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张桂林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2464496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张桂林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张桂林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张桂林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张桂林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张桂林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张桂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张桂林(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7.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授课时数:2课时 授课人:张桂林 教学内容分析这篇文章短小,语言朴实,然而其隐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本文没有一处谴责人们滥砍乱伐树木的行为,却把抽象的含义化为具体的物象,让我们从这些可视可感的画面中去领悟、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本文语言浅显、朴实,用娓娓道来方式向学生讲述了一个村庄从发展到毁灭的过程。但文章中也有含义很深的句子,与学生的人生体验有些距离,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让学生结合体会,谈感受,教师适当点拔。学情分析 对于生活在农村的的小学生,从小环保意识淡薄,乱丢垃圾的现象随处可见,环保教育迫在眉睫。班级中普遍朗读水平较差,思维不够活跃,

2、有几个学生表达能力突出,回答问题较积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生字2、能正确读写“斧头、盖房、造犁、不断、减少、扩大、黎明、喘气”等词语。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育学生从小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文中蕴涵的道理。教学难点让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教育。教学策略创设情境,以读为主,开展研究式和体验式学习,锻炼创新素质。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2. 能正确读写“斧头、盖房、造犁、不断、减少、扩

3、大、黎明、喘气”等词语。重点难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第一版块:激情导入1、师: (板书课题: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学生齐读课题。2、师: 围绕课题,你有哪些疑问呢?(学生质疑,师给予肯定。)3、师: 这节课,我们就带着同学们的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吧!第二版块:教学目标1、我会读通读顺课文。2、我愿意和小朋友们一起了解课文内容。第三版块:自学指导,合作探究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自学生字新词,并用自己最拿手的方法理解词语。3、弄清故事的叙述顺序。第四版块:展示交流,点拨提升1、生: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与同桌之间互相评一评。2、生: 学生自由讨论,自学生字新词。3、学生质

4、疑,师引导学生用自己最拿手的方法理解词语。4、师: 出示生词卡片,学生认读,师指正。5、生: “开火车”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独立思考后,讨论交流。 生: 课文讲的是一个小山村的人们无节制地乱砍滥伐树木,使周围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最后受到大自然严厉的惩罚整个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的事。6、学生: 再读课文,弄清故事的叙述顺序。 (1)学生自由读文后合作探究。 (2)师提示:先概括自然段的段意,再以与相关的自然段合并的方法划分段落,最后归纳主要内容。生: 汇报。课文分两部分讲的: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讲由于人们乱砍滥伐树木,小村庄周围的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第二部分(第

5、45自然段):讲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3)把两个部分的段意归并在一起,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7、把课文中你体会深的语句再读一读。第五版块:达标测评,巩固反馈一、拼一拼,写一写。sn ln zhn ln ku d chun q ji j( ) ( ) ( ) ( )( )kn f l mng lu l gi fng y y cn cn( ) ( ) ( ) ( ) ( )二、照样子,写词语。一代代 ( ) ( ) ( ) 整整齐齐( ) ( ) ( )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1.谁家想( ),就( ),把树木( )下来。2.一年年,( ),山坡上的树木不断( ),裸露的土地不断( )。3.树木

6、变成了( ),变成了( ),变成了( ),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 )消失在天空了。第六版块:板书设计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斧头 造犁 裸露 随着 一栋 包括第七版块:作业布置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在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村里的人们由于过度 ,导致 ,结果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 。选做题:1.为保护环境设计几条宣传标语。2对于森林,展开合理的想象,选择正确的说法A、生命的摇篮 B、绿色的疗养院 C、绿色的银行 D、大自然的美容师经济学家说,森林是_ 生物学家说,森林是_艺术家说,森林是_医学家说,森林是_课时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2. 教育学生要从小爱护家园,保护环境

7、。重点难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文中蕴涵的道理。教学过程修补内容第一版块:激情新课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还记得那个小村庄吗?再一次回到这个小村庄以前,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些故事里的词语。1、出示词语:郁郁葱葱、清澈见底、湛蓝深远、清新甜润2、抽读第二板块:教学目标:1. 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2. 教育学生要从小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第三版块:自学指导,合作探究1、原来的村庄是什么样子?给你的印象是怎么样?2、小村庄后来怎么样了?3、小村庄消失的原因是什么?第四版块:展示交流,点拨提升(一)师: 原来的村庄是什么样子?(指名读第一自然段)1、村庄给你的印象是

