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基础高职教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464131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2.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基础高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物流基础高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物流基础高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物流基础高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物流基础高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基础高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基础高职教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徐州财经学校高职授课教案班级:07电商5(3)授课日期:2008年月日第3周章节目标序号第二章第一、二节授课形式讲授授课章节名称第二章物流的功能要素包装、装卸课堂教学目标考核方法知识目标了解包装、装卸基本要素的概念、作用。重点掌握物流功能要素的特点,知道各个功能要素所涵盖的内容以及在具体物流实践中如何把握等。课堂提问、课后作业能力目标具备分析各个要素在物流实践中如何操作的基本能力。案例分析与实践更新、补充、删除内容无教学手段黑板课外作业实施情况评价教研室检查意见第二章物流的功能要素实施教学目标过程设计第一节物流的起点一-一、包装的概念(一)包装的定义(二)包装的分类二、包装的作用(一)保护物品

2、(二)方便流通、方便使用(三)刺激消费、促进销售三、包装的合理化(一)合理设置包装方式(一)合理选择包装材料和技木(三)方便物流的回收利用,实现物流资源再循环四、包装的材料(一)纸质包装材料(二)木材包装材料(三)金属包装材料(四)纤维包装材料(五)陶瓷与玻璃包装材料(六)合成树脂包装材料(七)复合包装材料第二节物流的接口一-一、装卸的概念二、装卸作业的类别三、装卸的合理化原则(一)提高装卸搬运活性(二)防止无效装卸/x、4八一I-rrMr-t-I-krr、.、,、r,rt八一r.、r、.r-包装-装卸(二)允分利用WJ取泪陈里刀影啊,做少装卸巧泪耗四、装卸方法(一)单件作业法(二)集成作业法

3、(三)重力倾翻作业法(四)流水连续作业法归纳小结小点外给J包装、械运装卸的慨宓;开迪世代给包装削加、尖、械后装卸削力武特点,引出了物流个环节的合理化问题。徐州财经学校高职授课教案班级:07电商5(3)授课日期:2008年月日第3周章节目标序号第二章第三节授课形式讲授授课章节名称第二章物流的功能要素一一运输课堂教学目标考核方法知识目标了解物流运输基本要素的概念、作用。重点掌握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明确合理化运输原则。课堂提问、课后作业能力目标具备分析运输要素在物流实践中如何操作的基本能力。案例分析与实践更新、补充、删除内容无教学手段黑板课外作业实施情况评价教研室检查意见第二章物流的功能要素第二节

4、物流的动脉一一运输一、运输的含义运输是指物品借助于动力空间上所发生的位置移动。运输和搬运的区别在于:运输是在较大范围的活动;搬运是在同一地点的活动。二、运输方式及其优缺点实(一)铁路运输一一中长距离、大批量的货物运输(二)水路运输一一成本低,长距离、大批量;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施(三)公路运输一一短距离、小批量、灵活性强、建设投入低,“门对门”,单位成本较局。教(四)航空运输一一运价值高或时间紧的货运,速度快;成本高,受天气影响。(五)管道运输一一运送气体、液体、粉状固体货物。灵活性差。学三、合理化运输原则基本原则:尽可能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和费用。目(一)避免运力选择不当1、弃水走陆标2

5、、铁路或大型船舶得过近运输3、“大马拉小车”过(二)避免不合理运输1、单程空驶程2、舍近求远3、无效运输设(三)提高车船技术装载量1、合理选择车船计2、实行物品货物轻重搭配3、采用合适的包装形状4、物品货物装载排列方法(四)推广先进实用的运输技术方式1、集装箱运输2、散装运输3、冷藏运输归纳本节重点介绍了运输的概念;并通过介绍运输方式及优缺点,引出了运输合理化问小结题。徐州财经学校高职授课教案班级:07电商5(3)授课日期:2008年月日第4周章节目标序号第二章第四节授课形式讲授授课章节名称第二章第四节物流的中心一一保管储存课堂教学目标考核方法知识目标了解保管储存的概念、作用。重点掌握仓库的主

6、要作用及仓储保管合理化的实施要点。课堂提问、课后作业能力目标分析储存保管要素在物流实践中如何操作的基本能力。案例分析与实践更新、补充、删除内容无教学手段黑板课外作业实施情况评价教研室检查意见实施教学目标过程设计第二章物流的功能要素第四节物流的中心一一保管储存一、保管存储的概念是指对物品货物进行保存及其数量、质量进行管理控制的活动。二、现代物流保管储存环节中功能的扩展(一)传统物流:自备物流活动(二)现代物流:专业物流企业承担三、仓库的主要作用专业物流企业的仓库(又称为现代物流储存中心)仓库主要作业内容后:(一) 进货:进货检查、商品检查、入库准备、货物入库。(二) 保管:正常保管;发货准备。(

