大,城市废气多其上空大气中的凝结核较多,城市热

6、源多形成上升气流明显,成为城郊典型热岛环流。【答案】A.D.12右图各点关系中,正确的是:A.点比点气压低B.点比点气压高C.点点气压相等D.点比点气压低【解析】水平气压的判读遵循“地面高于高空,同线等压,高高低低的原则”。由此判读即可。【答案】C.D.13有关我国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A“春风不度玉门关”说明了夏季风主要影响我国东部地区B西北季风的性质是温暖干燥C夏季风强的年份,南方受水灾,北方受旱灾D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最典型的国家【解析】本题是对我国季风的考查,主要了解玉门关的位置(位于非季风区)即可。【答案】A.D.14.全球气候变暖对气候产生的影响有 A.荷兰被海水淹没B.海平面下降C.

7、中纬度地区更干旱D.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加【解析】全球变暖对气候产生的影响是:会使中纬度变得干燥,高纬度降水有所增加。【答案】C.D.15(2008年广东卷)2008年奥运圣火首次照亮世界之巅。综合考虑各自然因素,适宜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季节是A.春季 B.秋季 C.夏季 D.冬季【解析】攀登珠穆朗玛峰要综合考虑各种条件,包括气候(气温、降雪、风等)、地质、冰雪分布状况。每年春季气温回升快,空气运动相对平稳,尤其是在印度雨季来临之前,此时该地降水少,大风日数少,是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最佳季节。夏季气候最高可有效避免冻伤。【答案】AC三、综合题(共40分)16读“亚欧大陆轮廓图”,对照四幅气候类型的“气温和

8、降水量月份分配图”,回答下列问题:A地的气候类型是_(只填图中气候类型代号,下同)。该气候在世界上分布于终年盛行_风的大陆_地区。B地气候类型是_。该地夏季气候的主要特点是_,成因是_。C地常年受_气团控制,气候特征为_。该气候类型除了分布于本大陆外,还分布在_大陆的内陆地区。D地冬季,强大的_高压与_(海洋)低压之间,形成势力强大_(性质)的偏北风,常出现_等灾害性天气。图中所示季节为北半球的_季,判断理由是_。此时,B、D两地的气候特点是:B地_,D地_。【解析】本题主要是综合考查气候的特点分布成因。只要根据地图能了解A,B,C,D四点分别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式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

9、热带季风气候就容易解决问题。【答案】丙;西;西岸(或西部)甲;炎热干燥;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难以成云致雨大陆;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全年干旱少雨;北美蒙古(或亚洲);太平洋(或北太平洋);寒冷干燥;寒潮冬;地中海地区受盛行西风控制,说明西风带南移,为北半球冬季;温和多雨;寒冷干燥17(原创题)阅读下列材料,分析下列问题。材料: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一种严重的气象环境问题,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更是前景堪忧.广东省近百年来,平均气温升高了0608,高于全球平均增温幅度(048)和全国平均增温幅度(0508)。近40多年来,全广东省年平均气温的升幅更大,增温率高达02/1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随

10、着改革开放第二产业的兴起及经济的高速发展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尤其突出,近年来珠三角地区的年平均温度升高了1215,比广东年平均气温升幅高一倍,增温率达028/10年,远高于粤北、粤东和粤西地区(增温率0.15/10年)。(l)简析珠三角地区气温上升幅度高于省内其他地区的主要原因。(2)试指出近期我省因气候变暖所带来的主要地理环境问题。(3)针对广东近年气候变暖的严峻现状我们应采取哪些对策?【解析】本题以全球气候变暖为切入点,具体考查广东气候变暖的原因、危害与对策,难度不大,只有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即将全球迁移到广东适当变动,问题就容易解决。【答案】(若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各小

11、题总分)(l)珠三角地区工业发达,矿物能源消耗大,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多;城市化进程较快,城市热岛效应明显;城市群、城市带初步形成,农田面积减少、绿地面积大幅减少(6分)。(2)近年来,广东出现了气候异常、旱涝灾害频繁;海平面上升、部分沿海滩涂被淹;海水倒灌、珠江咸潮较频繁;生物种群受损,农业结构变化等现象(答出其中两项得4分) (3)积极改变能源消费结构,降低矿物燃料的比重,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改进设备、科技攻关、提高能源利用率;努力开发利用清洁环保可再生的新能源、大力发展核电;植树造林扩大绿地,加强生态农业与城市建设;提高环保意识、加强城市规划与法制管理。(每个要点得2分,答出其中三项计6分

12、,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18.读“亚洲1月、7月的季风”图,分析完成下列要求:高气压高气压低气压低气压赤道赤道甲乙 (1)甲乙两图中,表示1月份的是 。(2)根据图中所示气压分布状况,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处的风向。(3)图中处的风向为 风。(4)据图分析,亚洲季风成因主要有:(5)我国东部地区的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6)季风气候对华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主要有 。(选择填空)A.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 B.台风造成的危害C.容易发生早涝灾害 D.降水年际变化很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东亚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解题的突破口是能很好地将两种季风气候的成因、特点、分布进行有效比较区别异同,同时能对季风气候如何影响农业生产进行优劣方面的综合评价(关键词是: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旱之灾)。【答案】(1)甲 (2)图略(西南风) (3)东北风 (4)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5)雨热同期,夏季为我国农业生产带来了丰富的热量和降水 (6)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