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芳声声慢2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2465209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玉芳声声慢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李玉芳声声慢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李玉芳声声慢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李玉芳声声慢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李玉芳声声慢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李玉芳声声慢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玉芳声声慢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说课训练 学 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班 级:2009级3班 姓 名:李玉芳 学 号:20090141017 指导老师:戴前伦 声声慢说课稿各位领导、评委: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篇目是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七课李清照词两首之声声慢,下面我将从七个方面谈谈我对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依据及其意图。一、说教材学情 (1)说教材地位、作用 声声慢所在单元是高中必修模块中唯一选有宋词的单元。是继苏轼和辛弃疾两首豪放词后的一首婉约词。该词是作者的后期代表作,是作者流寓南方后所写,情感悲苦愁绝,作者选用日常生活中的景物、细节和行动来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其叠词的运用堪称一绝。该词无论是从情感表达,还是

2、语言上都是上乘之作,是学生学习和鉴赏诗词的经典篇章。【依据】新课标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2)说学情 高二的学生在经历了初中三年和高中一年半时间的学习,对意境意象的分析有了一定的能力,但是,声声慢是李清照在国破家亡夫死的的背景下写成,风格与前期的闺怨词截然不同,要仔细推敲其丰富的意象并且不断朗读,将学生带进作者所描绘的情境中,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依据】新课标: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二、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课文中意象的深刻文化底蕴;把握作者南渡前后词风的转变,文章叠词的作用和

3、修辞手法的运用; 能力目标;要在背诵课文的基础上提高学生鉴赏和学习诗词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导入(设疑法)整体感知(朗读法)深入赏析(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发现法)小结(归纳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把握作者南渡前后思想感情的变化,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战争对社会和文学的影响。 【依据】 新课标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三、 说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准确掌握课文意象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学难点:准确把握课文修辞手法(白描和双关)和文章叠词的叠词的作用,并且深入挖掘作者感情的变化【依据】新课标要求,诗词教学要以培养学鉴赏诗词的能力、理解诗词的内容

4、为主。四、 说教法和学法说教法:1、扩展法本文有许多具有丰富文化意蕴的意象,所以我借扩展法,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基础上扩展学生知识面;另一方面,我将借南渡对李清照的巨大影响,拓展引出南渡对其他宋朝其他诗人的影响,以及安史之乱对唐朝诗人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战争。【依据】 凡是教师能够讲述的,能够传授的知识,多半是死的、凝固的、无用的知识;只有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 著名人本主义教育家 罗杰斯2、朗读法 本文意象丰富,我们在学习了解这些意象的基础上,要不断地朗读让学生融入到作者所描绘的氛围中去。 【依据】 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

5、书百遍而义自见”。 3、情境教学法 该词意象丰富,需要创设情境,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去想象当时的情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作者的情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依据】 要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生活,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把教学活动还原为学生的生命活动”。 华中师大教授 杨再隋说学法:1、朗读感悟法:在朗读的过程中,提高鉴赏和学习诗词的能力2、学生用自己的想象创设作者笔下的情境,以便突破词的显现层面,从而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依据】1、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审美创造力是语文学科的任务。2、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

6、见。”3、根据新课标要求,诗词教学要以培养学鉴赏诗词的能力、理解诗词的内容为主。五、说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过程1、导入请学生回答臧克家的对联“正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千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重点突出的哪位词人?引出通过上节课学习醉花阴所认识的少女时期的李清照,今天我们认识一位满眼伤痛的李清照。2.作者介绍及写作背景介绍在介绍作者时重点介绍作者南渡后其经历以及词风的转变;【依据】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3、 整体再感知 (1)学生初读文章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2)听文章朗诵 播放诵读带,听完后让学生谈谈听了诵

7、读带的感受,引导学生用“愁”字概括李清照的风格(二)智能构建过程深入赏析:在整体感知课文之后,就要理解品位课文了,所以在深入赏析阶段要学习意象的深刻文化底蕴,以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下面我将围绕下面三个方面进行展开教学,即:为何生愁;选了哪些景物表现愁;为何生愁;1、 怎样入愁?A、 提问哪句定下了文章的愁调?(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请同学齐读此词,回答问题,并且讲解这十四个叠字的作用;B、 讲解“乍暖还寒”和“乍寒还暖”的区别;2、 选了哪些景物?(意象分析)逐一分析意象,并且课件展示运用相关意象的诗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意象所包含的深刻的感情;3、 为何生愁?分析意象后让学生再次

8、齐读文章,我将分析“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作用,并且提问:醉花阴中我们认识的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李清照怎么变成了一个寂寞凄苦的老妇人呢,作者到底经历了什么呢?此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建立知人论世的理念,也用词问题小结;A、 课件展示李清照大事记,并且强调南渡对作者的影响; 总结:南渡对李清照的影响是巨大的,给她带来的痛苦是无法消除的,和李清照一样,我们的很多作家也像李清照一样,战争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但是苦难并没有压垮我们这些伟大的诗人,让我们齐声背诵声声慢,在朗读声中向这些伟大的诗人坚韧、孤傲的灵魂致敬!【依据】 课堂教学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将“预设”和“生成”结合起来,好的课堂效果也只有在师生互动中才能生成。 著名特级教师 沈大安 六、说拓展训练和作业安排拓展训练:借南渡对李清照的影响,引出南渡对宋朝其他诗人的影响,以及安史之乱对唐朝诗人的影响;作业安排:背诵文章,并且完成课后练习【依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七、 说板书设计 怎样入愁 愁 缘愁选景 为何生愁 【设计意图】 这个板书是根据知识构建过程设计的,因为全文的深入学习是围绕这三个问题进行的,这个板书简明扼要,突出了语文教学板书设计的特点。 【依据】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板书设计要有简洁美、含蓄美、缜密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