7、三)发货:包装、发货并运送单据(四)配送:安排车辆;确认装载货物。四、储存保管合理化的实施要点(一)采取有效的先进先出方式1、 贯通式货架系统2、 “双仓法”储存3、 计算机存取系统(二)提高储存密度,提高仓容利用率1、 采用高垛的方法,增加储存的高度2、 缩小库内通道宽度以增加储存后效面积3、 减少库内通道数量以增加储存有效面积(三)采用有效的储存定位系统(四)采用有效的监测清点方式(五)采用现代储存保养技术,避免仓储物品质量的损坏归纳小结本节重点掌握如何进行合理的、有效的保管储存。徐州财经学校高职授课教案班级:07电商5(3)授课日期:2008年月日第4周章节目标序号第一早用五、八P授课形

8、式讲授授课章节名称第二章第五、六节流通加工、物流信息课堂教学目标考核方法知识目标了解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的概念、作用。重点掌握物流功能要素的特点,知道各个功能要素所涵盖的内容以及在具体物流实践中如何把握等。课堂提问、课后作业能力目标具备分析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在物流实践中如何操作的基本能力。案例分析与实践更新、补充、删除内容无教学手段黑板课外作业实施情况评价教研室检查意见第二章物流的功能要素第五节物流的价值途径一一流通加工一、包装的含义(一)弥补生产加工的不足(一)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物料利用率实二、流通加工的形式三、流通加工的合理化要求施(一)加工和配送结合(二)加工与配套相结合教(三)避免盲目设置

9、流通加工物洛佳自学兄八的物冽”中径件甲次仅加1口后、一、物流信息的概念目二、物流信息的内容三、物流信息管理的原则标(一)精确性(二)灵活性过(三)广泛性四、物流信息技术程(一)识别记录技术(一)通讯传输技术设(二)电脑网络技术计归纳本节重点介绍了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的概念;并通过介绍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的方小式特点,引出了物流环节的合理化问题。结徐州财经学校高职授课教案班级:2006会计5(6),06国商5(1)授课日期:2008年月日第3周章节目标序号A章第四节授课形式讲授授课章节名称第一章财政概要第四节财政职能课堂教学目标考核方法知识目标理解财政的职能。提问、作业能力目标结合案例分析财政配置资

10、源的职能。案例分析与实践更新、补充、删除内容无教学手段黑板课外作业实施情况评价教研室检查意见实施教学目标过程设计A章财政概要第四节财政职能一、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一)市场缺陷(二)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的表现二、收入分配职能(一)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内容(二)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三、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1、通过财政预算政策进行调解2、通过制度性安排,发挥财政“内在稳定器”的作用。归纳小结介绍了财政与经济的关系,重点讲解了财政的职能。徐州财经学校高职授课教案班级:2006会计5(6),06国商5(1)授课日期:2008年月日第3周章节目标序号第二章第一刁市授课形式讲授授课章节名称弟干我国财政

11、收入的分类及原则课堂教学目标考核方法知识目标掌握我国财政收入的分类及原则和国家税收的概念和基本特征。课堂提问、课后作业能力目标具备分析各个要素在物流实践中如何操作的基本能力。案例分析与实践更新、补充、删除内容无教学手段黑板课外作业实施情况评价教研室检查意见第二章财政收入A节我国财政收入的分类及原则一、按形式分类实1、税收2、国有资产经营收入施3、债务收入4、其他收入教二、按收入的性质分类财政收入按经济性质分类,可以分为无偿收入和有偿收入。学三、按收入层次分类按财政收入的层次,可以分为中央财政收入与地方财政收入。目标过程设计归纳小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前提,加强财政收入管理,遵循财政收入原则组织收

12、入。税收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始终占首位,税收的三性”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关键所在。结徐州财经学校高职授课教案班级:2006会计5(6),06国商5(1)授课日期:2008年月日第4周章节目标序号第二章第二节授课形式讲授授课章节名称第二节财政收入规模控制课堂教学目标考核方法知识目标掌握财政收入规模的含义和衡量指标及财政赤字的概念。课堂提问、课后作业能力目标具备分析财政赤字情况的基本能力。案例分析与实践更新、补充、删除内容无教学手段黑板课外作业实施情况评价教研室检查意见实施教学目标过程设计第二节财政收入的规模控制一、财政收入规模的含义及衡量指标(一)、财政收入规模的绝对量和衡量指标(二)、

13、政收入规模的相对量极其衡量指标二、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其制约因素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影响财政收入绝对量的因素;二是影响财政收入相对量的因素。(一)、财政收入规模的绝对量制约因素1 .经济发展水平2 .生产技术水平3 .收入分配政策4 .价格因素(二)、影响财政收入相对量的因素1 .体制因素2 .财政政策因素三、财政收入规模的确定与调整(一)、因素分析法(二)、支出测定法归纳小结财政收入的规模是衡量一定财力的重要指标,无论哪个国家都把保证财政收入持续增长作为政府的主要财政指标,而在财政赤字笼罩的现代社会,谋求财政收入的增长更为各国政府所重视。徐州财经学校高职授课教案班级:2006会计5(6),06国商5(1)授课日期:2008年月日第4周章节目标序号第F第三节授课形式讲授授课章节名称第三节国债收入课堂教学目标考核方法知识目标一、掌握国债的特征、分类及作用。课堂提问、课后作业能力目标具备国债作用的基本认知和分析能力。案例分析与实践更新、补充、删除内容无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