8、怎么样?2、生: 品读句子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自由读、指名读)(1)品读,读出小村庄的美丽。教师相机板书:美丽、森林、村前、天空、空气。(2)闭上眼睛想象:这么美丽的除了文中所描写的景物外,还会有什么?(青草、白云、小鱼、白云等等)(3)师: 听了你的朗读,我们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个美丽的小村庄,看到了郁郁葱葱的树林,呼吸到了清新甜润的空气。(二)小村庄后来怎么样了?1、就是这样美丽的小村庄,后来怎么样了?生1: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冲走了。生2:小村庄最后什么都没有了。2、如此美丽的小村庄没有了,此时此刻你心里有何感受?(三)小村庄消失的原因1师: 如

9、此美丽的小村庄为什么会没有了呢?请你带着这个问题仔细读读2-4自然段,然后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最后形成本组的观点。(小组合作学习)2、生: 品读2-4自然段(汇报交流)(1)村民是怎么对待这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的?“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自由读句,师问:你读懂了什么?(生: 读懂了人们想砍树就去砍了,很随便。)师问 :你从哪儿看出来的?生 : 、“拎”:如学生直接讲明原因,则:你抓住了这个“拎”字,体会得多么细腻!B)如学生未能讲到“拎”:则教师引导:你能给它换个词吗?(“拿、抓、捡”等等)C)这么多词都可以,为什么偏偏作者要用一个“拎”呢?d)“

10、拎”起斧头更能说明村民想都不想就去了。e)指名读。、“谁谁”:你能给这些“谁”取取名字吗?(指导品读,加深体会:不论是谁都可以上山砍树,而且砍树的数量不限)a)村东头的王叔要建房,他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b)隔壁的张大伯想造犁,他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C)老李头的小儿子结婚要做家具,他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一棵一棵”:指名读(师:是啊,抓住重点的词语去理解句子,进而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是我们品读句子的一种好方法,你这“一棵一棵”仿佛砍在老师的心上!)(2)村民们靠着锋利的斧头得到了什么?师: “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

11、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读懂了“砍掉了许多树”或者“多”,从哪里看出来?“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大量”、指名读这“各式各样”的工具和“应有尽有”的家具都是些什么呢?(桌子、椅子、斧头、犁)这么多的东西,谁来读一读?指名读树木变成了房子、工具、家具和柴烟,还会变成什么呢?(变成了变成了)(学生可能回答:变成了木桥、小船、等等)让我们最后来读读这个句子吧!齐读(3)大量的树木变成了房子、工具、家具,大量的树木被村民手中锋利的斧头砍伐,山坡变成了什么样子?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师: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

12、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指名读,生评:你觉得他什么地方读得最好?(可能为“一年年一代代”、“不断”、“裸露”等)a从两个“不断”中你体会到什么?“树木随着时间不停地减少”、“裸露的土地不停地扩大”。师:一年年,一代代,小村庄里的变化就只有这些么吗?(不是)从哪看出来?(省略号)它省略了什么呢?孩子们,从这六个小点儿里我们望过去,再望过去,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对比原来村庄的美丽,让学生真切的感受:树木不再郁郁葱葱,变得越来越少;河水不再是清澈见底,变得混浊变黑;天空不再湛蓝深远,变成茫茫一片;空气不再清新甜润,不断被污染教师相机擦去黑板上的板书:森林、村前、天空、空气、美丽)师:在人们

13、不断挥舞手中的斧头的时候,一切的一切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山坡上的土地不再有绿色的树木做衣裳,裸露的土地无情地吞噬曾经茂密的森林。(4)就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那个雨水奇多的八月,灾难降临到了这个小村庄。 师: “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师问:“大雨没喘气儿”是什么意思?从哪儿可以看出大雨没喘气?你能把“没喘气的大雨”读出来吗?大雨接连不断地下,一刻也没停。 “下了五天五夜”师: 读了这些词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又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生:可能回答:人们呼救的,婴儿啼哭的,洪水冲击的咆哮声)(5)一场洪水过后,小村庄怎么啦?“什么都没有了”,没有了什么呢?(出示:_ _ _ 没有了,_ _ _没有了,_ _没有了的句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